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闽通志

  连城县在府城东南一百七十里。东抵永安县界,西抵长汀县界,广一百一十里;南抵上杭县界,北抵清流县界,袤二百六十里。
  归化县在府城东北二百余里。东抵延平府将乐县界,西抵清流县界,广五十五里;南抵永安县界,北抵宁化县界,袤一百六十里。
  永定县在府城南二百四十五里。东抵漳州府南靖县界,西抵上杭县界,广二百七十里;南抵广东潮州府饶平县界,北抵上杭县界,袤一百八十里。

延平府
  在布政司西四百一十五里。东抵建宁府建安县界,西抵汀州府清流县界,广三百七十五里;南抵福州府古田县界,北抵邵武府邵武县界,袤三百里。
  南平县附郭。东抵建宁府建阳县界,西抵顺昌县界,广一百四十五里;南抵尤溪县界,北抵建宁府瓯宁县界,袤一百八十里。
  将乐县在府城西二百二十里。东抵顺昌县界,西抵清流县界,广一百五十五里;南抵沙县界,北抵邵武府泰宁县界,袤一百六十里。
  尤溪县在府城南一百五十里。东抵福州府闽清县界,西抵漳州府龙岩县界,广二百八十里;南抵泉州府德化县界,北抵沙县界,袤一百五十里。
  沙县在府城西一百二十里。东抵南平县界,西抵永安县界,广一百五十里;南抵尤溪县界,北抵顺昌县界,袤一百四十里。
  顺昌县在府城西一百二十里。东抵南平县界,西抵邵武府邵武县界,广九十里;南抵沙县界,北抵邵武府建宁县界,袤七十里。
  永安县在府城西南二百里。东抵尤溪县界,西抵清流县界,广一百八十里;南抵龙岩县界,北抵沙县界,袤二百里。

邵武府
  在布政司西北六百七十里。东抵延平府顺昌县界,西抵江西建昌府新城县界,广二百六十里,南抵汀州府宁化县界,北抵江西广信府铅山县界,袤六百四十里。
  邵武县附郭。东抵顺昌县界,西抵光泽县界,广一百七十五里,南抵泰宁县界,北抵建宁府建阳县界,袤二百里。
  泰宁县在府城西南一百四十里。东抵邵武县界,西抵建宁县界,广一百一十里;南抵延平府将乐县界,北抵邵武县界,袤一百里。
  建宁县在府城西南二百四十五里。东抵泰宁县界,西抵建昌府建吕县界,广一百一十五里;南抵宁化县界,北抵建昌府南丰县界,袤一百一十五里。
  光泽县在府城西北八十里。东抵邵武县界,西抵新城县界,广九十五里;南抵邵武县界,北抵铅山县界,袤一百五十里。

兴化府
  在布政司西南二百七十里。东抵海岸,西抵泉州府永春县界,广二百一十五里;南抵海岸,北抵福州府永福县界,袤一百二十里。
  莆田县附郭。东抵海岸,西抵仙游县界,广一百二十五里;南抵海岸,北抵永福县界,袤一百二十里。
  仙游县在府城西七十里。东抵莆田县界,西抵永春县界,广八十五里;南抵泉州府惠安县界,北抵永福县界,袤一百五十里。

福宁州
  在布政司东北五百四十五里。东抵海及浙江温州府界,西抵福安县界,广一百五十里;南抵宁德县界,北抵浙江温州府平阳县界,袤四百一十五里。
  宁德县在州城南二百二十里。东抵福宁州界,西抵福州府古田县界,广一百五十五里;南抵福州府罗源县界,北抵建宁府政和县界,袤二百四十五里。
  福安县在州城西北二百里。东抵福宁州界,西抵宁德县界,广一百五十五里;南抵福宁州界,北抵浙江处州府庆元、龙泉二县界,袤三百里。

