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俄文史料第一辑

,不能运到,因此该处人等由于粮食缺乏,不得不多以捕猎及渔业为生。考虑及此,并为求
得适当之方法向该处运送粮食,以免该处居民再受缺乏与饥饿之苦。因此认为必须利用从尼
布楚县区流出之音果达河,该河河口与额尔古纳河连接,流入黑龙江,发出此种船舶可以航
行黑龙江,再由该处海路沿岸前进,运送粮食及其他物品,以便位置在东北海岸各处堡垒及
城寨之所有上述俄罗斯卫戍人员,以及居住该处之工业人等与居民都能获得食品之供给。惟
因该黑龙江系流经中国大皇帝陛下领域之内,而通过该江之航行又为我俄罗斯船舶之所必需
,因此鄙人等兹特郑重及坚决向尊处断言,此种通行毫无任何其他之意图,只是(如上所述)
由于并无其他方法运送粮食前往上述各地,敬祈尊处念及两帝国间现有之友好关系,奏请中
国大皇帝陛下恩准,并颁发圣旨晓谕沿该黑龙江附近各城市及各地方居住之属民、地方当局
及土著人等一体知悉,以期于俄罗斯船舶通过该江之时,得以畅行无阻、准许停留,并于沿
途给予可能之协助。
同时鄙人等亦向尊处坚决断言,所有过境之俄罗斯船舶以及搭乘该项船舶之人等,无论何时
将绝对不给中国属民致成任何之欺侮,反之亦请尊处以中国大皇帝陛下之谕旨晓谕中国属民
,务使对于俄罗斯船舶及搭乘该船之人等,亦不给与任何之欺侮,都依双方现有友好关系和
睦行事。钦遵我国仁慈君主大女皇帝陛下之此种意旨,已经在俄罗斯本国境内在尼布楚县区
发下命令,在通向黑龙江之河流一带建造便于运输之船舶数艘,以便通过该黑龙江航行,运
送粮食及其他物品前往东北海岸地方,所有建造及派遣船舶事宜,均已委任省长及西比利亚
地方陆军中将赏戴勋章米亚特列夫办理,我大女皇帝陛下已经剀切谕令该省长注意监视,当
俄罗斯船舶在黑龙江上航行过境之时,对于中国方面及当地居民不得有丝毫侵犯之事。鄙人
等依照两帝国间现正良好顺利实行,而毫无疑义亦将永恒存在之友好关系,深望中国大皇帝
陛下方面能体谅此间之愿望,无所阻碍,而惠允我俄罗斯船舶在黑龙江上之自由通行,尤为
此事对于中国方面毫无损失,对于友好与和平亦毫无疑义,而对于我国则有极端及迫切之需
要,只是意在运送众人生活所必需之物品,前往如此遥远之各地,不容彼等饥饿而死,有如
过去曾经多次有过之事实。为此鄙人等千万恳祈尊处竭尽友谊之努力,吁请中国大皇帝陛下
颁发上述精神之谕旨,并将该项谕旨交付我院所派遣之专差十等文官勃拉齐晓夫,该员将因
此事之非常需要,而将谕旨送往上述之西比利亚省长,以备应用,并传送驻在黑龙江沿岸之
中国当局。顺颂
政躬百益
全俄罗斯大女皇帝陛下各最高枢密大臣
一七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于圣彼得堡
47大清国理藩院致
俄罗斯国枢密院函
径启者,顷据我国黑龙江将军卓勒多呈报,据新巴尔洪乌赫尔德右翼统领尼鲁伊、章京巴
勒都尔呈据驻吉拉斯克城阿尔哈东百什户戈穆布报称,六月十六日夜间,职等于自己防地
之内,见有那密尔人等侵入之踪迹,当即循其来路前进,行抵察罕塔尔巴汗地方,遭遇携
