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清世祖实录台湾资料选辑
清世祖实录台湾资料选辑
十三日(庚辰),命随征多罗贝勒吞齐为定远大将军,统征剿湖南大军。敕谕多罗贝勒吞齐以下反夸兰大以上各官曰:『我朝用兵,俱以全力克敌制胜,此尔等所悉知者。尔等此番昼夜疾趋二百三十里,以致士马疲劳,此大失也。嗣后诸事,悉与夸兰大等以上共相商酌,敬慎而行。如值渠寇,应分遣众兵者,则于固山额真公韩岱、伊尔德二人内遣一人,其一人毋使离尔贝勒吞齐左右。此外量有分遣者,则于蒙古固山额真、护军统领夸兰大内择可为帅者遣之;其一贝勒、两贝子勿遣离尔所。尔贝勒吞齐率本旗护军居中而营,贝勒巴思汉、贝子扎喀纳、穆尔祜、公韩岱、伊尔德当各领护卫及亲军同贝勒吞齐军于一处。其提问章京马尔泰、侍卫阿进、土雷等,宜加评鞫。有坠马被重创、情有可原者,执解来京;如果情无可原、弃主奔溃者,即就彼处正法』。
敕谕护军统领阿尔津等曰:『尔等率师,可往会湖南大军;或踵大军所去之路、或从快捷方式而行,尔等可择便以往。既会大军,将尔等所领敕印付贝勒吞齐收贮。尔阿尔津当同韩岱、伊尔德与贝勒同营,凡事共相商酌而行』。
敕谕定远大将军多罗贝勒吞齐、固山额真公韩岱、伊尔德等曰:『兹遣护军统领阿尔津等统兵往会尔军,俟其到日,其所给阿尔津敕印,尔贝勒收贮;可令阿尔津驻营尔内,诸事与韩岱、伊尔德,阿尔津等会议而行。如分兵他出,此三人或遣一人或二人,须留一人,毋离尔所』。
十九日(丙戌),升福建提标中军副将侯全为延平府城守副将。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十一。
二月十八日(乙卯),命续顺公沈永忠为剿抚湖南将军,镇守西南地方。
二十八日(乙丑),浙闽总督刘清泰奏言:『臣遵密谕,细察厦门一窟,素称郑逆老巢。抚臣张学圣、道臣黄澍、镇臣马得功垂涎金穴,乘成功他出,潜师往袭,悉攫其家资;以致郑逆索偿修怨,海郡沦陷,三臣罪固难逭。至按臣王应元徇隐不奏,深负巡方、言官之职。请交部议罪』。得旨:『张学圣、马得功、黄澍、王应元俱革职。着刑部速差满官拏解来京,严讯具拟』。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十二。
夏四月初六日(辛丑),江南江西总督马国柱疏报:『建昌营都司郑德阵擒伪都督陈文魁等于南丰,中军参将陈升阵擒伪都督宋朝宗等于乐安、伪伯金简臣等淤宁都』。疏下该部。
十一日(丙午),以福建布政使司右参政管左布政使事佟国器为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以大学士洪承畴保举也。
加都督同知临清总兵官刘仲金为左都督,充福建右路总兵官。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十四。
五月初七日(壬申),升福建布政使司左布政周亮工为本省左布政使。