形 胜

福建布政司
  闽越地肥衍。唐韩愈《欧阳生哀词》云:“有山泉禽鱼之乐。”凭山负海,唐杜佑《通典》:“闽越遐阻,僻在一隅,云云。”水清山秀,为东南之尤。唐黄璞《闽中名士录序》,东南际海,西北多峻岭抵江。《宋史 地理志》南望交、广,北睨淮、浙《三山志》。水陆之险。宋曾巩《道山亭记》:“闽之路,陆出者,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舟沂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其水陆之险如此。”连山络其精神,巨渊敞其眉目。元程钜夫《送郭元坦序》:“闽之陬,幅员凡几千里,云云。”

福州府
  东带沧溟,百川丛会,旧记。北抵永嘉,南出莆田,西连延平。同上。其地坦夷,《图经》:“闽中八郡,建、剑、汀、邵号上四州,其地多溪山之险;福、兴、泉、漳号下四州,云云。”吻海派江。唐《沈亚之集》:“闽城吻海而派江,附山以居,无安沼平池游舟娱乐之地。”长江在其南,大海在其东。宋曾巩:《道山亭记》。全闽八郡,长乐为冠。宋蒋之奇文。东南都会。宋蔡襄《学记》并柯述祭文。连山距海,边徼重地。元王恽奏疏。地气磅礴。元贡师泰《重修福州路记》:“云云,物产蕃阜。”
  长乐县 东滨大海,西接瀛洲,首石峙其北,长江经其南。本志。
  连江县 沉蝶案于水中,耸笔峰于天际,五马内朝,三台外辅。本志。
  福清县 东薄大江,西连巨麓,双旗五马距其阳,鹫峰金翅敌其阴。本志。
  古田县 文笔峙立乎其东,五华盘礴乎其西,北崒翠屏,南案仙亭。元吴海《送郑训导之古田序》。
  永福县 东彻侯官,西界尤溪,莆阳直其南,闽清倚其北。宋知县黄子理《玩芳亭记》。山崖层迭,溪水悍激。同上:“其山崖悬蹙耸伏,迭见层出,其水行山间,悍激回复,走濑藏石。”
  闽清县 大江环其左,屏山耸其前,凤凰南翔,朱顶西舞。本志。山水清妍,西高东下。同上。
  罗源县 四明角拱,三台臂揖。本志。凤屏拥其后,席帽环其前,金马出其东,铁幢峙其西。同上。两溪左蟠,三川右绕。同上。

建宁府
  碧水丹山,梁江淹为吴兴令,尝谓:“云云,珍木灵草,平生所爱,不觉行路之远。”东闽剧地。唐权德舆《送建州赵使君序》。东接括苍,北距上饶;西南抵延平,东北带建溪。本志。山水奇峻。同上:“闽中号佳山水,建安视闽中,尤号奇峻。”保界闽越,绵地八百。宋杨亿云。东南胜地。本志:“南望铁乡、紫盖以次群峰,旁联黄华、白鹤之秀,为东南胜地。”居闽上游。同上:“建安为郡,云云,为江浙之要冲,福唐之喉衿。”襟山束水,宋盛均序:“惟闽峤一臂西指,则建安在焉,其郡云云,其人猱黠而易随。”溪行石中。宋朝元吉记。
  浦城县 雷霆入地,星斗逼人。唐章碣诗:“雷霆入地建溪险,星斗逼人梨岭高。”其山奇峻,其水湍急。本志:“邑之北有梨岭,层峦迭嶂,迤逦而来。大溪环绕,自西折而东,由建溪而达于海,云云。”吴山峙其左,西崖环其右,前拥回隆之秀,后倚横峰之奇。同上。
  建阳县 西北高而山多峻峭,东南下而地稍平夷。本志。群峰襟抢,二水带束。同上。睡龙惊马,东南回护,卧牛踞虎,左右相持。同上。
  松溪县 山明水秀。本志:“湛卢峙其南,蹲师扆其北,七峰耸其左,虹亭列其右;山之中有双溪逶迤曲折,云云。”
  崇安县 春滩水狂。唐罗隐诗:“春滩建水狂。”诸峰环拱,二水合抱。本志:“黄石山在其北,武夷诸峰在其南,东有三口官山,西有白花崖、尖石。水则石臼从东而来,石碓从西而来,合而环拱于县,至武夷九曲与建溪合。”建溪奇伟。宋苏轼诗:“建溪富奇伟。”
  政和县 东抵永嘉,南通福唐,西走建溪,北控龙泉。本志。群山回环,二水萦绕。同上。大奇峰耸翠于左,望渐峰列障于右,南则文笔之效奇,北则黄熊之献秀。同上。
  寿宁县 四山列屏,一水萦带。本志。迭嶂重冈,涌若波浪。同上。

