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
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
三年正月戊戌,车驾亲祀南郊。甲寅,大赦。
二月丁丑,始制朔望,临西堂,授接群下,受奏事。壬午,内外官有田在近道,听遣所给吏僮附业。
三月癸丑,以西阳王子尚为南兖州刺史。
闰月戊午,尚书右仆射刘遵考迁丹阳尹,代颜竣。庚辰,停元嘉三十年以前兵工考剔。
五月辛酉,制徐、兖州统内家有马一匹者,蠲复一丁。
七月,江夏王义恭解扬州。丙子,西阳王子尚自南兖州为扬州(刺史),建安王休仁为南兖州(刺史)。
九月壬戌,以丹阳尹刘遵考为尚书仆射,颜竣复为丹阳尹。
十月丙午,太傅江夏王义恭进位太宰,领司徒。丁未,尚书令建平王宏加中书监。
大明元年正月辛亥朔,改元,大赦。赐高年孤疾束帛各有差。庚午,湘东王复为中护军代刘遵考。京邑雨水,遣使巡行,赈以樵米。
二月己亥,复亲民职公田。
三月壬戌,制大臣加班剑者,不得入宫城门。
四月,京邑疾疫,遣使巡行,赐给医药。
五月,义兴大水,民饥。乙卯,遣使开仓赈恤。癸酉,于华邨园听讼。乙亥,以左卫将军沈昙庆为徐州刺史。
六月辛巳,丹阳尹颜竣迁东扬州。
七月甲辰,竟陵王诞自南徐州改南兖州刺史,太子詹事刘延孙为南徐州刺史。
九月,建康、秣陵二县各置都官从事一人,司水火劫盗。
二年正月辛亥,车驾祀南郊。壬子,诏:“去岁东土多经水灾。春务已及,宜加优课。播种所需,以时贷给。”丙辰,复郡县田秩,并九亲俸禄。
二月丙子,诏:“政道未著,俗弊尚深。豪侈兼并,贫弱困窘,存缺衣裳,殁无殓措,朕甚伤之。其明敕守宰,勤加存恤。赙赠之科,速为条品。”乙酉,以金紫光禄大夫丹阳尹褚湛之为尚书左仆射,刘秀之自右卫将军为丹阳尹。丙戌,卫将军建平王宏以本号开府仪同三司,中书监如故。
三月丁未,中书监尚书令建平王宏卒。乙卯,以田农要月,大官停杀牛。
四月丁丑,地震。
六月丙申,诏:“往因师旅,多有逋亡。或连山染逆,惧致军宪;或辞役惮劳,苟免刑罚。虽约法从简,务思弘宥,恩令虽下,而逃伏犹多。讵习愚为性,忸恶难反;将所在长吏,宣导乖方。可并加宽申,咸与更始。”
八月乙酉,河南王遣使献方物。
九月壬戌,以刘道隆为徐州刺史。
十月乙未,高丽目遣使献方物。
十二月己亥,诸王及妃主庶姓位从公者,丧事听设凶门,余悉断。
闰月庚子,诏:“顷岁多虞,军调繁切。违方设赋,本济一时。而主者玩习,遂为常典。杶擀瑶琨,任土作贡。积羽群轻,终致深弊。永言弘革,无替朕心。凡寰卫贡职,山渊采捕,皆当详辨产殖,考顺岁时。庶简约之风,有孚品性;惠敏之训,无漏幽仄。”壬戌,林邑国遣使献方物。
三年正月丁亥,割豫州梁郡属徐州。己亥,以领军将军柳元景为尚书令,尚书左仆射刘遵考为领军将军。丙申,婆皇国遣使献方物。
二月乙卯,以扬州所统六郡为王畿,以东扬州隶扬州。西阳王子尚徙扬州(即东扬州)。
三月甲申,原田租布各有差。壬辰,中护军湘东王迁。
四月乙卯,司空竞陵王诞贬爵。诞不受命,据广陵城反,杀兖州刺史垣阆。以始兴公沈庆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兖州刺史,讨诞。甲子,上亲御六师,车驾出顿宣武堂。司州刺史刘季之反,徐州刺史刘道隆讨平之。沈庆之至广陵城下。帝虑诞北奔,令断其走路,庆之乃移营北走,去城十八里。豫州刺史宗悫、徐州刺史刘道隆皆来会。庆之进营洛桥西。
七月己巳,克广陵城,斩诞。先是,诞遣众皆败还。至是,众军攻克外城,乘胜进克小城。诞闻军入,走至后园,队主沈允之追及于桥上。诞坠水,牵出斩之,传首京师。悉诛城内男丁,以女口为赏。是日,解严。辛未,大赦。尚方长徒、奚官奴婢老疾者,悉原放。王畿下贫之家,与近行顿所由,并蠲租一年。丙子,以丹阳尹刘秀之为尚书右仆射。丙戌,以沈庆之为司空刺史如故。戊子,护军将军东海王祎迁,以江州刺史义阳王昶为护军将军。
