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县志

  程子正叔讳颐,宋代洛阳人,雍正三年,改儒称贤。



东庑先儒三十七位



  公羊子讳高,周末,临淄人。
  伏子不贱讳胜,秦代,邹平人。
  毛子讳亨。
  孔子子国讳安国,先师十一世孙。
  后子近君讳苍,汉代,东海郯城人。
  许子叔重讳慎,汉代,召陵人。
  郑子康成讳玄,汉代,高密人。
  范子武子讳宁,晋代,鄢陵人。
  陆子敬舆讳贽,唐代,嘉兴人。
  范子希文讳仲淹,宋代,吴县人。
  欧阳子全美讳修,宋代,庐陵人。
  司马子君实讳光,宋代,陕州人。
  谢子显道讳良佐,宋代,上蔡人。
  吕子与叔讳大临,宋代,汲郡人。
  罗子仲素讳从彦,宋代,南剑人。
  李子伯纪讳纲,宋代,邵武人。
  张子敬夫讳栻,宋代,绵竹人。
  陆子子静讳九渊,宋代,金溪人。
  陈子安卿讳淳,宋代,尤溪人。
  真子希元讳德秀,宋代,浦城人。
  何子子恭讳基,宋代,金华人。
  文子宋瑞讳天祥,宋代,庐陵人。
  赵子仁甫讳复,宋代,德安人。
  金子吉甫讳履祥,元代,兰溪人。
  刘子  讳因。
  陈子可大讳澔,明代,新会人。
  方子希直讳孝孺2,明代,宁海人。
  【校】2.孝孺:原本作“孝儒”,今据改。

  薛子德温讳瑄,明代,河津人。
  胡子叔心讳居仁,明代,余千人。
  罗子允升讳钦顺,明代,泰和人。
  吕子仲木讳枬,明代,高陵人。
  刘子起东讳宗周,明代,山阴人。
  孙子启泰讳奇逢,明代,容城人。
  黄子太冲讳宗羲,明代,余姚人。
  陆子稼书讳陇其,清代,平湖人。
  张子孝先讳伯行,清代,仪封人。
  汤子潜庵讳斌,清代,睢阳人。



西庑先儒三十七位



  谷梁子元始讳赤,周末,鲁人。
  高堂子讳生。
  董子讳仲舒。
  刘子讳德。
  毛子讳苌,汉代,河间人。
  杜子讳子春,东汉,偃师人。
  赵子讳岐,长陵人。
  诸葛子孔明讳亮,汉代瑯琊人。
  王子仲淹讳通,隋代,龙门人。
  韩子退子讳愈,唐代,南阳人。
  胡子翼之讳瑷,宋代,秦州人。
  韩子稚圭讳琦,宋代,相州人。
  杨子中立讳时,宋代,将乐人。
  游子定夫讳酢,宋代,建阳人。
  尹子彦明讳焞,宋代,洛阳人。
  胡子康侯讳安国,宋代,崇安人。
  李子愿中讳侗,宋代,剑浦人。
  吕子伯恭讳祖谦,宋代,婺源人。
  袁子和叔讳燮,宋代,鄞县人。
  黄子直卿讳幹,宋代,闽县人。
  辅子汉卿讳广,宋代,赵州人。
  蔡子仲默讳沈,宋代,建阳人。
  魏子华甫讳子翁,宋代,浦江人。
  王子会之讳柏,宋代,金华人。
  陆子讳秀夫
  许子仲平讳衡,元代,河南人。
  吴子幼清讳澄,元代,崇仁人。
  许子益之讳谦,元代,金华人。
  曹子正夫讳端,明代,渑池人。
  陈子公肃讳献章,明代,新会人。
  蔡子介夫讳清,明代,晋江人。
  王子伯安讳守仁,明代,余姚人。
  吕子叔简讳坤,明代,宁陵人。
  黄子幼平讳道周,明代,漳浦人。
  顾子宁人讳炎武,明代,昆山人。
  王子而农讳夫之,明代,衡山人。
  陆子道威讳世仪,清代,太仓人。



