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清史稿台湾资料选辑
清史稿台湾资料选辑
****
(光绪)二年,……日本屯兵琉球,福建巡抚丁日昌以琉球距台北鸡笼水程不过千里,请统筹全局以防窥伺;报可。
三年……五月,琉球国王密遣陪臣赍咨赴闽诉日本阻贡物;闽浙总督何璟等以闻,并出使日本大臣何如璋(?)。如璋乃往日本外务寺岛宗则商议,并照会其外务卿;延不答复。
五年正月,日人驱遣琉球官员之在日本者令回琉球;并派内务大丞松田往琉球,废琉球为郡县,并令改用纪元。如璋函报总署,复亲往见其内务卿伊藤博文及外务卿;皆不得要领。时有美前总统格兰忒者游历来华,又将有日本之行;鸿章因以琉球事相托,格兰芯慨然以调处自任。及至日本,以琉球各岛本分三部,商拟将中部归球,立君复国,中、东两国各设领事保护;其南部近台湾,为中国属地,割隶中国;北部近萨摩岛,为日本属地,割隶日本:冀可息事。而日本总称琉球为己属国,改球为县系其内政;格兰忒请另派大员会商。李鸿章因达总署,请照会日本外务省,请其另派大员来华会商;而日本则欲中国另派大员前往东京——或如光绪二年在烟台会议,李鸿章执不许。会俄因废约事与中国肇衅,詹事府左庶子张之洞奏「俄人恃日本为后路,宜速联络日本,所议商务可允者早允;但得彼国两不相助,俄事自沮」。政府得奏,因徇日使宍户玑之请,以南部宫古、八重山二岛归中国而加入内地通商照各国「利益均沾」之条。宍户玑又以「本国见与西洋各国商议增加关税、管辖商民两事,美国已允;请一并加入条约」!总督以日本既与各国商议,俟日本与各国订定后再彼此酌议,暂不并加入约;已定议矣。而右庶子陈宝琛以「俄事垂定,球案不宜遽结、日约不可轻许」上言,两江总督刘坤一、出使日本大臣黎庶昌、内阁学士黄体芳各有建议,皆不果行。
八年十二月,李鸿章复与总署议球案,欲就前议中国封贡议结;仍不决。
……
十二年五月,日本公使盐田议修约。李鸿章以为宜缓,因致总署谓:『日廷现与欧美各国改约,应俟彼商定后,我再与议;庶可将西国所订各款,参酌办理。又球案亦当并商妥结,免致彼此久存芥蒂。请总署酌夺』!旋因长崎兵捕互斗案出,暂置未议;而琉球遂属于日,不复议及矣。
****
二十年三月,朝鲜东学党乱作,乞援于中国,中国派兵前往。日本旋亦以兵往,李鸿章电驻日公使汪凤藻与日本政府抗议;日仍陆续出兵。及事平,驻韩道员袁世凯牒日本驻韩公使大鸟圭介援约同时撤兵。日本外务省提出三项:一、中日两国兵协同平定韩国内乱;二、乱定后,两国各设委员于京城监督财政及吏治;三、募集公债,以为朝鲜改革经费。总署电令汪凤藻答复,略谓朝鲜内政应由朝鲜自由改革,不应干预。日本政府覆凤藻谓:朝鲜缺独立资格,日本为邻邦交谊,不能不代谋救济。既又提出二条件,谓无论中国政府赞成提案与杏,日本军队决不撤回。中国主撤兵再议,日本则要求议定再撤兵;特久不下。七日,日本遂宣战,误击沈「高升」英船。时日本寓华商民属美领事保护,中国寓日商民亦托美保护;美使调停无效。及战事起,提督叶志超、卫汝贵守平壤、牙山,先溃,左宝贵阵亡;海军继败。于是日军渡鸭绿江,九连城、凤凰城、金州、海城、大连、旅顺、盖平、营口、登州次第失守;又破威海卫,袭刘公岛,降提督丁汝昌,海军舰尽熸。
