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地理
- 保德州志
保德州志
刘 (本所百户浩之子,正德间袭,以征流贼功,升署副千户。)
钱 浩(本所正千户山之子,嘉靖初年袭。)
李继芳(本所正千户忠之孙,嘉靖间袭。)
王天麟(本所副千户进之孙,嘉靖间袭。)
徐尧臣(本所百户义之子,嘉靖间袭。)
杨 永(本所镇抚万之孙,以祖阵亡加升副千户。世袭。)
刘怀忠(本所署副千户之子,万历初年袭。)
孙光胤(本所副千户茂之孙,万历初年袭。)
杨世卿(本所副千户永之孙,万历二十一年袭本所百户。)
张 楷(所人,万历二十四年,以功升百户,世袭。详见《武官》。)
徐维忠(本所百户尧臣子,万历二十九年袭。)
刘兴汉(怀忠侄,万历二十八年袭。)
曹三元(本所镇抚广之七世孙,万历三十五年袭。)
赵登高(本年百户忠之孙,万历三十九年袭。)
王化显(本所百户景之孙,万历间袭。)
孙 扬(本年副千户光胤之子,万历四十一年袭。)
安边才(所人,百户世袭。详见《武官》)
万化孚(赠兵部尚书,世德冢子,承袭祖职指挥佥事。由宁式守备,历升河保营、偏关、陕西、神木参将,加副总兵衔。以上《世袭》。)
万邦孚(世德次子,以平倭功荫官。生以善,后及蓟镇红草沟杀贼功,历荫锦衣卫正千户。世袭。)
万有孚(世德叔子,以覃恩荫三品官生,授户部照磨)
万国孚(世德季子,以劳瘁王事,荫二品恩生。)
陈永祚(五省总督奇瑜子,以父剿流寇功,荫兵部官监。)
姜宗吕(赠都督名武子,以父殉难阵亡,荫锦衣卫百户。未任。以上《恩荫》。)
○养老
康熙二十八年二月,恩诏优给老人,毋论军民,年七十以上者,许一丁侍养,免其杂派差役。八十以上者,赐绢一匹,绵一斤,米一石、肉十斤。九十以上者,倍之。至百岁者,题明给与建坊银两。本州报过老人共二百九十九名,内七十以上者,张可中等二百五十五名。八十以上者武应治等四十二名。九十以上者张才清等二名。知州高起凤各照例优给。百岁者无。
四十二年三月,又奉恩诏优给老人如前例。本州报过老人共三百七十一名。内七十以上者董维国等二百一十名。八十以上者张奉明等一百五十四名。九十以上者陈有兴等七名。知州唐文德亦各照例优给。百岁者无。
四十八年五月,又奉恩诏优给老人如前例。本州报过老人共三百七十名。内七十以上者,傅弘禧等一百九十一名。八十以上者张应奎等一百七十一名。九十以上者郝有才等八名。知州王克昌亦各照例优给。百岁者无。
又康熙五十年、雍正二年、乾隆六年、十六年、二十六年、三十六年、四十五年、五十年,俱奉诏赏养老民银、米、丝绢,各有差。
●卷六 官师第六
殷梦高曰:天生民而立之君,君不能独理,而分疆置吏,使司牧之。然则官师者,承流宣化,百里之所寄命者也。
尸位素餐已足耻矣,若复作威福,恣溪壑,毋乃国之蠹,而民之贼与。保德自郡县以来,吏斯州者,或任专城,或司佐理,不知凡几矣。乃按籍稽之,前之传者何寥寥也。惟明自成、弘而后,姓氏类多可纪。然彼循良著称,堪垂不朽者又多乎哉?计其一时乘权莅事,威势赫奕固显荣矣,及乎运数迁移,腐同草木,间有一二败检者流,且继今指摘无穷焉。嗟乎!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继人君子,尚其鉴诸。作官师志。
官制六之一 名宦六之二 职名六之三
宪泽六之四 署官六之五 裁官六之六
杂职六之七 社师六之八 流寓六之九
○官制
宋
朝散大夫知保德军事上骑都尉一员。 大中大夫同知保德军事轻骑都尉一员。 承信校尉充保德军事判官飞骑尉一员。 武德将军司狱骁骑尉一员。 显武将军都巡检骑都尉一员。 承宣军使一员。 将仕郎都孔目一员。 登仕郎知法一员。 敦信校尉充司候一员。 监造孔目官一员。 各寨寨官一员。 税课司大使一员。 儒学主学一员。 庆历中,郡县置学,以郡官提学事。 崇宁中设学长谕、直斋长谕各一人。小学教谕一人。小长一人。
金
以刺史主州事。皆授大夫。或朝散、或少中、或奉议,兼都尉。或轻车、或上骑。封爵皆五等,或伯,或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宗室则授大将军,食邑七百户。兼设同知、判官、尉、孔目等官,略仿宋制。
