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志


  叶龙,字秀峰;莲坂人。乾隆十八年癸酉岁贡。读书默识,不事高声;为文,澹远有逸致。著述甚多,「南华经注」,尤得其解。少时,得咯血疾;读『君子庄敬日强』语,遂日日危坐,病亦渐瘳。然饮酒数杯,血立见;至老如是。人谓其文奇于病、病奇于人(「鹭江志」)。

  蔡德辉,字子耿;厦城人,自号觉昨叟。性倜傥,不屑仰面于人。待人尝留余地,又不竭人之欢;时或吟咏自遣;着有「鸣秋草」五卷、「蠡测文集」十卷(节「全闽诗俊」)。

  李正捷,字逊之;厦门人。能诗、工书,善鼓琴。深究天文地理之学,兼精剑术。着有「月山诗文集」(「鹭江志」)。

  黄日纪,号荔崖;龙溪籍,住厦门张厝保。以生员,特用中书科中书。升兵部武选司主事,丁父艰,遂不仕。辟别墅于凤凰山麓,饶泉石、亭榭之胜。园多古榕,蔡文恭公题曰「榕林」。日纪工诗文,性好客,往来名流多主其家,觞咏无虚日。着有「全闽诗俊」、「嘉禾名胜记」、「榕林偶欥」、「榕林唱和〔集〕」、「荔崖诗集」、「挫鲛精时艺」等书,行于世(「嘉禾文献考」)。

  林遇青,字春三,一字春贤;同安庠生,居厦门。为人重名检、敦气谊,砥砺廉隅,不谐于俗。以「期门佽飞赋」见赏于巡道蔡琛,由此得名;当道皆器之。试辄居第一。年未三十而卒。着有「渔城诗集」四卷、「文集」二卷。

  张廷仪,字希五;同安廪生,居厦门。性爽朗,脱略细故,而豪于酒。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摇笔立就。少时,尝同诸名士宴会,生诗牌作集字诗,众方攒眉呕心,廷仪参错位置,其捷如响。诗既先成,词亦斐舋,相与叹赏。巡道谭尚忠观风三郡,置第一;刊其诗,称为作者(采黄日纪「诗集汇咏」)。

  张锡麟,字尔芾;龙溪贡生。屡试不售,遂无意场屋;放情山水,以吟咏自娱。居鹭江双池之上,因号「池上翁」。所著有「池上草」三集、「唱和诗」二卷、「史论」三卷。子名扬、名振,孙骧,皆邑诸生。

  林明瑅,字子美;嘉禾里人。博闻强识,沉静简默。中年丧妻者再、失子者三,备极坎坷;而为诗声调和平,无牢骚抑塞之态,可谓达观委命者矣。所著有「应秋草」若干卷。

  莫凤翔,字子瑞;嘉禾里人。幼学诗于晋江黄梦琳,潜心声律;在云洲诗社,亦铁中之铮铮者。所著有「鹭门草」四卷、「碧山草堂诗钞」一卷;莆田林兆鲲序之,谓其『有孝思语、有勉励语、有小惩大诫语、有留心世道语,与凿空强作、寻章摘句者不同』。

  张承禄,字其在;厦岛人。屏绝世虑,任情适性。平生一介不取于人,有古狷者之风。四壁萧然,啸歌自乐。所著有「孝子忠臣录」、「善恶金鉴」、「隐林酒史」、「璧峰诗话」、「璧峰诗集」、「唐诗汇韵」等书。

  黄名香,字兰友;嘉禾里人。性恬默,寡交游,喜吟咏。所居号「烟霞坞」,常键户不出;惟黄莲士、林子美、莫子瑞诸诗人,频与往来。薛梧山辑「鹭江志」,与有劳焉。所著诗集,名「消闲草」。

  蔡天任,字弼卿;嘉禾里人。幼颕异,博涉书史。虽专治举业,亦留情吟咏。年弱冠,能诗;当时与许象峰、蓝春园、林南池、薛梧山、谢饯郿诸君,诗酒唱和。性极恬雅,歉然自下;诸君重之。所著有「雾隐草」(以上俱采黄日纪「诗集汇咏」)。

