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私法人事编


  魁星堂在道署左侧,台厦道吴昌祚建,乾隆五年提学杨二酉再塑像于大南门楼。风神庙在西关外接官亭后,乾隆四年巡道鄂首倡建,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修。火神庙在小南门外法华寺内,康熙四十七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建,乾隆三十年知府蒋允焄重建,碑记载艺文。

  台湾县

  文庙在东安坊,碑记载艺文。祟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在学官。乡贤祠在学宫。城隍庙在镇北坊,知县张宏建,乾隆十六年知县鲁鼎梅重修。又安平镇城隍庙,乾隆十四年水师副总兵官沈廷耀建。忠义孝悌祠在学宫内左侧,雍正元年奉旨建祠,总兵官欧阳凯、副将许云、游击孙文元、游崇功、守备胡忠义、千总蒋子龙、林文煌、赵奇奉、把总林彦、李茂吉、石琳、千总林文煌之弟林文申,俱康熙六十年台湾殉难,有司春秋致祭。烈女节妇祠在镇北坊,雍正元年奉旨建,乾隆十六年邑廪生侯世辉重修,祀烈女纪氏俭娘、节妇余氏预娘、节妇袁氏、孝行张代、节妇赵氏、节妇郭氏、孝行林氏、节妇陈氏、烈女林器娘,俱奉旨旌表,有司春秋致祭。

  又贞烈坊二座:一在禾寮港街,伪时为谢灿妻郑宜娘建;一在十二街,康熙六十年为陈越琪妻黄器娘建。

  凤山县

  社稷坛在兴隆庄县治北门。风、雷、云、雨、山川坛在县治北门。先农坛在县治东门外。邑厉坛在兴隆庄,列祀典;又一在淡水港东,伪时安置罪人所,鬼频为厉,康熙五十八年知县李丕煜令淡水司巡检王国兴建祠祀,以后不复为厉,岁时俱乡人祀。文庙在兴隆庄北门外。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康熙四十三年知县宋永清建。名宦祠在学宫。乡贤祠未建。城隍庙在县治北关外,关帝庙在县治东门内,雍正五年知县萧震建,乾隆二十八年知县王瑛鲁重建;一在半屏山大湾,一在大竹桥。天后庙一在县治北门内龟山之顶,一在兴隆庄左营,康熙二十二年奉旨建,乾隆二十七年知县王瑛鲁重建。八蜡祠在兴隆庄龟山之阴,康熙四十五年遇蝗灾,知县宋永清忧之,建祠祷祀。忠义孝悌祠在学宫左,雍正元年奉旨建祀,守备马定国、千总陈元、把总林富、领奇旗王奇生,俱康熙六十年殉难,有司春秋致祭。烈女节妇祠在县治北门,祀阮氏荫娘、郑氏月娘、黄氏弃娘,康熙四十八年知县宋永清建坊,雍正元年奉旨建祠,春秋致祭。

  诸罗县

  社稷坛在县治东南隅。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东南隅。先农坛在县治东南隅。邑厉坛在县治北隅。

  文庙在县治西隅,有碑记载艺文志。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乡贤祠俱未建。

  城隍庙在县署左。关帝庙在县署东北隅,后殿为三代祠,康熙五十二年参将蒋国祯建,五十四年参将阮蔡文、守备游崇功成之;一在善化里目加溜湾。天后庙在县署左,康熙五十五年知县周锺瑄募众建;一在县治西门,乾隆三十五年泉州民募建;又一在外九庄笨港街,三十九年居民同建;一在盐水港,五十五年居民同建;一在兰井南势,乾隆二十七年和县民建。忠义孝悌祠在学宫内,雍正元年奉旨建,祠祀参将罗万仓、革职把总江光达,俱康熙六十年台变殉难,有司春秋致祭。烈女节妇祠在学舍旁,祀罗万仓妾蒋氏,系台湾殉难奉旨建,有司致祭。

