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明朝小史
明朝小史
○三等府
六年,诏定府分为三等,皆因赋税之多寡。赋出二十万石上者谓之上府,其知府从三品;二十万以下者谓之中府,其知府正四品;十万以下者谓之下府,其知府从四品,已乃并为正四品。
○三等县
吴元年定县为三等,赋十万石以下为上县,知县从六品;六万以下为中县,正七品;三万以下为下县,从七品,已乃并正七品,惟京师县正六品。
○韩陶一理
帝赐陶安知饶州,诗曰:匡庐岩穴甚济济,水怪无端盈彭蠡。鳄鱼因韩去远洋,陶安鄱阳即一理。
○无双第一
国初制度礼文,多陶安定拟,其撰文武诰命且千余,帝特赐对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院文章第一家。
○百岁衣
宋濂于洪武十年二月致仕,将行,皇太子赠以衣三袭,帝问曰:卿今年几何矣?曰:六十有八。上曰:藏此绮,俟三十二年后作百岁衣也。
○中书省
十一年,禁六部奏事不得关白中书省,又明年杀右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
○壁帖
帝凡得封疏,即令左右疏节其事粘之壁,甲乙治之,裁断如流,壁帖一日数易。
○巡抚之名
二十四年,敕遣皇太子巡抚陕西。巡抚之名,实始于是。
○七月生
宋濂在妊七月而生,六岁为诗歌,有奇语,掺笔立就,人呼为神童。
○钦字
国初凡诸司文移,有奉旨施行者,俱书“圣旨”二字。未几,诏凡有升赏差调等事,悉以“钦”字代之,迄今不改。
○四六式
六年六月,尝禁四六文辞,欲撰表以柳宗元代柳公绰谢表,及韩愈贺雨表为式。
○二十六子
帝有二十六子,长曰懿文太子,次秦府,次晋府,又次即成祖文皇帝,次周府、楚府、齐府、潭府、赵府、鲁府、蜀府、湘府、代府、肃府、辽府、庆府、靖府、宁府、岷府、谷府、韩府、潘府、安府、唐府、郢府、伊府、皇子楠。
○改封
帝第五子,初封杭州为吴王,后以浙江财赋重地,改封开封为周王。
○一黍写十字
金华宋景濂年已七十,犹能于一黍上作十余字,人以为不饮酒寡嗜欲所至也。
○饶州二歌
陶安知饶州,后入觐,民为之歌曰:千里榛芜,侯来之初;万姓耕辟,侯去之日。既而命复守饶州,复歌曰:湖水悠悠,侯泽之流;湖水有塞,我思侯德。
○长兴
湖州府长兴县,元为长兴州,太祖于丁酉二月取之,改为长安州,曾于此立永兴翼元帅府。
○朱牌镂八字
癸卯九月,太祖平伪汉还建康,论功行赏,既赐廖永忠田,又赐朱碑镂金字八,曰“功超群将,智迈雄师”以旌之。按此事与死节濮真同。但一表其门,一佩诸身也。
○镌过于券
永昌侯蓝玉征北还,论功行赏,拟封为梁国公,适有发其私元主妃者,帝闻之大怒,事中止。至二十一年,思念其功,改封凉国公,仍镌是过于券。
○弃妻逃回
太祖初得诸暨,谢再兴以诸暨叛,守臣若李梦庚等皆被执,总管吴汝明独弃妻子走回。太祖嘉其忠义,遇之甚厚,为娶妻焉。
○观音保