八月丙申,诏:“近北讨文武,于军亡殁,并尽勤王事,而敛槥卑薄。可并更赙给,务令丰厚。”甲子,诏:“今民浇俗薄,趣辟实繁。向因巡览,见二尚方囚徒,婴金履校,既有矜复。加国庆民和,独隔恺泽,可详所原宥。”
九月己巳,诏:“今囚至乱辞具,并即以闻,尚悉详断。若繁文滞劾,证逮遐广,必须亲察,以尽情状。自后依旧听讼。”壬辰,于玄武湖北,立上林苑。
十月丁酉,诏:“来岁,可使六宫妃嫔修亲桑之礼。”戊申,河南国遣使献方物,肃慎国重译献楛矢、石砮。西域献舞马。
四年正月辛未,车驾亲视南郊。甲戌,宕昌王遣使献方物。乙亥,车驾躬耕籍田。大赦。尚方囚系及逋租宿债.大明元年以前,一皆原除。力田之民,随才叙用,孝弟义顺,赐爵一级。孤老贫疾,人谷十斛。籍田职司,优沾普赉。百姓乏粮种,随宜贷给。吏宣劝有章者,详加褒进。
三月甲子,以冠军将军巴陵王休若为徐州刺史。癸酉,徐州刺史刘道隆改青、冀二州。甲申,皇后亲桑于西郊。
四月癸卯,以南琅邪隶王畿。丙午,诏:“岁用兼积,年量虚广。四时供限,可详减大半。庶顺典,有偃民华;纂组伤工,无兢廛市。”辛酉,诏:“都邑节气未调,疠疫犹众。言念民瘼,情有矜伤。可遣使存问,并给医药;其死亡者,随宜恤瞻。”
五月乙酉,以徐州之梁郡还属豫州。丙戌,尚书左仆射褚湛之卒。庚寅,以南下邳并南彭城郡。
八月壬寅,宕昌遣使献方物。己酉,以晋安王子勋为南兖州刺史。
十月庚寅,遣司空沈庆之讨沿江蛮。壬辰,制郡县减禄,并先充公限。
十一月丙戌,置大司农官。
十二月辛巳,车驾幸廷尉寺,凡囚系咸悉原遣。魏遣使请和。丁未,车驾幸建康县,原放狱囚。倭国遣使献方物。
五年五月癸巳,车驾阅武,诏曰:“朕以听览余闲,因时讲事,坐作有仪,进退无爽。军幢以下,普量班锡。顷化弗能孚,而民未知禁。逭役违调,起触刑网。凡诸逃亡,在今昧爽以前,悉皆原赦。已滞囹圄者,释还本役。其逋负在大明三年以前,一赐原停。自此以还,鳏贫疾老,详所申减。伐蛮之家,蠲租税之半。近籍改新制,在所承用,殊谬实多,听以今为始。若先已犯制,亦同荡然。”丙申,加尚书柳元景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四月戊戌,诏曰:“南徐、兖二州去岁水潦伤年,民多困窭。逋租未入者,可申至秋冬。”
五月癸亥,制帝室期亲,朝官非禄官者,月给钱十万。丙辰,车驾幸阅武堂听讼。
六月丙午,护军将军义阳王昶为中军将军。壬子,分广陵置沛郡,省东平郡并广陵。
七月丙辰,诏:“雨水猥降,街衢泛溢。可遣使巡行。穷敝之家,赐以医药。”
八月己丑,诏:“今息警夷嶂,恬波河渚,栈山航海,乡风慕义,化民成俗。来岁可修葺庠序,旌延国胄。庚寅,制方镇所假白板郡县年限,依台除食禄三分之一,不给送故。
九月丁卯,行幸琅邪郡,囚系悉原遣。丙申,初立驰道,自阊阖至于朱雀门,又自承明门至于玄武湖。
十月甲寅,以南徐州刺史刘延孙为尚书左仆射,护军将军、尚书右仆射刘秀之出为雍州刺史。乙卯,以东中郎将新安王子鸾为南徐州刺史。
十一月壬辰,诏:“王畿内奉京师,外表众夏,民殷务广,宜思简惠。可遣尚书就加详检,并与守宰平治庶狱。其有疑滞,具以状闻。”
十二月壬申,以领军将军刘遵考为尚书右仆射。甲戌,制民户岁输布四匹。庚辰,以太常王玄谟为徐州刺史。
是年,王僧朗为丹阳尹。
六年正月辛卯,车驾亲祀南郊。是日,又崇祀明堂。大赦。下诏四方,旌赏茂异。
二月乙卯,复百官禄。
三月丁未,广陵太守沈怀文下狱死。
四月庚申,原除南兖州大明三年以前逋租。新作大航门。
五月丙戌,置冰室。
六月辛酉,尚书右仆射、护军将军刘延孙卒。
七月庚辰,朱修之自荆州为领军将军。
九月戊寅,制沙门致敬人主。戊子,以前金紫光禄大夫宗悫为中护军。乙未,尚书右仆射刘遵考为左仆射,丹阳尹王僧朗为右仆射。
十月丁巳,上林苑内民庶丘墓欲还合葬者,勿禁。
十一月辛巳,以尚书令柳元景为司空,尚书令如故。
是年,永嘉王子仁为丹阳尹。
七年,正月癸未,诏曰;“春蒐之礼,著于周令。今岁稔气荣,中外宁晏。当因农隙,葺是旧章。可克日于玄武湖大阅水师,并巡江右,讲武校猎。”丁亥,以尚书右仆射王僧朗为太常,以卫将军颜师伯代之。癸巳,割吴郡属南徐州。