初十日(乙亥),封精奇尼哈番郑芝龙为同安侯、子成功为海澄公、弟鸿逵为奉化伯、芝豹为左都督;锡之敕谕曰:『朝廷报功,必隆其典;臣子效顺,各因其时。兹尔郑芝龙当大兵南下未抵闽中,即遣人来顺,移檄撤兵;父子兄弟归心本朝,厥功懋矣!睿王不体朕心,仅从薄叙;猜疑不释,防范过严。在闽眷属,又不行安插恩养。以致阖门惶惧,不能自安。虽郑芝豹音信尚通,而郑成功、郑鸿逵恩养遂阻。加以地方镇、道官不能宣扬德意,曲示怀柔;反贪利冒功,妄行启衅。厦门之事,咎在马得功;而鸿逵遵依母教,遂尔旋师。足见诸臣身在海隅,不忘忠孝,朕甚嘉之!已将有罪官将提解究拟,即遣人赍敕传谕,开导归诚。成功、鸿逵果令李德持家书来,并传口语,芝龙随即具奏。书词虽涉矜诞,口语具见本怀。朕念尔等前有功而不能自明,后有心而不能上达;君臣谊隔、父子情疏,尔等不安于衷亦已久矣。朕亲政以来,知百姓疮痍未起,不欲穷兵;尔等保家自全,亦非悖逆。今以芝龙首倡归顺,赏未酬功;特封为同安侯,锡之诰命。芝龙子成功为海澄公、芝龙弟鸿逵为奉化伯、芝豹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总兵官,各食禄俸如例。成功、鸿逵另有专敕,芝豹遇缺推补。朕推心置腹,不吝尔赏,嘉与更始。犹虑尔等疑畏徘徊,兹特遣官黄征明往谕。敕谕到日,满洲大军即行撤回;闽海地方保障事宜,悉以委托。尔等当会同督、抚商酌行事,应奏闻者不时奏闻。尔等受兹龙命,果能殚心竭力辑宁地方,实尔等之功。如或仍怀疑虑,不肯实心任事,以致地方不安;非徒误朕封疆,亦且扰尔桑梓。揆情度理,尔等谅必不然。况尔等父兄在朕左右,子弟尽列公侯;怀君德则为忠臣,体亲心则为孝子,顺兄志则为悌弟。此尔等千载一时之遇也,可不勉哉!差差黄正升已经议恤以官;今奉差之黄征明及往来李德等,事竣之日各加官赏。朕命重申,服之无斁。钦哉』!
命驻防江宁府昂邦章京喀喀木为靖南将军,统领官兵往征广东逆寇。赐之敕曰:『今逆贼侵犯广东肇庆等处地方,以尔喀喀木为靖南将军,同梅勒章京噶来、道臈总统官兵,前赴广东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处,将延扰广东贼寇,与二王相机剿除;其未服本省府州县等处地方,亦与二王相机剿抚。凡事,与梅勒章京等会议而行。毋谓自知;不听众议;毋谓兵强,轻视逆寇,仍严侦探,勿致疏虞!抗拒不顺者戮之、迫而复降者勿赦,有先被贼胁从,闻大兵一至,实时迎降者,勿加诛戮。如有杀贼、擒贼投诚者,俱分别奏闻。惟以安民为首务,尔等须严禁兵将:凡归顺人民;毋得扰害,务体朕定乱安民至意。行间将领功罪,察实纪明汇奏。有犯小过者,当即处分;至于骁骑校、护军校以下,除死罪外,其余大小罪过,俱与众商酌,径行处分。俟贼氛既靖,地方宁谧,再行具奏,候旨定夺。尔受兹重任,益宜殚竭忠力,勉之!钦哉』。
十七日(壬午),谕浙江福建总督刘清泰曰:『招抚郑成功、郑鸿逵等,前已有旨;今特遣满洲章京硕色赍赐郑成功「海澄公印」一颗、敕谕一道、郑鸿逵「奉化伯印」一颗、敕谕一道,同黄征明领李德等四人前去。但满、汉语言难通,不便将命;到日,尔即精选地方文武官各一员,务要通达国体、晓畅事机,赍捧到彼,宣朕德意,竣事报命。尔系侍从旧臣,须悉心料理,成就抚事,称朕怀柔海隅至意』。
赏郑成功、郑鸿逵、差官黄征明、李德、周际武、陈福、李春等衣服、靴帽、银两。