元
设知州一员,以汉人为之。授奉训大夫,或奉政大夫,或奉议大夫,兼管都军奥鲁劝农事。承事郎达鲁花赤二员,以蒙古、色目人为之。亦兼管诸军奥鲁劝农事。 同知一员,以蒙古、色目人为之。授忠翊校尉,或授承事郎。 判官一员,授敦武校尉,或修武校尉。 吏目一员。 儒学学正一员。 至元二十年,置经赋、学正各一员。大德四年裁减。 税课司大使一员。 芭州镇巡检司巡检一员。
明
设知州一员。初授奉训大夫,升授奉直大夫。 同知一员。万历以后裁。 判官一员。永乐十八年裁。 吏目一员。 学正一员。 训导三员。嘉靖间裁。 巡检一员。正德间裁。 仓大使、副使各三员,副使万历后裁。 医学典科一员。 阴阳典术一员。 僧正司僧正一员。 六房司吏六名。 典吏十三名。永乐间裁减,止设司吏二名,典吏六名。 铺长司吏一名。 承发典吏一名。 架阁典吏一名。 儒学司吏一名。 巡检司司吏一名。 保德、恒羡、广积三仓各攒典一名。
国朝
仍明制。设知州一员。 吏目一员。 学正一员。 无同知、判官、巡检、训导。裁减司吏。初,仓大使三员。康熙年间并裁保德仓、广积仓两大使。
保德旧隶太原府属。雍正二年,改升直隶州知州。
○名宦
宋
高 涣 广陵人。熙宁间,授朝散大夫知保德军,创建文庙于南坡。——旧从祀
金
高怀贞 广陵人。大定元年,授朝散大夫知保德军,上骑都尉。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改建文庙于城内西北隅。(旧从祀)
李 晏 陇西进士。大定二十一年,授少中大夫,知保德军轻车都尉。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先是军城西南临沟,辄修辄圮。公相视得木瓜崖,退数武,裁削壁立,筑城一百七十步有奇。城中苦无水,于石渠之上累甓为洞,以便汲者。创开西门。有记。军治北旧有拟江楼,岁久倾圮,改而新之,名曰“安西”。亦有记。政平讼理,盗贼屏息,人以古治渤海目之。(旧从祀)
王嘉言 明昌间,授少中大夫知保德军。甲寅,建讲堂于文庙之后。斋舍俱备。——旧从祀
张令臣 博平人。太和元年,授奉议大夫知保德军提督常平仓事,上骑都尉,开国子食邑五百户。赐紫金鱼袋。重修文庙殿宇、两庑、垣墉、补缺像,正直次起讲堂、斋舍、庖厨等类。有碑记——旧从祀
元
许仲杰 字汉臣,长清人。至正十三年,由毗陵推官,以廉能升知保德州。捐俸修州治、公廨,兼置供奉上司器具,及砌儒学垣基。有碑记。——旧从祀
袁 公 光州人。先是至正十三年,府谷官军越境作乱,公从辽阳中书参知政事,洎公枢密院判,奉武州公枢密院吴公命,来抚御之。生者归,死者葬。定羌之民,始有宁宇。越明年,枢府推授知州。凡有粮储、科役、造作重者,必躬诣枢府,请省减。才略明敏,有担当。耆士为建坊竖碑,以记之——旧从祀
明
宋 镇 永乐元年知州事,修州治及各廨舍。刊《太宗文皇帝敕谕》,揭州所——旧从祀
任 泰 陕西咸宁举人,宣德初年知州事。廉直无私,遇事立决。后人推公而敏者,必以公为首称。——旧从祀
陆 镛 字时鸣,直隶昆山进士。天顺四年知州事。雅尚德化,不恃刑威。民俗丕变,岁旱虔祷,大雨随足。升工部郎中。民心感戴,思之不忘。——旧从祀
骞 璇 字廷五,陕西永寿举人。成化十七年由静乐知县升知州。重修文庙及州衙,三载以才,更知代州,考满升平阳同知——旧从祀
周 山 字静之,淅江嵊县举人。先知山东德州,丁内艰。弘治十五年知本州。立心正大,处事公勤。治官事如家事,以民心为已心。建社训蒙,登堂讲学,出郊劝农,设法备赈,修理城池、仓场,起建谯楼及各公廨神宇,禁止邪术、佛事,并赌博、盗贼等类。立集、修志。本州监生霍升等,具呈通政司,乞加衔复任。(万历三十年入祀)
王 琼 字廷宝,四川成都举人。正德九年知州事。律已以廉,宅心以爱,吏民因责有感悟涕泣者,甫四月丁外艰,士民不忍别。