济国公丁德兴子,名忠,字廷节,幼时见太祖,太祖曰:观音保有父风。特赐优恤。观音保,廷节小字也。
○刘林台
上官刘林,以武任凉州卫百户,先是帖木儿等逃叛,攻掠凉州,林击贼至城西窦融台,力战而殁。太祖嘉其忠勇,遣祭于台下,人皆重其忠节,因改名其台为刘林台。
○步行十三
吴元年冬,太祖念七子渐长,宜习劳,令内侍制麻屦竹藤,凡诸子出城稍远,马行十七,步行十三。七子即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成祖、周定王、楚昭王、齐庶人也。
○响马周
骁骑前卫指挥周显,庐州人,守御东川,民夷安之。尝以军事超召,悬铃马镳,尽夜驰数百里,人号为响马周。
○命染发须
二十三年,楚雄府指挥使入朝,帝怜其老,命太医为染发须。
○亲暴烈日
太祖亲总师于卢龙山,与陈友谅战。时酷暑,衣紫茸衣,张盖,见士卒流汗,即命彻盖,亲暴烈日中,由是士气咸奋。
○中立府
凤阳府初为濠州,帝曾改为中立府。
○隙地种蔬
帝一日退朝,皇太子诸王侍,上指宫墙隙地谓之曰:此非不可起亭馆台榭为观游。念不忍伤民财力,营自奉耳。令内侍种蔬其中。
○半路修行仙
太祖官制,翰林惟第一甲三人即除授,其余进士选为庶吉士,教养数年而后除。近者亦四五年,有不堪者复除授他职,盖重其选也。然职清务简,优游自如,古谓之玉堂仙。好事者因谓第一甲三名为天生仙,余为半路修行仙。
○歹朱
帝一日召僧来复赐食,复谢恩。诗云:淇园花雨晓吹香,手挽袈裟近御床。阙下彩云生雉尾,座中红茀动龙光。金盘苏合来殊域,王碗醍醐出上方。稠叠滥承天上赐,自惭无德颂陶唐。帝见诗,大怒曰:汝诗用殊字是谓我歹朱耶?又言“无德颂陶唐”,是谓朕无德,虽欲以陶唐颂我而不能也。何物奸僧,敢大胆如此。遂斩之。来复,字见心,豫章人,通儒术,工诗文,与高僧宗泐齐名者。
○温凉药石
帝患热病危甚,诸御医进药皆无效。俄有赤脚僧诣阙下云:天服尊者。及周颠仙遣进药,视其药,一曰温凉药二斤,一曰温凉石一块。其方用金盆盛石,磨药注之,沉香盏以服。帝服之,热病遂愈。
○淮海府
扬州府,太祖初得时,城内百姓只存十八家,曾改曰淮海府。
○二十字定名
帝以子孙蕃众,命名虑有重复,乃于东宫诸王世系,各拟二十字为一世,以某字为命名之首,其下一字,则临时定议,以为二名,编入玉牒,至二十世后复拟续增。如燕王位下二十字,则曰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静、迪、先、猷是已。
○赐朝鲜秀才诗
帝赐朝鲜国秀才权近诗三首,其一《题鸭绿江》云:鸭绿江清界古封,强无诈息乐时雍。逋逃不纳千年祚,礼义咸修百世功。汉代可稽明载册,辽征须考照遗踪。情怀造到天心处,水势无波戍不攻。其二《题高丽古京》云:迁移古邑市荒凉,莽苍盈眸过客伤。园苑有花蜂酿蜜,殿基无主兔为乡。行商枉道从新郭,坐贾移居慕旧坊。此是昔时王氏业,檀君逝久几更张。其三《使经辽左》云:入境闻耕满野讴,罢兵耨种几经秋。楼悬边铎生铜绿,堠集烟薪化土丘。驿吏喜迎安远至,驿夫忻送稳长游。际天极地中华界,禾黍盈畴岁岁收。
