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县志

  啄木一名鴷,有大有小,有褐有斑,穿木食虫。
  杜鹃一名杜宇,一名子规,又名题、催归,其鸣曰:“不如归去”。春暮即鸣,夜啼达旦,鸣必北向。
  鹰一曰角鹰,其性爽猛,又名鷞鸠。
  雕似鹰而大,尾长翅短,土黄色,鸷悍多力,其羽可为羽箭。
  鹞一云隼,有数种,通称为鹞。
  雁阳鸟也,大曰鸿,小曰雁,亦有苍白二色。
  鹳似雀而顶不丹,颈赤,喙色灰白,翅尾俱黑。
  鸊鷉一名水,似野鸭而小,好沐水中,其膏涂刀剑不锈。
  鸳鸯匹鸟,雌雄不相离。
  鹈鹕水鸟,似鹗而大,好群飞,沈水食鱼。
  鸂毛五色,游於溪中,左雄右雌,群舞不乱。
  鹭一名丝禽,一名雪客,又名春鉏,林栖水食,群飞成序。
  鸥一名鹥,形色如白鸽,长喙长脚,群飞耀日。
  鸬鹚一名壳鱼,舟畜以捕鱼。
  翡翠一名鹬,有谓前身翡、后身翠、如鹅翠、雁翠之义。
  鹡鸽鹊属,飞则鸣,行则摇,昔人以之比兄弟。
  山雁大如鹅,毛赤,乌翅下花白,飞能冲霄,仲春、仲秋见之,来必数十,或百余,多见兆丰年。
  画眉一曰白眉,褐质,好斗善鸣。
  白头翁似鹤而大,头有白点。
  做戏鸟身如燕子大,毛羽青、黄、黑、白、碧、绿、花斑不一,来必数百,见则三日内必大雪。
  鸮状如母鸡,有斑纹,头如猫,目夜明日暗。北方枭鸣,人以为怪。南平昼夜飞鸣,与鹊鸟无界,南俗呼古鼎。
  凫野鸭,一名沉凫,性好没,常晨飞。不可与胡桃、木耳、豆豉同食。



鳞 属



  鲤鱼能神变至飞越江湖,山上水中有此不可食,不可合犬肉葵菜食。
  鲫剑潭所产,一名荷包鲫,大而肥美。朱震亨曰:“凡鱼属火,惟鲫属土,有调胃之功”。
  鲈鳜类。
  鳜形扁阔,口大细鳞,有黑斑,皮厚而肉特紧,刺误鲠,惟橄榄核磨水可解。
  鳊一曰鲂,味肥腴。
  鱮似鲂而弱,鳞鱼之不美者,其头尤大而肥,谓之鲢。
  鲩一名鰀,即草鱼,池多畜之者。
  青大者名鱼,似鲩,而背正青,其胆可治目。
  白一名鲛白,形窄腹扁鳞细,颈尾俱向上,肉有细刺。
  竹状如青鱼。
  鰌鳟鮅赤目鱼也,俗呼金眼泰。(9)
  鱽一名鮤鱴鱽,今鮆鱼也。
  黄尾状如鳀,俗呼为黄尾片。
  金扁身红色,其尾如虾,后半皆囊金,初出黑色,久乃变红或变白,亦有红黑斑相间无常者,故又名变鱼。
  鳗有乌、白二种,无鳞甲白,腹似鳝而大,有鳗鼠灰色无鳞巨口,又有芦鳗,潜山坑芦草中。
  黄颡一名黄颊,俗呼黄轧。
  鲇无鳞之鱼,一名鰋。
  河豚俗呼气包鱼。
  泥燕冬月入泥,春则出,比燕较小。
  石赤翅。
  乌鰡胆可治喉症。
  似蛇而无鳞,黄质黑文,体有涎沫,生泥窟中。
  鳟即泥鳅,似鳝而短。
  弹瑟穴田堘,无鳞有刺。



