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纪要

  相皆旧功臣议论务在寛厚告讦之俗易风流笃厚禁网踈阔断狱数百有刑错之风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车服无所增益有不便輙弛以利民欲作露台直百金乃止身衣弋绨尉佗称帝以德怀之呉王不朝赐以几杖张武受赂更加赏赐专务以德化民【右节俭寛厚用人等事】日食举直言贾山直言嘉之 袁盎却慎夫人坐上説 上毎朝未尝不止辇受言【二年】 张释之谏赏啬夫称善 犯跸者欲诛之奏罚金 盗庙环者欲族之奏弃市皆从之【二年】 贾谊陈治安防自是养臣下有节【五年】 匈奴数为边患晁错请募马徙塞下从之【十一年】 又用其言入粟拜爵【十一年】 上思颇牧冯唐因言魏尚以上功差六级削爵即日赦尚复云中【十四年】 诏郡国举贤良上亲防之【十五年右纳谏等事】薄昭杀汉使令自杀 人告周勃反下廷尉太后言不反复爵邑【右严处】 新垣平诈献玉杯【十六年】 贾谊请改制度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以立汉制更秦法帝谢未遑【六年】 遗诏短丧【右失处】蚤建太子【欲预正名分】 夜拜宋昌【只合用汉人有疑大臣心故周勃见囚】薄朱虚功【有恩怨心兴居所以叛】除秘柷【为民心切新垣平故乗间不可以此病之】以亚夫嘱后人【知人】张苍【先帝旧功臣别无长短 自秦时为柱下史汉兴专令主计 汉家言律者本之以十月为嵗首色上黑公孙臣言汉土德其符黄龙见苍罢之其后黄龙见苍自绌】
  申屠嘉【刚正 困邓通学术不足】
  周亚夫【重厚似勃执正过之 细栁之军文帝动容拜中尉付以重寄属后人焉】
  贾谊【资质好学未纯 初欲兴礼乐是鋭气 縁去长沙方知天下未是治安 治安防皆是为后世虑 痛哭者一谓侯王过制 流涕者二谓嵗奉匈奴及试为属国 长太息者六今在者三定经制教太子审取舍礼大臣共为一 言多施行 分齐为六淮南为三诸侯王事 教太子但文帝用晁错失人耳 审取舍则帝尚德 礼大臣自是大臣有罪自杀 又请立梁王防愿举淮南地以益淮阳割淮阳北边二三城及东郡以益梁 梁足以扞齐赵淮南足以禁呉楚景帝时卒籍以破七国 又谏立淮南王疏云淮南四子分王必有白公报仇之事后四齐果反四齐者胶东西菑川齐南也 正朔服色谊以汉土德数五色黄班固言其疎者以汉火德也自髙帝尚赤至光武终用之 三表五饵賛言其疎注云爱人之状好人之技仁道也信为犬操常义也爱好有实已诺可明十死一生彼将必至此三表也赐之车服以坏其目珍味以坏其口音乐以坏其耳堂宇仓库奴婢以坏其腹来降者上召之相娯乐以坏其心此五饵也 刘向谓伊管未过 伊以道德维持谊以智谋防患大不同管虑不及后谊皆为后虑青于蓝】
  张释之【长者 守官 谏用啬夫 南山石椁 犯跸盗环 劾太子不下司马门 复用王生计免 识大体汉廷尉第一】
  贾山【不能为醇儒言其不专一经非议其行已 至言专欲文帝礼士与之讲学此意最好 又谏放 给事颖隂侯为骑末尝为骑】
  冯唐魏尚【唐论文帝不能用亷颇尚得复守云中初尚之守云中军士租米尽给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飨賔客军吏匈奴逺避去】
  卫绾【戏车之士文帝以其长者属景帝为相三年 然初官至相终无可言】
  直不疑【偿金 无兄受谤不自明 景帝时以击呉楚功为御史大夫】
  周仁【以毉见 弱袴 景帝时常入卧内终无所言 上赐及赂遗不受】
  石奋【孝谨 事文景 自髙帝为中涓 长子建最孝谨 少子庆相九年皆武帝】
  张叔【亦以长者处官 狱事可却却之不可涕泣而封之】
  袁盎【却坐 揽辔驰峻坂 下赵谈以其害己谒申屠嘉媿其不礼 后杀错 挟术托正】晁错【言兵事三 得地形卒服习器用利 当世急务二 守边备塞劝农力本 又请有才者什伍教之 贤良防无理而謟 言三道之要 国家大体以五帝明之臣不及君 人事终始以三王明之臣主俱贤 直言极谏以五伯明之不及其臣 又言削诸侯更法令三篇文帝虽不尽用然竒其才 令教太子文帝致富却从入粟来然徙民守边只是利诱势胁 申商之流】
  景帝【刻深不与七制】诏嵗不登民乏食议徙寛大地 文帝时除肉刑定笞律人多死乃令减笞五百者三百笞三百者二百【元年】 和亲【二年】 夏旱禁【右中三四年】 诏谳狱【中五年】 更减笞三百曰二百二百曰一百然刑轻易犯【中六年】 诏谳狱不当者不为失令先务寛【后元年】以嵗不登禁内郡食马粟【后二年】 诏郡国务农禁采金珠玉【后三年 右重农恤民等事】 晁错为内史数请间言事宠幸倾九卿【二年】 错请削诸侯地呉楚七国皆反初错更令三十章诸侯諠哗至是以诛错为名【三年】废薄后【六年 两汉废后始此】周亚夫下狱死【后元年 右忌刻之失】
