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全辽志
全辽志
○宁远卫
三首山 【 城东五里有泉形如人三首故名】 八塔山 【 城西南二十五里上有八小塔】 大虹螺山 【 城东北六十里层峦迭嶂】 大团山 【 城西南三十里】 小虹螺山 【 城东北五十六里】 南金山 【 城西南三十里】 鹰窝山 【 城北二十里】 铁帽山 【 城西一十八里】 望海山 【 在海岸城东十八里】 卧牛山 【 城南八里】 小鞍山 【 城东北三十里】 镇山 【 城西北二十里】 双山 【 城西北一十里】 枣山 【 城西北八里】 转头山 【 城西一十五里】 寨儿山 【 城东北三十里】 长山 【 城西南六十里】 小笔架山 【 在海中六十八里】 罩笠山 【 城东四十五里】 龟儿山 【 在海中城西南水路四十里】 白塔峪 【 城西北二十五里】 石狭口 【 城西六十里】 瓦窑冲 【 城东北二十里】
女儿河 【 城西一里源出境外北山南流过城西东入于海】 汤沙河 【 城东三里源出境外寨儿山南东流入海】 七里河 【 城东北二十五里源出和州东流入于海】 臭柳河 【 城东二十五里源出和州东流入海】 高桥河 【 城西北七十五里源出卧佛寺北山东流入海】 石桥河 【 城西十三里源出铁帽山南流入海】 北沙河 【 城西二十里源出小团山东南流入海】 南沙河 【 城西四十里源出羊角山东流入于海】 宁远河 【 源出城西山谷间流至城西分为二派环抱城郭复合为一南流入海】 曲尺河 【 城西五十里源出石峡口东流入海】 东关河 【 城西六十里源出大宁上通六州河南流入海】 西湖 【 城西十五里有莲藕菱芡鱼虾之利】 温泉 【 城东南四里其泉如沸都指挥韩斌翼亭于上傍为堂三楹引流于中以为澡雪之所垣外有星陨石】 葫芦岛 【 在海岸四十里半山入海】 觉华岛 【 城东南二十里海中】 桃花岛 【 在海岸城东十五里登菜 【 菜:莱】 海运船湾泊于此】 龙潭 【 城南八里在龙宫寺西岸下深莫测祷雨辄应】
○沈阳中卫
麦子山 【 城南二十里】 三角山 【 城东南一百里】 东山 【 城东二十里】 大尖山 【 城东南八十里】 长山 【 城西北八十里】 辉山 【 城东北四十里层峦迭出奇秀可观为诸山之冠】 苏木岭 【 城东三百八十里古名粟木岭今在境外】
浑河 【 城南十里又名小辽水源出城东分水岭西流经义德府其水与哈城河流经抚顺城南经沈阳章义南至海州与辽河合入海即古渖水郡以此名】 沙河 【 源出城东南入浑河】 蒲河 【 城北三十里源出辉山西流经章义至船头城与代子河合】 土母河 【 抚顺城东五里源出于山至城南入浑河】 夹河 【 抚顺城南四十里源出境外分水岭至城南入浑河】 小渖水 【 东自浑河分流至城东折流而南傍城西流复入浑河】 莲花泊 【 城西南四十里】
○铁岭卫
龙首山 【 城东二里上有龙王堂】 平顶山 【 城西北二十里】 松山 【 城东三十里】 虎头山 【 城东一百一十里】 东塔山 【 城东二十里】 帽子山 【 城南十里】 大马山 【 城南十五里】 百洛山 【 城南三十里】 小东山 【 城东十里】 小平山 【 城南五十五里】 大灰山 【 城南六十里】 黄山 【 城西南五十里】 猪儿山 【 城西南六十里】 塔儿山 【 城西南四十里】 峰山 【 城北十里】 红崖山 【 城西十五里】 苫茅山 【 城西北三十里】 保山 【 辽河西城西北三十五里】 马鞍山 【 辽河西城西一百一十里】 上塔儿山 【 辽河西城西南八十里】 下塔儿山 【 辽河西城西南九十里】 水口山 【 本卫城东】 泛河东山 【 去城五里上有古塔下有仙洞】 寒坡岭 【 城南六十里】