  彰化县

  社稷坛在县治东郊。风、云、雷、雨、山川坛在县治东郊。先农坛在县治东郊。邑厉坛在县治北门外。

  文庙在县治东北隅。崇圣祠在大成殿后。名宦祠、乡贤祠并未建。城隍庙在县治东门内,雍正十二年知县秦士望建,乾隆三十二年知县朱山重修。关帝庙在县治南门内,后殿为三代祠,雍正十二年知县秦士望建,乾隆二十四年知县张世珍重修。天后庙在北门内,乾隆三年北路营副将靳光翰建,二十六年副将张世英重修;又一在县城东,乾隆十三年知县陆广霖倡建。岳帝庙,俗讹玉帝庙,在县治东。

  淡水厅

  城隍庙在竹堑城厅署内。关帝庙在竹堑城东门内。天后庙在竹堑城北门外,乾隆七年同知庄正、守备陈士挺建;一在淡水关渡门,康熙五十六年诸罗知县周锺瑄建;一在淡水新庄街,雍正九年建;一在淡水艋钾渡头,乾隆十一年建。

  澎湖厅

  天宫庙在妈祖澚,康熙二十二年水师提督施琅克澎湖入庙,见神像面有汗,衣袍俱湿,知为神助事,特遣礼部郎中雅虎致祭,祭文镌额悬于堂,各澚皆有庙。将军庙在将军澚,神无考。关帝庙在妈宫西侧。

  二祠典外者

  台湾府志寺庙

  台湾县

  海会寺即郑氏北园也,康熙二十九年,台厦道王效宗、总镇王化行改建为寺;佛像庄严,寺宇宽敞,亦名开元寺,乾隆十五年台厦道书成修;寺田在寺后洲仔庄五十甲,又寺前因六甲零,又檨园壹所,为本寺香火。竹溪寺距邑治二里许,径曲林幽,清溪环拱,竹木花果,颇称胜概,额其山门曰:「小西天寺」;寺田在光山庄一十二甲,年收租粟为香火。黄孽寺在北门外,康熙二十七年左营守备孟大志建,三十一年火,三十二年僧募众重建,四围竹木花果甚多。法华寺即李茂春梦蝶处,后僧人鸠众改建法华寺,康熙四十七年凤山知县宋永清建前殿一座,祀火神,置钟鼓二楼,前后旷地遍莳花果,起茅亭于鼓楼之后,额曰:「息机」,退食之暇时憩息焉!乾隆二十九年知府蒋允焄重建,殿宇巍峨,林木幽邃,备极胜概;寺田在寺后荒埔一所,约二甲余,台湾府蒋毓英给为香火;又有园在港西里大湖庄一所,凤山县宋永清置为香火。弥陀寺在东门内永康里,年久倾圯,康熙五十八年僧一峰至自武彝,募化重兴;寺田在凤山县嘉祥里阿嗹尾,年收粟二十二石;又寺后园一址,黄士甫、曾亨观置为本寺香火。广慈庵在东安坊,康熙三十一年建,环植修竹,前对小峰,亦幽静处也;寺田在诸罗县犁头标大道公营,年收租粟六十五石,诸罗知县张■〈王尹〉给为香火。东岳庙在东安坊。元帝庙,即真武庙,在东安坊,康熙二十四年知县蒋毓英修,高耸甲于他庙;一在镇北坊,总镇张玉鳞渡台遭风,梦神披发跣足,自樯而降,风恬抵岸,因重新之,后为知府蒋毓英祠;又一在洲仔尾网寮;一在下洲仔甲;一在广储东里;一在归仁南里;一在仁德里崁头;一在崇德里;一在仁和里下湾;一在大目降庄。吴真人庙在西定坊新街,乾隆五年里人重修,曰开仙官;又一在北线线尾;一在镇北坊水仔尾;一在观音亭侧;一在石头坑;一在武定里;所在广储东里;一在归仁北里旧社口。其在文贤里一图者三,二图者一;在安平镇者三。按真人名本,泉之同安白礁人,生宋太平典国四年,医药如神,景二年卒,里人祀之,部使者于庙额为请,敕为慈济;庆元间敕为忠显;开禧二年封英惠侯,台多漳泉人,以其神医,建庙独盛。药王庙在西定坊。圣公庙在中楼仔街,康熙三十年台厦道高拱干建,漳泉州人多祀其神,以其熟识港道。开山王庙在东安坊。马王庙在东安坊。五帝庙在宁南坊。临水夫人庙在宁南坊。三山国王庙在北门内镇北坊水仔尾,雍正七年知县杨允玺、左营游击林梦熊率粤民同建。精忠庙在东安坊镇标右营内,祀宋岳鄂王。水仙宫在西定港口,开辟后商民同建。庄丽异常;一在安平镇渡口。观音宫有七,在镇北坊者曰观音亭;在南宁坊者曰准提室;在东安幼者曰清水寺。一在东门外,一在广储东里,一在广储西里,康熙四十四年同知洪一栋建;一在大目降庄;观音亭在罗汉内门。敬圣楼在南门外,雍正四年拔贡施世榜建,祀梓潼神,即文昌君。超峰石观亭在冈山,僧绍光建。