初,日人志在朝鲜。至是,并欲中国割地、赔费,指索台湾;又提出四条件:一、派大员往东洋议约;二、赔兵费五万万;三、割旅顺及凤凰城以东城;四、韩为自主之邦。二十一年正月,命张荫桓、邵友濂赴日本议和,拒不纳;乃以李鸿章为全权。鸿章至日本,日本派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为全权大臣,与鸿章会议于马关;月余不决。鸿章旋为日本刺客所伤,又命其子李经芳为全权帮办。卒订约十一款,认朝鲜独立、割辽南及台湾、赔款二万万,且许以内地通商、内河行轮、制造土货等事;暂行停战。张之洞、刘坤一等闻之,亟电力争;俄国亦约法、德,劝日让还辽南。日索交台湾益亟,朝旨命台湾巡抚唐景崧交台。台民汹汹欲变,并引「公法」力争;政府不得已,又因王文韶、刘坤一电阻,乃谕之曰:『新定和约,让地两处、赔款二万万,日人坚执非此不能罢兵。连日廷臣来奏,皆以和约为必不可准。目前事机至迫,和、战两事利害攸关,即应主断』。命直陈;又命李鸿章覆电伊藤展期。鸿章以原议批准电知,若改约另议,适速其决裂;请暂行批换。乃派道员伍廷芳、联方等往烟台换——初限期四月十四日,及伍廷芳等至烟台,日使伊东美久治请速换约,限十四日申刻。廷芳驳以停战至十四夜子刻为止,乃听稍缓。亥刻换讫,伊东美久治即行。
会台湾民变,将劫唐景崧、刘永福守台,别求各国查照「公法」从公剖断。于是日派水师提督桦山资纪赴台,限日交割;政府乃派李经芳为交付台湾大臣。经芳之澎湖,与桦山指交于舟次。自是,台湾属日矣!……
——选自原书卷一六五(「志」一四○「邦交」六)。
和兰
和兰,「明史」作荷兰,欧罗巴滨海之国。
清顺治十年,因广东巡抚请于朝,愿备外藩,修职贡。十三年,赍表请朝贡;部议五年一贡,诏改八年一贡,以示柔远。十八年,郑成功攻台湾,逐和兰而取其它;诏徙沿海居民,严海禁。
(康熙)二十二年,和兰以助剿郑氏功,首请开海禁通市;许之。……
——选自原书卷一六六(「志」一四一「邦交」七)。
日斯巴尼亚
日斯巴尼亚,一名西班牙;即大吕宋也。……
光绪三年,日国因「索伯拉那」船遭风案,声请欲派兵船来台湾。福建巡抚丁日昌上奏,言『西班牙属岛小吕宋之北,即连台湾之南;海中山势断续相接,较之日本尤为迫近。本年五、六月间用兵苏禄,攻破其城;故有狡焉思逞之意。非亟加整备,速办矿务、垦务、水雷、铁甲船轮路、电线诸举,无以图自强』!已而兵船不果来。
选自原书志卷一六六(「志」一四一「邦交」七)。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三
表
诸臣封爵世表
疆臣年表
诸臣封爵世表
王、公
侯
伯
子
男
清史稿台湾资料集辑四之一
列传
一(诸王)
二(诸王)
三(诸王)
四(诸王)
五(诸王)
六
七
一
穆尔哈尔(子务达海、汉岱)
舒尔哈齐(子济尔哈朗、费扬武、济尔哈朗子济度、费扬武子尚善、傅喇塔、诸孙屯齐、洛托)
穆尔哈尔(子务达海、汉岱)
诚毅壮勇贝勒穆尔哈齐,显祖第二子。骁勇善战,每先登陷陈。岁乙酉,从太祖伐哲陈部。值大水,遣众还;留八十人——被棉甲者五十、被铁甲者三十,行略地。加哈人苏枯赖虎密以告,于是托漠河章甲把尔达撒尔湖界凡五城,合兵御我。后哨章京能古德驰告,上出他道弗遇。上深入,遥望见敌兵八百余陈浑河至于南山。包朗阿孙札亲桑古里惧敌众,解其甲授人,上呵之。穆尔哈齐及左右颜布禄兀浚噶从上驰近敌陈,下马奋击,射杀二十余人,敌渡浑河走。穆尔哈齐复从上蹑敌后,至吉林崖,遥见敌兵十五自旁径来,上去冑上缨,隐而待;射其前至者贯脊殪,穆尔哈齐复射殪其一,余皆坠崖死。上曰:『今日以四人败八百人,天助我也』!