带弓箭之那密尔人六十余名,于追击彼等之际,我方人等有百什户满纳、兵士张起、德勒格
尔、村民卡巴、喇嘛哈戴及肯巴等六人中箭身死,此外尚有十三人负伤。再据驻乌伊都尔
叶利苏斯克之卡伦之阿尔哈尼鲁伊章京杜嘎拉报称,六月二十七日曾有俄属那密尔人引匪
百余人之多,侵袭我国卡伦,卑职当即率领兵士三十名向该匪等迎头射击,该匪此时已将我
差往其他卡伦报告之乡民萨穆伊一名掳获,嗣因不断射击之结果,我方矢尽,被匪击败,马
匹被其劫去。复据驻瓦拉勒托斯克卡伦之阿尔哈东百什户报称,七月二十三日夜间,在我
国卡伦界内,见有许多盗匪踪迹,当即跟踪巡视,见有那密尔人盗匪三百余人,在我库布河
富勒疆及库布河哈门两处地方,盗得马、牛、骆驼归去,嗣经查悉,一股匪人赶逐马匹骆驼
在前,另一股匪赶牛随后行走。我方六十余人当即大举进攻匪人,向其射击,因此匪人颇多
负伤,将牛三百余头放弃而逃。同时于攻击之际,我方乡民阿扎尔及图鲁布尔中箭身死,并
有二人负伤。总计被那密尔人盗匪劫去:马二千五百匹,骆驼一百三十只,牛八十头各等
情前来,据该黑龙江将军呈报前因,我国大皇帝陛下特降谕旨,着理藩院照约办理等因钦此
,查所订十一条条约之中,明白规定,如有携带武器越界杀人劫盗者,应即斩首;如有越界
盗取骆驼及牲畜者,应即捕获送交该管长官,并按照所掠得者加以处罚,此种处罚应依条约
规定,初次处罚十倍,二次罚二十倍,三次处斩。今贵国之那密尔人等成群结伙,越入我国
卡伦,劫得我国官民之马二千五百匹,骆驼一百三十只,牛八十头之多,且致我方人等之中
,有八名中箭身死,十五名负伤,并有乡民萨穆伊一名被掳。贵国那密尔人等如此实施不法
行为,殊属目无法纪,胆大已极,自应依照所订十一条条约,明正典刑,以安边疆,而维护
两国之睦谊。为此特请贵院于阅悉此函之后,即行遵照条约办理,倘贵国将此事不予实行,
而漠然置之,则长此以往,边疆方面彼此争斗之事,必将发生,对于两国邻邦友好及睦谊关
系之影响,殊非浅鲜也。如何办理之处,盼速见复。相应函达,请烦查照为荷。
乾隆二十一年(一七五六年——译者)闰九月初五日
48致大亚细亚各地独裁君主中国大皇帝陛下
各最高国务大臣理藩院外藩事务大臣
径复者,兹以极不愉快之心情通知尊处,顷接我国旅长兼色楞金斯克司令官雅科比送到蒙古
边疆事务大臣转来之贵院来函,鄙人等已经阅悉,关于俄罗斯所属那密尔人结成大帮,向贵
国各哨所地方侵犯,并劫去贵国人等所有之马群二千五百匹,骆驼一百三十只,公牛及乳牛
八十头,同时将贵国追赶该项盗贼人等射死八人,伤十五人,并将非属公职人员一人活捉而
去,因此要求依照条约办理等因,我院对于此事如果不加处理,而且亦不作任何调查研究,
则在边疆事务之中发生任何谰言及纷乱之事,均足以损害和平睦谊关系。鄙人等兹特作为答
复,通知贵院,关于俄罗斯属民向贵国方面所实行之窜犯,以及赶去马匹、骆驼及牲畜之事
,在收到贵院来文之前,此间实属毫无所闻,而我国旅长兼色楞金斯克司令官雅科比亦向我
院报称,关于此种事故彼实未从任何人获得任何消息,因此究系何种人等窜入贵国境内,并
实行抢劫,尚不可知,惟我院已经严厉饬令我国边疆事务各委员,迅速侦查该项盗贼之窜犯
