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内大臣海望奏、现今大兵驻防鄂尔昆。所有军营官驼数万。别无所用。若以给台站蒙古运米。则运价大省。于蒙古生计有裨。请自归化城至鄂尔昆、编台站三十二。每台给官驼一百五十只。三班更代。日以驼五十只。运米一百石。每年计八阅月、可运米二万四千石。台兵原额六十名。今增丁役二十。以四十名、轮班运米。其运米之月。加给银一两。在台参领章京骁骑校等、各加银三两。领催、加银二两。牵驼往来、每台给官马三十匹。统计每年运米需费。及增给蒙古官兵钱粮、添补驼马等费。共需银十二万九千余两。较商人范毓馪之运价。可省银十八万有奇。较都统丹津等之运价。可省银十二万有奇。其台站应如何移置。令总管五十四办理。寻经五十四奏言、自归化城至鄂尔昆。设台站三十二。用丁役八十。驼二百只。自张家口至归化城。设台站八。用丁役四十。驼一百只。其原设腰站。应彻者悉行裁彻。从之。
○吏部议准、闽浙总督郝玉麟疏言、嘉兴府属之秀水县王江泾地方。与江省吴江、震泽、等县。犬牙相错。南北要津。素称藏奸之薮。嘉兴总捕同知。驻劄乍浦。不能周历巡缉。该处仅设巡检一员。不足弹压。请添设王江泾总捕同知一员。将附近乍浦之石门、海盐、平湖、三县。归乍浦同知管辖。附近王江泾之嘉兴、秀水、嘉善、桐乡、四县。归王江泾同知管辖。其原设王江泾巡检。请裁。从之。
○刑部遵旨议奏、伊都立系身负重罪之人。复授为额外侍郎。办理粮饷。竟敢假捏报销。肆行分盗。应如英诚公丰盛额所拟。即将伊都立、在军前正法。以昭炯戒。得旨、伊都立、著改为应斩。监候秋后处决。余依议。
○工部议准、大学士管江南河道总督嵇曾筠疏言、南河工程。每年例拨两淮盐课银三十万两。年来物料充裕。请减十万两。得旨、江南河工协济银两。旧例三十万两。著照旧拨给。豫备充裕。不必裁减。
○工部等部议准、河东总督王士俊疏言、衮州镇标中军游击。改为督标中军副将。请照例添设中军都司一员。原设游击中军守备、应裁。其副将都司。添建衙署。从之。
○青海扎萨克和硕亲王察罕丹津故。以其养子旺楚克承袭。
○以原任侍郎图理琛、为内阁学士。
○以原任佥都御史李徽、署左佥都御史。
○遣翰林院侍读学士保良、致祭长白山等处。内阁侍读学士同济、致祭医巫闾山。翰林院侍讲学士伊尔敦、致祭东岳泰山等处。侍讲学士杨椿、致祭西岳华山等处。管礼部右侍郎事刑部左侍郎王纮、致祭中岳嵩山等处。兵部左侍郎杨汝谷、致祭南岳衡山。工部左侍郎王钧、致祭北岳恒山等处。通政使司通政使赵之垣、致祭南镇会稽山。詹事府少詹事福十宝、致祭南海。太常寺卿王<??泭>、致祭太昊伏羲氏等陵。太常寺少卿雅尔呼达、致祭炎帝神农氏等陵。太仆寺卿素著。致祭女娲氏等陵。太仆寺少卿鲁国华、致祭黄帝轩辕氏等陵。光禄寺卿纳尔泰、致祭少昊金天氏等陵。孔子阙里。詹事府詹事觉罗吴拜、致祭颛顼高阳氏等陵。鸿胪寺卿朱必阶、致祭夏禹王等陵。大理寺少卿卢承纶、致祭辽太祖陵。
○墨尔根城副都统多奇纳故。赐祭如例。
○甲申。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大义觉迷录、著照尚书徐本所请。停其讲解。其颁发原书。著该督抚汇送礼部。候朕再降谕旨。