○却祖朱文公
帝始与诸臣议修玉牒,欲祖朱文公,一日见徽州有姓朱者为典史,问其果文公后乎?其人对曰非也,帝心顿悟。彼一典史尚不祖朱子,而我国家又可祖乎?竟却众议。
○欲易太子
帝尝欲以燕王为太子,学士刘三吾痛哭曰:太子天下之本,若欲易之,置秦、晋二王于何地?忤旨,降为博士,寻复之。其事遂寝。秦晋二王,太祖第二子、三子也,燕居第四,故云。
○辟荐科目
帝在位六年,罢科举,专用辟荐,其目有经明行修,有怀材抱德,有贤良方正,有人材,有孝廉,群举于朝。而各省贡士,皆令率业太学,以次除用。
○钉缀白丝
十八年乙丑科,上梦殿前一巨钉缀白丝数缕,悠扬日下,及拆首卷乃花纶,以其年少柳之。已而得丁显卷,姓名与梦符,且显字日下双丝也,遂擢状元。
○圣旨恩荣
二十一年,状元任亨泰,湖广襄阳人,系太祖亲擢,且曰新状元得人,敕有司立牌坊以荣之。故坊上特揭“圣旨?二字,他坊惟恩荣小扁。
○兵部门无署榜
金陵各衙门皆有署榜,独兵部无之。帝于一夕遣人侦诸司,皆有宿卫,惟兵部无人,乃取其榜去。俄有一吏来追夺,不能得。侦者以闻,帝召部官,问谁当直,对以职方司。又问夺榜吏为谁,即职方司吏也。遂诛官与卒,即以此吏补其官,竟不复补榜。
○温树
宋濂居家,置“温树”二字于居第,人问及中朝事者,辄指示,终无一言。
○汉蜀二王
帝平汉,封友谅子陈理为归德侯,友谅父普才为承恩侯,友谅兄友富为归仁伯,友直怀恩伯,弟友仁赠南康王。蜀主明升既归,封为归义侯。其后洪武五年,遣元枢密使延安答理送理、升于高丽,普才徙滁。
○逾于丹青
帝尝命博士熊鼎,类编古人行事可为鉴戒者,书于殿壁,又命侍臣书《大学衍义》于两庑间,曰前代宫室多施绘画,予书此以备朝夕观览,岂不逾于丹青乎?
○以意解字
帝心多疑,每虑人侮己,杭州儒学教授徐一夔尝作贺表上,其词有云“光天之下”,又云“天生圣人,为世作则”。上览之,大怒曰:腐儒乃如是侮我耶?“生”者,僧也,以我尝从释也;“光”则摩发之谓矣;“则”字近贼。罪坐不敬,命收斩之。礼臣大惧,因请曰:愚蒙不知忌讳,乞降表式。帝因自为文传布天下。
○村鼓劝农
帝令民每村置一鼓,凡遇农种时月,清晨聚众鼓鸣皆会田所,及时力田。其怠惰者,里老人督责。里老纵其怠惰不劝农者罚。
○劝高皇即位表
吴元年十二月癸丑,左相国李善长率文武百官奉表劝进曰:伏以开基创业,既宏盛世之与图,应天顺人,宜正大君之宝位,苍生咸仰,红日方升,盖闻以道化民者谓之皇,以德教民者谓之帝。惟首出于庶物,用光建于鸿名。由是继百王而立国家,定四海而总纲纪。事闻在昔,运际当今。钦惟殿下,勇智自天,聪明冠世,扫除六合之风尘,拯救兆民之水火,拥楼船而西上,孺子秉玺而出迎,命将师以东征,伪主束身而就缚。由是天下归赴,若江汉之朝宗,邦域肇隆,有金城之巩固。既膺在躬之历数,必当归御于宸居。上以答于天心,下以符于人望,异俯从众请,早定尊号。臣等爰合群情,躬申劝进,对明廷而虎拜,仰圣主之龙飞,发政施仁,参赞两间之化育,制礼作乐,开拓万世之太平,谨奉表劝进以闻。