事件,并将该项盗贼缉获,一俟缉获之后,应即依照两国间所订立之和平友好条约办理,而
使贵国方面得到愉快,如此办理,贵院不能再有任何疑虑之处,而恐其有害于和平睦谊及多
年持续之友好关系,鄙人等将竭尽全力加以遵循也。顺颂
政躬百益。
全俄罗斯大女皇帝陛下各最高枢密大臣
一七五七年四月十七日
于圣彼得堡
49大清国理藩院致
俄罗斯国枢密院函
径启者,现据我国将军人等向此间我国大皇帝陛下奏称,为追捕阿穆尔萨昂所派遣之军官舒
德诺,曾经到达俄罗斯国界地方,并与驻扎该国界地方之贵俄罗斯国军官依照两帝国间现有
之和平睦谊及邻邦友好关系会面谈话,曾经该军官告称,阿穆尔萨昂及伙帮未曾逃入俄罗斯
国境,同时由该军官备函一件交给我国军官,以资证明。我国大皇帝陛下于阅览我国将军人
等陈奏之后,已经发下谕旨,昭示如下:俄罗斯国边防军官能识和平睦谊之大体,以亲善之
态度向我国军官舒德诺告知,谓阿穆尔萨昂未曾逃入俄罗斯国境,并由自己提出函件以资证
明,此种情况,朕甚嘉许,此亦符合于和平友好条约之精神也。现时为追捕阿穆尔萨昂,我
国将军人等正以大军分赴各地加以搜索,此外哈萨克之阿布赖因感戴朕之高厚恩德,已经派
定使臣诚心诚意前来朝拜,而斋桑、塔什切伦及赤巴干等,仍系附同阿穆尔萨昂处于窜逃之
中,已经另派多人分往各处,正在通过专差人等搜捕该阿穆尔萨昂,定将特别捕获解送前来,
因为贼匪阿穆尔萨昂不可能逃往哈萨克方面,在我国军队经常驻扎之下,不久必定被捕,只
要该阿穆尔萨昂被迫逃入俄罗斯各民族之中,应即于捕获之后实行交出,凡能将其捕获之人
等,朕必将给予最大之恩赏。
另有一些人等,即如吉尔格勒一帮,共有二百人进入俄罗斯境内,惟均系普通人等,对于彼
等未曾赏给任何官员符号,言其居住亦属东奔西窜各处分散,至于搜寻遣送,自亦勿庸再议
,已经谕令俄罗斯方面加以收容。例如现有果勒热赫鄂姆勃一帮人等,均系具有此间官员
符号,于帽顶之上带有翎、顶之人员,依照和平友好条约均为俄罗斯方面所不应收留之人等
,惟只要求将其中较为主要之人交出,其余人等留作俄罗斯国之属民,两国所订之和平友好
条约要求负有颇大之义务,着将此事函达俄罗斯国枢密院知照等因钦此,为此钦遵我国圣上
谕旨,专函奉达。乾隆二十二年(一七五七年——译者)七月二十七日。
一七五七年八月十四日谢米帕拉金斯克要塞骑兵卫戍司令官斯卢次基团准少校阿列克歇伊
多勒格沃萨布罗夫特备此函,交付率领中国大皇帝陛下军队四十人从额尔齐斯河彼岸前来
本要塞之诺颜成钦门乌究热尔吉赤舒龙巴图鲁昂邦舒德诺,证明其确实曾经
来到谢米帕拉金斯克要塞地方,以便追捕准噶尔诺颜阿穆尔萨昂,同时曾用自己之方言交来
信函一件,因此间现无通晓之翻译人员实行翻译,已由指挥部送交前途,兹经询问,理应给
与答复。
为此签名为证。
准少校阿列克歇伊多勒格沃萨布罗夫
大女皇帝陛下谢米帕拉金斯克要塞印章
50致大亚细亚各地独裁君主中国大皇帝陛下
各最高国务大臣及管理外藩事务大臣
径启者,顷接我国边疆留守官色楞金斯克驻防司令雅科比,转来贵国国历乾隆二十五年十一
月十七日公函,阅悉之余,不胜惊异。贵国来函重复申明,对于越界前往贵国之我国属民奥
