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番事物产与商务


  奎隆开矿,另有一种尖锄。此锄之一端用以开凿,其一端又兼槌用。计锄长七寸八分,尖阔一寸五分六厘,槌阔如锄,长二寸三分四厘,柄长十五寸六分。

  亚墨利加及欧罗巴两洲,其开矿之利器有一种共四件,并一种共七件,各视矿内之土性,择宜而用。至槌、凿、锥、钻等件,尚不在此数内。

  奎隆开煤,盛以竹笼。每笼所盛,不及二十二夹笼(每夹笼约盛水八升)。笼底贴一木板,板略中凸(以便掣曳),固之以藤。盛煤出矿,乃搁于地上,掣而曳之。此法最钝,历时久而用力劳苦,若代以小车,车路铺垫木板,则运之较易。其铺垫必用木板者,因产煤地水多咸酸,铁路易于朽坏也。

  矿内之灯,用小盏满贮清油,以六厘径、四寸长之灯草燃之,或燃纸浸油,随地携带往照,亦可代灯。

  所开煤,随其大小,以手掇拾,分地堆垛。所余炭粉,皆为烧灰人取以煅石灰。若烧灰不要,则废弃无用,反须烧毁,以净地方。

  ●论开煤经费估价

  今将现开四矿,分为甲、乙、丙、丁等名目,所用各费,统为核算列左:

  甲矿若开五十二担,工钱须番一元,运费六角八尖(此运费系起煤出矿、挑运到山厂之费),漉水工一角七尖,家伙、灯油各杂费扯算一角八尖,共估在山费二元。

  乙矿若开二百六十担,工钱须番七角五尖,运费八角一尖,各杂费扯算一角二尖,共估在山费一元七角八尖。

  丙矿若开三十九担,工钱须番七角五尖,运费八角一尖,各杂费扯算一角二尖,共估在山费一元七角八尖。

  丁矿若开一百六十八担,工钱须番三元五角,运费二元六角七尖,各杂费四角三尖,共估在山费六元六角。

  今又列一单,开载各处运煤到发售地方之费。所载中国担数,折计西国磅数,每担折一百三十三磅三三。

  甲矿五十二担,在山费共番二元,折计每百担应番三元八角四尖;运到奎隆发售埠头,运费十元,共十三元八角四尖。若以西国吨数计之,折计每吨应在山费六角四尖,运费二元三角,共二元九角四尖。

  乙矿二百六十担,在山费共番七元八角,折计每百担应番三元,运费七元四角,共十元四角;折计每吨应在山费五角,运费一元二角三尖,共一元七角三尖。

  丙矿三十九担,在山费共番一元七角八尖,折计每百担应番四元五角六尖,运到淡水江边,运费一元,共五元五角六尖;折计每吨应在山费七角六尖,运费一角六尖,共九角六尖。

  丁矿一百六十八担,在山费共番六元六角,折计每百担应番三元九角二尖,运到内河,运费一元,共四元九角二尖;折计每吨应在山费六角五尖,运费一角六尖共费八角一尖。

  合观以上两单,便见开煤及运煤两费之较数。可知北路一带运煤之縻费反巨。若据都逢本意,拟请中国亦照西法,以小车运煤,利器开煤,则甲矿煤炭每百担只须用番二元至三元为止。

  就现今一千八百六十八年计之,奎隆一带,全年开矿所得煤炭,不能至三万六千二百一十八吨一二,复在本地销磨去四分之一。以后若株守此法开掘,据都逢所算,一矿之产,数百年后开掘不尽也。

  高山诸水,伏流地中,顺注于奎隆以南各煤光,灌入煤矿,故漉水工费颇繁。

  ●论开煤之险

  据某所揣,近奎隆数座火山,与煤矿恐有窒碍。虽现在各煤矿尚是照旧无事,若经一番地震,恐火山之火,或迸出于煤矿穴中也。倘地震时矿内人站立不定,事势亦极危险。但开矿者总不灰心,因煤矿在奎隆缘山以上,地极旷阔,足偿其愿也(谓煤多利厚,死亦甘心也)。