二十五日(庚寅),谕内三院:『湖南,两广地方虽渐底定,滇、黔阻远尚未归诚。朕将以文德绥怀,不欲勤兵黩武;而远人未喻朕心,时复蠢动。若全恃兵威,恐玉石俱焚,非朕承天爱民本念;必得夙望重臣晓畅民情,练达治理者,假以便宜,相机抚剿,方可敉宁。朕遍察廷臣,无如大学士洪承畴;着特升太保兼太子太师、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听择扼要处所驻札,应巡历者随便巡历。抚镇以下,听其节制;兵马、粮饷,听其调发。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制,事后报闻。满兵或留、或撤,酌妥即行具奏。文武各官,在京、在外,应取用者择取任用,升转补调随宜奏请,吏、兵二部不得掣肘。应用钱粮,即与解给,户部不得稽迟。归顺官员,酌量收录;投降兵民,随宜安插。事会可乘,即督兵进取;时当防守,则慎固封疆。各处土司,已顺者加意绥辑、未附者布信招怀,务使近悦远来,称朕诞敷文德至意。功成之日,优加爵赏。俟地方既定、善后有人,即命还朝,慰朕眷怀。应给敕谕、印信,作速撰铸给与。即传谕该部遵行』。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十五
六月十八日(壬子),吏部议覆经略大学士洪承畴「保举原任大学士李率泰堪任两广总督」一疏,得旨:『率泰本当永不叙用,既经略辅臣保为两广总督,特允所举。着改过自新,以图报称』!
十九日(癸丑),定远大将军多罗贝勒吞齐等奏报:『逆贼伪安西王李定国、伪国公马进忠率马步贼兵四万余至永州,臣等以西安府兵暨提督总兵官柯永盛兵驻衡州,大军于二月十三日向永州进发。二十八日抵永州,李定国巳遁,度龙虎关而去。又闻伪秦王孙可望亲率贼兵来靖州、伪将军冯双礼率贼二万余来武冈州,大军于三月初六日自宝庆进发。十五日,擒生口问信,具言冯双礼、白文选、马进忠率贼四万余营于岔路口三十里外周家坡,孙可望在宝庆;我军遂宿岔路口。次日前进,见贼营于山顶,据地颇险;日暮天雨,不便进攻,列阵相抵。至夜,孙可望率全军来自宝庆,与冯双礼等军合;十七日,贼众十万下山环阵,进薄我军。我军分兵奋击,斩杀甚众;获马匹七百余、象一只、军器无算』。捷闻,得旨:『贝勒等破贼立功,深可嘉尚!有功人员,着察明议叙』。
二十一日(乙卯),户部右侍郎王弘疏言:『臣原籍云南永昌府为逆贼孙可望盘踞多年,未通声教。今幸特简辅臣洪承畴相继剿抚,从此立见廓清。臣谨陈管见,仰佐庙谟;一、土司黑苗宜抚谕也;一、旧黔国公沐天波宜密通也;一、智谋将领宜遴选也;一、辰州城池宜先恢复也;一、滇黔土司宜暂从其俗,俟平定后,绳以新制也;一、粮刍宜厚绩也』。上以条陈各款有资抚剿,令经略辅臣酌行。
二十六日(庚申),以李率泰为兵书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总督两广军务。
闰六月初五日(戊辰),赐经略洪承畴敕曰:『兹以湖南、两广地方底定巳久,滇、黔阻远声教罕通,不逞之徒未喻朕心,时复煽惑蠢动,渐及湖南;以致大兵屡出,百姓未获宁息。朕承天爱民,不忍勤兵黩武,困苦赤子;将以文德绥怀,归我乐宇。必得夙望重臣晓畅民情、练达治理者,假以便宜,相机剿抚,方可敉宁。遍察廷臣,惟尔克当斯任。前招抚江南,奏有成效;必能肃将朕命,绥靖南方。兹特命卿经略湖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处地方,总督军务兼理粮饷;听择扼要处所驻札,应巡历者随便巡历;总督应关会者必咨尔后行。