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资料清高宗实录选辑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十一。

  九月十二日(戊申),谕军机大臣曰:『郭世勋奏:「接准福建咨会,密委镇、道驰赴石城县高溪寺地方确查洪三房朱红竹(即朱九桃)如何立天地会?党伙若干?并确究长发大袖和尚系何姓名?一体速拏究办」等语。此事前据伍拉纳奏到,当经谕令郭世勋飞饬所属严密查拏。从前闽省查办天地会匪案内伙犯杨咏等,即供出广东有朱姓及洪二和尚系起立天地会名目之人;迄未缉获。今闽省现获会匪陈苏老等供出之石城县洪川房朱九桃姓名居址,言之凿凿,无难按户而查;即所供长发大袖和尚亦有高溪寺名,可以从此根究。但恐地方官从前未经查出,虑获犯究出窝留藏匿等弊,致干处分,意存回护,不肯认真办理;着再传谕该署督务宜留心督饬严查,将各会匪按名拘获,从重究办,俾根株净尽以靖地方,勿任地方官朦混禀报,致有疏虞。仍将正犯朱九桃及长发大袖和尚现在曾否就获之处,迅速覆奏』。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十二。

  十六日(壬子),谕:『据伍拉纳奏「拏获续纠天地会匪首伙各犯审明分别办理」一折,已交军机大臣会同法司核拟,照该督所奏办理矣。此案先据该督奏拏获陈苏老等一百三十二名、今又据续获首伙各犯九十五名,共获犯二百二十七名,经伍拉纳于审明后恭请王命分别凌迟斩枭者一百一十九犯、请即行正法者三十九犯,其余六十九犯均请发黑龙江给索伦达呼尔为奴。细阅案内各犯,陈苏老、苏叶二犯系台湾案内漏网余匪,胆敢改设会名、纠党抢掠,甚至截夺文报、戕害驿夫,实属不法已极!伍拉纳督饬所属究出首伙各犯,审明分别办理,所办尚是。惟是闽省漳、泉等处民风刁悍,当屡经惩创之后,而匪徒等尚愍不畏法,仍敢纠会逞凶;今经拏获审明,自不得不按律办理。但凌迟正法之犯至一百五十余名,人数较多,朕心实有所不忍。此等莠民犯法固属孽由自作,但该处地方官如果平日实心化导,将王法之宜畏、身家之宜保,一经犯法、断无幸逃之理,随时董劝明白晓谕,则潜移默化自可以消其不驯之气而生其向善之德;今乃弊俗相仍,其犷悍之习并未悛改,以致酿成巨案、骈首就诛,固由地方官不能开导颛蒙所致;朕未能道之以德,不得不齐之以刑,亦且引以为愧。嗣后该省大小各员身任封圻、职司牧令者皆有教化斯民之责,务须剀切劝谕,俾愚民各知畏法保身,免罹重辟,勿以得情为喜;庶民气可驯、淳风可复,以副朕训迪蚩氓、哀矜之至意』。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十三。

  冬十月十五日(庚辰),谕:『据哈当阿等奏:「商哨船只配载台湾换班回厦兵丁,于八月十五日在洋遭风,击破船只,共淹毙兵丁七名;又不知存没弁兵共一百四十二名,现在饬属查明下落,如系淹毙,另行详报请恤」等语。换班兵丁回厦,在洋猝遇飓风、击破船只,以致淹毙,殊堪悯恻!除业经查明淹毙兵丁张得健等七名照例从优议恤外,其不知存没弁兵一百四十二名,着该督等飞饬沿海文武汛口上紧查明,按名造册咨部一体办理,以示轸恤』。

  谕军机大臣等:『据哈当阿等奏「缉获谋杀捕役首从各犯审明定拟」一折,已批该部速议具奏矣。此案系五十六年冬间前署凤山县林昌炎任内之事;该县卸事后,徐英于本年四月接任,始行会营将黄万各犯缉获办理。林昌炎于承缉凶犯年余未获,作何议处?折内未据声叙。着传谕哈当阿等即将林昌炎缉凶未获,曾否开参?是否因此卸事之处?据实覆奏。又据奏「续获谋杀捕役之从犯蔡三审明正法」一折,此案匪犯林湿于五十一年纠众抢劫、砍伤事主,五十五年复纠约蔡三等谋杀捕役,虽林湿当经拏获正法,而蔡三逃逸两年始行缉获;此外,尚有逸犯八人。黄万一案系上年冬间之事,署县林昌炎日久未获,已属迟延;林湿一案即系五十一年及五十五年之事,办理更属延缓。该提督等另折以台湾文武员弁于盗犯方明纠劫一案,获犯过半兼获盗首,声请免开疏防职名;获犯过半,既请免参,而办理迟延,何以未附折参处?并着该提督等即将林湿一案因何获犯迟延?曾否开参之处?一并据实查奏。其逸犯何创等曾否续获?务即严饬所属上紧躧缉,勿任漏网稽诛。将此传谕哈当阿、杨廷理,并谕伍拉纳知之』。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十四。

