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辽志

  条议 【 秦桐】 兹岂恩厚于辽东而薄于有司 原夺恩字
  谨华夷以弭边患疏且又专事邀赏 原邀误进
  会奏裁革内臣疏朝夕共处 原共误其
  使朝鲜回奏陈边务固边疆 原固误因又随河之湾曲原曲误西若亢阳作暵原暵讹叹据辽东志改
  使远近相接 原使误便又可达辽东原辽东作东辽止为风波损坏船只原止误生顺为贸易原贸误资贸易度活原贸误资解发还乡原解误鲜不知纳银之数有定限原知误如均据辽东志改
  马政奏每苑圉长各一 原圉误团又连年互相告争原年误日伐石立碣原伐讹代均据辽东志改
  合三千九百二十七匹头 原头误显又领养骒马四匹原驿误骡日夜不收原收误牧但使骒本常存原骒误骡二者乖违原违讹为均据辽东志改
  严边防以预消虏患疏奏请添兵 原请误讨又夷狄之性犹犬然原然误羊屡行辽东防备原防误堤勿徒虚费为无益原夺虚字
  填实辽东军伍奏遗孑残黎 原孑讹子又给与庐舍原庐讹卢
  条陈辽东八事疏 【 修边墙条】 臣愿敕下该部 原敕讹勒
  【 并游兵条】 近者三四百里 原近讹进不可以无虑也原无虑二字互易必难久聚原久聚误又众是何足过虑哉原虑误虏又何虑其顾此失彼原虑误虏
  【 实要地条】 辽东者畿辅之右臂 原者误省
  【 饬器具条】 曾无片甲束矢之备 原矢讹失又不知先年奉何名例原奉误春若枪之状原枪误概
  【 恤军士条】 所赖以供赡不乏者 原瞻讹瞻又都会贸易可资原贸误资谷饶足供原饶上衍石字曾不足以赡其饔飱原赡讹瞻二卫余丁尚不足以配二卫军士之数原丁误下
  【 给粮饷条】 大率十分中去其三四 原大误太
  【 广储蓄条】 捐弃道路 原捐误损
  补议经畧东方未尽事宜以安边境疏 【 并兵力条】 幸而一遇又被黠虏原遇误过被讹披又两边俱塞原边误辽而以汤站凤凰镇东镇夷等堡属之管理原以误无
  【 垦荒田条】 求其可耕之土 原耕误新
  条议 【 处马骡条】 高岭沙河曹庄十三山五驿 按文只四驿疑脱漏
  杏山闾阳鞍山沙河抚顺四驿 按文实五驿又沙河原作河沙按沙河一驿重见疑有误
  【 酌缓急条】 责令所入代耕认纳 按入疑人讹

  卷六

  艺文下

  下香岩寺危途畏侧足 辽东志畏作长
  千山温泉 【 程启充】 温泉虚石窦 原石作实据辽东志改又人今若索瘢辽东志若作苦
  宿大安寺有怀心依神会柏台云 原依误休据辽东志改
  罗陀洞 【 吴希孟】 乱散渔舟横古渡 原渔讹鱼据辽东志改
  首峯泉瀑注城古名襄平旧辽阳在边外 原外误作水
  瞷鸭绿江 原瞷作■〈日间〉
  即事 【 钱鲸】 民间箫鼓熙熙乐 原熙讹¤?心
  会饮中丞西石王公 【 李辅】 铁凤飞翚挂夕阳 原翚讹晕
  闻警 【 周斯盛】 频年空杼柚 原柚作轴
  千山纪兴 【 周斯盛】 涧气腾白虹 原虹作红又谷山雨乍歇原雨误两炉篆散余香原余讹余幽人梦初醒原幽误齿
  又 【 前人】 夤缘叩佛关 原夤作寅
  次海州 【 周斯盛】 努力惭无补 原惭误渐
  海州夜坐述感五十韵 【 张邦土】 尫羸真足悯 原羸讹嬴又野殇宵幻火原幻讹幼杼柚业渐丰 原柚作轴
  广宁怀古 【 刘成德】 舆图连朔漠原图误圆又笳鼓递悲哀原递作遥均据辽东志改
  同总戎马恒斋诸君子登闾山 【 任洛】 并游英俊堪持节 原持误时
  九日玉泉寺登高 【 许宗鲁】 原玉误工
  医巫闾山 【 蔡珪】 祖龙驱之不肯去 原之作龙辽东志同据别书改
  阅开原城 【 周斯盛】 漠漠长风吹戍垒 原垒误墅
  登开原北城 【 李贡】 寒气栗烈犹侵肤 原栗作栗
  杪秋永宁监道中 【 李辅】 注时马政久弛 原时误耐
  平夷赋成祖文皇帝 原祖讹主又兹行断出于宸衷原衷误里付托在卿原卿讹乡泼猪江之巨浪原泼作发杜其穴而火其巢原穴讹宄
  医闾山赋俨鱼贯而雁挨 原鱼误无又濯缨指银河之湍原濯误灌桃李芬芬媚芳春之景原夺春字胙土分茅元胙讹祚
  具瞻亭赋桮桊虹螺 原桮桊误林卷又颉颃飞翀原颉颃讹鴶■〈亢鸟〉均据辽东志改又北雁尽而山叶红辽东志山作霜并据改
  辽阳歌首山西望下空白处 原缺一字又驻跸原跸误驿
  具瞻亭歌高阁倚危巅 原巅作颠又紫芝黄石争烂绚原绚作■〈火旬〉均据辽东志改
  兰英碑词时欧以规罪故 原欧误英又贯矢于膺原矢讹失怛何用夫微生原怛误恒独主将之不可死兮原夺死字均据辽东志改补
  黑副帅词昔闻汉世飞将军 原将误时
  墉鼠行即肆奸回殊得志 原志误云?心又架间复啮及时衣原复作后双鸳拆作孤飞鸾原拆作析世间好恶本同情原情误清均据辽东志改
  捕蝗谣辽无蝗 原蝗讹煌又遗种将不可禁原禁作靳

