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
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
六月癸丑,徐羡之使中书舍人邢安泰杀营阳王于金闾亭。
七月,百官备法驾,奉迎宜都王。甲戌,发江陵。
八月丙申,宜都王至京城。丁酉,宜都王谒初宁陵,还于中堂,即皇帝位。
文帝元嘉元年秋八月,大赦。改景平二年为元嘉元年。文武进位二等,逋租宿债勿复收。庚子,以行抚军将军、荆州刺史谢晦为抚军将军、荆州刺史。癸卯,司空、录尚书事徐羡之进位司徒,卫将军、江州刺史王弘进位司空,中书监、护军将军傅亮加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谢晦进号卫将军,镇北将军、南兖州刺史檀道济进号征北将军。
是年,临川王义庆自度支尚书为丹阳尹。
二年正月丙寅,徐羡之、傅亮奉表归政,上始亲览。车驾祀南郊,大赦。
三月乙丑,徐州刺史王仲德进号安北将军。
八月乙酉,骠骑将军、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为开府仪同三司。
三年正月丙寅,司徒、扬州刺史徐羡之,尚书令护军将军、左光禄大夫傅亮诛。遣中领军刘彦之、南兖州刺史檀道济讨荆州刺史谢晦,上亲率六师西征。大赦。丁卯,以车骑将军江州刺史王弘为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自南徐州改荆州,以江夏王义恭为南徐州刺史。
二月乙卯,系囚见徒,一皆原赦。戊午,以王敬弘,郑鲜之为尚书左右仆射。是日,车驾发京师。戊辰,到彦之、檀道济大破谢晦。丙子,车驾自芜湖反旆。己卯,谢晦就擒,送京师伏诛。
三月己巳,车驾还宫。五月,南兖州刺。檀道济改江州。戊戌,以后将军长沙王义欣为南兖州刺史。丙午,车驾临延贤堂听讼。
六月丙子,以右卫将军王华为中护军。
十二月壬戌,前吴郡太守徐佩之谋反,及其党皆诛。
四年正月乙亥朔,曲赦都邑百里内。
二月乙卯,行幸丹徒,谒京陵。
三月丙于,诏曰:“丹徒桑梓绸缪,大业攸始,践境永怀,触感罔极。恩播遗泽,酬慰士民。其蠲此县今年租布,五岁刑以下皆悉原遣,登城三战及大将家,随宜隐恤。”丁亥,车驾还宫。戊子,右仆射郑鲜之卒。壬寅,禁断夏至日五丝命缕之属,富阳令诸葛阐之议。
五月壬午,中护军王华卒。京师疾疫。甲午,遣使存问,给医药;死者若无家属,赐以棺器。
六月庚申,以金紫光禄大夫殷穆为护军将军。
五年正月甲申,车驾临玄武馆阅武。戊午,京师大火,遣使巡慰赈赐。
六月庚戌,京师大水。己卯,遣使检行赈赡。
十月甲辰,车驾于延贤堂听讼,不备录。
六年正月辛丑,车驾祀南郊。癸丑,以骠骑将军、荆州彭城王义康为司徒、录尚书事,领平北将军、南徐州刺史。江夏王义恭自南徐改荆州。
三月丁巳,立皇子劭为皇太子。戊午,大赦,赐文武位一等。辛酉,以左卫将军殷景仁为中领军。
四月癸亥,以尚书左仆射王敬弘为尚书令,丹阳尹、临川王义庆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江夷为右仆射。
十月壬申,殷景仁丁艰,去中领军职。
是年,百济国、河南国遣使献方物。
七年正月癸巳,倭国遣使献方物。
三月甲寅,前中领军殷景仁为领军将军。
四月癸未,诃罗国遣使献方物。
七月甲寅,林邑国、诃罗陀,师子国遣使献方物。
十月甲寅,以左将军竟陵王义宣为徐州刺史,王仲德以失利免徐州。戊午,立钱署,铸四铢钱。
十二月辛酉,南兖州刺史长沙王义欣改豫州。
八年二月丁丑,以太子右卫率刘遵考为南兖州刺史。
三月戊申,诏曰:“自顷军役殷兴,国用增广,资储不给,百度尚繁。宜存简约,以应事实.内外可通共详思,务令节俭。”
六月乙丑,大赦。己卯,割江南及扬州晋陵郡属甫徐州,江北属兖州。以徐州刺史竞陵王义宣为南兖州刺史,司徒司马吉翰为徐州刺史,刘遵考自南兖州入为侍中。
闰月庚子,诏曰:“自昔农桑惰业,游食者众,荒莱不辟,督课无闻。一时水旱,便有罄匮,不深存务本,丰给靡因。郡守赋政方畿,县宰亲民之主,宜思奖训,导以良规。咸使肄力,地无遗利,耕蚕树艺,各尽其力。若有力田殊众,岁竟条名列上。”乙巳,遣侍御史省狱讼,申调役。