  凤山县

  元兴寺在县城南鼓山麓。泗洲寺在县城西,寺前有潭一口,为放生池。宁靖王庙在邑治长治里竹沪社,仙堂在长治里前阿社,祀五文昌,环植竹木花果,颇有胜致。元帝庙一在兴隆庄;一在大竹桥;一在鰎港,俱乡人鸠众建。元师庙在观音山,祀唐张睢阳。观音宫一在县治龟山下;一在凤山下庄;一在淡水新园;一在万丹港街。慈济宫即吴真人庙,一在县署前;一在凤山上庄;一在硫磺水庄;一在半屏山后;一在维新竹仔港;一在观音山大社。

  诸罗县

  诸福寺在县治西门外,康熙四十六年建。南浦寺在县治南门外先农坛左,雍正五年建,乾隆十一年知县周芬斗修,并名额,今名绿野青畴;烟光在目,附郭一佳胜也。弥陀寺在县城南三里大陂上,乾隆二十三年建。水仙宫在笨港南港街,乾隆四年建。龙湖岩在开化里赤山庄,伪官陈永华建,闽人改寺为岩;环邃幽邃,前有泽名龙湖,中植荷花,左右列树桃、李、青梅、苍桧,远山浮空,宛入画图。大山岩创建不知何年?岩极峻耸,顶圆平广可数亩,僧舍在焉!寒花古木,遍列阶前;烟景溪山,俱来目下。元帝庙在大奎璧庄,康熙二十二年居民同建,四十九年重建。保生大帝庙即吴真人庙,在县治西门外,康熙四十年建。忠烈庙在县治西门内玉峰书院左,祀参将罗万仓同妾蒋氏,乾隆二十五年知县李倓重建,二十七年知县卫克堉颜曰忠烈。三山国王庙在县治西门外,乾隆十七年粤民同建。圣王庙在县治西门内,祀开彰陈圣王,乾隆二十六年漳民合建。元帅庙在县署左,祀唐张睢阳,康熙二十八年居民建,四十八年参将张国、守备董元■〈马〈雍上又下〉〉重修。观音宫一在咸冰港;一在开化里。地藏庵在县治北门外无祀坛左,康熙五十六年北路营守备游祟功建,乾隆二十五年知县李倓修,内地客民棺櫘在此寄顿。

  彰化县

  观音亭在县署右,雍正二年知县谈经正建,乾隆十八年里民捐赀重建。定公庵在县城西北,乾隆二十六年里民鸠赀合建。圣王庙在县城西,乾隆二十六年里民鸠赀合建。碧山岩在县治东南半线保,距城二十里,乾隆十九年住僧募建;岩有树木,山水萦环映带,颇饶游观,案闽省漳泉南人谓寺曰岩。虎山岩在县治南燕雾保,乾隆十二年里民赖光高募建,岩左右依山环抱,茂林修竹,翠■〈火献〉丹岸,游览之胜与碧山岩同。三山国王庙在县治南员林仔街,雍正十三年粤民建。

  淡水厅

  元坛庙在南嵌社。观音寺在八芝兰保剑潭。大士观在新直山西云岩,乾隆十七年置。

  澎湖厅

  将军庙在将军澚,神无考。大王庙有三:一在八罩屿;一在龙门港;一在通梁澚。吴真人庙在奎在屿。水仙宫在妈祖宫前,右营游击薛奎建。观音宫在妈祖宫西侧,康熙三十五年游击薛奎建,庙前有井二,甘美为澎湖泉第一。