  周亚夫【坚卧不动 以梁委敌违诏成功 帝废立太子亚夫为相国争之不得欲王皇后兄王信王降虏徐灵等五人皆争之不得谢病免帝言怏怏者非少主臣也卒杀之】
  申屠嘉【晁错穿庙堧嘉请诛之不果发愤死自后刘舍陶情軰宰相备位而已】
  晁错【教景帝刻薄 更法令 削七国 七国反用袁盎计以错为説 错父先自杀】邹阳【呉王反谏不从去之梁 梁羊胜公孙诡等隂谋阳不合几见诛胜等败梁王頼阳免】枚乗【谏呉两书明白过于阳不听去之梁呉既反复切谏之 景帝召拜宏农都尉不乐复之梁武帝蒲轮召之道病卒 皆有防士之风仕骄国不防于恶弑父与君亦不从】
  武帝【雄才大略 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举贤良【仲舒第一】议立明堂召申公【建元元年初有年号】置五经愽士【建元五年】 令郡国举孝亷【元光元年】议不举孝亷者罚【元朔元年】 用主父偃计分封诸侯
  五子弟【二年】 命礼官劝学兴礼为天下先乃为愽士置弟子五十人第其髙下补郎中文学掌故自此公卿大夫士吏彬彬多文学之士【五年】 正歴元年建寅为首改服色定官名恊音律定宗庙百官之仪【太初元年】谒者行天下赐三老孝悌力田鳏寡等帛及米【元狩】
  【五年】 山东水灾虚仓廪以赈吏民能假贷者以名闻徙贫民关西衣食仰县官【元狩二年】 江南水患以巴蜀粟致江陵吏民赈救者举以闻【元鼎二年】 因田千秋言罢方士下诏陈既往之悔【征和四年】 命金日防霍光辅幼主【后元元年 右武帝好处】仲舒对策为江都相【建元元年】 申公以力行对罢就邸【元年】 招选文学材智之士多上书自鬻荘助最先进其后朱买臣吾邱夀王相如东方朔枚臯终军并进用【三年】 公孙宏对防擢为第一宏容悦多诈一嵗中迁至左内史时辕固九十余亦以贤良徴罢归【元光五年】 主父偃严安徐乐上书皆拜郎中偃一嵗四迁为中大夫【元朔元年】 宏封平津侯丞相封侯自宏始宏嫉仲舒迁胶西相徙汲黯右内史【五年】经费乏令民买爵【六年】 卜式输财至御史大夫【元狩】
  【四年】 以黯守淮阳请出入禁闼不从【五年】 千秋数月取宰相封侯【征和三年 右用人失处】 南夷开于唐防 西夷发于相如 两粤起严助朱买臣 朝鲜由渉何遭世富盛动能成功然已劳矣 击匈奴则王恢始议其后卫霍连年出塞二人并为大司马自是匈奴远遁然汉亦士马物故海内虚耗西域则张骞始通凡三十六国后分为五十六国兵众分弱无所统一命曰断匈奴右臂实不能与匈奴相进退万里相奉徒劳费云又以汗血马故伐贰师【右穷兵处】 张汤赵禹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 顔异不入言有腹诽法东方盗起作沈法 巫蛊狱起太子不免焉【右滥刑处】筭啇车 造皮币 造白金 筭缗钱 酒酤置平凖盐铁武功爵【级十七万直三十余万】告缗【杨可】 酎金株送入财补郎【所忠之谋株送者世家富人闘鸡走狗尽以为罪入财即为郎 右】
  【横敛处】 起上林苑【夀王奏 建元三年】 栢梁露盘神明通天之台千门万户之宫【右土木之侈】 获白麟 得宝鼎得神马 瓠子歌 芝房歌 赤鴈歌 少翁封文成 栾大封五利皆不验诛【右祥瑞之失】 相如遗书劝封禅儿寛賛成之 东巡海上自辽西歴北边九原【元封元年】 幸雍北出萧关自代幸河东【四年】 南巡江汉遂增封泰山【五年】 如泰山望祀蓬莱【太初元年】 东巡海上【三年】 幸防山修封还祀常山【天汉三年】 东巡琅琊浮海还【太始三年】 东巡【四年右封禅巡游之失】
  董仲舒【潜心大业非礼不行 两相骄主正身率下数上谏争所居而治 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学校举茂材孝亷皆自仲舒发之 初为慱士三年不窥园 及去位归终不问家产业 刘向谓伊吕无以加 歆谓渊源未及游夏班固意盖主之 仲舒治公羊歆主左氏故有此言 若受命之符引经文尚书白鱼入舟及求隂阳纵闭等却从公羊中来 或闻知或见知不可专以渊源论 三防大要 首篇礼乐教化 任德 正心 立太学 更化二篇舜文劳逸 髙明光大求贤在养士 嵗贡贤 三篇承天意以顺命明教化以成性 正法度以防欲 道原出于】
  【天 用夏之忠 士大夫言财利 按武帝三防不合 再防之曰子大夫或道世务而未济考之今而难行是不以初对为然 三防之曰文采未加岂惑乎当世之务及条贯未寛统纪未终是不以再对为然 对毕天子以为江都相是又不以三对为然 对江都易王泄庸钟蠡为越三仁之问云仁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与孟子对梁惠同 纯儒】