尔兴尼等男女三十三名口,在我国令将舍连及楼昌扎布交付贵国以前,不欲交还我国,似谓
该舍连及楼昌扎布系于上述我国人民出境两年以前,经我方容纳留在我国,但贵国所述殊属
不合事实,盖前此我国曾经函达贵国,现时更可确切认定,我国该项属民奥尔兴尼等系于一
七五八年逃往贵国,而舍连及楼昌扎布逃来我国并非在先,即正系在同年夏季也。且无论彼
等来至我国之在先或在后,总属无关,而事理之所在,乃系我方对此托尔葛乌斯克种族之两
个卡勒莫克诺颜,依照正理不应交付贵国,故不能交付,而依此根本理由,亦不得谓彼等为
贵国之逃民,关于此点业经在我国迭次之函件中,向贵国充分说明在案矣。反之,上述之我
国逃民奥尔兴尼等,身份全然不同,盖彼等纯系俄国之属民也。今贵国竟不欲将其交还,殊
属一意孤行,有失公允,显然为有背于友好条约之举。尤可异者,贵国于上述之来函中,更
向我国叙明,不仅所要求奥尔兴尼等不予交付,而且似将从前之一切我国逃民亦尽行留于贵
国。我贤明之诸友,试自思之,如果双方原来之属民人等,从此由一方逃往他方,而不予以
交还,则将产生如何之结果,势将背弃友好条约,并将增加两国间之不睦及争端而已。因此
自应尽力防止,以期不良之结果及不安得以避免也。再贵院迭次来函之中,颇多粗暴愤懑之
词,此于两国高级政府之间行之,自属不当,且亦失常,只为卑俗之所为。我方则殊不欲仿效尊处之此举,而始终以合礼之方式叙述之。兹特向贵院友好申明,务请勿背友好条约,饬
将我国逃民奥尔兴尼等交还,以示贵国无违反该项友好条约行事之意,我国方面亦自当永遵
该约办理也。再本函所叙述之各节,对于近日收到之贵国乾隆二十六年一月二十三日之新来
函件,亦一并答复,不另行文。顺颂
政躬百益
大女皇帝陛下全俄罗斯各最高枢密大臣
一七六一年九月二十七日
圣彼得堡
51致大亚细亚各地独裁君主中国大皇帝陛下
各最高国务大臣及管理外藩事务大臣
径启者,经过长久时期之待复,最后获得通知,贵国国历乾隆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来函
内开,在额尔古纳河我国所设各卡伦相对之处,贵国方面沿该河之南岸,亦已设立新卡伦,
由于从前该处未经设立卡伦,以致双方人民公然越界及劫盗情事,时有所闻等因,已经阅悉
。惟来函所述,谓我国所设之各卡伦,似对贵国毫无通知一节,则殊属非是,盖除我国边防
旅长雅科比声明我国新设之各卡伦,请求贵国方面亦在各该卡伦相对之处实行设立,曾于一
七四二年至一七六○年迭次通知贵国边区蒙古官员以外,本院方面关于此事,亦曾向贵院两
次函达,即一次为一七五二年三月十九日,又一次为一七五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是我国此
项卡伦之设立,当早为贵国之所知也。今得贵国亦新设该处卡伦之通知,至为欣慰,并愿该
项卡伦之设立,见诸实际,成为我国对岸所有卡伦之居民人等众目之所共睹,盖借此可以防
止从前无此卡伦双方居民之擅越国界及一切争端也。顺颂
政躬百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