穆尔哈齐屡从征伐,赐号「青」巴图鲁——译言「诚毅」。天命五年九月,卒,年六十;上临祭其墓。顺治十年,追封谥。
子十一,有爵者六:达尔察、务达海、汉岱、塔海、祜世塔、喇世塔。达尔察、塔海、祜世塔、喇世塔,皆封辅国公;达尔察谥「刚毅」,喇世塔谥「恪僖」。
襄敏贝子务达海,穆尔哈齐第四子;事太宗,授牛彔章京。崇德元年,从睿亲王多尔衮伐明,攻沙河、南和及临洛关、魏县,并有功。三年,授刑部左参政。从贝勒岳托败明兵开平,复偕固山额真何洛会等败明兵沙河、三河,又败之浑河岸至赵州;复攻山东,克临清、安邱、临淄;还次密集,俘四千余。五年,授镶白旗满洲梅勒额真。从攻锦州,夜略杏山、塔山。七年,擢刑部承政。从伐明,分军略登州;未至先归,坐夺俘获入官。
顺治元年,从定京师,逐李自成至延安城,兵夜出击,破之;复从豫亲王多铎徇江南。三年,又从讨苏尼特腾机思,败土谢图汗、硕雷汗援兵。五年,偕固山额真阿赖等戍汉中。累进爵,自三等辅国将军至贝子。
六年,偕镇国公屯齐哈、辅国公巴布泰代英亲王阿济格讨叛将姜瓖。八年,摄都察院事。
十一年,从郑亲王世子济度讨郑成功;中道疾作,召还。十二年,卒;谥「襄敏」。
务达海子托克托慧,封镇国公。托克托慧子扬福,事圣祖;官黑龙江将军久,圣祖屡称之,命袭不入八分镇国公。卒,谥「襄毅」。扬福子三官保,圣祖褒其孝,即命继扬福署黑龙江将军,袭爵。
汉岱,穆尔哈齐第五子,事太宗,与务达海同授牛彔章京。崇德六年,从上围松山,击破明总兵吴三桂、王朴。七年,从贝勒阿巴泰伐明,攻蓟州、河间、景州,进克兖州;即军前授兵部承政。
顺治元年,从入关,击李自成;又从多铎西征,破自成潼关。二年,与梅勒额真伊尔德率兵自南阳趋归德,克州一、县四;渡淮,克扬州,赐金二十五两、银千三百两。
三年,授镶白旗满洲固山额真,与贝勒博洛徇杭州;进攻台州,击明鲁王以海。分兵略福建,攻分水关,破明唐王将师福;入崇安,斩所置巡抚杨文英等;下兴化、漳州、泉州。
五年,从贝子屯齐将兵讨陕西乱回。乱定,与英亲王阿济格合军讨叛将姜瓖。六年,从巽亲王满达海克朔州、宁武;移师攻辽州,下长留、襄桓、榆社、武乡诸县。
七年,授吏部尚书、正蓝旗满洲固山额真。八年,调刑部。累进爵,自一等奉国将军至镇国公。
九年,复调吏部。从定远大将军尼堪下湖南;尼堪战没,坐夺爵。十二年,复授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授镇国将军品级。十三年四月,坐依阿蒙蔽,夺官;卒。
汉岱子海兰、席布锡伦、嵩布图,均封辅国公;海兰谥「悫厚」,席布锡伦谥「悼敏」,嵩布图谥「怀思」。
舒尔哈齐(子济尔哈朗、费扬武、济尔哈朗子济度、费扬武子尚善、傅喇塔、诸孙屯齐、洛托)
