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林县采访册

  ●白沙墩堡
  白沙墩堡,在县西南;东以新虎尾溪与他里雾堡分界,西以旧虎尾溪与尖山堡分界,南以湖仔内庄与大槺榔堡分界,北以通济圳南圳与大坵田堡分界。堡内东西相距十三里,南北相距十三里。
  积方
  其中田园甲则,均载斗六首堡册内。
  堡内村二十三庄(社无)。
  鹿藔庄一百二十五户、六百三十四丁口。
  卓运厝七十七户、四百四十七丁口。
  新庄仔庄二十九户、一百三十七丁口。
  潭墘庄十九户、五十丁口。
  中坑庄十八户、四十七丁口。
  客仔厝庄二十七户、二百五十九丁口。
  龙林厝庄三十五户、二百九十二丁口。
  顶藔庄二十八户、一百六十六丁口。
  下藔庄二十五户、一百二十二丁口。
  东庄二十六户、一百十八丁口。
  内藔庄二十九户、一百五十一丁口。
  ■〈艹应〉 菜潭庄二十四户、一百零九丁口。
  湖仔内庄三十七户、二百九十三丁口。
  西庄三十八户、三百十二丁口。
  瓦磘庄二十八户、一百六十六丁口。
  潭内庄二十八户、一百七十七丁口。
  五块藔庄二十九户、一百六十七丁口。
  元长庄二百五十七户、一千五百五十六丁口。
  角婆庄二十五户、一百二十九丁口。
  山仔内庄二十六户、一百六十四丁口。
  溪底庄三十六户、一百五十二丁口。
  后湖庄一十九户、七十六丁口。
  水磨庄一十七户、一百丁口。
  以上共一千零零二户、五千七百二十九丁口。
  沿革
  旧属嘉义县;光绪十四年,新设台中府,改属云林县。
  川
  新虎尾溪在县之西南二十五里。源出大坵田堡,从西南行五里,至新庄仔下;有嘉义县打猫北堡三叠溪之水,自东方来注之。又西南行十五里,至笨北港,入大槺榔堡。
  山(无)
  岭(无)
  屿(无)
  潭(无)
  港(无)
  署(无)
  仓廒(无)
  街(无)
  铺递(无)
  营汛(无)
  桥梁(无)
  津渡(无)
  义塚(无)
  水利(无)
  书院(无)
  义塾(无)
  祠庙(无)
  寺观(无)
  碑碣(无)
  坊匾(无)
  风俗
  与斗六首堡同。
  客庄(无)
  番社(无)
  番话(无)
  科贡(无)
  职官(无)
  宦绩(无)
  流寓(无)
  乡贤(无)
  孝子(无)
  列女(无)
  节孝妇
  李脍娘,元长庄人;父边、母陈氏。年十八,适陈清水为妻。生三子:长八岁、次五岁、幼甫襁褓而水卒。氏年二十八,矢志守节,持斋念佛;孝养二老;抚育三子,俾各成立。长子绍华游庠,而氏犹时时勉以砥行立名,不许妄干外事。至五十四岁,无病而终。凡孀居二十七载,闾里称其节孝(有传附后)。
  节孝妇传林天枢
