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县志

  炉税2,年征库平银七十两。
  牙税3,年征库平银一十五两。
  印花税4,民国五年起,收大洋一千零一十六元。

  【注】
  1.关讥而不征,市廛而不征:通过关卡只稽查而不征收。市面行业只收房舍租而不收货物税。
  2.炉税:酒店税。
  3.牙税:在卖买双方说合交易的行商叫牙行。对其收入进行征税。
  4.印花税:国家对因商事、产权等行为所书立或使用的凭证上贴印花税票的办法征税。

  屠宰税,民国五年起,收钞票二千三百八十一元。
  烟酒牌照税,民国三年起,收大洋一千零七十八元。
  六项俱县署征解。
  烟酒捐始於清未,民国加重捐率。南邑烟捐,由商承办,年缴小洋三千二百元。酒捐年缴小洋六千元。除经常费用外,归局委员征解。
  烟酒公卖费,始於民国五年,约收九千二百元,除经常费用外,由局委员征解。
  以上俱照民国五年度,调查编载。



南邑地方税



  馀租,原系充道南书院师生脩金膏伙,年收钱一千九百四十一千文,每千一五四申银。光绪二十九年改作中学、高等小学经费,由县分派给领。
  地租,年征小洋六十一元,由县经书征收,缴县解省。
  官租,年征小洋二十四元,由县经书征收,缴县解省。
  学租,原系县学给发贫士之用,清光绪二十九年奉文提解,始归县收解省。
  贾捐,始於前清庚子赔款,现年收钞票三千零五十三元,每百元拘征收费五元。
  铺捐,始於前清庚子赔款,抽收民业铺租一成,年征钞票一千二百一十元,每百元拘征收费五元。二项除拨中小学校补助费,馀尽解省。
  巡警肉捐,由各肉铺全年认缴捐洋八百元,为县警备队之经费。
  巡警铺捐,按城内铺租抽十分之一,业主铺商各担一半,由县派书收缴,年约收七百元,为县警备队经费。



义仓保甲团练公款



  西木排关,始於前清道光末年,原为排夫争梢而起设立排夫头。每连木排,由客捐钱四百文,归绅董经理。后蒙周道宪立瀛详报立案,将款悉充南平义仓储谷,保甲团练经费,兼拨府育婴堂,月费钱四十千,道南书院生童,新加膏伙月给××元,以及恤嫠修建诸慈善。光绪七年,因建郡木排过延争梢,延、建绅董,又请设立督梢公所。每连由客捐钱二百文。二处征收俱缴道署,委派员绅经理其事。延平以下所出木排,归太平卡征收,兼查验之事,派董事一人办理。至将、顺、沙、永、归、泰,原属排夫自立之馆,抽辛以为公用,后经道宪延年并入西排关抽收缴署。民国以来,悉仍其旧。现年约征钱一万四千文,除拨义仓购谷若干外,拨充工艺所、甲种森林学校经费,地方慈善费,中、小学补助费,及护运木排等费,俱由道尹核定。
  尤溪口木排捐,始於前清郡守赵均,为尤邑开山书院,南邑印山书院脩金膏伙,及二处育婴经费,其款尤分六成,南分四成,年收小洋四千元。光复后,为尤南小学,育婴经费如旧,委员绅经理,民国三年,复提拨水上警察费小洋一千元。
  以上俱照民国五年度,调查编载。



学堂公款



  寺捐,前清光绪二十八年,郡守刘传福传各寺僧,认捐学费多寡不等,照租酌捐,年收洋银三百四十二元,为中、小学经费,民国仍旧。
  祭馀捐,前清祭祀,应缴胙肉三千馀觔,每觔给价五分六厘。光复后,每祭止缴胙肉三百六十觔,仍照官价发给外,令各肉铺认缴馀款,年收洋银三百元,为高等小学经费。



