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清实录宣统朝政纪
清实录宣统朝政纪
○庚戌。谕军机大臣等、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菩陀峪定东陵金券内宝爿滟木上供奉之玉佛、玉寿星、镶嵌珠宝壶盏。著载瀛等即行请至隆恩殿东暧阁供奉。又此次内务府送去金塔二座。一并供奉在东暖阁内玉佛两旁。所有应用供案。著该管大臣敬谨豫备。现月
○监察御史胡思敬奏、学堂新章。行之数年。有十弊六害。请毕陈之。大学八分科。而中学占科。不及外洋艺业十分之一。且又本末精粗。淆乱颠倒。是有心撕灭数千年礼教纲常。后虽倡言存古。悔之何及。此一弊也。科举之失。失在束书不观。而惟乡会墨是求。学堂之失。失在东书不观。而惟讲义是求。科举行之数千年。始为后世诟病。学堂甫辟初基。人人已言腐败。此二弊也。师严而后道尊。今之教习。或一人兼四五差。辗转奔驰。有同市道。学生既不认教习为师。或且鬨堂以困之。教习亦设计笼络以求全。在外洋或不以为嫌。施之中国国学。何辱如之。此三弊也。古人之才。未尝不可效驰驱。至谓三代以来之政教。不足以治今日之民。必学西文。读西书。然后可窥西人之秘奥。而伍廷芳学西文最早。为美国法律专家。及为侍郎。不能阅刑曹之稿。严复译孟德斯鸠法意。发明民权自由。实已中毒于民。今学堂定章。乃令中学以上。皆以洋文为主谋。旷少年之时日。锢子弟之聪明。此四弊也。古人劬学。有起于樵牧者。有为人佣春者。今事事务为侈观。学生初入学堂。见宫室之美。器物之精。先已荡其心志。又朋侪血■乣多。互相夸耀。甚至争津贴而结伴寻仇。争殽馔而喷饭大言滟句。此五弊也。学堂一切规制章程。以外人为法。洋服洋言。与之俱化。其初不知有中国之学。其继且忘其为中国之民。此六弊也。学堂之文凭。重于公侯之告身。黠者百计购得。觊求调用。但凭一毕业生之名。上者予以京卿。下者予以部属。奔竞夤缘之路宽。而士林廉耻埽地尽矣。此七弊也。海内老师宿儒。凋丧殆尽。惟无数社会青年。甫受毕业之凭。便拥皋比之席。道听途说。安从诘其所授之分。此八弊也。教习屡易。各掉弄笔舌以诩其长。而学生之聪明乱矣。学生屡迁。各计较奖励轻重以定去留。无不请奖之学堂。即无不毕业之学生。而朝廷鼓舞之法穷矣。此九弊也。人莫不爱子弟。闻新政悬格招才。而不策励以勉其至者。非人情也。今夺之慈父严师之手。而托诸不关痛痒之人。纵技艺薄有所成。而习染之性情先坏。此十弊也。十弊既滋。六害因之。一曰压抑寒畯之害。自古人才。起于寒门者。十常七八。今学堂一味夸张。则窃人之进取已绝。计内地一学生费。至少需二三百金。必家具万金之产。始足拚孤注之一掷。下此更何望焉。二曰搅乱仕途之害。执学商之人。与以翰林。而令其修史。执学农学医之人。与以部属。而令其治文书。理案牍。执学工学理化之人。与以州县官。而令其临民。虽三尺童子。知其不可。无足辩也。然即取通习各国语言文字者。归之外务部。而遂能办交涉乎。取农工商学及法政财政毕业者。归之农工商部及法部度支部。其遂能兴实业。断大狱。通国计乎。而徒聚此无数攻金攻木攻皮设色刮摩搏埴之徒。布列左右。一朝有变。其将谁与国存耶。三曰骚扰闾阎之害。近时捐派繁重。托之学务者为多。奸党百计侵渔。欺压良善。往往激而生变。当大学堂初兴。岁费二十余万。是时有学生三百余人。计七八百金养一学生。而使农者不安于田。工者商者不安于市。谁为画此策者。当交哑然失笑矣。四曰摧残士类之害。乾隆极盛时。一县应童子试者。约二三千人。庚子和戎以后。四民皆乱。儒业尤衰。贫者限于物力。富者亦畏避风潮。乡井萧条。弦诵将绝。才难之叹。自古已然。不于士乎求之。而专重外洋专门实业。以为人才在是。不愈求而愈远欤。五曰增长逆焰之害。近闻东洋留学生。党派甚多。各省皆有领袖。潜相句引。煽动四方。以洪秀全杨秀清为英雄。以张汶祥徐锡麟为义烈。托之文字诗歌。极口赞扬。内地学生。遥相唱和。不设计禁阻。而反提倡民权。罔民而陷。独何心乎。六曰推广漏卮之害。学堂所需者模范标本器具。以及图籍操衣等类。无一不从海舶而来。聘一洋教习。岁破五六千金。送一出洋学生。岁破七八百金。自学务大兴。祇日本一国。每岁吸我膏血。不下数千万金。在廷诸臣。日日侈富强。乃酿成此极贫极弱之证。其何说以解此。以上所陈。激于一时孤愤。不免言之过当。请饬部臣改筹办法。以维大局而安士心。下学部知之。现月