柴河 【 城北二里源出城东松山之西诸山西流由北城入辽海】 泛河 【 城南三十里源出松山东诸山西流由城南至黄山塔北流入辽海】 小清河 【 城南六十里源出归德州南山西流经懿路城南流入辽海】 泥沟河 【 城南八十里源出沈阳东山西北流由十方寺入辽海】 蛤蜊 【 蜊:■〈虫剌〉】 河 【 城西六十里】 凌湖 【 城北二十里】 月湖 【 城西八里】 鸳鸯湖 【 城西三十里】 宋家泊 【 城西十里】
○开原
黄山 【 城东北十五里】 塔儿山 【 城东二十里】 松山 【 城东六十五里】 兔儿山 【 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在辽河西岸】 刀山 【 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在辽河西岸】 跸山 【 城西南一百五十里在辽河西岸】 熊山 【 城西北一百九十里在辽河西岸】 曲吕金山 【 城西北三百五十里近辽河北岸东金山南】 东金山 【 城西北三百八十里辽河北岸西金山东】 团山 【 城东南三十里】 梁山 【 城东南三十里以上俱境内】 马鞍山 【 城东北四百里在建州东】 西金山 【 城西北四百里辽河北岸】 牛心山 【 城东北三百五十里在艾河北土河东】 阿儿千山 【 城东北三百五十里在信州东南】 蒙溪山 【 城东七百四十里在松花江东岸】 长白山 【 在城东北千余里横亘千里其巅有潭周八十里南流为鸭绿江北流为混同江按方舆胜览黑水发源于此旧名粟末河】 分水岭 【 东岭城东二百五十里在蜜河西岸北岭城北二百里在艾河南岸】
小清河 【 城东门外源出分水岭西南流至城南与大清河合】 扣清河 【 城东南四十里详见大清河下】 杓子河 【 城东南十五里源出磻岭西北入大清河】 大沙河 【 城东三十里源出哈城河西山南流入辽河】 小沙河 【 城西四十里源出哈城河西山流入西沙河】 马鬃河 【 城西二十里源出黑嘴山绕黄山后西南流入大清河】 亮子河 【 城西五十里源出城东北枪杆岭西流入辽河】 细河 【 城北八十里源出那木川西石岭山西流循归仁县北入小创忽儿河】 小创忽儿河 【 城西北九十里源出分水岭西流入大创忽儿河】 大创忽儿河 【 城西北一百里源出分水岭西流入辽海】 艾河 【 城东北二百五十里源出那丹府西流至黑嘴与土河会别名辽海】 涂河 【 城西二百五十里源出昌王营东北响山东流至金山黑林嘴南流入辽海】 土河 【 城北二百五十里源出那丹府西山流至黑嘴与艾河合】 蜜河 【 西分水岭界去城东二百五十里源出哈城河西山东流入灰扒江】 哈剌河 【 城东四百里源出长白山北松山东流入灰扒江】 三土河 【 城东四百五十里源出长白山外东山流入松花江】 土门河 【 城东北五百里源出长白山北松山东流入松花江】 稳秃河 【 城东北五百里源出房州北山北流入松花江】 案察河 【 城东北五百五十里源出艾河北流入松花江】 扫兀河 【 城东北五百七十里源出建州东南山东北流入秃鲁麻河】 秃鲁麻河 【 城东北六百里源出建州东山北流入松花江】 一迷河 【 城东四百里源出艾河北山北流入一秃河】 一秃河 【 城北四百里源出艾河北山北流入松花江】 洮儿河 【 城西九百里在肇州西源出全宁北山东北流入松花江】 兀良河 【 城北三千三百余里源出沙漠南流河州与洮儿河脑温河合流入混同江】 脑温河 【 城北八百里源接兀良河南流入松花江】 斡莫河 【 城东北九百余里源出黄龙府北山北流入松花江】 金水河 【 