○苍虬出壑
元至正二十一年,太祖下饶州,见长沙王庙壁画松,题曰:苍虬出壑。复有诗曰:幽人无俗怀,写此苍龙骨。九天风雨来,飞腾作灵物。乃胡闰笔也。召见之。越八载,太祖即位之四年,郡举秀才,胡闰与焉。太祖一见,即曰:此秀才是题诗鄱阳庙者。随授都督府都事。
○臂折犹指
丞相胡惟庸有逆谋,诳言所居井涌醴泉,请高皇往观。有太监云奇,守西华门,迩其第刺知逆意,虑必有祸,急走冲跸,勒马衔言,状气方勃萃。因奇本南奥人,舌鼾不能达,太祖怒其犯跸,令左右挝捶乱下,云垂毙,右臂将折,犹奋指贼臣第。太祖乃悟,登城眺顾,见壮士披甲伏屏帷间数匝,亟返棕殿,罪人就擒,召奇则息绝矣。太祖追悼其忠,赐赠葬,令有司春秋祀之,墓在太平门外钟山之西。
○往宣佛教
帝在位五年,谓刘基曰:日本夷,固非北胡心腹之患,犹蚊虫警寤,自觉不宁。闻其俗尚禅教,宜选高僧说其归顺。遂命明州天宁寺僧祖阐,字仲猷;南京瓦罐僧无逸,字克勤,往彼化其来贡。将行,天界住持四明宗泐赋诗饯别,诗云:帝德广如天,圣化无远迩。重译海外国,贡献日赀委。惟彼日本王,独遣沙门至。宝刀与名马,用致臣服意。天子鉴其衷,复命重乃事。由彼尚佛乘,亦以僧为使。仲猷知心宗,无逸写经义。二师当此任,才力有余地。朝辞阊阖门,夕宿蛟川涘。巨舰扬独帆,长风天万里。如鲸不敢骄,冯夷效驱使。沧茫熊野山,一发青云际。玉臣闻诏来,郊迎至欣喜。时则扬帝命,次乃谈佛理。中国师法尊,远人所崇礼。况兹将命行,孰有重于此。海天渺无涯,相念情何已。去去善自持,愿言慎终始。此诗持献于上,圣览赐和诗云:常闻古帝王,同仁无遐迩。蛮貊尽来宾,我今使臣委。仲猷通供玄,倭夷当往至。于善化凶人,不负西来意。尔僧使远方,毋得多生事。入为佛弟子,出为我朝使。珍重浦泉经,勿失君臣义。此行非瀚海,一去万里地。既辞释迦门,白日宿海涘。艨艟挂飞帆,天风驾万里。平心勿忧惊,自然天之使。休问海茫茫,直是寻根际。诸彼佛放光,倭民大欣喜。行止必端方,毋失经之理。人国有斋时,斋毕还施礼。是法皆平等,语言休彼此。尽善凶顽心,了毕才方已。归来为拂尘,见终又见始。
●明朝小史卷二 洪武纪
○棕三舍人
帝败陈友谅于鄱阳湖,死者数十万。及还,掷缆棕于湖,冤魂凭之,遂能为妖,舟人必祭,否则,有覆溺之患,号曰“棕三舍人”。
○锁住
乙丑正月,帝梦一人,长身广眉,器宇伟然,侍卫左右,周旋甚悉,问其姓名,对曰锁住。次日即命羽林卫百户潘雄宣访,果得锁住于朔方,命为将军。
○永隆雨
二十五年下渡僧之令,沙弥至者三千余人,中有冒请者,帝怒,悉命锦衣卫戮之。苏州尹山寺僧永隆,请焚身以救免,帝允之。敕中官以武士卫其龛,至雨华台,永隆出龛,望阙拜辞,入龛,书偈一首,又取香一瓣,书“风调雨顺”四字,语中侍曰:烦语陛下,遇旱,以此香祈雨,必验。乃秉炬自焚,骸骨不倒,异香逼人,群鹤舞于龛顶,帝乃宥三千人诛。时大旱,帝命以所遗香至天禧寺祷雨,至夜雨大降。帝曰:此真永隆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