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稿台湾资料选辑


  顺治元年四月,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关,破李自成。进亲王;命为定国大将军,南征。定怀庆,进次孟津,遣巴牙喇纛章京图赖率兵先渡;自成守将走,沿河十五寨堡皆降。再进次陕州,克灵宝。再进,距潼关二十里,自成兵据山列营;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努山及图赖、鄂硕等击破之。二年正月,自成亲率步骑迎战,师奋击,歼其步卒,骑卒奔溃;及夜,屡犯屡北,凿重壕、立坚壁。师进,发巨炮迭战,自成兵三百骑冲我师,贝勒尼堪、贝子尚善等跃马夹击,屡破敌,垒尸满壕堑,械冑弥山野;自成精锐略尽,遁归西安,其将马世尧率七千人降。入潼关,获世尧所遣致自成书,斩以徇。进次西安,自成先五日毁室庐,挈子女、辎重出蓝田口,窜商州,南走湖广。

  二月,诏以陕西贼付英亲王阿济格,趣多铎自河南趋淮、扬;师退,徇南阳、开封,趋归德,诸州县悉降。所至设官吏,安集流亡。诏褒多铎功,赐嵌珠佩刀、鋄金鞓带。四月,师进次泗州,渡淮,趋扬州。遣兵部尚书汉岱等先驱,得舟三百余;围七日,克之,杀明大学士史可法。五月,师再进,次扬子江北岸。明将郑鸿逵等以水师守瓜洲、仪真,师列营相持,造船二百余,遣固山额真拜音图将水师薄南岸;复遣梅勒额真李率泰护诸军渡江,明福王由崧走太平。师再进,明忻城伯赵之龙等率文武将吏籍马步兵二十三万有奇,使迎师。多铎至南京,承制受其降,抚辑遗民。遗贝勒尼堪、贝子屯齐徇太平,追击明福王;福王复走芜湖,图赖等邀之江口,击杀明将黄得功,获福王。捷闻,上遣侍臣慰劳。明潞王常淓守杭州,遣贝勒博洛率师讨之;潞王降,江、浙底定。多铎承制,改南京为江南省,疏请授江宁、安庆巡抚以下官。别遣精奇尼哈番吴兆胜徇庐江,和州并下。诏遣贝勒勒克德浑代镇江宁,召多铎还京师。上幸南苑,行郊劳礼;进封德豫亲王,赐黑狐冠、紫貂朝服、金五千、银五万、马十、鞍二。

  三年,命为扬威大将车,偕承泽郡王硕塞讨苏尼特部腾机思、腾机特等。师至盈阿尔察克山,闻腾机思方在衮噶噜台,疾行三昼夜,败之于谔特克山,斩台吉茂海;渡图拉河,追至布尔哈图山,斩腾机特子二、腾机思孙三,尽获其孥。师次扎济布喇克,喀尔喀土谢图汗遣兵二万、硕雷车臣汗遣兵三万迎战;我师奋击,逐北三十余里,先后斩级数千、俘千余,获驼千九百、马二万一千一百、牛万六千九百、羊十三万五千三百有奇。师还,上出安定门迎劳,加赐王鞍马一。

  四年,进封为辅政叔德豫亲王,赐金千、银万、鞍马二,封册增录功勋。六年三月,以痘薨;年三十六。九年三月,睿亲王既削爵,以同母弟,追降郡王。康熙十年,追谥。乾隆四十三年正月,诏配享太庙。多铎子八,有爵者四:多尼、董额、察尼、多尔博。

