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元丰九域志
元丰九域志
◇湖州
古吴兴郡城。鄣城,秦置鄣郡于此。桑墟,昔太守周敏劝人种桑艺麦,百姓
赖之,见吴兴记。大雷山。石郭山,张茂先曰:石郭生杨梅。是也。夏驾山,
山墟名云:昔帝杼南巡经此,因名之。溪,四水合为一溪。放生池碑,在文宣
王庙内。吴文帝庙,有碑。项王庙。吴夫王庙。郭文先生庙堂。汉太尉施延墓。
姚信墓。觉法师、西生并葬于此,见高僧传。
◇婺州
古东阳郡,隋曰婺州,以其地当婺女之分野,故以名之。金华山,抱朴子云:
此山可以居神,免五岳洪水之患。甑山,其形似甑,东阳山水记云:东晋东安学
道于此,有石坛在。唐叔伦去思碑,达州刺史陆长文。义乌县,汉乌伤县也,异
苑云:东阳颜乌以淳孝闻,父死,负土成坟,群乌衔土助焉,而乌口皆伤,因以
名县。乌伤侯庙,后汉赵炳以方术治病,百姓神服,从者如云,令以其惑众,收
而杀之,民为之立祠室于永康,至今蚊蚋不入,人呼为赵侯祠。金胜山,异苑曰:
孙权时永康人入此山,遇大龟,烹之不烂。白阳山,东阳山水记云:晋陈留阮摇
公之弟妻刘氏伶之小女,性爱山水,渡隐于此山。
◇明州
罗城,夏侯曾先地志云:晋刘牢之筑城以遏三江口,即此城也;或云越王无
诸筑。仲夏堰,唐刺史于季友开,溉田数千顷。唐刺史王密德政碑,李舟文,颜
真卿书,李阳冰篆额。孝子董黯祠,唐徐浩文并书。四明山,孙绰天台山赋云,
登陆则四明,天台是也。今按此山有四面各产异木,而皆不杂。它山堰,县令王
元纬置,溉田八百顷。今民祀之。古句章城。古鲒亭,汉书地理志云:鄞有鲒
亭。颜师古云:“鲒”音“结”,蚌也;“”,曲岸也,其中多鲒,故以名
亭。句余山,山海经云此山多金锡,少草木。大隐山,夏侯曾先地志云:大隐山
口南入天台北峰四明东足,乃谢康乐炼药之所。晋虞喜坟。梁虞荔坟,在慈溪鸣
鹤山。东门山,汉书志所谓天门山也。蟹浦,在定海,今有蟹浦镇。
◇常州
冲虚观,本登仙观,徐锴碑云:梁有王八百于此山修道也。夫椒山,左氏传
云:吴王夫差败越王于夫椒。杜预云:太湖中椒山也。奔牛堰,故老相传,古有
金牛奔此,故以名之,又梁载言十道志云:万栅湖有铜牛,人逐之,奔上东山;
人掘之,走至此栅,故川有栅口及牛堰之名。黄土渎,越绝书云:伍员取利浦土
及黄渎土筑阖闾城。是也。徐偃王庙。慧山,南徐州记云:南此数十里,山岭东
西各有泉,皆合溪西南入太湖。柯山,在慧山侧,即吴子仲雍五世孙柯相所治之
处。太伯城,越绝书云:吴太伯所筑。宋王华墓,宋书云:太保弘从弟也。齐王
琨墓。王僧达墓,在胶山南岭下大路北。临津城。
◇温州
破石山,永嘉记云:永嘉江南岸有枯石,乃尧时神人以破石为椎,将入恶溪,
置之溪侧,遥望有似张帆,今俗号张帆溪。又郡国志云:东海信郎神娶海女为妻,
破石为帆,今东海有信郎庙。王表庙,吴志云:罗阳有神曰王表,周旋民间,言、
饮食与人无异,然不见其神,有婢名绩纺。白石径,太守谢灵运行县,至白石径;
有诗。玉环山,舆地志云:乐成县东南海中有地肺山,一名未陋山,去岸百余里,
周回四五百里,中无蛇虎,旧有民居,今无,而湖田宛然,疑此是也。北雁荡山,
图经云:昔有高僧全了入山洞,见此山岩,云是第五罗汉诸矩罗尊者所居。其山
灵异,中有宋真宗皇帝所赐承天灵岩两寺额及太宗御书。又晋张文骑白鹿于岩上