  节妇李孺人者,故余姻翁陈清水公淑配、乡饮宾应六公次媳也;名脍娘。父李边,元长庄耆老。孺人自幼端庄,即厌华丽,有澹泊宁静之致。十八,归清水公;琴瑟静好,眉案相庄,事舅姑如父母。性和柔,妯娌五、六人同爨而食,咸得其欢;族党称妇顺焉。初,清水公病,孺人奉事汤药,皇皇废眠食;病革,吁天请代。既易篑,抚尸恸哭,泪继以血,气不绝如缕;晕仆良久,灌救始苏。厥后屡欲徇节,辄为幼子呼救;亲戚哀之,百方劝慰。惧其难也,姑舅乃泣而语之曰:『若立志守节是也。然吾夫妇老矣,儿死遗以三孤,若在,尚冀成立;若复死,谁当抚之』?儒人矍然垂泪曰:『儿今不死矣』。时二十有八也。于是柏舟自矢,茹素断荤,随姑持戒长斋。凡姑日用饮食,躬任其劳,未尝委诸娣姒。子虽爱,必教以义方。长者使就傅,夜间亲自课督,必成诵而后就睡。二十余年,孝养兼营,辛勤备至;金石傲其幽贞,风雨伤其憔悴,完节而终:可不谓难欤?余闻昔程婴谓公孙杵臼曰:『死易耳!立孤难』。夫以孺人青年丧偶,之死靡他,斯已难矣!而又孝养二老、抚育孤儿;是以修妇道者成子道,即以尽孝道者全妻道也。此岂不足以正人心、励风俗,而为天壤不可多得之人哉!岁辛卯,长嗣绍华游庠。正幸旌请合例,得慰苦节;惜乎!孺人仅享年五十有四,尚未身受其荣也。余忝在姻娅,知之最稔。曰:是天地间一完人也,不可以无闻于后。爰不揣固陋,即其事实,次其巅末而为之传。复以古之赞节妇者,移赠孺人曰:孺人之节,完而不缺;如冰之清,如玉之洁。里党宗亲,莫不心折。矢志靡他,柏舟争烈。
  兵事(无)
  灾祥(无)
  ●大坵田东堡
  大坵田东堡,在县西离城二十二里;东以新虎尾溪与他里雾堡分界,西以旧虎尾溪连接池王沟与布屿堡分界,南以通济圳南圳与白沙墩堡分界,北以旧虎尾溪与西螺堡分界。堡内东西相距七里,南北相距十三里。
  积方
  其中田园甲则,详载斗六首堡册内。
  堡内四十五庄:
  平和厝庄四十四户、一百二十八丁口。
  堀头庄二十九户、六十丁口。
  埒内庄四十一户、一百十八丁口。
  安溪藔庄二十三户、一百二十二丁口。
  尾藔庄六十户、二百二十五丁口。
  廉使庄八十一户、一百八十五丁口。
  溪仔庄十八户、三十一丁口。
  廉使庄竹围十五户、二十九丁口。
  后壁藔庄(附麻园庄)四十三户、八十六丁口。
  后庄七户、九丁口。
  青埔仔庄二十户、三十五丁口。
  五间厝庄四十三户、一百二十一丁口。
  埤麻庄、竹围仔庄十七户、四十九丁口。
  番薯庄二十九户、六十二丁口。
  顶■〈氵南〉仔庄五十三户、一百三十一丁口。
  中庄仔庄二十一户、四十一丁口。
  下■〈氵南〉仔庄四十六户、一百零七丁口。
  三合庄十三户、三十六丁口。
  旧廍庄六十二户、一百九十二丁口。
  许厝藔庄九户、二十一丁口。
  北溪厝庄六十五户、一百二十八丁口。
  大墩仔庄十二户、三十五丁口。
  牛埔仔庄四十六户、九十八丁口。
  后牛埔庄四十八户、一百十一丁口。
  埔尾庄十一户、二十四丁口。
  后庙仔庄二十八户、五十六丁口。
  番仔堀庄二十四户、四十八丁口。
  肖人厝庄二十一户、四十一丁口。
  溪心庄五十户、九十五丁口。
  好修庄三十八户、八十二丁口。
  大老庄四十二户、八十二丁口。
  芦竹塘庄二十四户、四十七丁口。
  竹围仔庄四十八户、一百三十五丁口。
  竹脚藔庄五十四户、一百十丁口。