  外志

  朝鲜注役属真蕃 原蕃作藩又其取士之法原其误兵
  马韩注其北与乐浪南与倭接 原作其地与乐浪南倭接据辽东志改又请东夷校尉何龛上献原请误诸并据改
  高句丽注定方破高丽于浿水 原夺水字
  乌桓注其性悍塞 原作其性悍夺塞字据后汉书补又其嫁娶则先畧女通情原畧作掠 【 后汉书注不以道取为畧】 据后汉书改
  俗贵兵 原夺俗字又辽东郡塞外原塞误在大人岁一朝见原夺朝字并勇健而多计策原夺勇字总摄三郡原郡作部据后汉书乌桓传补改
  鲜卑注大获其生口牛马什物 原获误复又历宝盛熙三世原熙误兴据晋书改
  兀良哈注福余泰宁二卫 原卫误街
  库莫奚注卢龙李戴义破之 辽东志戴作载
  奚人苦其苛虐 原虐误霫据辽东志改
  百济注郎将刘仁愿 原郎误即又王文度卒原度卒误庆率据旧唐书改
  新罗注以珠彩饰之 原饰讹饬又织锦为颂原锦讹绵大唐开洪业原大作巨止戈戎衣定原戎衣作成大抚运迈陶唐原陶唐作时康昭我唐家光原昭作照光作邦均据旧唐书改
  倭注俗皆徒跣以蹲踞为恭敬 原俗误浴
  濊注帝以其地为苍海郡 原帝讹地又举邑降为乐浪带方二郡原为讹谓
  女直注其族分六部 原六误大又系五国种类原夺五字

  外夷卫所

  上鲁亭山卫 辽东志上作土又忽兰山卫辽东志兰作阑
  阿吉河卫 辽东志此下有密刺秃山卫哈里山卫辽东志出万河卫下有屯河卫无哈里山卫
  福山卫 辽东志山作三诸冬河卫辽东志诸作渚蒲径卫辽东志蒲作满盖实左卫辽东志盖作益
  双古卫 辽东志无此卫而有木束河卫童山宽卫
  塔山丹卫 辽东志丹作舟又顺民卫下辽东志有哈里山卫出万山卫下辽东志有兀失卫斡兰河卫下辽东志有镇真河卫弗朵秃鲁卫下辽东志有忽鲁山卫岁班卫下辽东志有兀剌卫
  阮里河卫 辽东志河作可哈剌卫辽东志剌作里
  兀秃河千户所 辽东志无河字五羊千户所辽东志羊作年古贲河千户所辽东志无河字真河锁郎哈千户所辽东志有真河千户所及锁郎哈千户所
  海洋秃鲁 辽东志作二地名又散三通辽东志通字入小注
  上京城 辽东志上作尚又托温站辽东志站作城弗思本城辽东志本作木古弗陵站辽东志弗作佛阿陵站辽东志凌作陵乞列迷站辽东志站作城
  狗站注名木狗站 辽东志木作水
  附记
  本书用辽阳袁氏大连图书馆江宁吴氏三钞本互校其职官志列载诸氏大连本则增于袁氏本吴氏本又增于大连本兹分别条注于后
  巡抚 袁氏本止于张西铭其下魏学曾等十七人据吴氏本补 【 按本书魏学曾应在张西铭之下原误应正】
  巡按 袁氏本止于李辅其下李叔和一人据大连本补蔡应扬以下二十八人据吴氏本补
  户部郎中 袁氏本止于蔡可贤其下郭石一人据大连本补丁诚以下十五人据吴氏本补
  镇守总兵 袁氏本止于佟登其下王治道一人据大连本补李成梁以下十人据吴氏本补
  分守道 袁氏本止于张邦土其下刘时秋至翟绣裳三人据大连本补张宗功以下九人据吴氏本补
  分巡道 袁氏本止于何棨其下刘田一人据大连本补贺溱以下十二人据吴氏本补
  宁前兵备 袁氏本止陈绛一人其下张学颜一人据大连本补王一鹗以下十三人据吴氏本补
  开原兵备 袁氏本止于黄九成其下张光汉一人据大连本补王之弼以下十六人据吴氏本补
  驻札辽阳副总兵 袁氏本止于韩承庆其下王治道至曹簠六人据大连本补傅廷勋以下十二人据吴氏本补
  分守宁前参将 袁氏本止于李思忠其下裴永勋一人据大连本补
  分守海盖参将 袁氏本止于王朴其下赵斌一人据大连本补
  掌印 袁氏本止于张子鲸其下赵斌至苏承勋五人据大连本补冯文弼以下十六人据吴氏本补
  管屯 袁氏本止于赵斌其下史简至刘恩七人据大连本补冯文弼以下十四人据吴氏本补
  局捕 袁氏本止于管儒其下王元至口永昌四人据大连本补田永以下十三人据吴氏本补
  都司经历司至都司儒学 袁氏本全缺据大连本补
  广宁驻札 袁氏本止于张南其下周□□一人据大连本补
  岫岩抚民 袁氏本止郑孝一人其下鲍尚伊一人据大连本补

  全辽志校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