  ●论中国开煤阻挠等情

  某见中国工商欲阻开煤之事者,议论甚妄。因华人与各国人风气相类,但思利己,不愿利人;甚至于己有利,无论何项人品,皆与纳交。惟官府绅士尚少此习。其议阻开煤之说,谓于栽种有碍。且矿役现在麇集,倘煤矿或竭,则若辈旧业已荒,无可觅食,势必聚众妄为,不畏官府法纪也。此等鄙见,蓄积不化,即领事亦无如之何。除非日与往来,缓缓劝导,余无他法。

  ●论火山

  今另附一纸报单,详论火山,似亦有裨益之处。

  彼地所谓火山,非火山也,不过于山脚近水处,因煤气郁蒸于内,乃时从山罅透出煤烟。此火系煤光,非火光。计天下此境最多,是名光煤。「厄伯呢」山(在意大利国北境)迤北一带,尤多见之。「识星里」岛(在地中海中)内之「麦气哪把」地方,光煤气蔽地甚远。白来士在「库里美亚」(在黑海)海关,亦曾见过。或说有一种杂色石中,亦含煤气,其气却似「加士邦」(即里海,在黑海之东)海边之「伯尔欬」火山之煤气,惟彼山除煤气外有石脑油之气蒸出耳。光煤气在「亚墨里驾」部洲亦有之。

  据门顺先生云:渠在打狗地方,约离府城之东四十里,亲见有火山一座,名「非素亚」,亦系光煤气所成。某于屈茭之北,亦曾见过。屈茭地方在「淡水乌兰」之东,彼山石罅所流,有一种石油泉。有时煤气与石油泉一迸涌出,有时层递而出,其泉源时亦枯涸,需数月或数年后又发。初发时,泉水先流,次发煤气,次涌石油。若煤气同泉水迸流,则煤气甚冷,不闻其臭。又屈茭之煤气迸出,甚为有力,声亦甚洪,能自发燃,或燃至数年方灭。若所谓真火山者,景象与此颇异。

  凡煤气不能自涌,或因地震时陷入数寸,或地上枯草熏灼日久,因而发燃,乃引出其气为光,既燃后,亦不自灭,须遇甚狂海风,扑之方烬。

  火山在一带群山之顶。计自屈茭各山起,至「施噜美哑」各山止,又自台湾南澳迤东各山起,至迤南各山止,所在多有。某于屈茭及南澳等处,见过大石,曾经测验知之。即驻札打狗之们顺先生在「麦库里」地方,毕客淋先生在「毛里逊山」及近山一带,皆曾见过。

  凡近煤气地方,其砂石、砖灰、黄土、红土,皆与别处较异。

  煤气初发时,远在山颠,人或未觉。直待草木皆燃,融化石油,流到附近地方,见者方知此煤气与地气相合则能发火。彼时草木皆燃,土石并灼,遥望各峰顶皆有火光,故在地人亦概指为火山也。

  中国所论台湾火山诸书,想必不能细辨,但载明此火能燃耳。其实上文所论之火山,皆非有汤泉气(谓山产硫磺,涌成汤泉者)。

  若某在淡水及在奎隆之西,金包里、大有港与近艋舺地方所见真火山,皆有汤泉气。汤泉气与煤泉气各异。汤泉气,在真火山常有之。火山高者至三千尺,中多蓝色土及青色水晶料,暨土内数种如飞甘石灰咸硫磺等类,兼有红黄两色赭石,并融出之石汁粉石。

  山有汤泉气者,皆属火山种类。此气于未经开凿之先,或伏流而注于山根,或郁积日久乃迸裂山根而出。又另有一种硫磺色之轻气,被地气冲散后,余质乃凝结为硫磺色,如五金之类(外国以磺为流质,伏流矿内,其凝结者乃轻气已散也)。