○停止应选知县之进士、举人、分部学习之例。从礼部尚书任兰枝请也。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准、都统丹津奏、明年自归化城、运米至额尔德尼招。凡四万八百石。除募内扎萨克牛车挽载二万四百石外。其喀尔喀应运二万四百石。停止官驼。折给脚价。募商人驼只挽运。至需用米石。前经山西巡抚石麟、奏拨大同、朔平、仓米。运送归化城办理。路远费繁。应即于商人范毓馪、交还前借二府廒米内、就近拨运。从之。
○兵部议准、御史福海奏言、驿站递送文书。必须迟速得宜。尝见黑龙江等处将军、副都统。差递本报之骁骑校等。每行或多至八九人。不分事之缓急。一概日行六七站。差旋仍复飞驰。致马受伤者十有八九。请嗣后紧急要件。该将军等、于火牌内填日行几站。沿途照牌应付。其正副差官、每人止许跟役一名。亦不得多差人役。其寻常事件。照例日行两站。如原摺奉有朱批要务。兵部换给火牌。或填注原牌用印。勒限送到。如无要务。不遵牌票。越站多行者。令该驿丞呈报。咨部严参。应行令该处将军等遵照。遇紧要公文。准照定例连站星驰外。其平常事件。应照雍正三年议定之例。每日不许驰过三站。赍进本章、照例准差二人。各准带差役一名。如有背负物件。应用多人。仍于火牌内注明缘由。以凭稽查。从之。
○以署尚书户部左侍郎海望、为户部尚书。
○乙酉。上诣雍和宫梓宫前供奠。
○禁陈奏乐善好施。道不拾遗等事。谕曰、比来殷富之家。有愿出巳财、以赈恤乡里者。即周官五党相赒。通财救荒之遗意。是以皇考恩赐议叙。以鼓励风俗。而又恐因是或滋弊端。于本年五月间。山西巡抚石麟奏称、太原府绅衿士民。捐银贮公、以备赒恤一摺。特降谕旨、以为乐善好施者。大都由地方之水旱饥馑。捐资赈助。既平常无事时。或置义仓、义田、及养老育婴等事。必出于本人之诚心。而又能亲身料理。始可以惠乡闾而收实效。石麟于地方现无应办之事。而乃奏绅衿士民、捐银以备公用。直是另开捐纳之条。而胥吏土豪。乘此得以侵蚀。与所降原旨不合。曾经严加申饬。并令向后不得无故捐银交官。是皇考于奖诱善良之中。而豫防其流弊。至深且悉也。朕观各直省捐助一事。或督抚欲博化民成俗之誉。授意属员。或有司欲邀劝输宣力之名。多方迎合。竟至抑勒诛求。计家资之丰约。定捐输之多寡。甚且假公苛敛。中饱侵渔。名曰利民。而适以病民。诚有如皇考谕旨中所虑及者。嗣后各州县如遇荒歉。及修城筑堤公事。果有殷实良民。实情乐输者。许亲赴布政司具呈。详请题奏。地方官不得自行申报。其他如倡立义田、义仓、义学、义冢。许具呈本州县、详报上司立案。仍听本人身自经管。胥吏土豪。不得干涉。希图渔利。该督抚体公核实。大者题请。小者量行旌奖。倘有官吏勒派。该督抚失察。并有徇庇者。均照例分别处分。至于道不拾遗。盖以孔子至圣。德盛化神。所治仅蕞尔之鲁。故偶一有之。成康之际。周召辅治。百度修明。刑措四十余年。不闻有此。则非人情所常有之事。而政治之美。不徒恃此孑孑之小义可知矣。近见诸督抚以此陈奏者渐多。若不加禁遏。恐滋奸民邀赏。有司干誉之弊。诸督抚果能实心体国。子育蒸黎。休养化导。使衣食滋殖。仁让相先。太平之象。自有蕴蒸而不可掩者。亦不在道不拾遗之一节也。嗣后即果有此。该州县量行奖赏。不得申详。该督抚亦不得以此陈奏。
