纂修四库全书档案

  所有臣办理缘由,谨遵旨恭折覆奏,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十四日奉朱批:该总裁等知道。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七五 吏部尚书官保等题为议得因《永乐大典》案黄寿龄等应分别降级罚俸本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二日
  吏部等衙门经筵讲官 议政大臣 协办大学士 吏部尚书 正红旗满洲都统 步军统领衙门刑名事务臣官保等谨奏,为奏明事。
  该臣等议会得:(上略)查《永乐大典》一书,该纂修等理宜在馆慎重校勘,加谨收藏。今庶吉士黄寿龄因赶办散篇,恐误课程,携带外出被窃,实属不合。应将纂修官 庶吉士黄寿龄,照特旨交办事件致有遗失将经手之员降壹级留任再罚俸壹年例,降壹级留任再罚俸壹年。查黄寿龄系庶吉士,尚未散馆授职,无任可留,除照例罚俸壹年外,应令该员在庶吉士上再学习三年,方准散馆,以示惩儆。该提调等于纂修携书私回,并未觉察,均应议处。应将提调官詹事府洗马梦吉、翰林院检讨王仲愚、该班收掌翰林院典簿德克进,均照失于查察例,罚俸壹年。该总裁等未能详查,亦属疎忽。应将正总裁 多罗质郡王永瑢、大学士兼管吏部事务 镶黄旗满洲都统舒赫德、户部尚书王际华、礼部尚书蔡新、副总裁 刑部尚书兼正黄旗满洲都统署步军统领佐领英廉、都察院左都御史张若溎、工部右侍郎李友棠、户部侍郎总管内务府大臣署正黄旗护军统领兼署正红旗蒙古副都统佐领金简,均照疎忽例,罚俸叁个月。查多罗质郡王永瑢其罚俸叁个月之处,应罚职任俸叁个月。查李友棠有纪录肆次,前议罚俸肆个月注册在案。今议罚俸叁个月,连前共罚俸柒个月,应销去纪录壹次,抵罚俸陆个月,其罚俸壹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合计抵销。金简有纪录伍拾伍次,前议罚俸壹个月注册在案。今议罚俸叁个月,连前共罚俸肆个月,仍注于纪录,合计抵销。
  查此案,臣部于柒月拾肆日送会宗人府,拾陆日会回,卽日送会都察院,贰拾日会回,贰拾壹日送会兵部,贰拾肆日会回,均未逾限。
  再,此本系吏部主稿,合并声明。恭候命下,臣部等衙门遵奉施行。臣等未敢擅便,谨题请旨。
  批红:永瑢着罚职任俸三个月。梦吉、王仲愚,俱着罚俸一年。舒赫德、王际华、蔡新、英廉、张若溎,俱着罚俸三个月。李友棠,着销去纪录一次,其罚俸一个月之处,仍注于纪录抵销。金简,着罚俸三个月,并前罚俸一个月之处,俱注于纪录抵销。余依议。
(内阁题本)