  薛起凤,字飞三,号震湖;澳澄镇海卫人,迁居嘉禾里。乾隆三十年乙酉举人。重意气,通经术;与蓝古萝、黄文川、张西麓、倪深田、王藻云,皆为莫逆交。尝与黄莲士诸人结云洲诗社,登临山水,唱和无虚日;岛中称风雅焉。同安令吴镛修邑乘,山川古迹任以采辑;凡旧志舛错者,更正之。着有「梧山草」;与杨国春、黄名香辑「鹭江志」(凌翰采)。

  王经纶,初名纶,字愧言,号莲洲;双莲池人。乾隆四十五年庚子举人。性恬澹,寡应酬,惟读书是务。受业者多成名,乡里敬爱之。同年张京翰志其墓曰:『为文章,则孤心独造;评诗酒,则申旦忘倦;处朋友,则然诺不欺;教子侄,则举动有法。恪守先业,垂裕后昆,亦可谓之完人矣』。着有「经史绪余」(王氏家乘)。

  郭希洛,字宗程,号南瀍;海澄人,侨居鹭门。乾隆四十八年癸卯举人。为人慎重,不苟言笑。作文苦心孤诣,不轻下笔。生平不作草书。初应童子试,撤卷时犹未脱稿;学使令夺其卷,无一字。召至案前责之,希洛不置辨。学使视其稿,分明可诵;阅终篇,曰:『诗文俱佳,覆试补写可也』。遂入泮。其食饩亦然。乡荐不数年,而卒。着「有韵斋诗文集」(凌翰采)。

  论曰:希洛书法匀凈,其读书有「人一己百」之功,皆从攻苦而得。志之,为质鲁者勉。

  许温其,字玉如;居外清。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副贡生。有文名,兼精篆刻。幕游闽、粤间,好山水,遇名胜地辄流连吟咏。所作如「种芥」云:『老方知子辣,咬始觉根香』;「秋怀」云:『黄叶相思字,青帘卖酒家』;「珠江阁」云:『渔唱千山晚,花舲五月秋』;「咽集龙山」云:『溪声咽危石,楼影出层巅』;「观音阁晚泛」云:『江翻野烧红分黛,河没青篙白打船』;「岐山绝顶」云:『天垂匹练溪光合,秋入重螺暮霭横』;「初春」云:『风开帘幙客初醉,烟■〈金巢〉池塘莺乱啼』;「题郑惠亭广文行看子」云:『相看鬓发成今古,回首亭台半雨云』;他如『江风山月蓼花洲,一棹划破空天秋』,皆秀句也。着有「箬渔近草」、「如雨居稿」、「琴香书屋稿」(仁和王乃斌辑)。

  周礼,字世崇,一字敬堂;晋江诸生。设教鹭门,遂家焉。生六岁而孤。十岁能文,以十三经典童子试籍学,有神童誉。施世瑚、蔡镇世,晋江名宿也;尤器重礼,而镇世以女女焉。妻兄学鲲与礼相切磨,学益进;学鲲迁刊诗赋,礼为之注。经、书、子、史,无不淹贯;为古文、词章、杂体,卓然成一家言。屡荐不售,同考官剽其文为拟墨,见者不平;礼曰:『亦知己也』。晚年病目,有质以文者,令自诵读为评论之。究心韵学,诗尤韶秀幽远。着有「悔葊小草」(凌翰、林焜熿同采)。

  林为洛,字呈九,号雪巢。先世莆田黄石人;曾祖澄,功加左都督,卜宅厦门。为洛为诸生,教授里中。着有「书易二经管见」、「焚余草」一卷。子宗环,嘉庆六年举人(凌翰采)。