○赏道员钱锡宝头等侍<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作为驻藏参赞。现月
○辛亥。谕内阁、大学士张之洞因病续假。朝廷实深廑念。著再赏假二十日。安心调理。假满即行销假。照常入直。现月
○以驻韩总领事馆各员期满出力。予分省县丞于希璟等升叙加衔有差。摺包
○以年满回国。赏义国前署使臣牟纳格宝星。摺包
○壬子。谕军机大臣等、甘大璋奏、条陈财政一摺。著度支部知道。
○筹办海军大臣载洵等奏、拟订海军人员官阶职任。请照陆军奏定三等九级新官名目品位。自正都统至协军校。皆冠以海军字样。以示区别而专任使。从之。摺包
○癸丑。谕军机大臣等、吉林巡抚陈昭常奏、恳将五常厅等九学合考。添设拔额等语。著礼部议奏。寻奏、遵查该省存部学册。五常、双城、宾州、延吉、伊通、农安、敦化、磐石、长寿、各厅州县共九学。在学生员名数。与原奏无异。并核与历次新添拔额成案相符。拟如所请。五常厅等九学准其合设拔额一名。倍取一名。共取二名。从之。二十五官报
○法部奏、虑囚大典。民命攸关。是以臣部每年核办秋审。凡各省命盗等案。应入情实缓决人犯。向由该督抚详叙后尾。先期具奏。并一面造册报部核定。分起具题。所以重人命。慎刑章也。历年以来。不特内地各行省敬谨遵办。即边远如科布多库伦等处。亦均渐次举行。独新疆一省。狃于变通新章。迄未规复旧制。查该省自建设行省。至今垂三十年。州县林立。回非昔比。乃不惟秋审未能实行。且于应行具奏之案。亦率予就地正法。殊不足以示矜疑而昭慎重。拟请嗣后新疆省办理强盗案件。应照本年四月政务处议准解勘新章。除实系土匪马贼。会匪游勇。啸聚薮泽。抗拒官兵。形同叛逆者。暂准就地正法外。其余寻常盗案。应一律照章解勘。归入秋审核办。从之。初十日官报
○东三省总督锡良等奏、浚治辽河。工程浩大。碍难同时并举。应先从双台子河堤入手。为浚治全河之权舆。拟于双台子河口筑一滚水堤。添筑片滟臿门。随时启闭。以资宣洩。如所请行。摺包
○福州将军朴寿等奏、旗营操赏一项。查呈册内用款。固属因公。而名实多有不符。不敢依限率销。纵其来已久。亦应分别晰查更正。拟请准与宽限。逐款查明。随时奏明办理。其余旗营用款。应行整齐画一者。亦当一律清查。以重财政。得旨、甚是。如所请行。摺包
○甲寅。湖南巡抚岑春蓂奏、长沙省城。自光绪三十年开辟商埠以来。地方日臻繁盛。商贾辐辏。帆舶络绎。夹岸数十里。无一湾环泊舟之所。每遇暴风。无处驶避。危险情形。岁时屡见。亟思设法补救。咨访绅民。查悉城北有碧浪湖。广约二三十顷。周约四五里。外与湘江祇隔一堤。下与浏河闲以一蝱滟戋。港汊甚为浅窄。若一律疏浚宽深。俾湘江上下游至省之船。遇风得以稳泊。其由浏口入江者。亦得转棹河内。化险为夷。于商民大有裨益。当饬署长沙县知县沈瀛。查勘妥筹办理。购买民田。估计工程等项用费。业经在籍道员朱昌琳、认捐钜款。其余不敷之项。由官筹措。于三十四年九月开工。至十二月一律告竣。勘验各工。均属如式。支用工费。亦极核实。他日于行栈商埠。货物转运交通。大有裨益。下部知之。摺包
○以报效钜款。协助要工。予湖南在籍道员朱昌琳以三品京堂候补。摺包
○乙卯。谕内阁、资政院奏续拟院章。并将前奏各章改订。开单呈览一摺。朕详加披览。该院自职掌以下八章。与现订咨议局章程实相表里。即为将来上下议院法之始基。所拟尚属周妥。著京外各衙门一体遵行。其各项细则章程。仍著迅速筹拟。奏请宣布。现月
○附录改订资政院院章两章暨续订八章第一章总纲第一条资政院钦遵谕旨。以取法公论。豫立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第二条资政院总裁二人。总理全院事务。以王公大臣著有勋劳。通达治体者。由特旨肬■闲充。第三条资政院副总裁二人。佐理全院事务。以三品以上大