城东北一千余里源出黄龙府东山北流入松花江即金人按出虎水】 理河 【 城东北一千一百里源出斡朵城南诸山北流入松花江】 忽儿海河 【 城东北一千里源出潭州城东诸山北流谷州城东经斡朵里城北流入松花江】 艾葱河 【 城东北六千余里源出潭州东山流入于海】 莽哥河 【 城东六千余里源出潭州东山东流入于海】 大清河 【 城东南十五里源出分水岭者名扣河西流一百八十九里至石嘴别名大清河】 金线河 【 在真武庙前源出东北隅泉穴西流出水关而南入清河】 那木川 【 城东一百里源出分水岭西南流入小沙河】 辽海 【 城西二百五十里源接艾河西流入梁房海口】 灰扒江 【 城东三百五十里源出归德南东北山东流入松花江】 忽刺温江 【 城北九百里源出北山南流入松花江】 托温江 【 城北一千里源出长白山南流入松花江】 混同江 【 城北一千五百里源出北山南流合松花江入于海】 黑龙江 【 城北二千五百里源出北山南流入于松花江】 阿速江 【 城东北二千六百里源出古州百山北流入松花江】 土木江 【 城东北六千余里源出长白山至北山东流入于海】 松花江 【 城东南一千里源出长白山湖中北流经南京城与灰扒江合至海西与混同江合东流入于海】
○关梁
镇北关 【 开原城东北七十里夷人朝贡入巿由此】 山头关 【 开原城南六十里】 清河关 【 开原城西南六十里】 广顺关 【 开原城东六十□ 【 脱里字】 靖安堡】 新安关 【 开原城西六十里庆云堡】 抚顺关 【 沈阳城东北抚顺城东三十里建州夷人朝贡买卖由此】 白土厂关 【 广宁城北七十里夷人入巿由此】 连山关 【 辽阳城东南一百八十里朝鲜入贡由此】 梁房口关 【 海州城西南七十里海运舟由此入辽河】 旅抚口关 【 金州城南一百二十里海运舟至此登岸】 鸦鹘关 【 辽阳城东三百三十里】 刺榆关 【 辽阳城南一百七十里】 大片岭关 【 海州城东一百一十里】 石门关 【 盖州城东七十里】 连云岛关 【 盖州城西五十里】 栾古关 【 复州城南六十五里】 哈思关 【 金州城南十八里】 萧家岛关 【 金州城东北一十五里】 分水岭关 【 广宁城北八里建镇北楼三间】 魏家岭关 【 广宁城西北六十里】 镇朔关 【 叆阳城北三里】
女真马巿 【 永乐初设开原城东屈换屯成化间改设城南门外西每岁海西夷人于此买卖】 达达马巿 【 成化间添设于古城堡南嘉靖三年改于庆云堡北每岁海西黑龙江等卫夷人于此买卖】 抚顺马巿 【 城东三十里建州诸夷人于此交易买卖】 广宁马巿 【 在团山堡朵颜泰宁二卫诸夷于此买卖】 【 永乐三年立辽东开原广宁马巿定价上上马绢八疋布十二疋上马绢四疋布六疋中马绢三疋布五疋下马绢二疋布四疋驹绢一疋布三疋其立巿一于开原城南以待海西女真一于开原城东一于广宁以待朵颜三卫各去城四十里十年令辽东缺马官军听于各马巿照例收买十五年复位辽东互巿马价上上马一匹米五石绢布各五疋中马米三石绢布各三疋下马米二石绢布各二疋驹米一石布二疋正统十四年革朵颜三卫互巿成化十四年奏准辽东马巿听海西并朵颜三卫夷人买卖】
成化十四年十一月初四日蒙兵部红牌榜文为禁约事本部太子太保尚书余子俊等于奉天门钦奉圣旨辽东开设马巿许令海西朵颜等三卫达子买卖俾得有无相济各安生理此系怀柔来远之道永乐宣德年间已尝行之两有利益但恐中间奸诈求贿之徒妄生事端阻坏边务横启边衅贻患将来殊非细故恁部里便出榜晓谕禁约马巿开原每月初一日至初五日开一次广宁每月初一日至初五日十六日至二十日开一次听巡抚官定委布按二司管粮官分投亲临监督仍差拨官军用心防护省谕各夷不许身带弓箭器械止将马匹并土产物货赴役处委官验放入境开巿本处亦不许将有