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史评
- 唐书直笔
唐书直笔
郡国车服志
唐室十八帝之盛百礼交举志当时正朔用厯之本曰律厯焉志邦国财用曰货殖焉志礼乐之沿袭曰礼乐焉志宗庙鬼神之常祀曰郊祀焉志髙宗武后明皇登封降神之礼曰封禅焉志气沴之侵奸曰五行焉志邦国之阔狭户口之众寡曰地理焉志经籍之总目曰艺文焉志旗章之物色曰车服焉凡两都宫阙制度园籞之规模一朝之旧章也廐牧孳乳之数騋牝圈印之名车辂出入征伐武事所急有国之常用也然而歴代未尝志其名数非通制也两都宫阙志于郡国之下天下廐牧乘马之数志于车服之末亦纪事之体也
赞论
史记八书汉书十志或有赞论而不必皆备盖于事未尽梗槩其事而总断焉后人务欲极文采之丽每志必有赞是拘儒繁文之病也
○摘繁文阙误第四
唐书旧史繁芜阙误多矣今觕举大较于左
髙祖纪
髙祖纪武徳四年十月赵郡王孝恭平荆州获萧铣十一月会稽贼帅李子通以其地来降谨按铣及子通传铣自度救兵不至便率官属缌纕布帻诣李靖军降请无杀掠铣降后数日江南救兵十余万一时大至然则铣降得亡国之礼识天命之正汉之田横未足比也本纪纵不足异文亦不当书获近乎诬矣子通为杜伏威将王雄诞所攻穷蹙请降伏威执之送于京师尽収其地是子通不以地降纪之误也
太宗纪
太宗纪多载潜龙拨乱之功夫帝王之位非积劳力而致太宗征战如破魏公而斩宋老生皆王业始基之迹当见之髙祖纪败薛举降仁杲走宋金刚平刘武周灭建徳俘世充翦黒闼擒圆朗当见之僭国传武徳九年九月丁未引诸卫兵统将习射于显徳殿及每日自变量百人于殿前教射自是士卒皆为精鋭天生五材孰能去兵自古皆有武备焉太宗以万乗之尊躬教弧矢帝王之道未为得也载之本纪于文为繁当见突厥传以示备豫如实录称其年十二月癸未太宗谓司空裴寂曰比有上书奏事朕黏之屋壁出入观省如此之类见于本纪之末如汉文帝纪载赐张武之金以愧其心罢露台以惜费皆帝王之上徳故国史之法备载以示也八月甲子即位旧载八月癸亥髙祖传位于皇太子太宗即位于东宫实则髙祖以癸亥诏太宗以甲子即位日异而事别不书甲子之日是即位遽而父子之道失矣太宗肃宗之例既一而告天之文或载或不载于纪是史法失于繁简也以实录考之是年宋秦二州庆云见泰州定州景星见鳯皇赤雀麒麟驺虞元狐见于隽台洛麟沂郑等州当载之本纪也贞观十八年吐谷浑执行人鸿胪丞赵道徳吐谷浑传云赵徳楷未知纪传孰是
明皇纪
睿宗明皇纪景云二年五月辛丑西城公主为金仙公主隆昌公主为玊真公主仍置金仙玊真观开元二年六月内出珠玊绣服等令于正殿前焚之谨按睿宗实录云三月癸丑制为皇女金仙玉真公主于京城各置一观仍以金仙玊真为名以年厯推之五月无辛丑明皇实录云七月内出珠玊锦绣于殿前焚之是二纪日月有误又景云二年八月韦安石为左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当在庚申而误书丁巳开元二年七月襄王重茂薨当书丁未而误为辛未十一月庚寅葬殇帝实录书辛夘如此之类实多如天宝十三载九月上御勤政楼试四科制举人加诗赋实录所书则是年十月含光殿试举人加诗赋又十三年十月乙巳毕国公窦■〈王曳〉薨当在十二月而误书十月本纪所书日月尤不足信也明皇以延和元年八月受内禅改元先天其年行事犹系之睿宗至二年十二