员。著有才望学识者。由特旨肬■闲充。第四条资政院议员。以钦选及互选之法定之。第五条资政院议员。于院中应有之权。一律同等。无所轩轾。第六条资政院会议期。分为二种。一常年会。一临时会。常年会每年一次。会期以三个月为率。临时会无定次会期以一个月为率。第七条资政院开会。闭会。均明降谕旨。刊布官报。第八条资政院开会之口。恭请圣驾临幸。或由特旨派遣亲贵大臣恭代行开会礼。宣布本期应议事件。第二章议员第九条资政院议员。由左列各项人员。年满三十岁以上者选充。一宗室王公世爵。一满汉世爵。一外藩蒙藏回王公世爵。一宗室觉罗。一各部院衙门。以四品以下。七品以上者。但审判官。检察官。及巡警官。不在
其例。一硕学通儒。一纳税多额者。一各省咨议局议员。第十条资政院议员定额如左。一由宗室王公世爵充者。以十六人为定额。一由满汉世爵充者。以十二人为定额。一由外藩王公世爵充者。以十四人为定额。一由宗室觉罗充者。以六人为定额。一由各部院衙门官充者。以三十二人为定额。一由硕学通儒充者。以十人为定额。一由纳税多额充者。以十人为定额。一由各省咨议局议员充者。以一百人为定额。第十一条资政院议员。钦选互选之别如左。一宗室王公世爵。满汉世爵。外藩王公世爵。宗室觉罗。各部院衙门官。硕学通儒。及纳税多额者。钦选。一各省咨议局议员互选。互选后。由该省督抚覆加选定。咨送资政院。第十二条资政院议员。钦选及互选详细办法。照另定选举章程办理。第十三条资政院议员。以三年为任期。任满一律改选。第三章职掌第十四条资政院应行议决事件如左。一国家岁出入豫算事件。二国家岁出入决算事件。三税法及公债事件。四新定法典。及嗣后修改事件。但宪法不在此限。五其余奉特旨交议事件。第十五条前条所列第一至第四各款议案。应由军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先期拟定具奏。请旨。于开会时交议。但第三款所列税法。及公债事件。第四款所列修改法典事件。资政院亦得自行草具议案。第十六条资政院于第十四条所列事件议决后。由总裁副总裁。分别会同军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具奏。请旨裁夺。第四章资政院与行政衙门之关系第十七条资政院议决事件。若军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不以为然。得声叙原委事由。咨送资政院覆议。第十八条资政院于军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咨送覆议事件。若仍执前议。应由资政院总裁。副总裁。及军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分别具奏。各陈所见。恭候圣裁。第十九条资政院会议时。军机大臣及各部行政大臣。得亲临会所。或派员到会。陈述所见。但不列议决之数。第二十条资政院于各衙门行政事件。及内阁会议政务处议决事件。如有疑问。得由总裁副总裁咨请答覆。若军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认为必当秘密者。应将大致缘由声明。第二十一条军机大臣。或各部行政大臣。如有侵夺资政院权限。或违背法律等事。得由总裁副总裁据实奏陈。请旨裁夺。前项奏陈事件。非有到会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之同意。不得议决。第五章资政院与各省咨议局之关系第二十二条资政院于各省政治得失。人民利病。有所咨询。得由总裁副总裁劄行该省咨议局申覆。第二十三条各省咨议局与督抚异议事件。或此省与彼省之咨议局互相争议事件。均由资政院核议。议决后。由总裁副总裁具奏。请旨裁夺。前项核议事件。关涉某省者。该省咨议局所选出之议员。不得与议。第二十四条各省咨议局。如因本省督抚有侵夺权限。