二月甲寅,车驾幸南徐、南兖二州。丁巳,车驾校猎于历阳之乌江。己未,车驾登乌江县六合山。庚申,割历阳、秦郡置临江郡。壬戌,大赦。行幸所至,无出今岁租布。其逋租余债,勿复收。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刺守邑宰及民夫从收者,并加洽赉。壬寅,车驾还宫。
四月丙辰,尚书湘东王或为领军将军。甲子,诏:“自非临军战阵,不得专杀。其罪甚重辟者,皆如旧先须上报,有司严加听察。犯者以杀人罪论。”
五月丙子,诏:“自今刺史守宰,动民兴军,皆须手诏施行。惟边隅外警,奸衅内发,变起仓猝者,不在此例。”
六月戊申,芮芮国、高丽国遣使献方物。
七月乙亥,征东大将军高丽王高琏进号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丙申,诏:“前诏江海田池,与民共利。历岁未久,浸以弛替。名山大川,往往占固,有司检纠,申明旧制。”
八月丁巳,诏:“岁云不稔,咎实朕由。大官供膳,宜从贬彻。近道刑狱,当亲料省。其王畿内及神州所统,可遣尚书与所在共讯。其考谪贸袭,在大明七年以前,一概勿治。尤弊之家,开仓赈给。”乙丑,车驾幸建康秣陵县,讯狱囚。
九月己卯,诏:“近炎精亢序,苗稼多伤。今二麦未晚,甘泽频降,可下东境郡,劝课垦殖,尤弊之家,量贷麦种。”庚寅,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兼司徒。乙未,车驾幸廷尉讯狱囚。
十月戊申,车驾幸南豫州。癸丑,行幸江宁县讯狱囚。癸亥,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东海王祎为司空。
十一月丙子,巡幸所经,详减今岁田租。乙酉,上于行所讯溧阳、永世、丹阳县囚。乙未,原放行狱徒系。东诸郡大旱。壬寅,开仓贷恤。
十二月甲寅,大赦。己未,太宰江夏王义恭加尚书令。癸亥,车驾至自历阳。
八年正月甲戌,诏:“东境去岁不稔,宜广商货。远近贩鬻米者,可停道中杂税。其以仗自防,悉勿禁。”南徐州刺史新安王子鸾为抚军将军,领司徒、刺史如故。
二月壬寅,诏以去岁东境旱,可出仓米付建康、秣陵二县,随宜赡恤。乙巳,以领军将军湘东王或为徐州刺史,王玄谟自徐州代为领军。
闰五月壬寅,太宰江夏王义恭领太尉。庚申,帝崩于玉烛殿,年三十五。是日,皇太子子业即皇帝位,大赦。太宰江夏王义恭解尚书令,加中书监,骠骑大将军柳元景加尚书令,领丹阳尹,寻以颜师伯为之。甲子,置录尚书。太宰江夏王义恭录尚书事,柳元景加开府仪同三司。丹阳尹,永嘉王子仁迁南豫州刺史。
六月辛未,诏:“曲令密文,繁而伤治,关市僦税,事施一时,而奸吏舞文,妄兴威福,加以气纬舛互偏颇滋甚。宜宽徭轻宪,以救民切。御府诸署,事不需广,雕文篆刻,无施于今。悉宜并省,以酬民愿。藩王贸货,宜皆禁断外,便具条以闻。”
七月己亥,中护军宗悫迁为雍州刺史,以徐州刺史、湘东王彧为护军将军,义阳王昶为徐州刺史。丙午,葬世祖孝武皇帝于秣陵县岩山景宁陵。庚戌,婆皇国遣使献方物。崇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乙卯,罢南北二驰道。孝建以来所改制度,还依元嘉。乙丑,新安王子鸾解领司徒。
八月丁卯,领军将军王玄谟为南徐州刺史,代新安王子鸾。己未,皇太后崩。京师雨水,遣御史与长官随宜赈恤。
九月辛丑,护军将军湘东王彧为领军将军。乙卯,文穆皇后祔葬景宁陵。
十月甲戌,太常建安王休仁为护军将军。庚辰,原除扬、徐州大明七年逋租。
十二月乙酉,以右仆射颜师伯为仆射。壬辰,以王畿诸郡为扬州,以扬州诸郡为东扬州。癸巳,以扬州刺史豫章王子尚为司徒、扬州刺史。去岁及是岁东诸郡大旱,甚者米一升数百,京邑亦至百余,饿死者十有六七。孝建以来,又立钱署铸钱,百姓因此盗铸,钱转伪小,商货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