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藏


  ●名山藏卷之□□□

  晋江何乔远 譔

  舆地记二

  ◆舆地记二

  北京

  ○北京

  北京古幽蓟之地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辽金元夷狄也称帝建都不足当形胜成祖分藩于此既即位以为京师曰北京城则京城皇城坛庙则天地坛朝日坛夕月坛山川坛社稷坛太庙文庙帝王庙文庙之中有周宣王石鼓山陵则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苑囿则西苑南海子御马苑建置则文武百官之公署京城门凡九门曰正阳南之左曰崇文右曰宣武北之东曰安定西曰得胜东之北曰东直南曰朝阳西之北曰西直南曰阜成

  顺天府
  保定府
  河闲府
  真定府
  顺德府
  广平府
  大名府
  永平府
  亲军

  △顺天府

  顺天府禹页冀州之域天文箕尾分野星曰析木尔雅析木为之津释者为天汉之津梁燕分星也高阳氏幽陵陶唐幽都虞幽州夏殷冀州地周幽州武王封尧后于蓟封召公奭于燕秦上谷渔阳二郡汉初为燕又分置涿郡元狩中为幽州东汉幽州治冀唐幽州宋燕山府皇朝洪武初为北平府永乐初亡为顺天府山曰天寿山诸陵在焉曰西山曰香山曰玉泉山西湖潴其下玉泉之水流经大内出都城南注大通河曰平坡山冈曰卧龙英宗临幸焉水曰海子流入于都城河曰卢沟本桑干河又名漯河俗呼运河亦曰小黄河金井之泉成祖跸而甘之台曰金台燕所以延士也北一百二十里曰居庸关秦始皇筑长城居息庸徒于此淮南子天下有九塞居庸居一焉龙虎台在居庸关南凡领州四县二十三附郭曰大兴宛平

  大兴县
  宛平县
  良乡县
  固安县
  永清县
  东安县
  香河县
  通州
  昌平州
  涿州
  霸州
  蓟州

  大兴县

  大兴县金名凡编里三十六

  宛平县

  宛平县辽名释名曰燕宛也宛宛然以平之义凡编里十五

  良乡县

  西南七十里曰良乡县汉名凡编里二十五

  固安县

  西南百二十里曰固安县隋名凡编里三十八

  永清县

  南百五十里曰永清县唐名耴边境水清之义凡编里二十一

  东安县

  南百五十里曰东安县元名有刘琨之墓凡编里四十四

  香河县

  东南百二十里曰香河县辽名凡编里十

  通州

  东四十五里曰通州金名义耴通漕白河自密云县南合于潮河至于州入于直沽是名白遂之河亦曰潞河张家湾是白河下流元有张万户居此以名湾凡编里三十二领县四

  三河县
  武清县
  漷县
  宝坻县

  三河县

  州东七十里曰三河县唐名七渡鲍丘临泃三河径焉免儿庂山是产花班之石可作宫砖凡编里三十五

  武清县

  州南五十里曰武清县唐名汉雍奴水经曰薮泽名也四面有水曰雍不流曰奴水曰直沽入于海凡编里二十八

  漷县

  州南四十五里曰漷县在漷河之南汉泉州县地画眉郎坟是为张敞之墓景鹰之台元主所驻跸也凡编里十五

  宝坻县

  州东南百二十里曰宝坻县金名以境内产盐汉泉州县地是生银鱼曰面条之鱼凡编里三十二

  昌平州

  北九十里曰昌平州后魏名旧为县正德九年升为州军都山后汉卢植所教授也唐刘蕡亦居此邑镇曰黄花口曰白杨元郭守敬堰水五十余里以入潞通漕曰白浮堰清河源自县西南一泉径燕丹村东南合于榆河一泉分为二流入宛平含高梁河曰官河经双塔店入于榆河曰双塔河榆河一名温渝河会于白河黄花镇川河□源塞外流入黄花镇口径昌平至怀柔入于白河高梁河出自并州黄河之别源东径沙涧又东南径高梁店流入都城海子又有湿余之河出军都出折入于潞河有朱能之墓凡编里二十七领县三

  顺义县
  密云县
  怀柔县

  顺义县

  东北六十里曰顺义县秦上谷郡汉魏晋皆范阳境凡编里二十七

  密云县

  东北百二十里曰密云县后魏名唐曰檀州以古有白檀树东北五十里曰共城是舜流共工之地雾灵之山祥光如雾岁以六月六日现渔阳之城秦以闾左戍凡编里十九

  怀柔县

  东北一百里曰怀柔县山曰红螺高二百余仞山下之潭尝有殷红二螺日夕吐光黍谷之山邹衍所吹律也凡编里十四

  涿州

  西南百四十里曰涿州春秋战国皆燕之涿邑秦上谷郡汉涿郡曹魏范阳郡有督□之亭楼桑之村南曰郦亭是后魏郦道元所居台曰华阳燕太子丹与樊将军置酒处也独鹿山有鹿鸣泽汉武帝元封四年出萧关历鹿鸣泽者也凡编里四十六领县一