庄亲王舒尔哈齐,显祖第三子;初为贝勒。斐悠城长策穆特黑苦乌拉之虐,愿来附;太祖令舒尔哈齐及贝勒褚英、代善、诸将费美东、扬古利、常书、侍卫扈尔汉、纳齐布将三千人往迎之。夜阴晦,军行纛有光,舒尔哈齐曰:『吾从上行兵屡矣,未见此异;其非吉兆耶』!欲还兵;褚英、代善不可。至蜚悠,尽收环城屯寨五百户而归。乌喇贝勒布占泰发兵万人邀于路,褚英、代善力战破之。舒尔哈齐以五百人止山下,常书、纳齐布别将百人从焉。褚英、代善既破敌,乃驱兵前进绕山行,未能多斩获。师还,赐号「达尔汉」巴图鲁。既论常书、纳齐布止山下不力战罪,当死;舒尔哈齐曰:诛二臣,与杀我同』!上乃宥之,罚常书金百,夺纳齐布所属。自是,上不遣舒尔哈齐将兵。
舒尔哈齐居恒郁郁,语其第一子阿尔通阿、第三子札萨克图曰:『吾岂以衣食受羁于人哉』!移居黑扯木。上怒,诛其二子;舒尔哈齐乃复还。岁辛亥八月,薨。顺治十年,追封谥。
子九,有爵者五:阿敏、图伦、寨桑武、济尔哈朗、费扬武。
郑献亲王济尔哈朗,尔舒哈齐第六子。幼育于太祖,封和硕贝勒。
天命十一年,伐喀尔喀巴林部、扎噜特部,并有功。天聪元年伐朝鲜,朝鲜国王李倧既乞盟,阿敏仍欲攻其国都;岳托邀济尔哈朗议,济尔哈朗曰:『吾等不宜深入,当驻兵平山以待』。卒定盟而还。五月,从上伐明,围锦州;偕莽古尔泰击败明兵。复移师宁远,与明总兵满桂遇;裹创力战,大败其众。二年五月,偕豪格讨蒙古固特塔布囊戮之,收其众归。三年八月,伐明锦州、宁远,焚其积聚。十月,上率师自洪山口入;济尔哈朗偕岳托攻大安口,夜毁水门以进,击明马兰营援兵。及旦,明兵立二营山上;济尔哈朗督兵追击,五战皆捷,降马兰营、马兰口、大安口三营。引军趋石门寨,歼明援兵;寨民出降。会师遵化,薄明都,徇通州张家湾。四年正月,从上围永平,击斩叛将刘兴祚,获其弟兴贤。既克永平,与贝勒萨哈璘驻守;察仓库、阅士卒、置官吏,传檄下滦州、迁安。三月,阿敏代戍,乃引师还。五年七月,初设六部,济尔哈朗掌刑部事。从上围大凌河,济尔哈朗督兵收近城台堡。六年五月,从征察哈尔;还趋归化城,收其众千余人。七年三月,城岫岩。五月,明将孔有德、耿仲明自登州来降,明总兵黄龙以水师邀之,朝鲜兵与会;济尔哈朗与贝勒阿济格等勒军自镇江迓有德等,明兵引去。
崇德元年四月,封和硕郑亲王。三年五月,攻宁远,薄中后所城,明兵不敢出;移师克模龙关及五里堡屯台。四年五月,略锦州、松山,九战皆胜,俘其众二千有奇。五年三月,修义州城。蒙古多罗特部苏班岱、阿尔巴岱附于明,屯杏山五里台,请以三十户来归;上命率师千五百人迎之,戒曰:『明兵见我寡,必来战;可分军为三队以行』。夜过锦州,至杏山,使潜告苏班岱等携辎重以行。旦明,杏山总兵刘周智与锦州松山守将合兵七千逼我师,济尔哈朗纵师入敌阵,大败之;赐御厩良马一。九月,围锦州,设伏城南,敌不进;追击,破之。六年三月,复围锦州;立八营,掘壕筑堑以困大寿。大寿以蒙古兵守外郛,台吉诺木齐等遣人约献东关,为大寿所觉,与之战;济尔哈朗督兵薄城,蒙古兵缒以入,掳其郛,迁蒙古六千余人于义州,降明将八十余。上御笃恭殿宣捷。四月,败明援兵;五月,又败之,斩级二千。六月,师还。九月,复围锦州。十二月,洪承畴自松山遣兵夜犯我军;我军循壕射之,敌败去,不得入,尽降其众。七年,再围锦州。三月,大寿降,堕松山、塔山、杏山三城以归;赐鞍马一、蟒缎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