尔所欲行,若系紧密机务,许尔便宜行事,然后知会。巡礼、提督、总兵以下,听尔节制。兵马粮饷,听尔调发。文官五品以下、武官副将以下有违命者,听以军法从事。一应抚剿事宜,不从中制,事后具疏报闻。满兵留撤,俟到日酌妥,即行具奏。事关藩王及公者平行咨会,相见各依宾客礼。文武各官,在京、在外应于军前及地方需用者,随时择取任用;所属各省官员升转补调,悉从所奏。抚、镇、道、府等官有地方不宜、才品不称,应另行推用者,一面调补,一面奏闻;吏、兵二部不得拘例掣肘。应用钱粮,即与解给,户部不得稽迟。如紧急军需,拨解未到,即与就近藩司、榷关行文取用,具疏奏闻,其归顺官员,内外酌量题录;投降兵民,随宜安插。事会可乘,即督兵进取;时宜防守,则慎固封疆。各处土司,已顺者加意绥辑、未附者布信招怀。四川、江西、河南、陕西地方邻近湖广,应有兵事相关者,移文总督、巡抚犄角策应。卿受兹委任,务开诚布公,集思广益。收拾智勇,毋为逆党所诱;绥辑穷黎,毋为贪官所苦。进战,得地以守;固守,则出奇以战。练士卒在平时,选贤良置要地。务使滇、黔望风来归,官民怀德恐后,庶称朕诞敷文教至意。功成之日,优加爵赏。地方既定,详筹善后,即命还朝,慰朕眷怀。尔其钦哉』!
初九日(壬申),叙征湖南、广西军功,加都督同知管广西提督总兵官事线国安右都督,署总兵官左翼总兵官事马雄都督同知,都督同知管右翼总兵官事全节右都督。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十六。
秋七月初八日(辛丑),以总督仓场户部侍郎宜永贵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韶、惠、潮、郴、桂,提督军务。
二十七日(庚申),谕内三院:『广东贼势溃散,地方渐平,且去湖南辽远,应专任尔王及该督、抚料理。江西切近湖南,一应用官调兵事宜,时有关涉;袁州、吉安一带余贼未靖,应抚辑剿御:着经略辅臣洪承畴兼理,敕印即与换给。尔内院即传谕行』。
八月十九日(壬午),平南王尚可喜等奏报官兵恢复化州及吴川县。下所司知之。
二十三日(辛卯),广西巡抚陈维新疏报:『逆贼李定国自肇庆直犯平乐府,府江道周永绪、平乐知府尹明延、平乐县知县涂起鹏、富川县知县华锺俱遇害』。下所司察恤。
——以上见「大清世祖章皇帝实录」卷七十七。
九月二十四日(丙辰),靖南王耿继茂、靖南将军昂邦章京喀喀木克复潮州。捷闻,下部议叙。
冬十月癸亥朔,命浙江提督田雄移驻定海。
初六日(戊辰),平南王尚可喜引疾,疏请回京调理。上以潮逆初平,正资料理,不允。
十八日(庚辰),同安侯郑芝龙奏言:『前命招抚逆弟鸿逵、逆子成功,臣即遣人贻书,宣传圣意;俱未受封』。上以郑成功妄行索地、夸诈大言,其欲不可餍足;着议政王、贝勒、大臣确议以闻。
二十六日(戊子),遣礼部右侍郎高珩谕祭明末殉难诸臣范景文等十六人。各予谥:范景文曰「文忠」、倪元璐曰「文贞」、李邦华曰「忠肃」、施邦耀曰「恭愍」、吴麟征曰「贞肃」、周凤翔曰「文介」、汪伟曰「文毅」、吴甘来曰「庄介」、王章曰「节愍」、陈良谟曰「恭洁」、刘理顺曰「文烈」、马世奇曰「文肃」、成德曰「介愍」、巩永固曰「忠烈」、金铉曰「忠洁」、大监王承恩曰「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