李 泽 字天仁,山东历城举人。由陕西沔县知忻州,正德十年更本州。兴利除害,修废举坠,政教并行,宽猛兼施,民心感戴不忍欺。正德十三年驾幸山西,粮饷多不给,部院会举公于唐家会,召买旬日,得草十万束。米三百石,不扰民而公用足。十五年因疾三疏解组,巡按张公怜而嘉之,送者遮道垂涕。(万历三十年入祀)
蓝 云 字子雨,锦衣卫举人。嘉靖三十一年知州事。长材博学、绩蕴宏施。三沟水渠颓塌,几败大城,公伐石砌。有碑记。升本府同知。
高冈凤 字鸣治,湖广邵阳举人。嘉靖三十八年,自济南府判知本州。心地慈祥。政事整肃。地乡遍立社学,每朔望必躬为考校,厚赏俊秀。作“劝民歌”、“迎春歌”,人咸歌咏之。兴贤育材,民称真父母。时值凶岁,开仓赈贷,民得生活。里甲费烦,每至倾产,公积银于柜,而量其出入,尽革宿弊。有事于官者,惟令自拘,至即问理。狱无冤滞。四十年,以前任督粮不及数谢职。得报,即深衣大带,北面稽首,飘然而归。州人泣不忍别,有去思碑。(万历三十年入祀)
李春芳 号西屏,直隶井陉岁贡。嘉靖四十二年,自大同东路通判升知州事。下车值寇警,肃队戒行,北阅城,慨然曰:孤县边城,倾圮如是乎!相度加帮西南受敌之处,更以砖石,建楼于上,以备不虞。关外置暗窖,乡村修堡寨。愿入城而无房基者,给空闲官地以处之。又出守城议授之。挺身临城,寇不敢近。且饬泮宫、均田租、讯疑狱、抑强横,善政种种。隆庆元年,升州府同知。督抚保留本府同知。仍管州事。后以石州之变,调公安抚,士民不忍相别。(万历三十年入祀)
刘希皋 陕西保安举人。万历七年以大同府判升知州事,刑清政简,盗息民安。五载,升顺庆府同知。民思之。
王 甲 号剑塘,山东利津举人。萧山名宦,进士聘之子。万厉十六年,自大同府判升知州事。以官久代庖,事皆颓废,极力振刷。遇士大夫,必以礼待。修水道以全民居。起高明伦堂基以兴人文。士民诵之。及宁夏刘孛之变,大兵经过,人心惶惶,草束不敷,罔知所措,力为维持,草以麦青抵偿,民赖以安。至操履清洁,冰蘖可餐,饮食衣服,岁久如故。尝云:“已往之日长,将来之日短。长已能甘,短岂难受。”识者以为名言云。前志称其“实心爱民,明决理事,一尘不染。”百姓安堵又诗曰:“林涛百姓笑颜开,接得重生父母来。重沐一天新雨露,扫除千里旧尘埃。明如秋夜当空月,响似春天震地雷。只恐小民留不住,飞黄腾踏上京台。”皆实录也。五载升夔州府同知。去之日,行李一驼,送者涕泗叹服。(万历三十年入祀)
高三聘 字希尹,山东海宁选贡。万历二十六年,由陕西凤翔府判升知州事。文学博洽,政事精勤,招拟一挥立就,卧治二载,有古长者风,院道屡旌。以亲老告归,河曲苗都谏赋诗赠行,士民诵而慕之。
韩朝贡 字邦献,陕西肤施举人。万历二十八年,自祁县令升知州事。挥霍长材,直心,朴貌如清。销绝军二百三十二名。蠲河粮八十余石。州粮改折色,径征本色。砖包城垣一千一百丈。大有功于州人。四载,构疾告归,州人为立生祠。四十年,知州胡楠悬扁旌之。
胡 楠 字楝隆,陕西洵阳选贡。万历三十八年,自夏县令升知州事。仁爱出于至诚,为善惟日不足。除革农民集税、房夫、乡夫、军夫、菜户、炭户、磁户、地方柴帚木炭、排年迎接彩旗、铺行铺垫、里老毡条、放粮酒席。请捐所徭折马价、减盐税、免耗粮、免灾粮。麦改徵米,酌定仓豆出孔。设城乡常平社仓,清蠲社仓利谷,增养廉仓谷本。募义勇,修九寨,立粮册,给由帖,修学宫,置学田,造祭器,请社师。明经讲学,劝课生童,设处贡生班银,举名宦、乡贤、节妇,争议渡船,整理军器,给囚粮库役、仓役、各役纸张工食,议里书、赤历纸张等费,复令收头应骡夫,以均甘苦。美政约四十六款。请上竖碑,永为定式。后为知州戴元毁之。然盛德至善,人不能忘。四十四年升湖广洵阳同知,合州老幼焚香泣送百里,城乡士民共建生祠四十余处,公请入祀。
王国 福建闽县举人。知本州事,善政颇多。崇祯三年,边盗王喜胤倡乱,河曲、府谷俱陷。屡寇城下,公率士民坚守,忠肝义胆,寝食城头,大声誓于神前曰:“国弃父母于万里之遥,捐妻子于锋刃之下,宁与城俱碎,不与贼共生。”调兵凑饷,赏罚严明,州人不遭茶毒。晋省得固篱藩者,公之力也。劳瘁身殁,柩归,士民哭送百里,至今思之。——明从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