○饬督抚不得滥请改隶州县。增设官职。谕曰、朕闻利不十不变法。害不十不易制。盖以政有恒则易守。法数变则奸生。而况州县隶属之有常。文武职业之有定者乎。往者直省一二州县、理宜改隶。及员弁宜增设者。皇考曾允督抚之请。敕部议行。而督抚中遂有借此以见其整饬地方。留心吏治。而绝无关于利害之实者。不知改隶一邑。则狱讼钱谷。缘绝簿书。百弊丛生。急难综察。增设一官。则文移期会。事绪益纷。供给送迎。闾阎滋扰。且封域骤改。奸宄或致潜藏。官吏日增。责任转无专属。自后必州县离府逴远。实宜改隶。市镇繁杂之地。定须添官弹压者。方准具题酌度。其余不许渎奏。至于守土之官。必久于其职。而后政教可行。故周室郅隆。居官者以为姓氏。两汉之盛。为吏者长子孙。是以上下相亲。利病周知。而民安其政教也。近见道府州县员缺。督抚多题请更调。有二三岁而更。或一岁而更者。如此则虽有循良。不能从容展布。民何由被其休泽。诸督抚身为大臣。当实心体国。凡无关利害之事。不宜陈奏。况此类皆无利而有害乎。
○下旗民丧葬禁令。谕曰、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于中野。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榔。所以通变宜民。而达其仁孝之心也。本朝肇迹关东。以师兵为营卫。迁徙无常。遇父母之丧。弃之不忍。<?扌嶲>之不能。故用火化。以便随身捧持。聊以遂其不忍相离之愿。非得已也。自定鼎以来。八旗蒙古。各有宁居。祖宗墟墓。悉隶乡土。丧葬可依古以尽礼。而流俗不察。或仍用火化。此狃于沿习之旧。而不思当年所以不得已而出此之故也。朕思人子事亲。送死最为大事。岂可不因时定制。而痛自猛省乎。嗣后除远乡贫人。不能扶柩回里。不得已擕骨归葬者。姑听不禁外。其余一概不许火化。倘有犯者。按律治罪。族长及佐领等、隐匿不报。一并处分。朕又闻汉人多惑于堪舆之说。购求风水。以致累年停柩。渐致子孙贫乏。数世不得举葬。愚悖之风。至此为极。嗣后守土之官。必多方劝导。俾得按期葬埋。以妥幽灵。以尽子职。此厚人伦美风俗之要务也。务各凛遵毋忽。
○又谕、果亲王为皇考宣力多年。公忠诚直。皇考称为一德一心。朕即位以来。祗因总理事务。加给双俸。今当仰体皇考友爱之至意。再行加恩。履郡王、在朕诸叔之中。年齿最长。且实心办事。朕意欲晋封亲王。贝勒允禧、幼好读书。识见明晰。办理旗务。亦属妥协。朕意欲封为郡王。著总理事务王大臣、会同宗人府、定议具奏。
○又谕、朕以近日八旗办事。徒增事款。头绪纷繁。恐旧时淳朴之风。渐致湮没。曾降旨详加申饬。嗣后务须恪遵旧制。以期实效。不可妄事更张。徒滋纷扰。今览允禧所奏。实属切中情弊。著允禧会同八旗大臣。将从前条奏事件。应如何定例通行之处。斟酌画一。务期从简从易。经久可行。以副朕整饬旗务之至意。
○吏部题、大学士鄂尔泰、恩赏世袭一等轻车都尉。并原袭之三等男。照例归并。授为一等子。世袭罔替。从之。