育婴公款



  茶箱捐,始於前清郡守赵均创办,城育婴堂由代报各商,代收汇缴,年约收钱二百七十二千文。
  盐船捐,亦为城育婴经费,由堂董会同官运局长劝捐,年约收钱一百六十二千文。



救生局公款



  百货捐,向为各滩河造救生船,及船夫工食之用,年约收小洋二千二百八十馀元。炮捐年约收小洋一百六十二元五角。捞葬费捐,年约收小洋四十三元五角。三项年给征收辛费洋四百五十二元四角。前清由董事收缴府署,为救生局经费。民国四年,因筹水警察费,解省财政厅,拨充水警察署经费,而救生船撤。



矿捐公款



  灰矿捐,南邑董坑、马头二山,明、清时勒石封禁,民国元年府知事李焕始准开采,马头山宝兴公司,年认缴城自治会经费小洋八十元,西芹自治会三十元,西芹两等小学校费四十元,又缴省实业司洋五十元。仁济公司,年认缴董坑山矿租洋一百元,归城自治收作公款。
  以上俱照民国五年度,调查编载。
物产志第十

  盈天地皆物也,类聚群分,难以更仆数。风诗之所咏,尔雅之所释,不外草、木、虫、鱼、鸟、兽而已。然先王之政教,於是乎施。周礼大司徒,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生。山林、川泽、邱陵、坟衍、原隰、动植互异,因物以知民之常。故财贿以生,器用以具。传曰:“凡物不足以讲大事,其材不足以备器用,谓之不轨不物。”山林虽广,草木虽美,禁发必有时。地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盖以惜物力者,阜民财也。近观欧西政治日新,凡农林渔牧,莫不研究尽致,生殖蕃滋,与吾古先王茂时育物主道,如出一辙。至於宝藏尽辟,五金石炭之矿,钻穴凿崖,不遗馀力,是亦日用生活之助也。南平重山复岭,梯田而耕,粒食不足。所赖山林之产,岁入不下百馀万金。竹有纸笋,木有杉松,既多且遍,随地皆宜,斯为大宗,通行及於燕、齐、楚、豫、赣、浙之邦。菰菌以香菰、朱菰为贵,销行亦远。茶叶盛於咸、同之际,而今则衰。油料不乏椮桐、乌桕,染料新有小叶洋靛,绵亘山麓,发生甚易,此皆有补於货殖者也。果若杨梅、林檎、桃、李、桔、柚;鸟若画眉、鹧鸪、竹鸡、山雉、布谷(1)、流莺;兽若山羊、田豕、獐、麂、狸、獭;鱼若鳜、鳗、鲢、鲤、鲩、鲫、鲛、鳊。山花弥望,草药尤繁。举其大凡,而略其种类。虽侈生物之富,究无当利源之开也。夫稻、粱、菽、粟,既仰赖於邻封;麻、苧、棉、蚕,又内空其杼柚。天产非不夥,害於人力之不齐。土膏非不腴,蔽於物理之无学。则欲邑之富,其可得乎?至论区域之所产,西北如大历口、鸬鹚口、峡阳、诏口、王台、高梧、西芹皆以木排为巨,纸次之,笋次之,火薪、菰、油又次之。茶则峡阳、王台犹著,笋以后坪独美。次推大横坑、溪源、大洋坋、岩头、漈上亦佳。东路界建瓯,幅员短狭。如安丰桥、外岐、埂埕,木排、纸、笋出产自逊。南路袤长,内邻瓯界,木排、纸、薪出口,首推下道,次若畲溪、桔溪、葫芦山、岳溪、太平皆有斯产。总之,山村错处,食毛苦作,悉由人工。此其所言,皆口岸交通之地也。矿产仅有石灰,银、锡、铜、铁未之有闻。昔皆以搰掘有碍地脉,今始发见一二,寥寥无几。故铁多外来,农器有缺。棉花蚕桑之利,种植尤稀,虽曰土宜不同,亦视乎人之提倡而鼓舞之,则此后物产之丰,当更增色矣。始举其已然者,以志於篇。