  二十二日(丁亥),兵部奏:『乾隆五十三年福建台湾案内在逃弁兵,应请敕令该督、抚查明实系被害者奏请议恤,余着严饬通缉并将领兵各员分别参处』。得旨:『此案无着逃兵,自通缉以来已历四年,仅拏获五名、投首一名,其余并无踪迹;或系被贼戕害、或乘间脱逃,俱未可定。但迁延未获,年复一年,日久悬案终无了结之期。若责令该督、抚饬查果系被贼戕害,奏请议恤,倘所查不实,致有冒滥,则以幸逃法网之兵转得邀死事议恤之典,既无此政体;即果全数弋获正法,按律办理,致令骈首就戮数百人,朕亦有所不忍。所有此项无着弁兵,嗣后无庸查办;着该督、抚等查明当日领兵各员及不能实力查拏之历任地方文武各官咨部分别议处,以完此案』。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十五。

  十二月初六日(庚午),谕曰:『郭世勋覆奏「查拏会匪」一折,内称「闽省咨会讯据获犯陈苏老、洪廷贺所供朱九桃、洪光贤及长发和尚林进、陈明各犯,当即率同文武按照咨明住址逐户严查,并无洪光贤其人,亦并无洪姓居住;一面飞札各镇、道、府一体严密查拏朱九桃、长发和尚、林进、陈明各犯亦无纵迹,并无高溪地方」等语。洪廷贺所供朱九桃等各犯,既据该署督率同文武并密委镇、道遍行查拏并无其人,亦无高溪地名、庙名,自竟系该犯妄供,并非确实;此案首犯苏叶、洪廷贺等虽已正法,但尚有案内余犯及续行拏获者俱可质讯。着传谕伍拉纳等再向各犯等将从前洪廷贺所供各犯姓名、住址是否实系妄供之处?再行严切根究,据实具奏,毋任狡饰。将此传谕知之,地方官不应存推诿他省之心』。

  十三日(丁丑),谕曰:『吏部参奏:「推升都察院经历之凤山县知县史必大行文调取、复经咨催,至今年余未见给咨赴部,亦并无咨覆文书到部」等语。凤山县史必大既经推升都察院经历,该督、抚于接准部文后,自应即饬该员速行交代清楚,给咨赴部;乃辄以台湾远隔重洋,非半年以内所能请咨为辞,率行咨部开缺。及经部咨催后,该员在知县任内如果有经手事件未能即行起程,该督等亦应将暂留闽省缘由声明咨部;乃逗留至年余之久,并未给咨、又不据实声覆,若非该员贪恋外任、规避京职,托故迁延,即系在任经手钱粮等项交代不清,以致日久逗留。该督、抚等既不作速查催、又任其耽延,并不咨覆吏部,可见该督、抚竟不以事为事,办理一切大不如前。伍拉纳、浦霖俱着传旨严行申饬;并着一面押令该员迅速赴部,毋得任其再行恋栈外,仍着将史必大因何迟延及该督、抚何以并不即行给咨饬令赴部及接准部催又何以迟至一年并不咨覆并该员交代各件有无未清之处?据实明白速行回奏,毋得稍有捏饰,致干咎戾』。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十八。

  二十一日(乙酉),以福建督粮道钱受椿为按察使。

  是年,追予出师台湾阵亡外委陈魁等二员……祭葬、赠恤如例,俱入祀昭忠祠。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十九。

  乾隆五十八年

  乾隆五十八年(癸丑、一七九三)春正月初六日(庚子),谕曰:『哈当阿等奏:「拏获偷渡两起审明定拟」一折,已交该部议奏矣。台湾偷渡之弊,历经设立章程,严拏禁止。乃吴好等仍敢揽客私渡,自应严办示惩;则每年所奏无私渡者皆虚语矣。着该督、抚查参,明白回奏。哈当阿、杨廷理能督饬所属上紧查拏就获,尚属认真;着交部议叙。其澳甲、兵役能留心盘诘,拏获多人,亦属出力;着哈当阿查明酌加奖赏,以示鼓励』。

  又谕:『据哈当阿等奏「澎湖水兵自台领驾哨船回营在洋击碎」一折,内称「澎湖右营「绥」字十八号哨船一只赴台领驾,于九月十七日在洋突遇狂风,船身击碎;除捞救得生外,尚有百总薛兴及兵丁陈禄生等十八名不知下落」等语。澎湖兵丁赴台领驾哨船,猝遇暴风、冲礁击碎,在船人众漂流洋面,幸遇捞救得生,殊堪悯恻!着该提督等查明,并捞救之人皆加酌赏。其漂流无纵之百总薛兴等十八名如果淹毙,并着查明咨部照伤亡例议恤。该部知道』。