  以上所论各种,看似细微,无关紧要,其实可以测知台地出产,并矿内所出各种异物。

  ●论石油一种

  此种系代理淡水领事官约翰多卓觅得,产在「乌兰」东南二十洋里,属于土人境内,及一带高山皆有之。该领事曾于一千八百六十八年在奎隆砂石中测验煤炭者。据云:此石油从山脚罅中流出,下甲人以六尺径之大水桶承之,或于樟树根旁掘得之。彼乡居民,以此燃灯,兼医轻重各伤。其油件前曾寄回本国,存于纽约之博物院。现中国官禁止开掘,及装运出口。

  ●论硫磺一种(硫磺出口,虽亦为和约所禁,但此物于此岛中,实关要重之物,今亦载入报单)

  由海滨开船,往西向淡水驾驶,约二点钟,到一土角(土角谓海岸之旁砂洲突出,横亘于海面者是也)。其土角已绘于图内。前奎隆一带所见煤矿之砂石,凡海滨一带所在皆有,但渐远渐变,至此则益变益奇。石形或棱角凹凸不等,甚觉巉岩。此石定因火山迸裂时经过此地,为所冲磕也。再进少许,与土角相对,有一座真火山,高一千四百五十尺,名金包里。又向西少许,复有一座真火山,名大有港,山高二千二百七十五尺。大有港之南,离海面四百五十尺,台湾所谓淡水矿者在焉。诸火山皆产硫磺。其磺却似拍拉吐江之汤泉气。拍拉吐江者,在「省佛淋食士库」之北,约近于赫里那山。汤泉气与硫磺所以各异者,彼地之汤泉气有时迸流溢出于花刚石之外,台地硫磺逐儭产于地内也(盖一为流质硫磺,一为已结硫磺也)。

  奎隆之煤矿砂石,所在皆是,或被粘腻粉石压蔽其上,故伏藏地内,乃未见之耳。

  火山所有硫磺,本系大块流质,粘为一片,磺中兼有深蓝色土泥、鲜黄色铁粉融结在内,故初看时色莹如金。复有地内红白两色腻土杂结其中。合此杂质,经山罅或山峰上涌出冷暖两泉,与为融淬,乃结成凝质。

  大有港草木丛生山边,而各种竹树为多。某曾亲登此山,寻汤泉所出之区,细究形迹。初到时,小溪从身傍流出,因山形所蔽,遥望不能全见,故汤泉全势亦不可见也。

  某因立一标竿于硫磺所出之处,兼开掘少许藏之。时已见汤泉甚热,味略带酸。若后来此岛为人所得,则此种酸泉,除台地西北一带贩糖人视为贵重外,余亦无用;缘彼地崖蔗最多,制糖需用此种也。

  某随寻到溪边,求揽全势,路径甚难。其溪泉与汤泉气味相同,亦略带酸。

  再沿溪行数码(每码合中国二尺半)之地,乃得汤泉源头。初闻溪声涌出如沸,所历之地,步步皆嗅,有磺气。渐到涌沸处,俯身下视,觉磺上拂眼镜,镜为障翳,望物皆不之见。

  溪水屈曲而下,间处一静,复值涌沸所在,则石罅中涌出之泉声,如轮船上之汤气筒。

  某为磺气所触,呼吸甚觉不调。近源头五十码之内,草木皆被烧毁。

  倘石罅涌泉之处,泉眼或有淤塞,则汤气郁极,涌出转觉旺盛,远望之如一盆热汤上蒸也。某因亲到其傍,约离十五寸左右,按之以掌,掌为所灼。其沸声不断,好似一手艺店方在做工之时。不幸方看时,忽值二、三百尺狂风卷空而至,绕于此山,似将某身里住。此时雷电交作,霖雨骤来,觉头上有甚怒之天威,脚下为极危之世界,忽别换一番景象,乃胆怯而归。

