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外交史料选辑


  使英曾纪泽致总署与法廷磋商和约电

  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奏台北沪尾大战获胜现筹规复基隆折(附旨)

  粤督张之洞致枢垣法兵船分赴台越现增兵出关电

  旨寄刘铭传台饷紧急已严催赶办不得饰词推诿电

  使英曾纪泽致总署法俟华出偿款则退台北之兵电

  旨寄曾国荃据奏北洋快船在沪修理着赶修赴闽电

  全权大臣曾国荃致总署威利船装勇械已立合同电

  旨南洋五船着曾国荃饬赴闽省妥筹援台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已令式百龄赴旅顺电

  兵部尚书彭玉麐等致枢垣已派兵渡台需饷向港商暂借请敕拨还电

  旨寄彭玉麐等援台甚是借款奏明由部核办电

  直督李鸿章致总署闽抚刘请饬闽关借二十万不可失信电

  全权大臣曾国荃致枢垣法大举兵我不能敌台北一失台南立亡请速派援电

  闽督杨昌浚致枢垣吴鸿源自厦带队潜渡台湾电

  旨寄曾国荃杨岳斌着调度五船援台电

  鸿胪寺卿邓承修奏疆臣阻兵台防危急请派重臣速往调度折(附禀呈二件)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刘铭传电称川勇由恒春上岸鎗亦到电

  旨着程文炳军由江入闽速复基隆电

  旨龚照瑗交刘铭传差委着邵友濂办理援台事宜电

  台道刘璈奏法违公法封禁台口阻碍通商请咨各国理论折

  台道刘璈奏请与德国立互助盟约以保全台片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刘铭传电称法到七轮攻沪尾并刘璈跋扈请转达电

  闽督杨昌浚致枢垣报到任后收支数目及存款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据邵友濂电援台各事亟须秘密请留龚照瑗筹办电(附旨)

  粤督张之洞致枢垣报运台饷械并法兵病毙过半电  

  粤督张之洞致枢垣吴鸿源渡澎募勇拟为力筹饷械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台道刘璈不肯接济台北电

  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奏抵闽详查台湾防务并筹赴援折(附上谕)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请派淮勇援台电

  旨着杨昌浚与台湾各官通力合筹电

  旨寄左宗棠等法船聚泊基沪着各军迅速援台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据福州电恪靖营渡台电

  粤督张之洞致枢垣规越援台饷无所出拟借德款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刘铭传电称台北乞援电

  旨据杨昌浚电称设道济公栈通台湾文报并刘铭传请调旧部着张之洞筹奏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据刘铭传电台北紧急请筹援电

  左宗棠杨昌浚致枢垣报援军抵澎并拟借洋款以备援台电(二件)

  旨寄刘铭传台北增勇添饷着迅图进取电

  旨着刘铭传迅复基隆电

  粤督张之洞致总署向德商借款五十万镑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威利船载勇械到台请予保奖电

  闽抚刘铭传奏台北军情紧急请速派援师折(附旨)

  闽抚刘铭传奏招抚法军越人片(附旨)

  全权大臣曾国荃致枢垣遵查援台各船行程电

  全权大臣曾国荃致枢垣援台五船在石浦港法船吃水深不能入电

  使英曾纪泽致总署与英廷议法封台口电

  闽督杨昌浚致总署请向英质问代法运饷械电

  粤督张之洞致枢垣法有扰粤信现筹防廉钦电

  闽抚刘铭传致枢垣法添兵连战请派船速援电

  江督曾国荃致枢垣报援台各船行踪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闽抚刘电称台事危迫请运送饷械并拨兵轮电

  甘督杨岳斌致枢垣报所带干军暂扎福州策应长门金牌电

  旨寄李鸿章曾国荃着派南北洋兵轮援台电

  旨寄曾国荃等着接济龚照瑗援台电

  旨寄刘铭传已令左宗棠借洋款济台防电

  旨着刘铭传进攻基隆并查覆刘璈致英领事照会电

  江督曾国荃致枢垣澄驭两船在石浦被轰电

  粤督张之洞致总署汇丰借款已议定并代鲍军筹饷百万由何处还请代奏电(二件

  粤督张之洞致枢垣云桂台饷械均经分别筹运电

  左宗棠穆图善杨昌浚致总署借定洋款四百万电

  旨着刘铭传等速筹方略将基隆克复电

  闽督杨昌浚致枢垣王诗正等援台分期出发电

  旨寄曾国荃刘秉璋开济三船饬回南洋电

  旨询刘铭传不令吴鸿源赴前敌意见电

  江督曾国荃致枢垣报开瑞琛三船回沪电

  粤督张之洞致总署借汇丰款请催巴使电港电

  使法许景澄致总署报法人示意肯退基隆电

  江督曾国荃致枢垣法船在镇口开炮电

  粤督张之洞致枢垣报台北恶战我军夺回月眉山电

  彭玉麐张之洞奏分遣广军大举规越以缓台围折

  帮办福建军务杨岳斌致枢垣报带队渡台电

  浙抚刘秉璋致枢垣请派程文炳来浙防守电

  江督曾国荃致枢垣报法人弃基隆驻普陀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法兵在基隆前进夺营我兵伤亡千余电