○理藩院奏、翁牛特多罗都楞郡王罗卜藏、喀尔沁多罗贝勒和硕额驸、僧衮扎卜等、呈请留京。俟大行皇帝百日满后。再回游牧。得旨、蒙古王台吉、伊等祖宗。自太祖太宗时。倾心归化。世结婚姻。受恩深重。皇祖皇考、视伊等如子。体恤备至。伊等亦视同祖父。实心报效。今因皇考大事。来京居住。恳求守制百日。诚尊君亲上之实意。朕甚嘉焉。但念伊等地方紧要。各游牧处。俱有应办事务。今天气寒冷。著伊等俱回本地。再每年近御行走、蒙古王台吉等。俱令分班来京。不过令其学习礼仪。若俱令其守制百日。则游牧事务。必至废弛。今除值班人等外。其余皆令回去。照旧例轮班行走。
○以署镶红旗汉军都统策楞、为镶黄旗汉军副都统。以署镶黄旗汉军副都统参领马元熙、为正白旗汉军副都统。以署镶白旗满洲副都统头等侍卫索拜、为正蓝旗汉军副都统。
○丙戌。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吕耀曾、不必兼管顺天府府尹事务。其府尹员缺。著该部开列具奏。
○又谕、水利库一应钱粮。著即归并户部管理。王钧回京时。亦不必管理。
○谕八旗都统。从前皇考轸念效力行间人员。恐绝其禋祀。将太祖太宗时、所授世职人员、内有绝嗣未经承袭者。特派大臣查伊等族中亲戚。或本旗人内可继伊嗣袭职者。俱已准其承袭。世祖章皇帝以来。军功所授世职。亦系一体效力行间之人。因无子嗣。不与承袭。以致绝其禋祀。甚属可悯。著交与八旗、将世祖章皇帝以来。军功所授世职人员内。如有绝嗣未经承袭者。亦照前查明、如何承袭之处议奏。再世职人员内、有袭与子孙族人。缘罪革职者。如其原获情罪重大犹可。若因轻罪革职。即不与承袭。则原效力者之功。竟致泯没。亦著交与八旗、似此等者、详查分别情罪议奏。
○内务府查奏分赔等案。得旨、这查奏分赔代赔著赔等案。俱著宽免。其民人应追各案。著一并豁免。
○工部议准、闽浙总督郝玉麟疏言、闽省滩河危险。舟楫维艰。请于建宁府浦城县。至福州府古田县水口。大滩七十六处。凡河心石块。遍行錾凿。并修筑纤道。立柱指迷。坚制官船八只。豫备协救。以资利济。从之。
○调刑部侍郎申珠浑、为户部侍郎。
○以大学士朱轼之子举人朱必坦、承袭骑都尉。
○丁亥。谕总理事务王大臣。少卿巴德保、系山海关监督任内、因事彻回之员。理应将更换彻回缘由、声明摺内。乃伊公然似任满人员。含糊具奏。显系有心隐匿。希图恩赏。殊属不合。巴德保、著交该部察议具奏。其羡余银一万四千两。毋庸赏给。著赏给内阁官员等四千两。其余一万两。交总理事务王大臣等、酌量赏给朕往雍和宫、沿途管街步兵等。
○总理事务王大臣议覆、平郡王福彭等奏请、自洪郭尔鄂隆彻还京兵。及巴里坤彻还打牲乌拉兵。各增管辖官员一摺。前以大兵进剿。故额驸策凌等、有兵丁编队、增委各官之请。今大兵已彻过半。所有留驻兵丁。无庸增委。平郡王所奏过多。请令大将军量减。已委者于缺出时扣除。从之。
○礼部议覆、河东总督王士俊疏请、致祭河南开封府城河神庙。应令该督往祭。祭文香帛。部臣敬谨阅看。派员赍往。扁额字样。内阁撰进呈。得旨。河神显示灵异。皇考特旨致祭。以答神贶。朕亲阅祭文香帛。用展诚敬报享之意。余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