  叶怀荆,字培田;莲坂人。邑廪生。家贫,笃学博通经、史,尤深「周易」。老年虽盛寒溽暑,早夜诵读弗辍。着有「太极图说」及「古文文法评注」若干卷(陈荣瑞采)。

  蔡洪璧,字尔荆;漳州镇海人也,居厦门。入龙溪学,工文;旋食饩。后移籍同安。操行谨严,淡泊自安;取予一介不苟。教生徒,虽行坐小节,不越规矩;朝夕讲解,必尽其详。着有「琢斋集」行于世(「鹭江志」)。

  列传七隐逸

  明

  陈则赓,号锡墀;官兜社人。郡诸生,长史则采弟。聪敏多智。泰昌庚申,红夷窥中左所,则赓以计靖之(按「府、县志」作天启。考天启纪年无庚申,庚申为泰昌元年)。天启二年壬戌复至,总兵徐一鸣率师来厦,则赓赞画军门,谓『夷性反复,宜剿抚并用』。乃诡词议抚,克日出家赀募敢死士,椎牛酒置毒入夷舟遍觞之;且曰:『今日互市成,中外胥福;盍姑尽醉』?夷喜,饮。则赓急下小艇,趋舟师挟所制油蓑,直扑其舰;乘风纵火,夷众歼焉。台省交章论荐,叙功第一。予官不受,并不赴举闱,豪于山水间以老。孙国伦,康熙三十五年丙子举人(「府、县志」;陈氏家谱增纂)。

  论曰:隐逸,非樵夫、渔父之无能为者。唯其有经世之才,而甘为樵夫、渔父之所为,是以尚耳。则赓少与其弟则采并以才学称,观其设计御夷、毁家济难,非豪杰之士而能之乎?以之经世,又何如也!顾不受一官,徜徉岛上以没于世,斯为真隐者哉!

  林志远,字致子,号陶庵;大梁孙(大梁传在「宦绩」),塔头人。万历四十六年戊午,年二十六,举于乡。力学博闻,九上公交车;崇祯十六年癸未,始成进士。授工部主事,假归。甲申后,奉母结茅清溪仙峰岭,不复出;人称陶庵先生。年七十二卒。着有「历代史白」(「府、县志」)。

  杨期演,字则龙,号克斋;从金门彤埕,移居中左所。博涉书史,尤工古文。崇祯三年庚午举人。甲申后,与父廪生师管杜门不出,读书安平山寺。唐王召为兵部主事;时及唐王□出延平府幸赣,期演追赴不及。辛丑以后,僧帽道披,晦迹后溪村。日惟垂帘闭户,校雠经史;爨火屡空,泊如也。每岁遇春秋佳日,陟山巅北望,酹酒遥拜,继以痛哭;闻者怜之。卒年七十余。着有「易经管见」、「岛上纪事」。子秉机、元孙宗潮,俱庠生(林焜熿采。新「县志」参家谱)。

  杨秉机,字允中;崇祯间,邑诸生,期演子。国变,削发为僧,自号鹭岛遯人。北抵金陵、上京师,苍茫吊古,若不胜情。乘兴游岱岳,意趣甚豪。思欲穷览寰中名胜,以行路既艰,屡变姓名,间关赋归,深自韬晦。胸既积有块垒,感事怀人,一记于诗。天津西望云:『海气连孤塔,波光压古城』。「舟泛浙江」云:『云收千嶂立,水涨万山高』。「即事」云:『马蹄迟积雪,木末接遥天』。「忆游」云:『银河倒舄乾坤小,沧海腾浮日月慵』。「渡扬子江」云:『北固斜连平树浸,金山中立信潮分』。「抵俨石」云:『倒携如意歌新曲,每着征衫语旧知』。「廿八都」云:『茅店更新留晚酌,野桥依旧送归蹄』。又有『笑人为气候,认我是江山』之句,寄意逸远。所著有「浩然小草」(林焜熿采本集)。

  林嘉采,字景则;应翔次子。中崇祯十五年壬午顺天举人,留心理学。国变韬晦,尝谓其甥郑得潇曰:『士贵立品,与圣贤俎豆相映;对寻常青紫,不足艳也』。其品之高洁如此(「鹭江志」)。