  谕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法使议约电

  闽抚刘铭传提督孙开华奏台防战胜并战守情形折

  军机处奏酌核赫德所递法国拟订善后事宜折

  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致枢垣台军接战失利电

  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致枢垣向汇丰借款百万镑电

  办理援台事宜邵友濂致枢垣法统领毙命孤拔据澎湖电

  旨寄左宗棠着将王诗正失事情形据实参奏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刘铭传杨昌浚报台防危急并澎湖失守电(二件)

  使法许景澄致总署赫议各条已在巴黎画押电(二件)

  谕法允修好各路军营着撤回边境电

  帮办援台事宜龚照瑗致枢垣报饷械运台电

  旨寄各督抚法来请和定期停战条款未定之先仍严密整备电

  粤督张之洞致枢垣停战则可撤兵则不可电(附旨)

  直督李鸿章致总署法使来电言停战并启封口岸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报淡水及宣泰均获大胜电

  左宗棠杨昌浚致总署法请和有无翻覆殊难逆料电

  军机处致杨昌浚张之洞请派员知照台防越防各军停战电(二件)

  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奏为要盟宜慎防兵难撤折

  闽抚刘铭传等奏法兵分攻月眉山我军众寡不敌退守河南布置情形折(附上谕)

  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等奏援台各营苦战获胜因援断退师折

  直督李鸿章等奏与法使商议条约画押竣事折(附中法新约)

  直督李鸿章奏和议成后请向法使索还所掳平安弁兵片

  直督李鸿章奏中法因战事被掳兵民互相交还片

  督办福建军务左宗棠等奏查明澎湖失事文武员弁下落请旨惩处折

  帮办福建军务杨岳斌等奏澎湖法船撤退并查明失守情形折

  谕杨昌浚刘铭传等台湾建设行省着会商奏办电

  粤督张之洞致总署日人以兵轮失踪为词拟派舰来粤寻访电

  闽督杨昌浚致总署日领知照不派兵舰到闽寻船电

  总署致李鸿章英法德等使言台湾系通商口岸希停收洋里电

  总署奏台湾抽收洋商厘金与约不符请旨遵办折(附旨)

  直督李鸿章致总署刘铭传电台湾洋商完税请补叙府城口并半税二节电(二件)

  总署致李鸿章转刘铭传洋商入内地不领单则抽厘电

  总署致李鸿章转刘铭传通商口岸无论城镇皆为口岸电

  直督李鸿章致总署「台湾府城口」字样本属牵混电

  直督李鸿章致总署刘铭传电台湾无租界可免电(二件)

  直督李鸿章致总署刘电免厘事请辨明约章口字电

  总署致李鸿章转刘铭传准洋商采买樟脑电

  台抚刘铭传奏洋商应完子口半税申明约章折

  台抚刘铭传奏辨明内地土货厘金片

  直督李鸿章致总署刘铭传电称洋商采买樟脑不得深入番社电

  总署致李鸿章天津洋税办法请告知台抚参酌电

  台抚刘铭传致总署后山番变已相机剿办请代奏电

  直督李鸿章致总署刘铭传报快船已到台电

  台抚刘铭传致总署德商樟脑事不肯在台商办请知照德使电

  总署致刘铭传英使称领事假满来台电

  台抚刘铭传奏基隆煤矿拟归英商承办请旨饬议折

  军机处与总署会议应付日本事宜概略(二月二十二日)

  闽督谭锺麟致总署日舰到闽请派舰往来长崎台湾使知有备电

  台抚邵友濂致枢垣询若日船进口如何办理请示电

  礼部侍郎志锐奏日人谋占朝鲜请速决大计折

  台抚邵友濂致枢垣报布置台湾防务电

  旨着刘永福帮办台湾防务电

  台抚邵友濂致枢垣台岛饷机支绌请饬南北洋及闽督筹济电

  台抚邵友濂奏筹备海防及布置情形并恳拨的款折

  台抚邵友濂致枢垣报台境布防并策应澎湖电

  旨寄邵友濂着杨岐珍总统基隆沪尾各军电

  台抚邵友濂致总署据税务司称英售与日运货之船虽未换旗亦应充公请询英使电

  台抚邵友濂致总署报拿获接济敌船名巴山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沪电日出兵三队每队三万来华乞分饬闽浙台粤严防电

  旨寄刘坤一防日袭台湾严查济敌米粮勿信沪作局外说并令程文炳北上电(四件)

  旨着邵友濂速覆包镑借款事并饬刘永福北上电(二件)