  大有港与金包里所产之磺,大略相同,而是港较佳。若淡水磺,形亦颇似,而出产较少。

  制磺之事,虽为中国所禁,而台地仍有偷制者,皆在大有港地方结聚一小村落。其磺灶之安置,颇为妥贴。先择于山之平旷处为灶,覆以枯草(原注:此草并可为制矿时代薪之用),上安铁镬,下涂以泥,外砌以砖,乃成一小砖灶。然后将开出之磺,淘洗沙土已净,放于镬内融化。融后,时时以物搅之,挑去杂质令纯,方倾于木模内(原注:模形似圆锥而中处),俟冷而凝。然后揭开模底,徐敲模头,模内之磺,乃从底脱出。每块各肖模形,并重四十五磅左右。承办者私以本地船装载偷运到金包里乡中发售。售有定价,某不能知。至擒获没官之事,皆承办人包领。

  某在大有港时,见过已成硫磺堆积地上者,估价尚不止番银五万元。

  台湾火山所有硫磺,皆藉汤泉气与之销融,盖汤泉气内兼有一种硫磺之煤炭气,加以矿内之地气。当地气与磺气相值时,煤气亦感合于内。三气各有应得分两,乃合聚而化。

  五金之类在矿内者,并受此山之火气,相与煅炼,盖历今尚然也。所见已成质之硫磺,非初开时即成此质也。

  又一法,用盛水大器具置于磺矿之穴孔,久为磺气所蒸,乃得一种硫磺,商人所名为磺粉者是也。其取法颇不费力。有人试过,但不甚获利耳。

  许多年前,法国有一伙人,用大项本钱于「瓜地律袭」地方取磺,后来甚为失意。

  因此岛有三十八处汤泉气,较他处为最多,不谓制造一年,得磺仅及五吨。

  ●论石蟹

  大有港山上,某曾见一种蓝色土,流布海面。近于「嘴等加」地方,产有一种石蟹。现住中国海。卓先生曾于奎隆土内掘得数个。

  在淡水厅之南,有数座土山,约离海岸三十洋里,近在打狗之「邑匏山」,此蟹在彼地蜕壳甚多。

  以上讨论数种之物,所以证台地火山之理,兼详其地内土产也。

  ●论樟脑一种

  樟脑树生于内地至「麦库里」止,噶吗兰兼有之。

  居台湾中段之下甲人,皆以制造樟脑为业,法极简妙,不似日本之钝也。日本皆将樟木入釜煮之;台地则析为细条,每条方围二寸半,长三寸,丛插于磁罐之内,此器下通汤气,汤气上蒸,将逐条樟木之油蒸迫沸涌而出,与松枝之胶燃迫而出者极似。然后愈蒸愈沸,化为樟气,上窜于冷水柜,遇冷凝结,乃成樟脑。

  …………(圆略)

  今将各物合绘为第一图,用甲、乙等号为认,逐一详列:

  甲为冷水柜;

  乙为圆磁■〈石贯〉;

  丙为柜与■〈石贯〉通气之项,用麻扎之,令不通风,外束以藤,藤外以土涂之;

  丁为圆磁■〈石贯〉之底,底用圆木饼两个,各凿四小孔,以通戊处之汤气;

  戊为燂汤出汽之釜;

  己为烧火之灶,所烧柴皆以十寸长为度。

  第二图系指示制樟脑砌炉灶之法,亦用地支为认:

  炉底砌砖为之,经日晒过。炉边如子、丑、寅、卯四隅,皆用三寸厚木板贴之,板各有孔,用圆木贯其中,使前、后、左、右每两隅之板有所钤束,以箍此炉,故炉经汤气不裂。外有炉罩,以薄板及竹草杂为之。罩无他孔,只开一门,以通风透火而巳。每炉日可出樟四斤(原注:即外国磅五磅又三分之一)。当方蒸之时,此油经空中养气,固可凝结成脑;若将油摊于内地地上,或有船之埠头地上(谓近水处也),皆可成脑(三法皆取其遇冷而凝也)。此种取油制脑法,本地人皆所未知,但欧罗巴、亚墨利加两洲人欲行此利民之事,于台湾亦属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