  ——以上选自原书卷二二五(「列传」五「诸王」四)。

  五

  奕欣

  奕譞

  奕欣

  恭忠亲王奕欣,宣宗第六子。与文宗同在书房肄武事,共制枪法二十八势、刀法十八势;宣宗赐以名,枪曰「棣华协力」、刀曰「宝谔宣威」,并以白虹刀赐奕欣。

  文宗即位,封为恭亲王。咸丰二年四月分府,命仍在内廷行走。三年九月,洪秀全兵逼畿南,以王署领侍卫内大臣,办理巡防;命仍佩白虹刀。十月,命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四年,迭授都统、右宗正、宗令。五年四月,以畿辅肃清,予优叙。七月,孝静成皇后崩,上责王礼仪疏略,罢军机大臣、宗令、都统,仍在内廷行走、上书房读书。七年五月,复授都统。九年四月,授内大臣。

  十年八月,英吉利、法兰西兵逼京师,上命怡亲王载垣、尚书穆荫与议和;诱执法使巴夏礼,与战。师不利,文宗幸热河;召回载垣、穆荫,授王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王出驻长辛店,奏请饬统兵大臣激励兵心,以维大局;克勤郡王庆惠等奏释巴夏理,趣王入城议和。英、法兵焚圆明园,豫亲王义道等奏启城,许英、法兵入。王入城,与议和订约,悉从英、法人所请;奏请降旨宣示,并自请议处。上谕曰:『恭亲王办理抚局,本属不易;朕深谅苦哀,毋庸议处』。十二月,奏通商善后诸事。初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命王与大学士桂良、侍郎文祥领其事。王疏请训练京师旗兵,并以吉林、黑龙江与俄罗斯相邻,边防空虚,议练兵筹饷;上命都统胜保议练京兵、将军景淳等议练东三省兵。

  十一年七月,文宗崩,王请奔赴;两太后召见,谕以赞襄政务王大臣端华、载垣、肃顺等擅政状。穆宗侍两太后奉文宗丧还京师,谴黜载垣等;授议政王,在军机处行走,命王爵世袭、食亲王双俸,并免召对叩拜、奏事书名。王坚辞世袭;寻命兼宗令,领神机营。同治元年,上就傅,两太后命王弘德殿行走,稽察课程。三年,江宁克复,上谕曰:『恭亲王自授议政王,于今三载;东南兵事方殷,用人行政、征兵筹饷,深资赞画,弼亮忠勤。加封贝勒,以授其子辅国公载澄;并封载浚辅国公、载滢不入八分辅国公』。

  四年三月,两太后谕责王信任亲戚、内廷召对时有不检,罢议政王及一切职任。寻以惇亲王奕欣、醇郡王奕欣及通政使王拯、御史孙翼谋、内阁学士殷兆麟、左副都御史潘祖荫、内阁侍读学士王维珍、给事中广诚等奏请任用,广诚语尤切;两太后命仍在内廷行走,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王入谢,痛哭引咎;两太后复谕『王亲信重臣,相关休戚;期望既厚,责备不得不严。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七年二月,西捻逼畿辅,命节制各路统兵大臣,授右宗正。十一年九月,穆宗大婚,复命王爵世袭。十二年正月,穆宗亲政;十三年七月,上谕责王召对失仪,降郡王,仍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并夺载澄贝勒。翼日,以两太后命,复亲王世袭及载澄爵。十二月,上疾有间,于双俸外复加赐亲王俸;旋复加剧,遂崩。德宗即位,复命免召对叩拜、奏事书名。

  光绪元年,署宗令。十年,法兰西侵越南,王与军机大臣不欲轻言战,言路交章论劾;太后谕责王等委靡因循,罢军机大臣,停双俸,家居养疾。十二年十月,复双俸。自是,国有庆,屡增护卫及甲数;岁时祀事赐神糕,节序辄有赏赉以为常。

  二十年,日本侵朝鲜兵事急,太后召王入见,复起王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总理海军,会同办理军务,内廷行走。仍谕王疾未愈,免常川入直。寻又命王督办军务,节制各路统兵大臣。十一月,授军机大臣。

  二十四年,授宗令,王疾作。闰三月,增剧;上奉太后三临视。四月,薨;年六十七。上再临奠,辍朝五日,持服十五日。谥曰「忠」,配享太庙;并谕王忠诚匡弼、悉协机宜,诸臣当以王为法。