或违背法律等事。得呈由资政院核办。前项核办事件。若审查属实。照第二十一条办理。第六章资政院与人民之关系第二十五条各省人民。于关系全国利害事件。有所陈请。得拟具说帖。并取具同乡议员保结。送呈资政院核办。第二十六条前条陈请事件。应先由议长交该管各股议员审查。如无违例不敬之语。方准收受。其经审查后批驳者。在本会期内不得再行投递。或另向他处投递。第二十七条资政院于人民陈请事件。若该管各股议员多数认为合例可采者。得将该件提议。作为议案。其关于行政事宜者。应咨送各该衙门办理。第二十八条资政院不得向人民发贴告示。或传唤人民。第二十九条资政院于民刑诉讼事件。概不受理。第七章会议第三十条资政院会议时。由总裁为议长。副总裁为副议长。议长有事故时。由副议长代理。第三十一条资政院常年会。自九月初一日起。至十二月初一日止。其有必须接续会议之事。得延长会期一个月以内。第三十二条资政院临时会。于常年会期以外。遇有紧要事件。由行政各衙门。或总裁副总裁之协议。或议员过半数之陈请。均得奏明。恭候特旨召集遵行。第三十三条资政院议员。于召集后。应以抽签法分为若干股。每股由议员互推一人为股长。第三十四条资政院会议。非有议员三分之二以上到会。不得开议。第三十五条资政院会议。以到会议员过半数之所决为准。若可否同数。则取决于议长。第三十六条资政院自行提议事件。非有议员三十人以上之同意。不得作为议案。第三十七条资政院于豫算法典。及其余重要议案。应先由议长交该管各股议员调查明确。方得开议。第三十八条资政院会议。应由总裁副总裁先期将议事日表。通知各议员。并咨送行政衙门查照。第三十九条资政院议员。于议案有关系本身。或其亲属。及一切职官例应回避者。该员不得与议。第四十条资政院议员。如原有专摺奏事之权者。于本院现行开议之事。不得陈奏。第四十一条资政院议员。除现行犯罪外。于会期内。非得本院承诺。不得逮捕。第四十二条资政院议员。于本院议事范围内。所发言论。不受院外之诘责。其以所发言论。在外自行刊布者。如有违犯。仍照各本律办理。第四十三条资政院会议。不禁旁听。其有左列事由。经议员公认者。不在此限。一行政衙门咨请禁止者。二总裁副总裁同意禁止者。三议员三十人以上提议禁止者。第四十四条资政院议事细则。分股办事细则。及旁听规则。另行厘定。第八章纪律第四十五条资政院议场内。应分设守<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警官。及巡官巡警。听候议长指挥。其员额及守<目辟>行<匧心>口<韦未><夗贝>章程。另行厘定。第四十六条资政院议员。于会议时。违背院章。及议事规则者。议长得止其发议。违者得令退出。旁听人有不守规则者。议长得令退出。其因而紊乱议场秩序者。不能会议者。议长得令暂时停议。第四十七条资政院议员。有屡违院章。或语言行止谬妄者。停止到会。其情节重者除名。第四十八条资政院议员。无故不赴召集。或赴召集后。无故不到会。延至十日以上者。均除名。第四十九条资政院议员。有以本院之名义。干预他事者。停止到会。其情节重者除名。第五十条资政院议员。停止到会。以十日为限。由总裁副总裁同意行之。除名。以到会议员三分之二以上决议行之。第五十一条资政院议员。有应行除名者。如系钦选人员。应由总裁副总裁奏明。请旨办理。第五十二条资政院有左列情事。得由特旨谕令停会。一议事踰越权限者。二所决事件。违背法律者。三所议事件。与行政衙门意见不合。尚待协商者。四议员在议场有狂暴举动。议长不能处理者。停会之期。以十五日为限。第五十三条资政院有左列情事。得由特旨谕令解散。重行选举。于五个月以内。召集开会。一所决事件。有轻蔑朝廷情形者。二所决事件。妨害国家治安者。三不遵停会之命令。或屡经停会。仍不悛改者。四议员多数。不应召集。屡经督促。仍不到会者。资政院奏、择定贡院旧址。建筑资政院。请饬下估修。按照奏定各节。克期办理。得旨、著派溥伦、孙家鼐、核实估修。以重要工。摺包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