泉州府
  川逼溟渤,山连苍梧。唐欧阳詹《二公亭记》。近接三吴,远连二广。宋连南夫《修城记》:“惟闽之泉,云云,万骑貔貅,千艘犀象。”闽越奥区,《厅壁记》:“泉州云云,家尚礼乐。”地带岭海。宋钱熙记:“闽之奥区,泉南为最,其地带岭海,华实之物,颇与岷峨同。”闽越领袖。张赞明记清源。表以紫帽、龙首之峰,带以金溪、石筍之阻。宋陈知柔《修二门记》。北枕清源,西拱紫帽,涨海经其南,岱屿襟其会。宋志。水清山秀,宋郑侠诗:“水清山秀传温陵。”东南巨镇。元志:“风气完固,物产夥繁,为东南巨镇。”水陆据七闽之会,梯航通九译之重。《方舆胜览》。
  南安县 九日、姜相、高士诸峰环拱于右,佛迹、灵秀二山盘回于左。本志。揖紫帽、狮子之奇,抱金溪、黄龙之秀。同上。
  同安县 东南十一海岛拱列,献奇于前;西北十六峰峦迭出,拥秀于后。本志。
  德化县 东接仙游,西连尤溪。本志。诸山环拱,丁溪中流。同上。
  永春县 山环水绕。本志:“南有象山为应龙,东有双鱼为水口,马岭如张帘幕,乐山如列楼台。桃溪一水中流,卓埔数溪横洑,云云,云气轮囷。”
  安溪县 东濒溟海,西北接汀漳。本志。山水环合。同上:“大溪横流,龙山拱峙,水口有金龟山。山东有三公峰,云云。”
  惠安县 东南濒海,西北依山。本志。陆通闽广,水达诸蕃。同上。螺峰峙其后,文笔耸于前。同上。