介 属



  鳖杀鳖,得苋复生,故食鳖勿与苋同,一曰团鱼。
  鼋鳖之大者,曰鼋。
  龟有二种,尾介粗者名蛇龟,尾短介有纹者名灵龟。
  鲮鲤状如獭,遍身鳞甲,居土穴中,俗谓之穿山甲,常吐舌,诱蚁食之。
  蟹仄行,一名旁蟹。
  田螺生水田中,有生於池塘者曰塘螺,生溪水中者曰溪螺。
  蚌与蛤同类,蚌长,蛤圆也。
  虾入汤红色如霞,南邑出湖尾湖(10)内者味鲜美,近凿滩亦有之。



虫 属



  蜂类甚多,惟蜜蜂无毒。
  蚕吐丝,为帛虫也。
  蝉类多,一名母,一名蜩,又曰蜩螗,曰蟪蛄,曰蟭蟟,曰蝘。
  寒似蝉而小,青色,或曰寒蟪蛄皆蝉也,蟪蛄朝鸣,寒夕鸣。
  蜻蜓饮露,六足四翼,翅薄,好水上款飞。
  蝴蝶一名蛱蝶。
  蝙蝠或谓仙鼠,似鼠而有肉翅,日伏夜飞。
  萤一名丹鸟,一名霄烛,夜飞,腹下有火。
  蛾蚕蛹所化,一喜扑灯,曰扑灯蛾。
  蝇蝇声在鼻,而足喜交蛆,胎生,入灰化为蝇。
  虻木虻,长大绿色,始如蜩,咂牛马,或至颠仆。
  蚊长喙细身,昼亡夜存,性嗜肉,恶烟。
  蚋小蚊,名蚋,又小而黑者为蟆子,微不可见,与蚊皆咂人肤血。
  蠮螉一名细腰蜂,一名果裸,一名蒲芦,一名土蜂。
  蠓小虫,似蚋,喜乱飞,一名醯鸡。
  蛄米谷中小黑蠢虫也。
  螟蛉桑虫,俗谓之桑蟃。
  鸳鸯虫飞必双翅,色翠如鸳鸯,故名。
  阜螽类有数种,阜螽总名也。
  蟋蟀似蝗而小,善跳好斗,立秋后夜鸣,或谓促织。
  莎鸡蟋蟀之类,似蝗(11)而斑,俗名纺丝。
  螵蛸一名蠰,其子蜱蛸。
  蝼蛄翅小而短,不能覆背,飞不远,穴而居,夜则求食,俗名土狗,月令蝼蝈鸣,即此也。
  蜣螂一名结羌,黑甲翅,在甲下取粪作丸而转之。
  蝎木中蠢虫,通名蝎。
  天牛诸树蠹所化,夏月有之,出则主雨。
  衣鱼曰壁鱼,一名曰白鱼,又名鱼。方士云:“衣鱼三食神仙字,化而为脉望”。
  蚁有大、小、黑、白、黄、赤数种,穴居卵生。
  蛜蝛壁根下,瓮器底生,似白鱼。
  飞龙丹戬,状如鼠妇,青股赤头。
  灶马俗名灶鸡,好穴灶傍。
  虫一名土鳖,生鼠壤土中,及屋壁下。
  壁虎俗呼壁孔蛇,一名蝘蜒,常在屋壁,故名守宫。
  蛇师俗呼马蛇,又名蛇医,蛇有伤,则衔草以敷之。
  蠼螋状如小娱蚣,溺人发疮如热疿,惟扁豆敷之即瘥。
  蜚蠊俗呼黄咂,壁间灶下极多,好藏厨匣中吃物。
  蜘蛛一名喜子,腹有足,能制蛇鹤,亦能制蜈蚣。
  壁钱大如蜘蛛,而形扁,斑色,八足而长,脱壳白如茧。
  一名颠当。
  蝇虎蛛属,藏壁间,能捕蝇。
  蜗牛即负壳蜒蚰也。
  蛞蝓俗呼为马蟥,多伏水中,能治蜈蚣毒。
  瓜虫一名守瓜,黄甲小虫,喜食瓜叶,甲有红黑相间者。
  尺蠖屈伸虫也。
  毛虫俗呼毛蛓,有毒螫人。
  斑蝥大足,叶上甲虫也,其溺毒,可疗颠犬咬,伏芒花豆中,及木槿花中。
  蛆蛆,蝇之子也,凡物败臭,则生之。
  水蛭即草蛭也,就人体成疮,惟以麝香、朱砂涂之,即愈。
  竹虱生诸竹草木上。
  蟾蜍似虾蟆,居陆地。
  虾蟆一日惊蟆、曰蛙,畏蛇,而制蜈蚣,三物相值彼此皆不能动。
  蝌蚪始出有尾无足,稍大则足生尾脱,俗呼虾蟆椎。
  蛙其类甚多,大腹而脊青者,其鸣甚壮,俗名田狗。
  水鸡一名田鸡,黑色者名蛤子,食之至美。
  青蛤有青、黄二种。
  黄蛤似蛙而小,能上树,青绿者曰青蛤,黄者曰黄蛤。
  石鳞鱼似石鳞,而有尾如蛇师,能食蛇。焙乾研末和酒服之,已久痢。
  蚯蚓长吟地中,孟夏始出,仲冬蛰结。
  蛇其种甚多,其出以春,出则食物。其蛰以冬,蛰则含土。至春吐出,即螣黄石。其舌双,其耳聋,其听以目,其蟠向土,其毒在涎,其珠在口,其行也纡,其食也吞,皮数解脱,性晓方药。蛇蟠人足,淋以热尿则解。
  蜈蚣性能制蛇,见大蛇便缘上,噉其脑,性畏蜘蛛,被毒者,以乌鸡屎涂之效。
  山蝉形似蝉,生山土中,能治牛豕瘟病。