八月甲辰,临川王义庆解尚书仆射为南兖州。丁未,割豫州秦郡属南兖州。
九年三月庚戌,卫将军王弘进位太保,加中书监。丁巳,征南将军、江州檀道济进位司空。
四月乙亥,护军将军殷穆为特进、右光禄大夫,建昌县公到彦之为护军将军。
五月壬申,太保、中书监、录尚书事、卫将军扬州刺史王弘薨。
六月戊寅,司徒、南徐州刺史彭城王义康改扬州刺史。壬寅,临川王义庆自南兖州刺史、丹阳尹改荆州,江夏王义恭自荆州改南兖州刺史,徐州刺史竟陵王义宣为中书监,衡阳王义季为南徐州刺史。
七月戊辰,尚书王仲德为镇北将军、徐州刺史。庚午,领军将军殷景仁为尚书仆射,太子詹事刘湛为领军将军。壬申,河南国献方物(即吐谷浑)。
是年,萧摹之为丹阳尹,代临川王义庆。
十年正月甲寅,竟陵王义宣改封南谯王。镇北将军,徐州刺史王仲德加领兖州。
五月,林邑遣使献方物。
六月乙亥,阁婆州诃罗单国遣使献方物。
八月辛巳,护军将军到彦之卒。
十一年六月丁未,省魏郡。
是年,林邑国、扶南国、诃罗单国遣使献方物。
十二年正月辛酉,大赦。车驾亲祀南郊。
四月乙酉,尚书仆射殷景仁加中护军。丙辰,诏:敕内外荐举,当依方铨引,以观厥用。京都地震。
六月,丹阳、淮南、吴、吴兴、义兴大水,京邑乘船。己酉,以徐、豫、南兖三州等米数百万斛,赐五郡遭水民。是月,断酒。
八月,原遭水郡诸逋负。
十三年正月癸丑,上有疾,不朝会。
三月己未,司空,江州刺史檀道济将还镇,以猜阻。复召入,并子植等诛之。庚申,大赦。
五月戊辰,镇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王仲德进号镇北大将军。
七月己未,零陵王太妃薨,追崇为晋皇后,葬以晋礼。
八月庚寅,尚书仆射中护军殷景仁改为护军将军。
是年,侍中何尚之为丹阳尹。
十四年正月辛卯,车驾亲祀南郊,大赦。文武赐位一等,孤老、六疾不能自给者,人赐谷五斛。
十二月辛酉,停贺雪。
河南国、诃罗单国遣使献方物。
十五年四月甲辰,燕王遣使献方物。立太子妃殷氏,赐王公以下各有差。
五月辛卯,镇北六将军徐州刺史王仲德卒。壬辰,以右卫将军刘遵考为徐、兖二州刺史,未之镇,留为侍中。
七月辛未,地震,新作东宫。
八月辛丑,以左卫将军赵伯符为徐、兖二州刺史。
是岁,武都王、河南国、高丽国、倭国、扶南国、林邑国并遣使贡方物。立儒学馆于北郊,命雷次宗居之。
是年,太子詹事刘湛为丹阳尹,代何尚之。
十六年正月戊寅,车驾于北郊讲武。庚寅,司徒、录尚书事、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进位大将军,领司徒,余如故。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进位司空,刺史如故。
二月乙亥,南徐州刺史衡阳王义季改荆州。
四月丁巳,南谯王义宣为征北将军,南徐州刺史。
十二月乙未,皇太子冠,大赦。
是岁,武都、河南、林邑、高丽遣使贡方物。上好儒雅,又命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著作佐郎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各聚门徒就业者。江左风俗,于斯为美,后言政俗,称元嘉焉。
十七年五月癸巳,领军将军刘湛母忧去职。壬子,皇后王氏殂。
八月,徐州大水。己未,遣使检行赈恤。
九月壬子,葬元皇后于长宁陵。
以孟为丹阳尹,代刘湛,湛以母忧去。
十月戊午,前丹阳尹刘湛以附彭城王义康得罪。诏曰:“刘湛往佐历阳,奸夙著。谢晦之难,潜使密告。弃罪略瑕,庶收后效。宠优逾越,伦匹,而凶恶忌克,刚愎靡厌。无君之心,触遇斯发。遂乃合党连群,构煽同异。附下蔽上,专弄权威。荐子树亲,互为表里。邪附者荣耀,秉理者摧陷。旋观奸慝,为日已久,犹欲弘纳遵养,冀或悛革。自迩以来,侵纵滋甚。险谋谮计,睥睨两宫。岂惟彰暴国都,固亦达于四海。便收付廷尉,肃明刑典。”其日,敕义康入宿,留止中书省。其夕,分收湛等;青州刺史杜骥勒兵殿内备非常,湛子大将军从事中郎黯、弟司徒左长史斌、大将军录事参军刘敬文、贼曹参军劭秀、中兵参军邢怀明、主簿孔胤秀、乌程令盛昙泰等皆坐诛。是日,大赦。义康上表逊位,授都督江州诸军事、江州刺史、持节、侍中、将军如故,出镇豫章。以司空、南兖州刺史、江夏王义恭为司徒、录尚书事。戊辰,卫将军临川义庆为兖州刺史,尚书仆射、护军将军殷景仁为扬州刺史,仆射如故。