  房山县

  房山县

  州西北四十里曰房山县太房之山幽燕奥室黄山张良所隐也石经山山如天竺有石经洞隋大业间法师静琬凿石为板刻经一藏唐贞观初成大涅盘一部而师灭后僧徒相继历辽金始完贮于洞者七穴者二洞扃以石门穴镇以浮屠孔水洞在太房山东北悬崖千尺下有石窟白龙时游人见之则化为鱼时时闻音乐声有人篝火浮舟行五六日莫测其源有齐孙膑唐贾岛本朝姚广孝之墓凡编里十六

  霸州

  南二百一十里曰霸州后周名秦上谷郡汉属渤海郡后汉属广阳郡当京邑之阳山原衍夷群水所赴来自西北者九自西南者六 【 西北曰卢沟拒马夹河琉璃胡良桑干乌流白涧西南曰黑羊一泉方顺塘河沙河礴河】 凡编里三余县三

  文安县
  大城县
  保定县

  文安县

  州南六十里曰文安县汉旧县凡编里三十四

  大城县

  州南百二十里曰大城县五代周名汉名平舒属渤海郡周礼曰其川虖池呕夷郑注呕夷出平舒黄泌之河源出自交河凡编里二十三

  保定县

  州南十八里曰保定县宋名河曰玉带受宣府紫荆白沟之水达苑家口灌直沽入于海洼邑也桃花塞宋杨延朗筑以御奏丹凡编里六

  蓟州

  东二百曰蓟州秦汉渔阳郡唐曰蓟州耴古蓟门关名崆峒之山黄帝所问道也北平城李广射虎饮羽焉凡编里二十六领县四

  玉田县
  丰润县
  遵化县
  平谷县

  玉田县

  州东八十里曰玉田县唐名汉阳雍伯至孝行善仙人遗之石子一升曰种之生玉雍伯求北平徐氏女为妻曰必白璧一双行视石得璧五双县以名玉田本春秋无终子国汉无终县有无终之山燕昭王冢在焉徐无之山有不灰之本生火之石燕山自西山一带迤■〈辶里〉而来延袤数百里如长蛇光沙之泉沙碎若飞雪以磨金玉之器能飞光辉凡编里十八

  丰润县

  州东南百九十里曰丰润县金名南关之城赵武灵王所筑凡编里二十二

  遵化县

  州东百二十里曰遵化县唐名春秋无终汉属右北平磨台之山游池中其背负镜口曰大喜峯凡编里二十

  平谷县

  州西北八十里曰平谷县汉旧县鱼子之山有轩辕之陵凡编里十三

  △保定府

  保定府冀州之城分野尾箕兼昴毕战国属赵秦上谷巨鹿二郡地汉涿郡及信都中山国地唐时其地属莫定满瀛等州宋保塞军太平兴国中为保州政和为清苑郡保塞军节度皇朝为府初属北平布政同永乐中隶京师领州三县十七

  清苑县
  满城县
  安肃县
  定兴县
  新城县
  唐县
  博野县
  庆都县
  容城县
  完县
  蠡县
  雄县
  祁州
  安州
  易州

  清苑县

  附郭曰清苑县隋名以清苑之河本汉樊舆县属涿郡郎山之峰尖如削玉河曰清苑曰石桥曰梁高阳城云是颛顼所筑廉颇之庙前临鸡水有石梁焉谓之廉梁凡编里十四

  满城县

  西北四十里曰满城县唐名东汉北平县地后魏乐浪有汉王谭之城谭不从王莽与其五子避难于此光武封其五子为侯人名之曰五公城有张苍之墓河曰方顺凡编里□十

  安肃县

  北六十里曰安肃县本宋安肃军凡编里十六

  定兴县

  北百二十里曰定兴县金名本隋范阳地河曰五里凡编里二十二

  新城县

  东北百五十里曰新城县汉名本督亢地河曰白沟宋与辽界凡编里三十六

  唐县

  西一百十里曰唐县汉名尧为唐侯国于此春秋鲜虞邑山曰尧山又山曰葛洪西南隅有老姑之峪宋时有老姑谓人曰贫道住世二百年矣言已投崖不坠而升有王陵之城王陵援兵以捄白登灌城与王陵城灌婴所筑也中山城在峭岭之上是为慕容乖之都河曰唐河灵井一名赵母井醇酎千日此并所酿凡编里二十二

  博野县

  南九十里曰博野县后魏名汉蠡吾东汉博陵洪武初属祁州六年改属河南二程先世居此县凡编里二十一

  庆都县

  西南九十里曰庆都县金名汉之望都县南四十里有尧庙庆都陵尧母葬焉尧山在唐县北庆都山在其南登尧山可见庆都山凡编里八

  容城县

  东北九十里曰容城县汉旧县凡编里六

  完县

  西七十里曰完县秦之曲逆汉书曰濡水于曲逆城北曲而西流故曰曲逆汉封陈平焉章帝丑其名改曰蒲阴县西三十里曰伊祁山尧母所居祁水出焉有孝烈将军之庙木兰女也唐封为将军凡编里十七