一七六 江苏巡抚萨载奏遵旨办理给还遗书情形折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二日
  臣萨载谨奏,为钦奉谕旨,先行恭折奏覆事。
  窃臣接准乾隆三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奉上谕:各省购办遗书,其节经开单解送者,现已付馆别择校录,云云。钦此。臣伏查江苏省采访遗书,系于江宁、苏州两处分设公局,派员专司收掌。臣与督臣钦遵谕旨,设法购办。苏州书局内,有由委员及山塘书贾访求善本,用价买回者;有藏书稍多之家,先将目录送局,俟择定后将书送到奏进者,本无原书留局应行给还。至各属分投采购先后解局各书,为数较多,除选择奏进外,其因重复琐碎选剩不解之书,臣饬令随时查明,仍发各属,分别给还在案。惟各属领回之后,曾否全数给还本人,未据汇报。兹荷圣明特颁谕旨,臣跪读之下,仰见我皇上曲体人情、嘉惠靡已之至意。遵卽刊刷誊黄,宣示晓谕。一面严饬局员,再加逐一清厘,并通饬各府州,查明该属领回之书,如何还给及于何日给完,有无窃取抵换、借端掯索情弊,分晰详复。
  臣仍留心严密稽查,一俟复齐,另行核实具奏外,所有现在遵旨办理情形,理合恭折,先行奏复。
  再,江宁书局内选剩各书,已未给完,仍由督臣饬查具奏。合并陈明,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七七 寄谕各督抚查办违碍书籍卽行具奏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
  大学士于<敏中>字寄两江总督高<晋>、江苏巡抚萨<载>、安徽巡抚裴<宗锡>、江西巡抚海<成>、两广总督李<侍尧>、广东巡抚德<保>、浙闽总督锺<音>、浙江巡抚三<宝>、福建巡抚余<文仪>、署湖广总督陈<辉祖>,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奉上谕:
  前曾谕令各督抚采访遗书,汇登册府,下诏数月,应者寥寥。彼时恐有司等因遗编中或有违背忌讳字面,惧涉干碍,而藏书家因而窥其意指,一切秘而不宣。因复明切宣谕,卽或字义触碍,乃前人偏见,与近时无涉,不必过于畏首畏尾,朕断不肯因访求遗籍,于书中寻摘瑕疵,罪及收藏之人。若仍前疑畏,不肯尽出所藏,将来或别露违碍之书,则是有意收存,其取戾转大。所降谕旨甚明。并寄谕江浙督抚,以书中或有忌讳诞妄字句,不应留以贻惑后学者,进到时亦不过将书毁弃,转谕其家不必收存,与藏书之人并无干涉。至督抚等经手汇送,更无关碍。朕办事光明正大,各督抚皆所深知,岂尚不能见信于天下?该督抚等接奉前旨,自应将可备采择之书,开单送馆。其或字义触碍者,亦当分别查出奏明,或封固进呈,请旨销毁,或在外焚弃,将书名奏明,方为实力办理。乃各省进到书籍,不下万余种,并不见奏及稍有忌讳之书。岂有裒集如许遗书,竟无一违碍字迹之理?况明季末造野史者甚多,其间毁誉任意,传闻异词,必有诋触本朝之语,正当及此一番查办,尽营销毁,杜遏邪言,以正人心而厚风俗,断不宜置之不办。此等笔墨妄议之事,大率江浙两省居多,其江西、闽粤、湖广,亦或不免,岂可不细加查核?高晋、萨载、三宝、海成、锺音、德保皆系满洲大臣,而李侍尧、陈辉祖、裴宗锡等亦俱系世臣,若见有诋毁本朝之书,或系稗官私载,或系诗文专集,应无不共知切齿,岂有尚听其潜匿流传,贻惑后世?不知各该督抚等查缴遗书,于此等作何办理者,着卽行据实具奏。
  至各省已经进到之书,现交四库全书处检查,如有关碍者,卽行撤出销毁。其各省缴到之书,督抚等或见其书有忌讳,撤留不解,亦未可知,或有竟未交一关碍之书,则恐其仍系匿而不献。着传谕该督抚等,于已缴藏书之家,再令诚妥之员,前去明白传谕,如有不应存留之书,卽速交出,与收藏之人,并无干碍。朕凡事开诚布公,既经明白宣谕,岂肯复事吹求。若此次传谕之后,复有隐讳存留,则是有心藏匿伪妄之书,日后别经发觉,其罪转不能逭,承办之督抚等亦难辞咎。但各督抚必须选派妥员,善为经理,毋得照常通行交地方官,办理不善,致不肖吏役藉端滋扰。将此一并谕令知之。钦此。遵旨寄信前来。
(军机处上谕档)