  溪埔藔庄十八户、四十一丁口。
  埤藔(附竹围仔庄)十九户、四十四丁口。
  涂库街四百零七户、一千一百五十四丁口。
  顶朝阳庄十八户、三十八丁口。
  下朝阳庄七十八户、二百十二丁口。
  下店仔庄十四户、三十丁口
  新兴庄三十一户、八十二丁口
  牛椆仔庄二十七户、五十八丁口
  粪箕湖庄五十户、一百零二丁口
  陂脚庄三十五户、七十五丁口
  无底潭庄四十八户、一百二十六丁口
  以上共一千九百三十户、四千八百三十三丁口。
  社(无)
  沿革
  大坵田东堡涂库街,旧属嘉义县;光绪十四年,改隶云林县。
  山川
  清水溪俗名虎尾溪。源出沙连堡触口山,东行至平和厝庄入本堡。从东南而下至顶湳庄五里,有小溪;源自他里雾堡东而来。至松仔脚坡藔庄八里,汇入白沙墩堡(通济圳由平和厝庄引清水溪从西南入圳,溉田八百余甲)。
  山(无)
  岭(无)
  屿(无)
  港(无)
  潭(无)
  廨署(无)
  仓廒(无)
  街市
  涂库街在县西二十二里。道光辛卯年成市。
  铺递(无)
  营汛
  涂库汛在县西二十二里。额外一员。
  桥梁
  中港桥在县里二十二西;长二丈、宽八尺。光绪元年,陈适均建。
  安旅桥在县西二十二里涂库街后;跨通济圳,为行旅往来之所。长二丈,阔一丈二尺。光绪元年,陈适均建。
  津渡(无)
  义塚
  在县西方二十二里,土名潮洋庄。地长一里、宽二百步。咸丰十年,陈必湖置。
  水利
  通济圳在县西十四里。由斗六堡平和厝庄引虎尾溪水入圳,从西南而下;又由柑宅行三里至赤坵仔,分为南、北、中三圳。北圳至竹仔庄止,中圳至潮洋庄东三里止,南圳至半天藔庄五里止,回环二十五里,围绕二十八庄,溉田八百余甲。同治十二年,大坵田合保公建;光绪十八年,陈济川重修。
  义塾
  义塾在涂库街顺天宫左廊。光绪二年,里人陈适均与合保议设。
  书院(无)
  祠
  钟毓社祠在县西十七里大坵田东堡大仑脚庄;祀文昌帝君神像。庙宇两进,左右廊房十间。道光初,署彰化县杨桂森捐建;收涂库街荖叶粮税,以备春、秋两祭之费。
  庙
  顺天宫在县西二十二里涂库街。庙宇四进,前殿粧塑圣母神像,后殿祀观音菩萨神像。道光甲午年,里人吴克己、陈必湖捐建;置本街番薯粮税、米斗税两款,以供香火。咸丰二年,庙貌破损;职员陈澄清重修,增建廊十间。同治十二年,陈适均倡捐,添建右廊十间。
  寺
  凤山寺在涂库街(县西方二十二里)。庙宇两进,祀保安广泽尊王神像。建自道光年间;迨至光绪十七年,庙貌破坏,本街郭长发号出为捐题重修;尚未立石。
  坊(无)
  匾
  「钦褒节孝」匾在县西二十五里下潮洋厝庄生员陈济川家。光绪十八年正月,应旌节孝妇陈必快之妻王氏立。
  土着风俗
  与斗六首堡同。
  客社(无)
  番社(无)
  番话(无)
  科贡(无)
  职官(无)
  宦绩(无)
  流寓(无)
  乡贤(无)
  孝子(无)
  列女
  贞女(无)
  贞孝女(无)
  贞节妇(无)
  贞烈妇(无)
  贞烈女(无)
  节妇(汇入节孝妇后)