  附考

  水仙宫祀五像,莫详姓氏,或曰大禹、伍员、屈平,二人为项羽、鲁班,有易鲁班为碁者,更属不经,或曰王勃、李白。按禹平水土功在寓世;伍相浮鸱夷;屈子投汨罗;王勃省亲交趾溺于南海;李白秕视尘俗,沉于釆石,没而为神,理为近之。凡洋中欻遭风浪,危急不可保,惟划水仙一事庶能望救,其法在船人披发蹲舷,空手作拨棹势,假口为钲鼓声,如五月竞渡状,即樯倾拖折亦可破浪穿飞,风疾飞抵岸,则其灵应如响,亦甚殊绝。

  开仙宫祀吴真君,所在皆有之;或称开山宫,或称大道公庙,或称保生大帝庙,或称慈济宫,或称真君庙,皆斯神也。真君母梦吞白龟,生于太平兴国四年,长而学道,治疾有奇效。景佑二年卒,里人不像为祠,水旱祈祷辄应。

  (四)户部则例:田赋、寺院、庄田

  一般寺庙田产

  各省丛林古剎旧经报官入册斋田,不许私相售卖;违者治罪。凡有续置,亦令报明地方官申报上司,载入清查册。其庵观、茶亭、社庙、净室等处产业,令该住持开具数目,赴州县呈明立案。

  喇嘛寺庙田产

  盛京实胜寺等七庙,庄地、园地共贰万陆千伍百参拾余亩,每亩征银捌分,作为各庙喇嘛每岁应支口粮之用。各界官经征完缺考成,并遇灾蠲缓,均照奉天加征余地例一律办理。

  喇嘛私有田产

  盛京实胜寺等七庙,喇嘛自置私产并香火地壹万参千捌百贰拾亩,令该喇嘛自行招佃取租;倘有苛求夺田等事,随时惩辫。

  檀越名义革除及庙田私卖之禁止

  部咨檀越名色一概革除;其士民施舍之田产、修建之寺庙,但除僧尼道士经管,禁自售卖(乾隆三十一年例)。

  寺庙田产充公

  寺田例禁盗卖,有寺无僧,其田应归官充公。

  寺田之赋课

  寺田四六之法,以四分照民田科则,名曰焚修;以六分照民田轮科外,加征充饷,名曰寺租(崇安县案)。

  寺庙地基、祭田赋课之蠲免

  各省社稷山川学校,先圣先贤庙基祭田并一切祠墓、庙坛、寺观等地概不科赋,各省士民有捐置义冢庙宇田地,其原额赋粮并准核实题豁。

  (五)亵渎神明之罚则

  凡私家告天拜斗,焚烧夜香,燃照天灯,七灯拜斗,亵渎神明者,杖八十;妇女有犯,罪坐家长;若僧道修斋设醮,而拜奏青祠表文及祈禳火灾者,同罪还俗(重在拜奏;若止修斋祈禳,而不拜奏青祠表文者,不禁)。若有官及军民之家,纵容妻女于寺观神庙烧香者,答四十,罪坐夫男;无夫男者,罪坐本妇;其寺观、神庙住持及守门之人不为禁止者,与同罪。

  告天拜斗焚香点灯,皆敬礼天神之事,祀典各有其分,私家所得祭者,祖先之外,惟里社五祀,若上及天神则僭越矣!僭越则亵渎矣!故杖八十;妇女无知,事由家长,故独坐之。青词表文所以告天也,若僧道在人家修斋设醮,而行告天之礼,拜奏青词表文及用以祈禳火灾者,亦因僭越而致亵渎也,故与告天等项同罪,勒令还俗。妇女无故不出外,所以别嫌也,若于寺观神庙烧香,不独亵渎神明,亦且伤败风化。故纵容之夫男笞四十;无夫男,即坐本妇;其住持僧道及守门人听妇女出入,不为禁止者,亦笞四十(律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