崇圣祠五位祀



  肇圣王木金父公 正中
  裕圣王祈父公
  诒圣王防叔公
  昌圣王伯夏公
  启圣王叔梁公



东配先贤二位



  顔氏路讳无繇。
  陈氏伯鱼讳鲤。



西配先贤二位



  曾氏晢讳点。
  孟氏公宜讳激。



东从祀先儒三位



  周氏辅成
  张氏迪
  蔡氏通讳元定。



西从祀儒二位



  程氏珦
  朱氏乔年讳松。



祭器



  竹笾十个。
  林豆七十个。
  铜大鼎炉一个。
  铜牺尊一个。
  铜象尊三个。
  铜爵一百二十五个。
  铜方簠三十一个。
  铜圆簋三十二个。
  铜铏九个。
  铜长式簋二十二个
  铜玷三个。
  铜方鼎七个。
  锡铏九个。
  铜锡登三个。
  黄龙伞一柄。
  白绫舞旌一合。



乐器



  石磬二个。
  铜编钟一十六个。
  柷一个。
  敔一个。
  陆子道威讳世仪,清代,太仓人。



崇圣祠五位祀



  肇圣王木金父公 正中
  裕圣王祈父公
  诒圣王防叔公
  昌圣王伯夏公
  启圣王叔梁公



东配先贤二位



  颜氏路讳无繇。
  孔氏伯鱼讳鲤。



西配先贤二位



  曾氏晢讳点。
  孟氏公宜讳激。



东从祀先儒三位



  周氏辅成
  张氏迪
  蔡氏季通讳元定。



西从祀先儒二位



  程氏珦
  朱氏乔年讳松。



祭器



  竹笾十个。
  木豆七十个。
  铜大鼎炉一个。
  铜牺尊一个。
  铜象尊三个。
  铜爵一百二十五个。
  铜方簠三十一个。
  铜圆簋三十二个。
  铜铏九个。
  铜长式簋二十二个。
  铜玷三个。
  铜方鼎七个。
  锡铏九个。
  铜锡登三个。
  黄龙伞一柄。
  白绫舞旌一合。



乐器



  石磬二个。
  铜编钟一十六个。
  柷一个。
  敔一个。



学田



  原额实在学田四十二亩,年征租银十七两四钱八分。







  万历二年,训导黄元采,捐买演仙下里租米八斗八升八合,有碑加奉春秋二祭,兼祀文昌。
  万历二十一年,通判赵楷,捐置遵教里租米九斗三升六合,收给贫生。
  万历三十四年,守道沈儆炌,捐置罗源里租米二斗八升。
  万历三十五年,督学姚景晖,捐置租米四斗一升五合。
  万历四十年,南平县刘兆元,查发开平寺隐匿田租银七两,俱为月课起送科举等用。