  节烈妇(无)
  节孝妇
  陈王氏,大坵田下潮洋厝庄人;父道公。年十八,归陈必快为室,能尽妇职,得翁姑懽,生子适均。必快早殁,氏方二十五岁;设誓灵前,守节抚孤,代营子职。陈家业粗给,氏既寡,翁姑嘉其节,委以家政。氏垂帘课租,划荻教子,侍奉翁姑能先意承志。自以年少居孀,终鲜叔伯,遂少归甯;惟料量井臼,督婢纺绩,虽内戚罕见。咸丰三年,赖逆犯嘉义,里人曾鸡角应之。适均谋奉母避,氏不从,且勉以桑梓之乡,坟莹所在,既为男子,当集戚属乡里,联团保卫。适均奉母命,集绅耆、联丁壮扼隘口。赖逆数来犯,均却之,邻里称叹。同治元年,戴逆陷斗六,嘉人大恐;适均集乡团自固,贼不敢犯,乡境得安。会林文察统师援台,适均以乡勇从,屡立功,得奖都司衔,戴蓝翎。乡人以氏事禀于嘉义县潘文凤,请旌如例。卒年七十有五。次孙济川,今入泮。
  陈黄氏,他里雾林仔庄人。父邦光,世守耕读;母林氏,亦大族女,教子女必以礼。道光七年,氏年二十三,适涂库街陈尚旺;夫妇相得,善事舅姑,和睦妯娌。三年,尚旺殁,氏以子幼,抚孤为重,矢志守节。定省外,不出中堂,闺门穆肃,邻里咸称。光绪元年,殁年七十。次孙荣松入邑庠。
  陈黄氏,涂库街人;陈光桶之妻也。父世长,母郭氏。十八归陈;生一子,而光桶殁。氏年二十三岁,痛绝复苏,附尸大哭;以姑老、子幼,奉养无人,当代营职,不敢身殉。戚族见之,咸为下泪。既葬,氏闭门课绩,移榻旁姑,以便奉事。遇岁饥,已啜粥,而姑馐膳丰洁。子长,急为完婚,教新妇善事祖姑。病不服药;疾革姑临视,氏于榻上叩首泣告姑曰:『媳之所以苟延残喘者,以吾姑膝下无人可以付托奉事耳;今儿已成家,能承懽志,媳当从夫地下矣』!言毕气绝,时年三十八岁。
  吴林氏,父祥、母刘氏;涂库人。年十八,嫁同里吴德谟;能伺姑颜色,先意承懽。逾年,生一子;又一年,德谟殁。氏既痛夫亡,又伤姑老,子须乳哺,不得身殉,哭益哀,邻人为之下涕。葬夫后,奉姑益谨;非唤,不出中堂,人咸服其贞洁。现年五十二岁。
  兵事
  土寇
  咸丰三年,赖逆犯嘉义;五月初六日,大仑脚庄曾鸡角聚众应之,堡内大恐。里人陈适均集乡勇自固,境赖以安。
  同治元年,戴万生陷斗六;溪洲仔庄林明、新兴庄陈远纠不逞之徒,于三月十九日劫掠各堡以应。里人陈澄清等号召乡勇紧扼隘口,使不得逞,屡挫贼锋。
  土寇张添,潮洋厝庄人,素无赖。同治元年,戴万生陷彰化,图窜南路,添纠不逞之徒陈寨等应之。添称元帅,以寨为先锋,率其党从戴逆攻嘉义,不克;闻林文察援师至,遂逃归。旋诣军投诚,然实怀两端。未几,假归,盘踞劫掠如故,为义勇所获,正法。
  陈丁顺,大坵田人。同治元年,戴万生陷斗六,顺起而应之。集党百余人,攻海丰堡职员张保于某家;会保外出,与乡人议结团,丁顺搜保不得,遂杀其子侄四人,饱掠而去。保闻乱,集丁壮围追,败之。时官军已克斗六,张添为义勇所获,陈寨投丁顺,顺纳之。张保因丁顺戕其子侄,誓欲报仇,约布屿义勇同围之;丁顺负固不下,保诱其党为内应,执以献官正法。大坵田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