  --以上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二十。

  十六日(庚戌),谕军机大臣等:『据哈当阿等奏:『审明窃贼拒捕砍毙事主及诱拐幼女■〈扌客〉毙灭迹二案,俱将各该犯恭请王命,即行斩决」;已批该部知道矣。又据奏:「窃贼抗欠赃银、杀毙事主一案,则将该犯王富请旨正法」。此案王富认赔赃银,如系地方官役诬良为窃,哈当阿等自不应庇护官役,有意从严,即将该犯正法。今王富偷窃彭显小猪,本系有罪之人;经彭显欲行送官究治,王富承认愿赔,自限五月交完。至六月未偿,经彭显向其索讨,即将彭显用力砍倒,逾时毙命;殊为逞凶不法,与窃贼拒捕砍毙事主及■〈扌客〉毙幼孩者事同一例。况台湾民情犷悍,此等凶犯审明后,自应一律即行正法,用昭惩创;何以于此案又复拘泥请旨,一事两办,实属胡涂!此折不必再交部议,着传谕哈当阿等于接奉此旨,即将王富正法,以示惩儆』。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二十一。

  三月二十二日(乙卯),谕:『据伍拉纳等覆奏「查办偷渡缘由」一折内称:「吴好、马辅两起,审结后咨报到省已在年终汇奏之后;而马辅一起系由广东澄海县出口,其吴好系由福建南安县上船私渡。现已饬取失察之文武职名,照例查办」等语。台湾偷渡,例禁綦严;如果地方官查拏严禁,自无此等偷渡之事。虽沿海一带港■〈氵义〉分歧,但吴好一犯即由该省南安县地方偷渡出口,究系该督等不能豫为防范所致。乃折内尚称「马辅一起,由广东澄海县偷渡」;竟诿之于粤省,似与闽省无涉,实属非是。除将失察此案文武各职名照例饬取核办外,伍拉纳、浦霖并着交部察议』。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二十五。

  夏四月二十一日(癸未),豁免遭风漂没台湾运赴内地兵米七百二十石有奇。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二十七。

  六月二十六日(丁亥),谕军机大臣等:『户部奏:「台湾军需自初办至今已阅五年之久,业经项目行催,而驳查未结款项尚居十分之七;请勒限半年,饬交该督等依限题覆……」等语。已依议行矣。台湾军需已逾五年之久,所有部驳各件,该督、抚自应上紧核办,随时登覆;何以延挨至今,未经销楚者尚有十分之七?若再任其迟延,承办官吏迭更,逾难清理,殊属不成事体。除勒限半年全数题覆完结外,仍着伍拉纳等将因何迟缓不覆之处,明白回奏,毋再玩忽干咎。……将此各谕令知之』。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三十一。

  秋七月初七日(戊戌),予福建赴台换班出洋遭风淹毙福宁镇外委郑潮、兵丁林叔茂等七名恤赏如例。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三十二。

  八月二十三日(癸未),谕曰:『邹奕孝现在病故,所有福建提督学政,着赵佑调补』。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三十五。

  九月十八日(戊申),谕:『福建漳州镇总兵员缺,着颜鸣汉调补;并署水师提督印务』。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三十七。

  冬十月初十日(庚午),予福建澎湖左营因公出洋遭风淹毙水兵陈良兴恤赏如例。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三十八。

  十一月十五日(甲辰),予福建澎湖左营因公出洋遭风淹毙水兵阮世爵等三名恤赏如例。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四十。

  十二月十一日(庚午),谕曰:『哈当阿、杨廷理在台湾任内屡获巨盗多案,办理迅速,甚属可嘉!哈当阿着交部从优议叙,杨廷理着赏加按察使衔,以示优奖。至经历朱澜拏获首伙盗犯十五名,于缉捕亦能认真;现据哈当阿等另折奏「缉获在洋迭劫盗首一案,亦系朱澜拏获」:是朱澜为该处缉捕得力之员。若将该员送部引见,则该处转少一干员督缉。朱澜着加恩即留于台湾,遇有该处知县缺出,奏请升补,毋庸送部引见;俾得在彼督率缉捕,以资熟手。其游击曾绍龙、巡检朱继功,俱着交部议叙』。

  --见「大清高宗纯皇帝实录」卷一千四百四十二。

  十八日(丁丑),谕〔军机大臣〕:『闽省为滨海省分,且台湾一府远隔重洋,虽近年以来节经降旨饬令该督等严密躧缉,随时获犯从重办理,奸匪稍知敛戢;但昨据哈当阿奏「拏获盗犯睿祥即行正法」,又「拏获石板殿焚抢逸犯数十名从重审办」各折,可见该省盗风仍未能尽息。不知现在海口有无似康熙年间洋盗情形?着传谕伍拉纳即留心访查,实力整顿;并直抒所见,据实陈奏,毋稍匿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