  旨寄谭锺麟饬派廖得胜等渡台电

  旨寄李鸿章令刘铭传来京陛见电

  旨寄邵友濂着询刘永福能否率偏师直捣长崎电

  台抚邵友濂致枢垣据刘永福咨直捣长崎未敢曰能乞代奏电(附旨)

  台藩唐景崧致枢垣乞恩销去帮办台防带防营北上电(附旨二件)

  台抚邵友濂奏请简大员迅接抚篆以一事权电(附旨二件)

  闽督谭锺麟致枢垣请旨饬邵友濂唐景崧不可各存意见电

  旨着谭锺麟查明浙台两抚能否胜任电

  旨寄张之洞日船恐扰南洋着饬沿江沿海严防电

  派张荫桓邵友濂至日修好国书(附上谕)

  江督张之洞等致军务处南洋练外海水师拟向德国借款购船炮请旨电

  直督李鸿章致枢垣曾国荃报预备五船援台电

  南洋电称:『左侯相奏,商派南洋五船。向日左相办事,总是独抒忠爱,从未采听人言。至于事理之能行与否、成败利钝,左相均未深思;荃尤未敢置问。尊处电指快船,荃覆电亦指快船而言;非允三船而不允五船也。荃断不敢自伸其说,而委过于人。现俟北船来江密商一切,惟有尽心努力以报国恩;何忍顾恤五船』等语。南洋本非执定三船之说,鸿已飞饬现驻旅顺口之「超勇」、「扬威」快船管驾官赶紧预备粮饷、子药,克日起椗南下入江,与南洋所派五船会齐,相机前进。乞代奏,仰慰圣廑。(九月二十一日)

  军机处奏英欲调停战事拟订办法请寄李鸿章曾纪泽核办折(附旨及条款)

  醇亲王奕譞奏:为法、越之事,现英国欲出为调停,拟订办法八条;俟钦定后,电寄李鸿章、曾纪泽酌核办理事。

  查前允福禄诺五条津约,明知法国所沾利益甚大;祗以两国和好有年,故以大度置之。讵福禄诺自抹草约,狡辩不认谅山之役法将先开衅端,转向中国横索兵费;而中国仍欲保全和局,屡次照会剀切详明。乃法使巴德诺、法提督孤拔等不顾礼义、恃诈失信,致有不候照覆遽攻基隆、战期之前遽犯马江之事。卒之师徒挠败,贻笑华洋。是不但得罪中国,抑亦为法国之玷;且从此不足以取信于环球各国也。然中国素尚宽厚,犹不愿与法国遽行决绝;虽屡次接仗,而巴德诺仍许其安居上海,各省法人亦极力保护。凡此宽仁之举,实为震古烁今;原冀法国感悟,津约或可续议。今巴德诺受福不知、孤拔但恃凶横,竟声言封我台湾海口,阻滞各国商务;是中未绝法、法先绝中,不但津约五条至此真废,即尽废以前旧约亦事理当然。况中国基隆首获胜仗,马江亦战状相当;近日淡水之战,斩将搴旗,尤为大捷。入越各军,屡报获胜。现已雄师云集、力筹大举之际,若率允和议,既不足对环球各国,亦不足对中国人民。如法国实心悔祸,必须遵照中国拟办八条,方可重申睦谊;否则,和议即难开办。谨奏。

  光绪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奉旨:『电曾纪泽:现拟议约八条,发交阅看。法如悔祸就商,该大臣即本此议与之商榷,随时电奏请旨』。

  谨将拟定办法八条,恭录呈览。

  一、津约本已作为废纸,今既修和,仍准商议;惟界务、商务尚须酌改,总期彼此有益。

  一、滇、粤边外,中国驻兵业已多年;将来勘定南界,由谅山至保胜一带划一直线,为中国保护通商界限。

  一、中国线界之外设关通商事宜,将来派员详细定议,总期于两国均有裨益。

  一、中国之于旧属,受其贡献,不预其政。今法国只可在越南通商,不应有保护该国之名。嗣后越南贡献中国及该国一切政令,法国不得阻止干预,以合至理。

  一、法国应派公正大臣,与中国驻英曾大臣或文移详议、或同来中国商办。

  一、中、法文字不同,翻译恐涉歧误;此次立约,中国应以中国文字为主,法国应派通晓中国文字之员详慎翻译,并令画押以昭慎重。

  一、现既议和,中国入越之兵均暂扎不进;法军退出基隆,泊船待议。俟和议就绪,两国定期撤兵。至台湾封口之说有碍各国商务,应由法国自行撤去。倘以占据基隆为要挟之计,和议即难开办。

  一、两国构兵,中国既费巨款,复添备保护在华法人之费,业经数月;马江之战,法人先期攻我水师,致损华船数只:理应计较索偿。今已弃怨修好,中国亦可免索此项巨款。若法国有不允之条,应先赔中国以上各费,再明定和战之局。

  使英曾纪泽致总署法廷对和议情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