月改元开元则其年自正月以下皆明皇行事不当复称先天二年尚附睿宗纪也愚谓开元冠年即位明皇践位之始年也睿宗纪先天元年八月庚子帝传位于皇太子明皇纪复云七月壬子制皇太子可即皇帝位二纪日月误矣明皇纪载安禄山叛逆之迹繁复不当非成败之系当书之禄山本传载于纪者如十一月丙寅安禄山起渔阳十二月辛卯安禄山陷陈留甲午陷荥阳丁酉陷东京辛丑皇太子帅师讨禄山十五载六月乙未皇帝幸蜀丙寅诛杨国忠七月庚申皇帝幸蜀其余车驾所次皆书禄山本传从省文春秋之法四时具为年旧史或阙一月或阙一时不书首月多矣宪宗纪元和不书四年正月惟以四月赘二年十二月下简编之阙也
元献皇后传
元献杨皇后传云开元十七年葬细栁原明皇命张说为志文云石兽涩兮绿苔黏宿草残兮白露沾园陵闭兮脂粉暗不知何年兮开镜奁按张说集节闵太子妃杨氏墓志云初上在东宫妃有女弟选为良媛生忠王又载鞠养忠王之事然则元献传云肃宗抚鞠于王妃又引张说志文皆误也疑元献之薨不在开元十七年刘昫误以节闵妃为元献后也
程懐直传
徳宗纪贞元二年六月横海程日华卒以其子懐直权知军州事十年三月懐直来朝赐安业宅复令还镇十一年九月沧州大将程懐信逐其帅程懐直为左龙武统军至六年十二月己丑卒犹以左龙武统军程懐直卒书于纪而本传云懐直以为懐信所逐因来朝觐徳宗优容之赐甲第懐信卒懐直子执恭知留后事乃遣懐直归沧州十六年卒年四十九按顺宗纪贞元二十一年七月癸巳横海军节度使沧州刺史程懐信卒以子副使执恭起复沧州刺史横海军节度使是懐直先卒六年然后执恭总留务以是明之执恭非懐直之子懐直未尝复归沧州传之误也
孔巢父传
孔巢父传建中四年宣慰魏博而徳宗纪云建中四年十二月癸酉命孔巢父淄青宣慰纪之误也巢父传不书啖守盈出使而书守盈遇害传之阙也
韩愈传
韩文公父仲卿谨按李白武昌令韩君去思碑及李翱皇甫湜文公行状神道碑则仲卿以铜陵尉补武昌令徙鄱阳令终校书郎本传云无名位谬矣文公安定桓王茂五世孙又云卿有名大厯间亦当见文公传首如汉书司马迁扬雄传例又李翱皇甫湜张籍侯喜贾岛李贺文公之髙弟也孟郊李观卢仝文公所与也皆无卓然殊尤之实附于文公传末如汉书唐林尊见于两龚传此叙事之体也
唐书直笔卷三
●钦定四库全书
唐书直笔卷四
(宋)吕夏卿 撰
○新例须知
髙祖至哀帝二十帝十四世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髙祖 太宗【子内禅】 髙宗【子即位】 中宗【子即位】 睿宗【弟即位】 玄宗【子内禅】 肃宗【子即位】 肃宗【子即位】 徳宗【子即位】 顺宗【子即位】 宪宗【子内禅】 穆宗【子继故】 敬宗【子即位】 文宗【弟继故】 武宗【弟即位】 宣宗【叔即位】 懿宗【子即位】 僖宗【子即位】 昭宗【弟即位】 哀帝【子即位】
诸王二百十一
宰相三百七十一人
髙祖十人 太宗二十三人 髙宗四十二人 武后六十八人 中宗十六人 睿宗十二人 玄宗二十四人 肃宗十六人 代宗五人 徳宗三十四人 顺宗五人 宪宗十七人 穆宗九人 敬宗一人 文宗十三人 武宗七人 宣宗十九人 懿宗十五人 僖宗十四人 昭宗二十二人 哀帝二人
列传二千二百四十六人
后妃三十三人 公主二百十四人 列女四十七人 妇人计二百九十四人
羣臣正传八百六十三人 子孙附见五百八十二人 附传二百十八人