  子四:载澄,贝勒加郡王衔,谥「果敏」;载滢,出为锺端郡王贝勒后,袭贝勒,坐事夺爵归宗;载浚,与载滢同时受封;载潢,封不入八分辅国公。载澄、载浚、载潢,皆前王卒;王薨,以载滢子溥伟为载澄后,袭恭亲王。

  奕譞

  醇贤亲王奕譞,宣宗第七子。文宗即位,封为醇郡王。咸丰九年三月分府,命仍在内廷行走。穆宗即位,谕免宴见叩拜、奏事书名;迭授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神机营。同治三年,加亲王衔。四年,两太后命弘德殿行走,稽察课程。十一年,进封醇亲王。十二年,穆宗亲政,罢弘德殿行走。

  德宗即位,王奏两太后,言『臣侍从大行皇帝十三年,昊天不吊,龙驭上宾;仰瞻遗容,五内崩裂。忽蒙懿旨下降,择定嗣皇帝。仓猝昏迷,罔知所措;触犯旧有肝疾,委顿成废。惟有哀恳矜全,许乞骸骨,为天地容一虚糜爵位之人、为宣宗成皇帝留一庸钝无才之子』!两太后下其奏。王大臣集议,以王奏诚恳,请罢一切职任,但令照料菩陀峪陵工;从之。命王爵世袭,王疏辞;不许。光绪二年,上在毓庆宫入学,命王照料。五年,赐食亲王双俸。

  十年,恭亲王奕欣罢军机大臣,以礼亲王世铎代之;太后命遇有重要事件,与王商办。时法兰西侵越南,方定约罢兵,主议建海军。十一年九月,设海军衙门;命王总理节制沿海水师,以庆郡王奕劻、大学士总督李鸿章、都统善庆、侍郎曾纪泽为佐。定议练海军自北洋始,责鸿章专司其事。十二年三月,赐王与福晋杏黄轿;王疏辞,不许。

  鸿章经画海防,于旅顺开船坞、筑炮台,为海军收泊地;北洋有大小战舰凡五,辅以蚊船、雷艇,复购舰英、德,渐次成军。五月,太后命王巡阅北洋,善庆从焉;会鸿章自大沽出海至旅顺,历威海、烟台,集战舰合操,遍视炮台、船坞及新设水师学堂,十余日毕事。王还京,奏奖诸将吏及所聘客将;请太后御书,牓悬大沽海神庙。