  蠡县

  南九十里曰蠡县汉之蠡吾汉桓帝父封蠡吾侯凡编里二十七

  雄县

  东北百二十里曰雄县有小雄大雄二山河曰雄河凡编里十七

  祁州

  南百二十里曰祁州唐名本汉中山国安国县地有沙滋二河凡编里十四领县二

  深泽县
  束鹿县

  深泽县

  州南二十里曰深泽县汉旧县凡编里十一

  束鹿县

  州南百二十里曰束鹿县唐名凡编里十七

  安州

  东七十里曰安州金名洪武七年为县十四年为州易水在城北入于雄县为瓦济河径直沽入于海凡编里二十二领县三

  高阳县
  新安县

  高阳县

  州南四十里曰高阳县汉旧县凡编里十四

  新安县

  州东二十里曰新安县元名曹徐二河出自安肃合流于县南曰温义凡编里十一

  易州

  西北百二十里曰易州隋名周礼曰其浸涞易易州涞水县是也秦上谷汉涿郡地易水发源故安县分南北二派北出于西山之宽中谷左与军士川女思谷之水合右则紫荆关之水注之其地名三会江濡水田于穷独之山亦曰圣女水有燕昭之庙郭隗乐毅剧辛邹衍之祠樊于期将军之庙荆轲城在州西七里高渐离故居在州南十六里州西南关曰紫荆关外通宣大二镇各四百七十里为扼塞之关凡编里三十领县一

  涞水县

  涞水县

  州东四十里曰涞水县后周名水曰涞水是有水田凡编里二十五

  △河闲府

  河闲府冀州域分野箕尾春秋晋东阳地战国燕赵齐三国境秦巨鹿上谷二郡地汉河闲国唐曰灞州亦河闲宋曰河闲洪武初属北平布政司永乐中隶京师领州二县十六

  河闲县
  献县
  阜城县
  肃宁县
  任丘县
  交河县
  青县
  兴济县
  静海县
  宁津县
  景州
  沧州

  河闲县

  附郭曰河闲县周为唐叔封邑汉周卿侯国东汉武垣县汉武帝廵狩至东武垣城望气者言当得异女遂得钩弋夫人汉博士毛苌宅垒俱存凡编里二十五

  献县

  南六十里曰献县以河间献王名汉乐城东汉乐陵县西北三十里曰中水城汉高封吕马童为中水侯以居高滱二水间故曰中水河曰滹沱凡编里二十金

  阜城县

  西南百四十里曰阜城县汉旧县河曰胡卢华阳之亭稽康学琴焉有简子之城符融之垒凡编里二十五

  肃宁县

  西五十里曰肃宁县河曰中堡合于直沽凡编里十三

  任丘县

  北九十里曰任丘县本汉鄚县地平帝使中郎将任丘城此因名衣冠之族比闾而是韩婴是此县人长桑君是扁鹊所师有扁鹊之宅水曰濡曰滱左传齐侯伐燕盟于濡水凡编里三十二

  交河县

  南八十里曰交河县以滹沱高河二水交流东北三十里有颛顼城其产香梨凡编里十四

  青县

  东百五十里曰青县唐幽州卢台军地凡编里六

  兴济县

  东百八十里曰兴济县宋名孝宗张皇后是此县人独流之河有蒲苇之利凡编里十

  静海县

  东百八十里曰静海县凡编里十五

  宁津县

  东南二百九十里曰宁津县金名凡编里二十二

  景州

  南二百里曰景州唐名本汉景成侯国隋为蓨县本汉条县隋改为蓨是为董仲舒之乡汉书董子广川人属冀都郡今景州蓨县是也汉封周亚夫为条侯韩颓当为弓高侯韩增为龙頟侯此县有亚夫庙月高城龙頟村汉表以亚夫为蓨侯蓨即条也河曰卫河凡编里二十八领县三

  吴桥县
  东光县
  故城县

  吴桥县

  州东五十里曰吴桥县金名有孙膑墓凡编里十一

  东光县

  州东北七十里曰东光县后魏徙渤海郡治于此凡编里七

  故城县

  州南九十里曰故城县元名本隋清河郡历亭县地县西南四曰澹村是澹台故居凡编里八

  沧州

  东百五十里曰沧州后魏名本汉渤海郡尔雅九河一曰徒骇二曰太史三曰马颊四曰覆鬴五曰胡苏六曰简洁七曰钓盘八曰鬲津其一则河之经流也旧志徒骇河在沧州废清池县西北二十里太史河在南皮县治北马颊河在东光县界胡苏河在庆云县西南简洁河在南皮县城外十余步钓盘河在献县东南二百八十里鬲津河在庆云县又在乐陵县西三十里考书传九河所在与此多不合又先儒程氏以为其地已沦于海郦道元亦谓九河碣石沦于海此盖后世新河而传以旧名耳顾今亦湮没矣有麻姑城汉武东廵祀麻姑于此有长芦废县本汉参户县地今为都转运盐使司治凡编里二十七领县三

  南皮县
  盐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