忠义五十人 孝友二十六人 卓行五人 隠逸二十三人 循吏十九人 宦者二十一人 酷吏十六人 外国六十二
文武官数
元和中二千七百八十八员
大中中二千七百九十九员
十道州县
闗内 河南 河东 河北 山南 陇右 淮南 江南 剑南 岭南
州府三百二十八 县一千六百三十九
羁縻州府八百五十六
天佑以前方镇六十四外有观察使五防御使
六闗内十二 河南九 河东九 河北六 山南东四 河西二 陇右二 剑南五 淮南一 江南东四 江南西四 黔中一 岭南五 山南西四
田数
开元中一千四百四十万三千八百六十二顷一十三亩
大中中一千一百六十八万八千三百五十四顷
税赋
天宝中租钱二百万余缗粟一千九百八十万余斛庸调绢七百四十万余匹绵一百八十万余屯布一千三十五万余端
大中中税钱八百五十九万二千六十一缗九百九十文
兵数
开元中四十九万人
大中中九十九万七百一十五人
马数
开元中三十二万五千七百匹
盐数
肃宗上元以后九百万余缗
大中中四百八十一万二千四百四十一缗三百九十文
运米
天宝中二百五十万石
大中中一百四十三万七千八百八十六石
茶钱
大中中六十万三千三百七十缗九十七文
酒钱
大中中一百三十七万九千九十一缗二百八十六文
铸钱
天宝中三十万七千余缗
大中中一十八万四千二百三十余缗
厯
戊寅【髙祖】 麟徳【髙宗】 开元大衍【明皇】 宝应五纪【代宗】 建中正元【徳宗】 元和观象【宪宗】 长庆宣明【穆宗】 景福崇玄【昭宗】
外有中宗景龙之厯肃宗至徳之厯
蔵书五万一千八百五十二卷【案此同旧书著录数新书増二百四十二卷】
改元七十五
大赦三百一十九
贡举二百六十七
旧书纪志传约一百九十万字
新纪志传约一百六十四万字
外新添表约一十一万二千九百三十字
废传六十一
畅璀 赵国珍 韦元甫 裴胄 虑■〈甚上心下〉 姚令言 张光晟 源休 蒋镇 洪经纶 彭偃 李若初 于颀 卢征 郑元 薛伾 阎巨源 李佑 董重质 张正甫 徐晦 卢商【案以上二十二人旧书分次列传新书以裴胄附裴漼以李若初于颀卢征附刘晏以卢商附郑肃以徐晦附文艺欧阳詹以李佑董重质附藩镇呉少诚以姚令言张光晟源休蒋镇洪经纶彭偃并入逆臣朱泚叛臣乔琳秖废畅璀赵国珍韦元甫卢■〈甚上心下〉郑元薛伾阎巨源张正甫八传】
李君球 杨茂谦 阎济美【案以上三人旧书入良吏新书惟杨茂谦附循吏韦景骏后以李君球諌髙宗伐髙丽疏别载外国髙丽传以阎济美被劾事别见卢坦传】
周兴 万国俊 来子珣 王弘义 罗希奭【案以上五人旧书入酷吏新书仍存王弘义以周兴万国俊来子珣附来俊臣以罗希奭附吉温】
李公逸 张善相 李玄通 冯立 谢叔方 成三郎 尹元真 薛愿 袁光庭 邵真【案以上十人旧书入忠义新书以李公逸张善相附李肓徳以李玄通附王行敏以冯立谢叔方附敬君弘以薛愿附庞升以袁光庭附程千里以邵真别附藩镇李惟岳秖废成三郎尹元真二传】
王君操【案旧书与张琇分列孝友新书合附琇传】
孔绍安 庾抱 郑世翼 张藴古 卢照邻 杨烱 骆宾王 邓玄挺 乔知之 富嘉谟 李拯【案以上十一人旧书入文苑新书文艺传以庾抱附贺徳仁以郑世翼附崔信臣以张藴古附谢偃以卢照邻杨烱骆宾王邓玄挺附王勃以富嘉谟附尹元恺以孔绍安冠其孙若思前改列儒学秖废乔知之李拯二传】