  【注】
  (1)布谷:原书作“市谷”,今据同治刻本改。


物 产





谷 属



  秔稻秔与粳同,不粘稻也。春种秋熟曰早稻,有秧归、金城、江西、天降、台湾等异名。夏种冬熟曰晚稻,有赤芒、白芒、赤壳之名。其米有赤白不同,其种亦有水旱之异。
  糯稻糯粘稻也。南方水田多种之,其性粘可酿酒,可为粢,可蒸糕,可熬饧,可炒食,其类亦多,壳有红白二色,或有毛或无毛,米亦有赤白二色,一种粒白如霜曰糖糯,不以酿洒,多为糖,故名。
  麦有大小,大为麦,小为,小者(1)可捣为面。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其四时中和之气,南方地暖,冬种夏收,四气不足故有毒。南平无大麦,有一种荞麦,实三棱而黑,秋花冬实,可作粉饵服之,可敛盗汗、自汗。
  稷稷齐也,熟最早。
  黍黍暑也,待暑而成也。黍、稷一类二种,粘者曰黍,不粘曰稷。
  粟山中种,有狗尾、金钗二种,又有名芦粟、黄粟。
  菽豆之总名,有黑豆、白豆、俗呼白蒜,红豆俗呼茶子,黄豆、绿豆、斑豆即狸豆,俗呼花罗,青壳豆、豌豆俗呼芒花,豆黑可为豉,黄白青壳可为腐,绿可为粉,水泡浸为芽。此外有白扁豆,形如荚,凡十馀样,或长圆,或如龙爪虎爪,或如猪耳刀镰,嫩时充蔬,老则收子煮食。有一种荚硬,惟豆子粗圆而色白者,可入药。豇豆,豆子微曲如人肾形,有红白二色,荚有红白青数色,长者二尺馀,俗呼豆角,短肥呼肥豆,又有如刀,曰刀豆。
  麻油麻,即胡麻,一名脂麻,又名巨胜,有黑白二色,其茎皆方,花白或带紫艳,结角长者寸许,有四棱六棱者,房少而子少(2),七棱八棱者,房大而子多。



帛 属



  苧布苎一岁三刈,初刈者佳,三刈者次之。唯次刈不耐久。苎布各乡多有,唯细密精致几类纱罗曰铜板,出峡阳者佳,远市四方。
  木绵布西乡间有,多织成麻布。



器 属



  藤枕劈细藤编成漆之,徽藤者佳,广藤者次之,夏日最宜。
  皮枕以牛皮束成,仍漆之朱之,较藤枕为坚。
  卤水石石出卤水,可为砚,虽细润,而不发墨。
  花纹石色青纹白,有山水禽鱼状,可为砚为屏。世传出黯淡滩湍下,故不易得。
  漆木器盆桶之类,坚致滑泽,轻巧适用。盆之小者,亦有以水杉为之。
  草席乡人织之,较福州为佳,但次於贡川耳。
  枕石延福门隔溪山中石,可磨藤枕,他石不堪用。