违禁物货之人与彼交易巿毕即日打发出境不许通事并交易人等专一与夷欺侮出入贪多马价及偷盗货物亦不许拨置夷人指以货物为由符同诈骗取财分用敢有擅放夷人入境及纵容官军人等无货者任意入巿有货者在内过宿窥取小利透漏边情者许审问明白俱发两广烟瘴地面充军遇赦并不原宥或本处通事俱不许有所求索或因而受害就彼查处其镇守总兵等官尤专心体察并一应势豪之家俱不许私将货物假充家人伴当时常在巿出名买卖俾所司畏势纵容无法关防如有听彼处巡按御史缉访拏问具招发遣罪不轻贷敢有容情一体治罪不许故违今将圣旨事宜备出榜文示仰一体钦遵施行
代子河桥 【 辽阳城北三里东南山岁造船只佥派水手三十名委指挥一员管理常川摆渡至九月初搭盖浮梁】 太平桥 【 辽阳城镇远门外】 升平桥 【 辽阳城西门外】 升仙桥 【 辽阳城平夷门外】 安定桥 【 辽阳城安定门外】 梁水桥 【 辽阳城东北三里】 稠柳河木桥 【 辽阳城北六十里】 三汊河浮桥 【 海州城西七十里太子河羊肠河珠子河三水合流入海岁用苇缆大船三十只为梁便民往来冬季冰坚仍打芦苇搭造浮梁以济不通专委指挥或千百户一员把截讥察非常】 沙河桥 【 海州城西门外】 八里河桥 【 海州城南八里】 夹河桥 【 海州城西南二十里】 横头桥 【 海州城西南七十里】 杨家桥 【 海州城西南七十里】 重清桥 【 盖州城南门外】 新安河桥 【 盖州城南九十里】 埚头河桥 【 盖州城南二十五里】 熊岳河桥 【 盖州城南六十里】 张果老桥 【 盖州城南四十里】 仙人桥 【 盖州城南九十里】 沙河桥 【 复州城南八里】 真武桥 【 复州城东门外】 北清渡桥 【 复州城西南四十里空洞天成居人利涉】 新桥 【 广宁靖远门南】 通济桥 【 广宁城中鼓楼南】 邻泮桥 【 广宁儒学泮宫西】 经济桥 【 广宁城南】 大惠桥 【 广宁城永安门外】 迎秀桥 【 广宁城拱镇门外】 会流桥 【 经济桥南长春大惠二流至此合为一】 长春桥 【 广宁城拱镇门内】 拱辰桥 【 广宁城教场南】 观澜桥 【 广宁城泰安门外】 秀水桥 【 广宁城迎恩门外】 东会桥 【 广宁新城宣化门外】 羊肠河桥 【 广宁东三十五里】 平远桥 【 广宁城湖沟铺东三里】 广济桥 【 城东盘山驿东十五里】 四塔桥 【 广宁城南九十里】 十三山桥 【 广宁城南九十里】 火烧桥 【 广宁城东二十五里】 通远桥 【 义州城南门外山川坛南】 阅武桥 【 义州城门外参将胡忠建】 凌河桥 【 义州城北门外胡忠建】 石桥 【 锦州城东七十里】 凌河桥 【 义 【 义:锦】 州城东五十里】 龙王庙桥 【 右屯卫东三里】 干河上得桥 【 右屯卫北五里】 枯凌河桥 【 右屯卫东一里】 板桥 【 前屯城西北四十里】 火烧桥 【 前屯城西三十里】 高桥 【 宁远东二十五里】 浑河木桥 【 沈阳城南十里由东梁范河二水会流而西船只摆渡如代子河】 沙河木桥 【 沈阳城南四十里】 蒲河木桥 【 城北三十五里】 柴河桥 【 铁岭城北三里】 辽海桥 【 铁岭城南十五里】 周胜桥 【 铁岭城北十里】 泛河桥 【 泛河所南一里】 小桥 【 泛河所南一里】 清河桥 【 懿路所南关】 泥沟铺桥 【 懿路所南三十里】 清河桥 【 开原城南门外】 马鬃河桥 【 开原城西三十里】 亮子河桥 【 开原城西五十里】 三山桥 【 开原城南三十五里】 庆云桥 【 在开原城西门外】 太平桥 【 开原城南门外】 安远桥 【 开原城北门外】 和阳桥 【 开原城东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