台湾旅行记


  打狗山有造林地,惜天已薄暮,且距市甚远,不能往观,仅得之于大岛君口述。据云:打狗之造林,始于明治四十年(按即清光绪三十三年)。其目的有三:涵养水源也、土沙捍止也、鱼附林也。土甚干燥,初时全年皆播种,成绩至劣;台湾总督谓终不能成功。后乃改以七月至九月雨期中播之,卒奏成效。惟本年甚旱,播种者被害甚烈。普通生活者十分之九。造林地共一千甲步,作业十二年始能完成;前经火灾,今祗造林一百甲步。造林方法,为正方形植树,距离四尺;有岩石处,狭至三尺。播植亦然。下种十二粒,一半生长;生长后,拣留健苗二、三株。经年后再去其劣者,祗留一株。七、八年生,径大一尺五寸乃至二尺。树皆相思树,薪炭材;然木质坚固,亦可为用材。地滨海,空气多含盐分;凝霜降下,能妨树林之发育。惟相思树,始有此抵抗力云。噫!人类之于林业,厚生利用之道系焉、防患保安之道系焉;匪特此也,威仪之庄重、意尚之高超所以戛乎如岩上之松、飘乎如深山之梅、如幽兰、如劲竹之伟人杰士,莫不胎息于此也。则国之治乱,谓系于林业之盛衰,谁曰不宜!吾观我国天然林野之区,而林学不修、林业不兴;不特海防无是,即内地邱陵连迭,亦皆童山濯濯,莫之图谋。用是水旱频仍,饥馑荐臻,民安得不为盗贼、国安得不贫弱哉!兴言及此,殊堪浩叹!吾又观打狗之造林,学士通人悉心研究以补国家官吏之不足,必达其初志而后止。彼能之,我何为不能!乃造林不若是之困难者,未闻经营其事之人,吾侪赧颜无地也!

  至神户馆晚餐。八时二十二分,发打狗。九时三十分,至台南。七时四十分,至台北。坐车中达旦,倦则伏而假寐;地隔南北八百里之相距,一梦过之,孰谓关山路黑耶!

  戊寅(十三日)辰刻,复归林本源事务所寓所。初拟即发,闻基隆轮船改期航闽,乃止。上午休憩,余酣睡,将午始起。

  下午,复往观锦祥制茶行。制茶之法,与内地同。收买粗制茶叶——粗制茶叶者,茶户摘取茶叶,以日光晾干之;乃以手簸扬之,使叶复舒;如是者三次或四次,则取而炕干之,再以手搓散之:是为粗茶。茶行买入后,拣去其尚青者,再炕干;约经四小时,以茉莉花混之。每茶百斤,混茉莉三十斤;略润以水,放置约一夜。其香味浸透之后,拣去茉莉;再炕六小时,然后包装,以炭火熏之。若是者,曰包种茶。凡未混茉莉者,曰乌龙茶。茶约有五等之分,包装以竹纤维所制篢裹之二重,运销南洋各处云。

  次复至博物馆。旋至博物分馆,有明治三十七、八年(按即清光绪三十、三十一年)日俄交战战利品甚多。有比律宾丸木之舟,有死蛇长丈余、腰粗盈把、蟠踞树上与虫鱼鸟兽,陈列于一室。有番人所用贝类,即其通易有无之钱币也。馆后为图书馆,藏书颇富,且有吾国古籍多种。欲借阅者,签名于纸,书明某种书籍,管理人为取于楼上付之。有男阅书所、女阅书所、特别阅书所。馆前,列俄国铜炮数座。

  次至权度课,为度量统一机关。此种机关,万国皆有之,惟我国阙如。内藏台湾向时度量衡甚多,制度混杂,物质粗松;潮湿干燥既易于伸缩,而大小长短,出入初无一定。兼之器由民造,随意增加。用是相形之下,或此倍于彼焉。夫器不一则争,争则事端因以繁兴。庄子曰:『剖斗折衡,则民不争』;此消极之意思,而非积极之治理也。积极若何?一之而已矣。一之,则统一机关之不可缓,间不容发矣。课有检查度量器、检定比重机、检定寒暖计器。凡尺、秤、升斗以及寒暖计,由课专制;无课之火印者不能用于市井,违者科罪:此万国度量衡之所以统一也。其副原器,以力克乃混白钢铁之合金(Nicelysteel)铸之;质甚贵重,且在金属中伸缩之度最少。器珍藏金库中,库以金属为之;座以洋灰为之,深入地中,即地震亦不为之动云。是日课中特取出观之,光洁精致,允为度量衡之定则。时已黄昏,遂返寓。