货 属



  蔗糖蔗较甘蔗小而坚,以蔗入磨,牛转榨出汁,蒸炼成糖,俗名沙糖。
  蜜岩蜜(3)为上,不可多得,人家所蓄,一年三割,冬蜜为佳。
  黄蜡蜜蜡也,生於蜜中,取蜜后以脾底炼过,滤入水中,候凝取之。色黄者,名黄蜡。煎炼净,色白者,为白蜡。与虫造白蜡异。
  苧可织夏布,详苎布。
  麻大麻,一名黄麻。
  棕毛棕树皮有丝,毛错纵如织,剥取可为器物。
  笋笋之类繁,有冬笋,猫竹初生未出土者掘之,味清甘,谓之冬笋。旧有税。至立春日已出土为春笋,则无税矣。有熟笋,即猫笋之出土而长者,掘之去皮壳,煮之熟,城乡春间咸赖以为蔬。有斑笋亦熟之以市,有江南笋味最清脆,有折笋产於城北大岩者,截之置岩泉浸一宿,色白味甘香。有黄笋、方笋、苦笋各随竹之所出。有茭笋非竹种,种陂池,叶如蒲苇,生白梗味清甘,凡此不通异地。唯沙笋以猫竹熟之而榨乾,名三花者,节密短而厚为上,次为尖亦细短且嫩,又次名湖北尖而大,嫩名片比标,皆节密而薄且粗,此远市吴越江淮,为南邑之溥利焉。
  茶产不一,南平城南万福精舍产者曰龙团,最佳。
  油茶油、桐油、菜油、麻油、桕油、又名囊油。
  蕨粉八月取其根,捣烂入水滤成粉,用以滑泽珍馔,亦可和糖为团,俭年或赖以济饥。
  薯蓝茎蔓似薯,根似何首乌,皮黑肉红,可染布。
  漆出儒岭,大暑时傍暮横割漆树,以蚌壳衔入,次黎明收。造漆至立冬止。认漆法,以纸钉浸漆燃之,不溢位者真,和油及杂水汤者(4),必溢位。
  蓝淀即尔雅葴马蓝。
  姜黄根叶似郁金,用以染色。棚民沿山种之,亦入药。
  箬叶似竹叶而大,舟人以絮篷,亦用笠。
  烟草种出东洋,近多莳之,价昂甚,以腴田种艺者。
  酒有红、白、冬青三种,行远则惟药烧、干烧。
  炭深山掘窑,烧坚木而成。
  白土粉出衍山白岩,俗呼拌粉。
  桂皮气味如紫桂,用作香料烹饪。
  杨梅皮染皂。
  薯粉以蕃薯捣烂,滤汁为粉。
  纸有海纸、炮纸、琉球纸、大甲、小甲、面带、草纸数种。
  豆豉以黑豆制成,有红汤、黑汤二种,出南山者佳。



蔬 属



  芥有青芥、紫芥、花芥数种,更有一种,叶小子细不堪食,子研烂,和醋发之以拌食,名曰芥辣。
  白菜叶青碧(5)茎白,近有兜团束似山东者,亦名曰山东白,或名黄牙白。
  芜菁一名蔓菁,芥属,茎叶不堪茹,惟根如萝葡而坚,糟食香脆。
  萝葡产上洋口者佳,徐洋、大洲者次之。
  胡萝卜出后路口者,根小而赤,甘脆殊胜。
  油菜子可榨油。
  芥蓝叶如蓝而厚,青碧色。
  同蒿形气同蓬蒿,故名。
  莴苣一名白苣,自莴国来,有毒,百虫不敢近。人食其苔,谓之莴笋。南邑唯啖叶,又叶青而尖者味苦。
  苦蕒菜叶如苦苣而狭,绿色差淡,折之白乳汁出,味苦,花似野菊。
  莙荙一名菜,其茎烧灰,淋汁洗衣,白如玉色。
  菠菱种来尼波维国,种时须呀开易浸胀,必过月朔乃生。
  葵叶如蜀葵,味甘滑,俗呼旗菜,经霜压者尤美。
  蕹壅土即生,节节生芽,一本可成一畦。
  苋有红、白二色。
  芹水芹,生水中根白:旱芹,生平地,有赤、白二色。孟倪云:和醋食损齿,鳖瘕不可食。李廷飞曰:赤芹害人不可食。李时珍曰:蛇喜食芹,故惊蛰后忌食之。
  马齿苋一名五行草,以其叶梗赤,花黄,根白,子黑也。
  蔊(6)辛菜也,朱文公饮后,辄以蔊茎供蔬品,以其爽口消食,但多食发痼疾生热。
  荠有甘苦二种,苦荠性凉,未立夏不宜食,又一种名白苦荠,叶白而大。
  蕨初生无叶时可食,性寒滑肠胃,不可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