  【校】
  (1)小者:原本脱“者”字,今据同治刻本补。
  (2)子少:原本作“子多”,当误,今据同治刻本改。
  (3)岩蜜:原本作“岩密”,当误,今据改。
  (4)杂水汤者:原本脱“者”字,今据补。
  (5)叶青碧:原本作“叶青白”,今据同治本改。
  (6)蔊:原本脱“蔊”字,今据同治本补。
  (7)茖葱:原本脱“茖”字,今据补。
  (8)岁长:原本脱“长”字,今据补。
  (9)金眼泰:原本作“金银泰”,今据同治本改。
  (10)湖尾湖:原本作“湖美湖”,今据同治本改。
  (11)似蝗:原本脱“蝗”字,今据同治本补。

职官志第十一

  国家设官分职,凡以为民也。亲民者莫如守令,汉制郡曰太守,邑曰令,曰长守,令之职綦1重矣。宋始隆监司之任,故司马公为相,慎选监司。称鲜于子骏2为一路福星,知其要也。守令而上则为监司,守令而下则为佐贰,大小虽殊,其所以尽职则一也。礼曰:“大臣法,小臣廉,国之肥也。”非法无以察吏,非廉无以养民。诗曰:“赫赫师尹(1),民具尔瞻3”。又曰:“乐只君子,民之父母4。”夫民尊亲5其上者如此,上可漠视斯民而不为之所乎?然为政莫先於教化,文翁6治蜀,招弟子为生徒,蜀人始知向学。韩愈守潮,命进士赵德以教潮士,皆笃於文行,延及齐民,潮俗丕变。李栖筠7治常州,起学校堂画孝友,传示诸生,人人知劝。后世师儒有专官,亦周礼九两系民8之意。至兔罝9之咏干城,祈父10之称爪牙,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是以大小相维,文武并重也。南平为上游襟喉之地,宋为州治,元改为路,立总管府,明有参政之设。清初,有分巡分守道,而府县因之。民国裁府留道,知县之权益重,而冗官杂职,裁汰殆尽,亦时势之所趋然也。故并志之,以著於篇。