  康熙二十一年,南平县范时习,捐俸银二十二两三钱,置学田六段,坐落大横各处,计田三亩六分四厘五毫五丝六忽二微,年收租谷四百觔,米一十四斗半。一段猫竹坑,租谷四百觔。一段叶厝坑,租米八斗。一段水井前,租米二斗半。一段朱师坑,租米三斗。一段西墘仔,租米一斗。一段外窠,租米一斗。年完粮银三钱六分五厘四毫,仓米七升九合六勺,除完粮米外,充春秋魁阁祭用。
  康熙二十一年,延平府梁允植,捐置学田五段,坐落梅西里各处,计田九亩四分四厘,年收租米二十斗,租银二两八钱七分。一段石台,租米十斗。一段山头,租米十斗。一段炙八朗,租银一两九钱二分。一段卓坑屋基,租银四钱五分。一段大旱坪,租银五钱。年完粮银八钱九分六厘九毫,仓米一斗九升五合四勺,除完粮米外,以为开学课费公用。
  康熙二十二年,总督姚启圣,捐银六十两,置学田三十三段,坐落大内里各处,计田三十二亩五分三厘一毫五丝七微,年收租米一百五十斗。一段罗盘坵,租米六斗。一段门前洋,租米六斗。一段长崎,租米四斗。一段甲兜,租米三斗。一段吉洋,租米十斗。一段后洋,租米三斗。一段长崎粗底,租米三斗三升五合。一段甲兜上段,租米四斗。一段旁垄,租米四斗。一段元山甲岩前垄尾,租米一十六斗。一段猪母窠,租租米二斗七升。一段外垄,租米二斗。一段猪母窠上段,租米二斗七升。一段外垄,租米四斗。一段门前,租米二斗,一段门屋垄,租米二斗三升五合。一段肥猪窠、猪母窠,租米一斗三升五合。一段吉洋,租米三斗七升。一段长段,租米二斗。一段外垄上段,租米三斗七升。一段直墘,租米一十斗。一段旁田,租米四斗。一段溪当,租米二斗。一段坑坪,租米四斗。一段坑坂,租米四斗。一段墘山甲木,租米二斗。一段宝朗墘,租米十斗五升。一段茶头,租米一斗。一段罗坑登塔垄,租米六斗。一段后坑车碓后,租米六斗。一段小浴门前,租米三斗七升。一段湖尾大坵,租米三斗。一段洋中乌石,租米七斗。年完粮银二两五钱四分一厘七毫。乾隆二年,加额银四钱九分四厘三毫,仓米六斗五升,除外,分给贫士。有碑记。
  乾隆十九年,南平县陶敦和,牒移监生上官桂,呈充天竺里田一段,土名永陇,年收租谷二百四十觔,计田一亩三分九厘九毫五丝三忽二微四纤,完粮银一钱三分二厘九毫,仓米二升九合,除外,充春秋兴文、海公二祠祭用。
  乾隆三十五年,章隽捐充土名金山塔路下田一段,年收租谷一千觔,以为圣诞祭用。有碑记。



宾兴卷资田



  乾隆四十四年三月,叶又波,本充入田四段,一段莒口地方,土名楼前,收租谷六箩。载苗六升,佃。一段禹溪地方,土名谷园大垅,租谷六箩。载苗六升,佃。一段大横地方,土名康石门前下陇窠,租谷六箩。载苗六升,佃一段土名洋头后厝门前,租谷十五箩。此田自捐后,被佃游文汉吞欠。呈县、呈府、呈道,至嘉庆七年蒙道押解,畏罪处赔。随将此田归与叶祖璋,所得价银,及前赔项共折制钱五十五千文,即将此项钱,得僧恢宇西芹地方,土名萧家坂,年收税谷一千二百觔,去价制钱五十五千文,并无苗米。佃卢木生、除萧家坂租谷一千二百一十觔无苗,以上共田四段外,余租谷十八箩,共苗一斗八升,仍存叶培远户内,递年代完粮银三钱六分,米七升八合三勺,除外,充宾兴卷资用。
  乾隆五十六年二月,叶沅兰,充入田莒口地方,土名楼前小赔谷四箩。又吴上楫,充大横康石下陇谷六箩。楼前佃。康石佃。
  嘉庆七年二月,奉府宪广善,准充罗体仁、罗纯一、罗华苑。坝头地方土名上上墘下分,税谷三百觔,佃谢林杰。



社学



  社学四所:一在东威武楼坊,因废改立东门外,康熙壬辰年毁。知府任宗延,署县龚贞重建,今废。一在西郊昼锦坊,今废基存。一在南铁像堂坊,今废失管。一在北紫芝岭坊,嘉庆六年将倾,县学训导卢杰毁之基存。俱明正德间,知府欧阳铎建。万历十六年,推官罗心尧重建。又置学田租银十六两二钱四分,为社师修脯,勒碑府仪门外。又云盖里鸠源社学一所,嘉靖间,郡守欧阳铎建,推官徐阶为之记,今废,遗址失管。有罗心尧社学记,载入艺文。



义学



  清光绪七年,知府张国正,改设城内四义学,聘贡生为师,定每塾全年束金钱五十千文。一设府署左义学内,其三塾,分设东门、西门、北门附近之处,无定所。
  射圃在普通岭西山,四贤祠东。旧在西郊山川坛之右。嘉靖间,知府沈鎜迁学城外,因以西山旧学隙地为之。光绪初,以为学院岁试步射之所。