  己卯(十四日)晨,从校长往观养蜂园。蜂为伊大利种;其养蜂采蜜,皆与我国略异。蜂巢置于树下地上,巢以木质为之,如矮屋式;出入口在下部。有盖,揭视之,蜂作巢,页页依所放匡板而成。蜂王在第七板页;全巢十三页,此为最中。春时则置隔王板,使更营巢在上以资繁殖。巢共蜂三千之则,价值二十金。其取蜜之法,有一圆机,内置旋转机,附以二匡板,置蜂巢其上旋转;则由远心力,使阳面之蜜注射而出。此面之蜜尽,则换板之方向,取其彼面。取蜜后,蜂巢尚完好如初。每巢约二、三日取一次,每次约蜜三斤;全年约收入六、七十金。利用花之汁、蜂之力,费用既少、需赀又微,且使天然之利益不弃于地,此养蜂之利也。我国亦多养蜂,然器械不精,少有讲求;亦宜稍事改良者也。是日因欲趁车北上,时间甚促;尚有母蜂养成器,未能究其作用,此又一憾事也。

  九时五十分,启台北。数日勾留,匆匆告别,怅然升车。车中栗田确先生告余等云:锡口之地有木材防腐工场,场有直径六公尺、长四十二尺之铁罐。由轻便铁道运木材至内,紧闭之;以压机使一种液质名Creosot者混木爹儿等液注入木材内,可延长保存期。虽松材,亦可保存数十年。又有少年感化院及肺疗院,皆历历可望见之。十一时十五分,至基隆。乘「胜岛丸」小轮,登「湖北丸」轮船;风涛起落溅泼,皆可喜。

  至「湖北丸」后,复至基隆三井田寮贮煤所,观其铁索运搬之法。所距煤矿厂十二哩,以双式铁索延亘两间,于山陵高处以铁架承之;有盛煤器,紧附铁索。机动而铁索环转,则煤即由彼达此。煤取出后,以空器还之:循环不绝。据云八堵亦有贮煤所,盖共一煤山所出云。

  次至木村组煤矿厂。其搬运机,以单式铁索一端缠绕于卷机(Tung);卷机转,则收卷二千尺之铁索,引出煤洞之煤车七车。接洞口,即以轻便铁道运输各处。煤洞深一千六百尺、倾斜二十度,相隔二百尺作一水乎矿路。引上时,以铁索引之;放下时,以车之自重,惟铁索则由机放松耳。洞内呼吸通气法,系用吸筒透出山顶,以换入新鲜空气;并用水蒸气,使之温暖流通。矿洞之水,亦由铁索运出;有吸水机,一分时能吸水十五立方尺。每日可运出煤十五万斤。开工后,已运出十六万吨;测算尚有五十万吨云。附近,有圆动力机借机吸收炭中之水以制电气及种种器械。

  顺途至高砂公园,稍憩。旋至停车场;午点后,乘「胜岛丸」返「湖北丸」轮船。栗田确先生及林本源事务所办事员郭君等送余等至轮船,别而归。余等此次游台,甚感数君之待遇;乃以归期在即,行别数君,离别一曲,能不黯然!然数君远在中流,尚高举其帽示相别意。至今思之,犹眷念不忘也。下午三时,由基隆启■〈舟定〉。从此一别台地,未知何年始得赓续前游!舟颇翻腾,同行者多不能堪,余熟睡。

  庚辰(十五日)七时,舟入五虎门待潮。下午二时,抵马江;复乘「神岛丸」小轮,至泛船浦登岸。寒甚,非复如在台时之温暖;比之打狗,更不可以道里计。忆来时欲观「鸡笼积雪」之念,为之失笑。迟暮,始返农校。从此燕返旧巢,云归故岫;曩时海月云山、风驱电逐,既人情物态之难忘,更耳闻目睹之犹在。浃旬辛苦,从海岛以归来;十日别离,惊国体之骤革!所愿国运日蒸,齐大同而进化;学术斯茂,浚厚利于无穷。遂拉杂载笔,以为纪实。虽东爪西鳞,贻讥大雅;或左涂右抹,见许方家。私心有得,岂敢藏拙耶!

  乙卯(民国四年)仲冬月辛巳(十六日),武溪谢鸣珂殿翔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