漳州府
  闽岭奥区。《舆地纪胜》。境旷穷山外,城标涨海头。唐张登诗。在闽会之极南。宋傅自得《道院记》。地旷土沃。同上。东南际海。《宋史 地理》。控引番禺,衿喉岭表本志。天宝紫芝奠于后,丹霞名第拱于前,鹤峰踞其左,圆山耸其右。同上。面临大溪,背负千峰。宋赵崇祥《漳南楼记》:“面临大溪,如见九龙之跃也;背负千峰,如见群玉之拥也;名第诸峦,参乎其前,如见伟人秀士之顾揖也。”一水清流,列峰秀出。《宋进士题名记》:“漳极闽之南,云云,拥成郡势,不在建、剑下。”地兼山海秀。宋郭祥正诗。两山拥翼,二水襟带。宋陈淳《北溪集》:“如天宝山发脉行龙,涌为州治,实郡之宗祖;如圆山雄据西隅,镇翼右臂,实郡之藩屏,如西江发源汀潮,辽抱州治,实为郡右襟带;如九龙江发源汀、赣,绕郡东臂,与西江汇归于海,实为郡左襟带。”地偏海近。国朝王伟诗:“漳水南边郡,闽乡到此穷。地偏冬少雪,海近夜多风。”
  漳浦县 处八闽之极地,为汀、潮之要冲。本志。前屏梁山,旁环鹿水。同上:“前屏梁山,而顶有十二峰之并秀;旁环鹿水,而派有八余溪之交清。”势若神蛟之趋瀚海,形如祥凤之下平原。同上:“海云,鹤岭、印石、鳌峰、大帽、东罗、将军、九侯、鼓雷、太武诸山,势之高下,若神蛟之趋瀚海;形之隐伏,若祥凤之下平原。”山秀溪清。王伟诗:“山秀英灵聚,溪清爽气开。”
  龙岩县 东宝环其左,紫金峙其右,奇迈前揖,九侯后拥。本志。龙岩东蟠,虎岭西踞。同上。
  长泰县 良冈衍脉于后,登科献秀于前,曷山左踞,西峰右峙,龙津一溪萦绕其中。本志。
  南靖县 山水盘旋,土地平衍。本志:“邑治当双溪交流之会,云云。”大帽峙其后,鹅头揖其前,圆山崛起于东南,镜山屹立于西北。同上。
  漳平县 银屏臂其左,龙亭翼其右,覆鼎揖其前,石鼓拥其后。本志。清溪东流,碧潭西汇。同上:“县南有溪东流入九龙江,西有碧龙潭。”

汀州府
  崇山复岭。本志:“今汀闽越西南与漳、贡、潮、梅接,云云,民生尚武。”南通交、广,北达江右。宋郑强《移创州学记》。介于虔、梅之间。同上。瓯闽奥壤。宋张文潜《修学记》。在山谷斗绝之地。《文献通考》。西邻赣、吉,南接潮、梅。本志:“云云,实江西、二广往来之冲。”山重复而险阻,水迅急而浅涩。图志。前直圆峰,后枕卧龙。黄启宗记。在闽山之穷处。戴觉记:“汀为州,云云,复嶂重峦,亘数百里。”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宋陈轩诗。
  宁化县 山环万迭,献奇拔秀。本志:“云云,翠华、凤凰山在其北,五灵、笔架山在其南。东有城门嶂,卓立如屏;西有牛头山,突兀若扆。”下瞰溪湖之胜。同上。
  上杭县 东连清漳,南通东广,西接赣水,北达临川。本志。琴冈横案于前,金山列屏于后,髻峰东峙,旗嶂西蟠,袍山屹立于西南,萝峤覆峙于东北。同上。前襟三折之清漪,后几七峰之苍翠。同上。
  武平县 闽之绝域。本志:“武平去汀三百余里,为闽之绝域。”黄龙北峙,笔架南列,梁野障其东,双荐蟠其西。同上。龙溪碧水,环绕合流。同上。
  清流县 诸山合作屏风立,一水环成几字流。本志:“屏山拥其后,南极揖于前,东华左峙,西灵右蹲,一水自西南而来,入于凤翔桥,回流出龙津桥,环抱如带,故先辈有曰‘云云’。”
  连城县 舟车四塞之地。本志:“连城居万山中,崇冈复岭,为云云。”山水奇秀,图画难形。同上:“其主山自清流蜿蜒磅礴而来,东引莲峰之雄,右拥旗石之胜,而银屏特立案其南;中有文溪一水,环抱县治,复回流九折而东注。他若金鸡、天马诸峰,呈奇献秀,变幻百出,虽图画有不能尽其形容者。”
  归化县 山峰罗列,溪水环拱。本志:“楼台鼓角耸于后,三台飞凤拱于前,狮岩峙其东,仁寿矗其西。诸峰四面罗列,一水自黄溪头西来,与惠利桥水合,环拱于县前。”
  永定县 卧龙之山峙于后,挂榜之山薄于前,东有龙门之拱揖,西有印匣之镇重。本志。二水交流,一湖莹澈。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