  太后命于明年归政;王疏言:『皇帝甫逾志学,诸王大臣吁恳训政;乞体念时艰,俯允所请!俟及二旬,亲理庶务。至列圣宫廷规制,远迈前代;将来大婚后一切典礼,咸赖训教。臣愚以为诸事当先请懿旨,再于皇帝前奏闻;俾皇帝专心大政,承圣母之欢颜,免宫闱之剧务。此则非如臣生深宫者,不敢知、亦不敢言也』。太后命:毋庸议。十三年正月,上亲政。四月,太后谕预备皇帝大婚,当力行节俭;命王稽察。十四年九月,王奏:『太平湖赐第,为皇帝发祥地。世宗以潜邸升为宫殿;高宗谕:子孙有自藩邸绍承大统者,应用其例』。太后从之,别赐第,发帑十万葺治。十五年正月,大婚礼成,赐金桃皮鞘戎服刀,增护卫。葺治邸第未竟,复发帑六万;并进封诸子载澧镇国公、载洵辅国公、载涛赐头品顶带孔雀翎。二月,河道总督吴大澄密奏,引高宗「御批通鉴辑览」略谓:『宋英宗崇奉濮王、明世宗崇奉兴王,其时议者欲改称伯叔,实人情所不安。当定本生名号,加以徽称』。且言:『在臣子出为人后,例得以本身封典貤封本生父母;况贵为天子!天子所生之父母,必有尊崇之典。请饬廷臣议醇亲王称号、礼节,特旨宣示』!——上即位逾年,王密奏:『臣见历代继承大统之君推崇本生父母者,备载史书。其中有适得至当者焉,宋孝宗不改子称秀王之封是也;有大乱之道焉,宋英宗之濮议、明世宗之议礼是也。张璁、桂萼之俦,无足论矣;忠如韩琦,乃与司马光议论抵牾,其故何欤?盖非常之事出,立论者势必纷沓扰攘。乃心王室,不无其人;而以此为梯荣之具,迫其主以不得不视为庄论者,正复不少。皇清受天之命,列圣相承,十朝一脉。讵穆宗毅皇帝春秋正盛,遽弃臣民;皇太后以宗庙社稷为重,特命皇帝入承大统,复推恩及臣以亲王世袭罔替:渥叨异数,感惧难名,原不须更生过虑。惟思此时垂帘听政,简用贤良;廷议既属执中,邪说自必潜匿。倘将来亲政后,或有草茅新进趋「六年拜相」快捷方式,以危言故事耸动宸聪;不幸稍一夷犹,则朝廷滋多事矣。仰恳皇太后将臣此折留之宫中,俟皇帝亲政,宣示廷臣世赏之由及臣寅畏本意,千秋万载,勿再更张。如有以治平、嘉靖之说进者,务目之为奸邪小人,立加屏斥。果蒙慈命严切,皇帝敢不钦遵!不但臣名节得以保全,而关乎君子小人消长之机者,实为至大且要』。太后如王言,留疏宫中。大澄疏入,谕曰:『皇帝入承大统,醇亲王奕譞谦卑谨慎,翼翼小心;十余年来,殚竭心力,恪恭尽职。每优加异数,皆涕泣恳辞。前赐杏黄轿,至今不敢乘坐。其秉心忠赤,严畏殊常;非徒深宫知之最深,实天下臣民所共谅。光绪元年正月初八日,王即有「豫杜妄论」一奏;请俟亲政宣示,俾千秋万载勿再更张。自古纯臣,居心何以过此!当归政伊始,吴大澄果有此奏;特明白晓谕,并将王原奏发钞,俾中外咸知。贤王心事,从此可以共白;阚名希宠之徒,更何所容其觊觎乎』!

  十六年正月,以上二十万寿,增护军十五、蓝白甲五十,授载涛二等镇国将军。十一月,王疾作;上亲诣视疾。丁亥,王薨;年五十一。太后临奠,上诣邸成服,定称号曰皇帝本生考——称「本生考」;遵高宗御批,仍原封,从王志也;谥曰「贤」,配享太庙。下廷臣议:上持服期年,缟素;辍朝十一日。初祭、大祭、奉移前一日,亲诣行礼;御青长袍褂,摘缨。期年内,御便殿,用素服。葬以王、祭以天子,立庙班讳。十八年,葬京师西山妙高峰。宣统皇帝即位,定称号曰皇帝本生祖考。

  子七;德宗,其第二子也。载洸,初封不入八分辅国公,进镇国公;载澧,袭醇亲王,宣统皇帝即位,命为监国摄政王;载洵,出为瑞郡王奕志后;载涛,出为锺郡王奕譞后。宣统间,载洵为海军部大臣、载涛为军谘府大臣,主军政;三年十月,并罢。

  ——以上选自原书卷二二八(「列传」八「诸王」七)。

  六

  张煌言(张名振、王翊等)

  郑成功(子锦、锦子克塽)

  李定国

  张煌言(张名振、王翊等)

  张煌言,字玄箸;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举人;时以兵事急,令兼试射,煌言三发皆中。慷慨,好论兵事。

  顺治二年,师定江宁;煌言与里人钱肃乐、沈宸荃、冯元扬等合谋奉鲁王以海。煌言迎于天台,授行人;至绍兴,称监国,授翰林院修撰,入典制诰、出领军旅。三年,师溃;归,与父母、妻子决。从王次石浦,与黄斌卿军相犄角;加右佥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