一七八 浙江巡抚三宝奏遵旨给还应退书籍折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六日
  浙江巡抚臣三宝谨奏,为遵旨覆奏事。
  七月廿九日接奉上谕:各省购办云云。仰见圣主稽古右文,嘉惠士林,以期世藏珍守之至意。
  伏查浙省办理遗书一事,臣前于奏覆天一阁范懋柱等恭献藏书折内,声明检除重复书籍,钦奉上谕,令先行给还,其余各家有似此者,一体办理。钦此。经臣将现已派员解往,眼同府县亲交范氏各后人收领缘由,并查明浙省书局办理章程,原系派分收掌,登号清检,各有专员,其购买与访借分别簿籍登记,将部数、本数,系某员经手、某家之书,逐一详记。除将入奏各书敬谨收贮外,若退还之书,悉系查明簿内原经手访借之地方官暨敎职绅士人等,开列书目、部数清单,即令解回,交还本人收领,取领报查销号,上下悉有稽考,不令承办之员扣留缺少及吏胥藉端需索。等情。于乾隆三十八年六月初七日恭折奏明在案。
  嗣臣具奏之后,复节次恭进各书,亦续有拣存者,臣俱凛遵圣训,随时分别交还。现在并无存局未发之书。兹蒙谕旨垂询,体恤周详,并令将如何还给及何日给还之处覆奏。臣随一面敬谨恭录出示,一面复将在局档案详加清检,册内登记,挑退给还各种。如献书最多之鲍士恭等家,查系在省居住者,本家亲自赴局照单领回;其居住外府州县各家,均系解员会同地方官及经手敎职各员,造册面给,取领申报。他如四处零星访借挑退者,或按府,或按县,亦系开单汇解,给还本人。所有前项应退之书,自上年六月起,先后陆续交还,已于本年四月十七日给完讫,均有藩司暨府县印文并各家领状存贮在局。臣留心体察,实未经吏胥之手,无从需索掯勒等弊。
  理合遵旨覆奏,伏乞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廿六日奉朱批:知道了。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七九 署理山西巡抚觉罗巴延三奏遵旨将存局未解书籍给还折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六日
  署理山西巡抚臣觉罗巴延三跪奏,为遵旨将存局未解书籍先行给还事。
  窃臣于本年七月十六日准办理四库全书处咨,内阁奉上谕:各有购办遗书,其节经开单解送者,现已付馆,别择校录,云云。钦此。卽钦遵饬司迅速查办去后。兹据布政使朱珪申称:遵即恭录上谕,刊刷誊黄,遍贴晓谕。查晋省各属送到之书,除琐屑重复之本,当时随即饬发各本家具领外,所有奏进之书,共一百二十七种,内除已奉取进者八十八种,将来俟发回时给还,其未奉取进之书,计存三十九种。今奉谕旨,令及早清厘给还,仰见圣主睿照周详、嘉惠士林至意。已遵于八月初一日将书封发各属,传知各本家具领,给发报查。等因。具详前来。臣查时值乡试,士子齐集省城,因将现发各书名目、本数、系何府州县呈送及已经给领缘由,出示通衢晓谕。或有呈书之人,未必到省,而众知传说,更使胥吏人等难以隐匿滋弊。
  所有遵旨饬发给还缘由,理合具折恭奏,伏乞皇上圣鉴。谨奏。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十六日奉朱批:览。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八○ 两江总督高晋奏江宁书局拣存不解书籍已经发还折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十日
  窃臣接到办理四库全书处咨开,乾隆三十九年七月初二日奉上谕:各省购办遗书,其节经开单解送者,现已付馆,别择校录,并令将原书盖以翰林院印,书面钤注某家某书若干本,云云。钦此。钦遵。移咨到臣。
  臣查江南江西两省采访遗书,先经各抚臣在于安庆、苏州、江西省城设局办理。嗣于上年闰三月初五日接奉上谕,令臣实力购觅。臣随一面通饬各属,上紧体访解送,一面委员给其银两,令其前往书贾坊林采购。并于江宁设局,专委藩司闵鹗元督率本城教官二员、县丞一员,将各属禀呈书目及解局书籍并委员购到之书,查点收贮,随时开单禀臣。经臣查阅各书,或系《永乐大典》内曾经取用,或系述古堂、曝书亭书目所载,或可附入经史子集之列者,均经臣开单恭折奏进,先后委员解送四库馆交收在案。此外,重复琐小书籍,除委员用价购买者毋庸置议外,其有各属禀呈书目之日卽批令不必解送者,有于随禀解送卽发交来差赍回批令给还本人者,又有解交局内转解臣衙门者,亦经臣于选择奏进后,将拣存不解之书,闸单发交藩司闵鹗元,督率局员查明,分别发还各属。如系绅士呈献之书,务卽给与本人领回,取具收领报查。各在案。
  今奉圣谕,令将拣存不解之书,先行查验发还,并严禁官吏人等窃取抵换、借端勒索等弊。臣当卽移咨抚臣一体钦遵,查明覆奏,并檄行各藩司先将奉到上谕,敬谨刊刻誊黄,徧贴城乡市镇,晓谕士林,咸使周知。伏查江宁局内前项拣存不解之书,虽经臣随时发还,并开单由局韩发,现在并无留存,但各属领去曾否给还,其给还之书是否俱系本人领回,有无收字可凭,臣现在严行确查,俟覆到另行奏闻。倘有留局未给及本人赴领未得,吏胥等有从中干没遗失情事,一经察出,卽行参究,断不敢稍有怠忽,总期办理实在,以仰副圣主嘉惠藏书之至意。
  所有臣从前给还各书并现在确在(查)缘由,理合先行恭折奏覆,伏乞皇上睿鉴。谨奏。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二十日奉朱批:览。钦此。
(军机处录副奏折)

一八一 谕内阁着考官曹秀先等于乡试落卷内挑取誊录备用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十九日
  乾隆三十九竿八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
  办理四库全书处并荟要二处,所用誊录计六百余名,而应行缮录之书籍甚多,誊录中颇有遵例报捐陆续开缺者,卽须随时预补,不可不预为筹备。因思现在京闱乡试,各省贡监生应试者千有余人,莫若发榜后落卷内择其字画匀净可供抄录者,酌取备用,较为省便。着交曹秀先、嵩贵同派出之同考官窦光鼐、吴玉纶、周于礼、赵佑、戈源、善聪,留住贡院,将未经取中南北中皿弥封墨卷,公同翻阅,挑取五、六百卷,交与吏部,按照名次拆卷填注。此内如有本系誊录,卽行扣除,余俱出榜晓示,注册俟补。其有本生告假或不愿充当者,亦听其便。钦此。
(军机处上谕档)

一八二 吏部为议处分校官郑爔等人事致稽察房移会(附黏单)
  乾隆三十九年八月
  吏部为据实奏闻事。
  考功司案呈,吏科抄出本部题前事等因。乾隆三十九年八月初五日题,本月初八日奉旨:王际华着罚俸三个月,郑爔着销去纪录一次,仍于补官日罚俸六个月,陆费墀着销去纪录一次,免其罚俸,余依议。钦此。抄出到部,相应知照可也,须至咨者。计黏单一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