书院



  道南书院郡城北,龙山之麓,旧有道南书院,后废。乃於府学之傍,建义学三间,为师生课诵之所。康熙四十五年,知府周元文,饬动无碍库银,并捐俸买置田谷,以资义学经费。掌教者自行向佃收租。康熙五十八年,知府任宗延,始建道南书院於紫云冈之旧府学基。中为讲堂,上为文昌楼,左为四贤堂,外为官厅,斋舍共二十八间,岁久就圮。乾隆十一年,巡道张坦,重加修整,颜其官厅曰:“会辅堂”自为记。取义学之田,归於书院。二十年,知县陶敦和,以师生膏伙供馔未充,设法得三百金,买置田谷,余银交当商生息。而诸生王雅度,亦以西竺寺田充入。其后复有审案断充者,颇有规模,然犹未立膏火,二十三四年,知县李浚原、吴宜燮相继清出元妙观,余租银两,详请归入书院,以为膏火之资,规模始备。越数十年,书院渐次倾颓。掌教暂寓於梅山寺巳绝之僧房,因知其寺尚有遗业,久为普通寺僧侵占。掌教黄宗杰,嘱诸生禀请巡道戴求仁、知府广善、知县童德本,清出废寺田谷二百石有零,租米一百二十三斗零,租银除官秤各佃认完粮银米外,尚余银一十两五钱零,通详立案。先将银谷修整书院,买置院外民房三间,以广斋舍。嘉庆五年、议加膏火时,诸生禀请复原义学,经知府广善、知县童德本,详定章程,拨所清出寺田银六十两,以为义学主讲修 脯,余仍以加道南书院膏火十名。嘉庆十三年,知县杨桂森,新开大门及门亭。同治年,巡道周立瀛,复於西排关,公抽项下,每月拨洋四十八元,为新加膏火生课二十四名,每名每月新加钱六百文。童课二十四名,每名每月新加钱叁百文。
  张坦《会辅堂记》,陶敦和碑记,汇入艺文。周置买田三十五段。康熙四十五年,知府周元文,将府库存贮,远年赃罚,并捐解银六项,共一百三十八两五钱。除三十八两五钱,修学宫两庑外,并自捐银五十两,交知县顾之安,买置冯飞渭苗田三十五段,坐落大内里,大溪源路前叶树坪等处。一段外墘,租米五斛,纳米六斗,佃张元富。一段后堂,租米一斛半,佃麻福进,谷三斛五十四觔,册作袁福进。一段岭边,租米三斛,租银三钱六分,佃陈顺日。一段枧坑,租米三斛,谷三斛五十四觔,佃袁君期。一段南坑坪,谷五斛九十觔,租米二斛半,佃袁君进。一段椒林,租米一斛,谷二斛三十六觔,佃袁太宇。一段乌石山,租米三斛半零五升,谷七斛五升一百三十五觔,佃袁君期。一段交洋上段,租米二斛半,谷五斛九十觔,佃袁君进。一段东墘,租米半斛,谷一斛十八觔,佃袁国充。一段乌石山,租米二斛半,佃袁君期,银四钱二分四厘。一段交洋下段,租米三斛,谷六斛一百零八觔,佃袁君期。一段车盆坵,租米一斛半,谷三斛五十四觔,佃刘荣台,一段车碓后,租米四斛七十二觔,佃袁君期。一段钵头,租米四斛,谷八斛一百四十觔,佃蔡阿友。一段僚前,租米二斛半,谷五斛九十觔,佃袁君期。一段坻垅,租米二斛半,谷五斛九十觔,佃袁君期。一段车碓后,租米二斛,谷四斛七十二觔,佃袁君期。一段车碓前,租米三斛半零五升,米五斗,佃袁太宇。一段牛栏边,租米一斛,谷二斛三十六觔,佃张朝魁。一段车碓兜,租米二斛半,谷五斛九十觔,佃袁君期。一段保林墟,租米二斛,米二斗十四管,佃袁太宇。