十一月丙戌,以尚书刘义融为领军将军,秘书监徐湛之中护军。丁亥,诏:“前所给扬、南徐二州百姓田粮种子,兖、两豫、青、徐诸州比年宽租谷,应督入者悉除半。今年有不收处,都原之。凡诸逋债,优量申减。又州郡估税,所在市调,多有烦刻。山泽之利,犹或禁断,役召之品,遂及稚弱。诸如此比,伤治害民。自今咸依法令,务尽优允。如有不便,即依事别言,不得苟趋一时,以乖隐恤之旨,主者明加宣下,称朕意焉。”癸丑,尚书仆射、扬州刺史殷景仁卒。
十二月癸丑,以光禄大夫王琳为尚书仆射。戊辰,始兴王溶自南豫州为兖州刺史。
十八年五月壬午,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南徐州刺史南谯王义宣,并开府仪同三司。河水泛溢,害行人。
六月戊辰,遣使巡行赈赡。辛未,领军将军刘义融卒。
七月戊戌,徐、兖二州刺史赵伯符为领军将军。乙卯,省南徐州之南燕、濮阳、南广平郡。
十月辛亥,以巴东、建平二郡太守臧质为徐、兖二州刺史。
十一月戊子,尚书仆射王球卒。己亥,以丹阳尹孟为尚书仆射,羊玄保自右卫将军代之。
是岁,肃特国、高丽国、苏摩黎国、林邑国并遣使贡方物。
十九年正月乙巳,诏曰:“永初受命,宪章弘远。将陶钧庶品,混一殊风。有诏典司,大兴庠序。而频遘屯夷,未及修建。今方隅又宁,戎夏慕向,广训胄子,实维时务,便可式遵成规,阐扬鸿业。”
四月甲戌,以久疾初愈,始奉杓祠,大赦。
闰月,京邑雨水。丁巳,遣使巡行赈恤。
十月甲申,芮芮国遣傀献方物。(按:芮芮即柔然。)
十二月丙申,诏曰:胄子始集,学业方兴。奉圣之胤,可速议继袭。于先庙地,特为营造,依旧给祠直,令四时飨祀。
是岁,婆皇国遣使献方物。
二十年正月,于台城东西开万春、千秋二门。
二月甲戌,以江州刺史庾登之为中护军。甲申,车驾于白下阅武。
五月癸丑,中护军庾登之卒。
十二月壬午,诏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自顷在所贫弊,家无宿积。赋役暂偏,则人怀愁垫,岁或不稔,而病乏比室。耕桑未广,地利多遗。宰守微化道之方,氓庶忘勤分之义。虽制令亟下,终莫惩劝。有司其班宣旧条,务尽敦课。游食之徒,咸令附业。考核勤惰,行其诛赏,观察殿最,严加黜陟。古者躬耕帝籍,敬供粢盛,仰瞻前王,思遵令典。便可量处千亩,考卜元辰。朕尚亲率百辟,致礼郊甸,庶几诚素,将被斯民。”
是岁,河西、高丽、百济国、倭国并遣使献方物。诸州郡水旱,民大饥,开仓赈恤,给赐粮种。
侍中太子詹事徐湛之为丹阳尹。(本传:迁丹阳尹,二十二年范晔谋逆,湛之发其事,二十四年转中书令。)
二十一年正月己亥,南徐州、扬州之浙江西,并禁酒。大赦,诸逋债在十九年以前,一切原除。去岁失收者,畴量申减。尤弊之处,遣使就郡县随宜赈恤。凡欲务农而种粮匮者,并加给贷。营千亩诸统司役人,赐布各有差。戊午,南兖州刺史临川王义庆卒。辛酉,亲耕籍田。以太子詹事刘义宗为南兖州刺史,寻卒。
二月甲午,以广陵王诞为南兖州刺史。
四月,晋陵延陵民徐耕以米千斛助赈饥民。
五月壬戌,以尚书何尚之为中护军。
六月,连雨水。丁亥,诏曰:“霖雨弥日,水淹为患。百姓积俭,易致乏匮。二县官长及营署部司,各随统检实给柴米,必使周悉。”
七月丁酉,扬州刺史始兴王溶加中军将军。乙巳,诏曰:“谷稼伤损,淫亢成灾,亦由播殖之宜,尚有未尽。南徐、兖及扬州浙江西属郡,自今悉督补麦,以助阙乏。速运彭城,下邳郡见种,委刺史贷给。徐、豫土多稻田,而民间专务陆作,符二镇履行旧陂,相率修立,并课垦辟,使及来年。凡诸州郡皆令尽勤地利,劝导播殖蚕桑麻纻,各尽其方,不得但奉行公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