许胤宗 乙弗弘礼 张憬蔵 张文仲 尚献甫 金梁鳯 叶法善 僧玄奘 僧神秀 僧一行【案以上十人旧书入方技新书仍存尚献甫以许胤宗张文仲附甄权以乙弗弘礼张憬蔵金梁鳯附袁天纲以叶法吾附薛颐秖废玄奘神秀一行三传】
新添传
后妃 郭贵妃 王贤妃
宗室 李从晦 李之芳 李知柔【案原本李从晦讹李晦之芳讹之方知柔讹之柔考旧书已附李晦于河间王孝恭新书増从晦附襄邑王神符増之芳附蒋王恽増知柔附恵宣太子业今叅据改正】
诸帝公主【案此下原本无目前载列传人数云公主二百十四人今考新书诸帝公主传实二百十二人】
列传 姜宝谊 段成式 温佶 温廷皓 髙重 杜求仁 杜咸 石仲览 赵来章 赵元 裴稹 裴均 史大奈 冯子猷 契苾明 泉男生 泉献诚 论弓仁 论惟贞 石抱忠 韩思彦 陆希声 裴伷先 韦顗 韦知人 韦维 韦绳 韦虚心 韩朝宗 宋务光 吕元泰 武平一 卢袭秀 崔碣 韦绦 卢若虚 姚合 姚朂 苏诜 苏震 苏干 裴佶 严澈 刘迥 刘秩 刘迅 李彚 荔非元礼 郝廷玊 李国臣 张伯仪 白元光 陈利贞 侯仲庄 乌承玭 元结 戴叔伦 赵恵伯 严郢 李徳修 康日知 牛元翼 傅良弼 李寰 刘潼 董溪 段伯伦 段文楚 阳旻 独孤及 顾少连 杜孺林 杜顗 韩昱 陈谏 凌准 韩泰 杜羔 杜中立 刘义 皇甫湜 卢仝 贾岛 郑熏 敬晦 韦博 李景温 顾师邕 李贞素 崔嘏 丁柔立 刘助 萧邺 韦琮 郑延昌 裴坦 卢光启 韦贻范 韩偓 韩仪 周宝 邓处讷 雷满 刘巨容 冯行袭 赵徳諲 赵匡凝 杨守亮 杨晟 顾彦朗 顾彦晖 李罕之 王敬武 孟方立 杨行密 孙儒 髙仁厚 赵犨 赵昶 赵珝 田頵 朱延寿 刘建锋 成汭 杜洪 锺传 刘汉宏 张雄 王潮 刘知谦 卢光稠【案原本温佶讹温俈卢若虚讹韦若虚杜孺休讹许儒林李景温讹李景让邓处讷讹邓处晦今考旧书无传新书増立者史大奈泉男生论弓仁韩思彦宋务光武平一元结戴叔伦严郢康日知牛元翼独孤及顾少连郑熏敬晦韦博萧邺韦琮郑延昌裴坦卢光启韩偓周寳邓处讷刘巨容赵徳諲杨守亮杨晟顾彦朗李罕之王敬武孟方立杨行密孙儒髙仁厚赵犨田頵朱延寿刘建锋成汭杜洪锺传刘汉宏张雄王潮刘知谦四十六人类附泉献诚论惟贞吕元泰傅良弼李寰韦贻范韩仪雷满冯行袭赵匡凝顾彦晖赵昶赵珝卢光稠十四人移旧书之良吏髙智周孝友赵弘智文苑陈子昻员半千及杂入忠义之李景让五传附以石仲览赵来章赵元石抱忠李景温五人其姜宝谊段成式温佶温廷皓髙重杜求仁杜咸裴稹裴均子猷契苾明陆希声裴伷先韦顗韦知人韦维韦绳韦虚心韩朝宗吕元泰卢袭秀崔碣韦绦卢若虚姚合姚朂苏震苏干裴佶严澈刘迥刘秩刘迅李彚荔非元礼郝廷玉李国臣张伯仪白元光陈利贞侯仲庄乌承玭赵惠伯李徳修刘潼董溪段伯伦段文楚阳旻杜孺休杜顗韩昱陈谏凌准韩泰杜羔杜中立刘义皇甫湜卢仝贾岛顾师邕李贞素崔嘏丁柔立刘助六十六人序次时代分附旧书已有之裴寂段志玄温大雅髙士亷杜正伦裴行俭冯盎契苾何力陆元方裴炎韦凑韩思复桓彦范崔玄暐韦安石卢蔵用姚崇苏瓌裴耀卿严挺之刘子玄李光弼杨炎李吉甫刘晏董晋段秀实阳恵元杜佑王叔文杜兼韩愈王璠李徳裕刘瞻各传与此一百三十一人悉可证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