一段长垅,租米六斛,银七钱二分,佃叶启太。一段梅子树,租米二斛,谷五斛九十觔,佃袁启顺。一段下田中,租米三斛半,谷五斛九十觔,佃袁启我。一段崩山堀,租米一斛半,谷三斛五十四觔,佃袁福宇。一段垅堀,租米二斛,谷四斛七十二觔,佃袁启我。一段奇头,租米三斛,谷六斛一百零八觔,佃叶日魁。一段上乌石山,租米三斛半零五升,谷七斛一百三十五觔,佃袁启我。一段垅坪头,租米四斛,谷五斗八升,佃袁启章。一段大垅,租米二斛,谷五斛九十觔,佃袁君进。一段垅头坪,租米四斛,谷八斛一百四十觔,佃袁启顺。一段桥头及后门垅,租米共十一斛,银一两三钱二分,佃叶永昌。一段茶头,租米一斛半,谷三斛五十四肋,佃袁君进。一段乌石山,租米一斛,谷二斛三十六觔,佃袁启章、启顺。一段傍田垅,租米一斛,谷二斛三十六觔,佃康以胜。已上年收租米共一百零二斛,折细谷二百零四斛,实价银六十二两四钱。买萧於皇苗田五段,坐落新兴里。一段醮坋,租米七斗,佃叶招华。一段赤岐垅,租米四斗,佃危裔成。一段月娘边,田租米二斗,佃曹亮彩。一段坋中,田租米六斗,佃李国卿。一段洋路白蜡坑,租米四斗。一段坋中各处田,租米六斗,佃张永吉。契价洋银一十七两四钱。买丁世康同侄其华,苗田三十段,坐落长沙上里。一段大珩,民苗五升,租谷一百五十筋,佃吴子秀。一段松树垅,民苗六升,租谷一百八十筋。一段盛坑头,民苗五升,谷一百五十筋,佃林德茂。一段外岭,民苗六升,谷一百八十筋。一段八石,民苗五升,谷一百五十筋,佃林德奇。一段秋竹窠,民苗一升,谷三十筋。一段门前洋,民苗二升,谷六十筋,佃魏国明。一段尾翁,民苗一升,谷三十筋,佃游意琳。一段门前洋,民苗二升,谷六十筋,佃魏朝燮。一段黄坑圳头,民苗一升,谷三十筋,佃魏国永。一段盛坑,民苗一升,谷三十筋,佃游宗玉。一段洋当即后门崩,民苗二升,谷六十筋,佃魏朝元。一段九龙尾即池头,民苗三升,谷一百筋,佃林允大。一段冢坪即坂当,民苗五升,谷一百六十五筋,佃张春宣。一段门前垅,民苗三升,谷一百筋,佃林元卿。一段天竹坑,民苗三升,谷一百筋,佃林允大。一段新墘,民苗二升,谷六十六筋,佃林希元。一段冢后官路前,民苗八升五合,谷二百八十筋,佃郑全武。一段黄堀即垅坂,民苗二升四合,谷六十六筋,佃蔡顺美。一段秋竹垅,民苗一升五合,谷四十五筋,佃游意珍、刘希釆。一段小坑岩,民苗一升五合,谷四十五筋。一段神宫前,民苗二升,谷七十九筋,佃蔡明美。一段秋竹垅即松坪路后,民苗三升五合,谷九十筋,佃刘希釆。一段风树岭即旱墘,民苗二升,谷七十筋,佃蔡耀美。一段木定即郑坑,民苗五升,谷一百五十筋。一段坑当,民苗二升,谷六十六筋,佃蔡星,一段后垅,民苗七升,谷三百筋,佃朱高兴、朱阿有。一段大垅即牟楼,民苗九升,谷二百七十筋,佃臧敬初。一段庙仔前下际尾,民苗一升五合,谷二十筋,佃吴成友。一段窠裹,民苗二升,谷十五筋,佃魏朝元。契价银六十两,共苗二石三斗一升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