  【校】
  (1)师尹:原本作“斯尹”,今据改。

  【注】
  1.綦:极,甚。
  2.鲜于子骏:宋代为京东转运使,司马光称之为福星。
  3.赫赫师尹,尺具尔瞻:《诗?小雅?节南山》谓显耀的官员,众民都仰望他。
  4.乐只君子,民之父母:《诗?周南?樛木》谓和蔼可亲的官员,众民奉之如父母。
  5.尊亲:尊敬和亲爱。
  6.文翁:汉景帝末为蜀郡守,重视教育。
  7.李栖筠:唐人,喜奖善,而乐人攻己短。
  8.周礼九两系民:周礼以九种方法得民,两者,协耦也。
  9.兔罝:《诗?周南》篇名,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指以武夫自固。
  10.祈父:《诗?小雅?祈父》:“祈父,予王之爪牙。”比喻武臣。


道职官









  分巡延建邵道。宋、元未设,明制无道名。查道署旧有题名碑,所载参政,参议姓名,即是清初设分守建南道驻延平,兼辖邵武。分巡建南道,驻建安,兼辖延平。康熙六年俱裁,十年复设分巡延建邵道,驻延平,兼管驿传,咸丰问改兵备道。



民 国



  建安道道尹。元年,仍因清制,二年改为北路观察使,旋改建安道道尹,幕职分内务、财政、教育、实业四科。



府职官









  南剑知州事一员。掌总理郡政。
  通判军州事一员。倅贰郡政,与长吏均理。
  军事判官一员。裨赞郡政,理诸案牍文移。
  军事推官一员。所掌与判官同。
  诸曹录事参军一员。掌诸院庶务,纠诸曹稽违。
  司户参军一员。掌户籍、赋税、仓库。
  司法参军一员。掌议法断刑。
  司理参军一员。掌狱讼勘鞫。
  州学教授一员。庆历四年诏诸军监立学校,其教授以经术行谊训诸生,纠正不如规者。
  新丰场。
  石碑场。以上旧志俱不记员数。







  延平路总管府,总管用汉人,达鲁花赤一员,用蒙古人。
  同知、推官、判官各一员。
  经历司、经历知事各一员。
  儒学教授、学录各一员。
  蒙古学教授一员。
  医学教授一员。
  阴阳学教授一员。
  仓大使、副使各一员。
  平准行用库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织染局、杂造局大使、副使各一员。
  惠民药局提领一员。
  税务提领大使、副使各一员。
  录事司,达鲁花赤一员。蒙古人。
  录事一员。
  判官一员。
  典史一员。俱汉人。







  延平府知府一员。掌郡政,其属七邑。事宜分理,而考其成,有大荆狱,则白诸藩、臬二司,酌可否焉。至武职臧否,巡警隘塞,率皆受命於府。
  同知一员。掌清戎政,兼摄理府事,又兼理海防,巡缉奸盗。
  通判一员。专督仓储(1)出纳。
  推官一员。佐理刑辟,稽核案牍,及平疑狱。
  经历司,经历一员。
  知事一员。
  照磨所,照磨一员。
  检校一员。
  儒学教授一员。
  训导四员。
  司狱司,司狱一员。
  丰衍仓,大使副使各一员。
  杂造局,大使副使(2)各一员。
  税课司,大使一员。
  剑浦驿,驿丞一员。
  递运所、河泊所大使各一员。
  阴阳学正术一员。
  医学正科一员。
  僧纲司,都纲一员。
  道纪司,都纪一员。







  知府一员。
  通判一员。
  教授一员。
  训导一员。
  经历一员。
  司狱一员。道光十九年裁。
  按清初,裁知事、检校、并训导二员。康熙四年,又裁训导一员。六年裁推官。三十九年,裁同知及剑浦驿驿丞。雍正四年裁照磨。其丰衍仓大使副使,杂造局大使副使,税课司大使,递运河泊大使,俱光复后陆续裁去,录以备考。
  民国元年,改延平府知府为知事。二年春,复裁其通判,教授、训导、经历概裁。



县职官








  剑浦县,知县事一员。掌总理邑改,课民农桑,决狱征徭赋务,在休养生息。
  丞一员。
  簿一员。
  尉一员。
  大历,巡检一员。







  南平县尹用汉人,达鲁花赤一员,蒙古人。
  主簿一员。
  县尉一员。
  儒学教谕一员。
  大历,巡检一员。
  茶洋、王台二站,未详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