  叶后诏,中左所人。为诸生,屡试冠军。崇祯甲申,应岁贡。京师陷,未廷试而归。以诗酒自娱,与徐闇公、郑牧仲辈为方外七友。后渡台湾。着「鹣草」、「五经讲义」行世(「府、县志」「海纪」)。

  阮文锡,字畴生。父伯宗,字一峰,世袭千户裔,夙居海上。

  幼孤,泛海求嬴余以养母。母没,躬负土石与父合葬鹭门。生平寡言笑、绝交游,取与不苟。一裘三十年、一履五年,终身不衣帛。值峡江曾樱之丧,倾囊助之。闯贼陷京师,文锡方弱冠,慨然谢举子业。师事曾樱,传性理学;患难与共。又得友曹石仓之友杨能元、池直夫,闻其绪论。讲习风雅,旁及道藏、释典、诸子、百家、兵法战阵、医卜方技之书,无不淹贯。出览名山大川,北抵东华。托处十数载后,乃逃于释氏,名超全;以教生徒自给,实郑所南、谢皋羽之流。着有「夕阳寮诗集」、「诗论」、「诗韵」行世;林佶谓其诗冲微澹远,一以正始为宗。年八十余卒(「府、县志」;参丁雁水、林吉人序略。「通志」列「文苑」)。

  叶启蕤,字景芝,号际国;莲坂人,进士翼云侄也。幼警慧,力学攻书,善属文。崇祯六年癸酉,补弟子员。唐王入闽,丙戌开科,与岛人张金棕、刘显襄并领乡荐,摄漳州别驾。

  闽事坏,从翼云倡义起兵,守同安。城破,屏迹莲村十六载。居恒郁郁,以书史自娱;语及国事、家难,辄呜呜哭不自止。癸卯岛变,赍志以殁,合家流离,年五十有七。子锡蕃,字康侯;官通政察言司使(家传。林焜熿采)。

  叶迎,字允受,号集五;莲坂人。族有克畴、秉华者,并以军功,累官都督佥事。迎结发从戎,勇略冠时,思步其武。由所籍,累擢总兵右都督。明亡,悲愤杜门不出;春一笠、秋一纶,徜徉世外,以耕钓终其身(林焜熿采家乘)。

  薛登龙,字建章;海澄人,迁居同安之鹭岛。为人重意气、敦交谊;笃志好学,屏绝浮华,不与世相接。晚年,日与二、三老友寻山问水,饮酒赋诗,有翛然物外之致(「全闽诗俊」)。

  列传八寓贤

  寓贤事迹不一:前明流寓诸公,有督师海上者、有间关琐尾者,其大者已归入「旧事志」。然君子所至,草木皆香;故详其生平,为海滨景企焉。其它,亦择其人有可载者载之。

  明

  曾樱,字仲含,号二云;峡江人。万历四十四年丙辰进士。崇祯初,以参政分巡漳南,擒斩九江土贼至尽;民为建祠。累任工部侍郎,巡抚山东。

  乙酉,以工部尚书召入闽,旋掌吏部,主铨事;进宫保,兼文渊阁大学士。唐王败,避居金门所,转徙鹭岛。辛卯岛破,家人请登舟;樱曰:『此一块清净地,正吾死所;岂复泛海求活耶』?二月晦,夜自经于所居楼上。门人阮文锡、陈泰冒险出其尸,乡绅王忠孝殓之,殡于金门。国朝赐谥曰「忠烈」(「明史」及「府志」、「县志」、「岛上节烈传」、「绎史摭遗」、「夕阳寮稿」)。

  陈泰,字降人;铜山人,镇海卫诸生。每试,辄冠其曹。寓居鹭江,阁部曾樱试储贤馆,拔置第二人。及岛破,曾樱死难,泰匍匐负骸走三十里,付其家人登舟以殡。归不食三日,卒。其甥葬之江上。

  吴锺峦,字峻伯,号稚山,学者称为霞山先生;武进人。崇祯十三年庚辰进士,知长兴县;以见奄人崔璘长揖不屈,削职。后起补桂林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