仙,今石上鹿迹犹存,遇水旱祈祷必应。
◇台州
盖竹山,一名竹叶山,上有石室、石桥。天台记云:桥上有小亭,桥龙形,
龟背架在山壑,有两涧合流于下,氵曳为瀑布。景德寺,旧名国清寺,隋炀帝在
藩日,为智ダ禅师所建。唐会昌五年废,大中五年再置,柳公权书额,时以济州
灵岩、荆州玉泉、润州栖霞、台州国清为“四绝”。皇朝赐金额。天台山。赤城
山。桐柏观碑,唐天宝元年为司马炼师所立,玄宗御书额,其碑崔尚文,韩择木
八分书。
◇虚州
好溪,旧名恶溪,水内多怪,唐大中年刺史段成式有善政,怪族自去,因改
今名。仙都山,一名丹峰山,见东阳记。石帆山,四山斗绝,下临长江。永嘉记
云:昔有神破永嘉江北山为帆而去。
◇衢州
徐偃王庙,图经云:昔偃王为周穆王所伐,不之彭城而之越城之隅,弃玉几
于会稽水中。唐韩俞碑石在其内,龙游县南灵山乃本庙也。烂柯山,图经云:即
晋代樵人王质见石桥下二童子棋,质就桥下看之,二童子指示质斧烂柯焉。即此
是也。泉岭山,朱买臣云:东越居保泉山,一人守险,万人不得上也。殷浩宅,
基址犹存,土人号殷墙,今名废墙者是也。浩被废徙信安,故有此宅。龙丘山,
汉龙丘苌隐于此。谷溪源,汉书地理志云:会稽太末有谷水,东北至钱墉入江。
姑蔑城,按春秋哀十三年,越伐吴,王孙弥庸观见姑蔑之旗。杜预注云:姑蔑,
越地,今东阳太末也。又东阳记云:在谷水南三里,东门,临薄里溪是也。汉龙
丘苌墓,在龙丘山。毛璩墓。
◇睦州
铜官山,新安记云:秦时于此置官采铜,因以名。孝子泉,孝子图云:州民
夏孝先丧父,卢于墓侧,尝有野火奄至,俄而火灭,寻复涌泉出其地。
◇秀州
李城,史记: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李。贾逵曰:越地。杜预曰:今
吴郡嘉兴县南有李城,即其地也。马塘堰,图经云:秦始皇三十七年东游至此,
改长水为由拳县,遏水为堰,既立,斩白马祭之,因名。昆山,吴地记云:华亭
谷水东二里有昆山,陆氏之祖葬于此,因机、云皆负辞学名,时人以玉出昆罔,
因而名之。秦始皇驰道,地志云:秦始皇至会稽、句章,渡海经此。陆士衡宅,
在华亭县西北三十五里华亭谷,有八角井。当湖,吴地记云:王莽改海盐县为展
武县,后陷为当湖。吴皇象墓,舆地志云:象字休明,广陵江都人,善隶书。
○卷六
◇江宁府
金陵,郡国志云:昔楚威王以此地有王气,因埋金以镇之,故曰金陵。丹阳
城,江南地志云:汉丹阳县北有赭山丹赤,以为郡名。古扬州城。古方山埭,建
康实录云:于方山南截淮为埭。古鸡鸣埭,建康实录云:齐武帝早游钟山,射雉
至此山,鸡始鸣。方山,丹阳记云:方山山形方如印。雁门山。青溪,舆地志云:
青溪发源钟山。石头城,缘江图云:即楚之金陵。金陵城。凤台山,宋书:元嘉
中,秣陵王ダ见异鸟集于山,时谓之凤凰里,起台于山。华林园,即吴旧宫苑也。
乌衣巷,晋书云:纪瞻立宅乌衣巷,屋宇崇丽。地志云:晋书云,导自卜乌衣巷。
荣时诸谢有乌衣之聚。并此巷。言偃里,在上元县。秦淮,孙盛晋阳秋曰:秦开,
故曰秦淮。陆王宅。古金华宫,舆地志云:梁大同中筑。玄学基,宋元嘉中,立
儒、史、文、玄四学,是也。王晨之图经云:即许长史故宅。四望山,南徐州记
云:临江有四望山,吴大帝尝与仙者葛玄共登之。鄱阳浦,图经云:鄱阳王尝于
此置屯田。茅山,即三十六洞天之第八洞也。葛仙公丹井。芝山。摄山,地志云:
山多草,可以摄生,故名。蘼芜涧。龙山,旧名岩山,宋武帝改曰龙山,形似龙
见。玉泉山。溧水。楚平王庙。平陈碑,薛道衡文。
◇宣州
昭亭山,宋永初山川记云:宛陵北有昭亭山。花姑山,亦谓之麻姑山,昔麻
姑修道于此上,有仙坛在焉。逡遒城,春秋:公会吴于橐帛。杜预云:淮南逡
遒县。谢公亭,齐宣城太守谢玄晖置。琴高山。陵阳山,列仙传云:陵阳子明钓
得白龙放之。琴溪,即琴高控鲤之地。刘遗民钓台,东晋高士也。琴高钓台。葛
洪炼丹井。鹊岸,左传:楚以诸侯伐吴,败之于鹊岸。石鼓山,有石如鼓,天将
雨即鸣。楼真山,方舆记云:昔窦子明弃官学道于此山上。黄山,图经云:黄
帝与浮丘仙人炼丹于此。浮丘公仙坛,图经云:浮丘与黄帝游黄山,驻天都峰,
故有此坛。
◇歙州
黟山。许真君祠,续仙传云:许宣平,歙人也。凤凰山,图经云:昔尝有凤
皇于此。扬之水。王鱼。松萝山。颜公山,图经云:昔有颜公隐于此山,后乘风
去。霭峰,唐李白诗:霭峰尖似笔。是也。石墨井,方舆记云:昔人采墨之所。
道人山,昔有学道者居之。蛟泽。
◇江州
大江。九江庙。白公祠堂。董真君祠堂,神仙传云:董奉也。庐江。靖居山。
九江。湓浦。孤石,在彭蠡湖中心。庾亮楼。陶潜宅。谢灵运翻经台。古龙泉寺,
太守桓伊为远法师造。白傅草堂。葛洪山,方舆记云:葛仙曾游于此。王乔山,
浔阳新旧志云:仙人王乔曾游于此。浩山,浔阳志云:高三百四丈。古九江城。
◇池州
独山。南陵城。南太原郡城。九华山,舆地志云:旧名九子山,有九峰。舆
地志云:上有九峰。蓬山。杏山,图经云:昔葛仙翁居此种杏。石门山,其势耸
峙如门。尧城,方舆记云:尧南巡至此城。舜城,城中有井,号曰舜井。许旌阳
印文,图经云:晋许旌阳逐蛟至此。今其印文在西岸崖壁之上。陵山。故太平县
城。旧陵阳县城。马当山。伍相公庙,即伍员也。管公明庙,即管辂故宅。陵阳
庙,即陵阳宰窦子明之。唐顾云墓。
◇饶州
灵芝观。博士山,鄱阳记云:昔尝有书生居此。尧山,鄱阳记云:尧时洪水,
人登山避之。鄱阳山。望夫山。车门山,鄱阳记云:形如两车轮,相对如门。鄱
江水。句容水。邵父堤,唐刺史李复修,百姓思其德如邵父,因名。鄱阳古城。
石虹山,郡国志云:山形似虹。馀干山,旧名羊角山,唐天宝中改今名。观猎城。
干越亭。吴芮亭,鄱阳记云:吴芮于水口立亭。仙鹤山,张道陵曾学道于此。洪
崖山,方舆记云:洪崖先生居此,有洪崖坛。乐安江水。常乐水。仙人城。黥布
坟。梅钅坟,按汉书,钅即吴芮之将。
◇信州
至阳观。灵山,亦名灵鹫山。六石山,上有六峰相连。雨石山,图经云:时
□□亢旱,邑人祈祭,多获嘉树。灵山水。九石水。陆鸿渐宅。玉山。玉溪。葛
仙观,鄱阳记云:葛玄得道于弋阳县。灵阳观,图经云:乃费长房投竹杖化龙之
处。阳山。葛仙翁捣药山。仙人城,方舆记云:山峰辟立,形如层城。仙人石桥,
故老云:是仙人凿石构桥之处。鬼谷山。龙虎山。馨香岩,鄱阳记云:许旌阳斩
蛟于此岩下。积翠岩,方舆记云:每蓄烟霭,与五面峰相对。铅山,出铅。荷湖
山,鄱阳记云:上有湖,多生莲荷。紫溪。张天师庙。
◇太平州
姑熟十咏诗石,唐翰林学士李白撰。浮丘山,浮丘公养鸡于山上,一名黄山。
蒲山,宋书:孝武帝大明七年巡于湖县,至蒲山,曲赦南豫州。金山,东方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