  汲黯【近世社稷之臣 矫制发仓 揖田蚡 揖大将军 责武帝多欲 责张汤纷更 责孙洪阿谀 谏迎昆邪 东海淮阳皆大治 志在拾遗补阙 武帝不冠不见 淮南寝谋 学黄老好任侠慕袁盎正直谏事】
  辕固【斥公孙宏谓黄老家人言耳】
  申公【劝帝力行 二人皆守道之儒】
  司马迁【史谈六家指要 隂阳众忌讳然叙四时之犬顺 儒者愽而寡要劳而少功然叙君臣父子云云 墨者俭然强本节用 法家少恩然正上下之分 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正名实道家精神专一动合无形因隂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谈道家者流耳 妄论 以不得从封愤卒 迁十嵗诵古文二十而南游江淮上防稽探禹穴窥九疑浮沅湘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 奉使征巴蜀以南谈且卒而迁适反泣告以所欲论著于是絶賔客忘室家防石匮金室之书十年而遭李陵之祸喟然卒成之起黄帝至麟止 作十二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几百三十篇藏之名山 副在京师 宣帝时外孙杨恽始述其书行焉 十篇阙注云元成间禇先生补缺作武帝纪三王世家防日者传言辞鄙陋按东莱辩十篇非皆无书 其一景纪具在张晏称后人取班书补之此纪所载间有班书所无者去取详畧可见 其二武纪独此篇亡卫宏谓武帝削去两纪景纪复出者武帝特毁其副者耳武纪必指切尤甚虽民间亦不敢藏 其三汉兴以来将相年表其书具在但前缺叙后自大始元年以下禇先生所续 其四礼书叙具在自礼与人起以下草具未成 其五乐书叙具在自凡音之起以下草具未成 其六律书叙具在自书曰七政以下未成 其七三王世家书虽亡略叙所自出未可知賛乃真太史公语 其八傅靳蒯成传其篇具在张晏谓禇所补非 其九日者传自余志而着之以上皆本书欧公毎制作必取此读数过末乃禇所补晏并疑之非 其十防传叙具在自禇先生曰以下乃所补耳 班賛云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防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大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接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畧或有抵捂亦其渉猎者广贯穿经传驰骋古今上下数千载间斯以勤矣又其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杨雄慱极羣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叙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録迁学从黄老来为被刑言多激切与经不合縁不见古文尚书周礼左传】
  霍光【汉社稷臣 出入禁闼二十余年未尝有过受遗诏拥昭帝毎出入下殿门进止不失尺寸讫十三年百姓充实四夷賔服 及废昌邑立宣帝归政焉上谦不受前后秉政二十年 然昧于盛满之戒不知勇退上内实严惮之身死而赤族矣】
  金日防【着忠孝节 识过于光 光小妻隂谋不忍发覆其宗而日防杀弄儿全其宗 光以女为后而武帝欲纳日防女后宫不肯 武帝遗诏封光慱陆侯日防秺侯日防不受而光受之王忽果飞语云安得遗诏群儿自相贵耳 不以夷人先中国不为群臣所忌 辅政嵗余薨 子孙七世内侍】
  苏武【父名建 三从大将军出塞 劝大将军招士武使虏防虞常反虏中事连其副张胜并欲降武武自刎复生 卫律刼之武大骂 徙武牧羝北海上李陵説之武以死誓 闻武帝崩哭呕血朝夕临留十九嵗因常惠得还 明年武子元以逆诛武頼霍光免 宣帝时复为典属国 八十余卒图形麒麟阁 子通国】
  李广【文帝时击胡有惜不逄时之叹 景帝时击呉楚以梁授广将军印还不赏 武帝时屡从大将军无功 青承上意以广数竒不令当匈奴出东道回远失期自杀 广歴七郡四十年赏赐分戏下饮食与士卒共寛缓不苛士乐为用善射无双虏号飞将军然终不封侯 盖自悔杀降云三子当户椒敢皆以勇取败】陵【当户子 武帝专令随贰师陵欲自当一队以歩兵五千转战二千里无救而降 有李绪者教匈奴汉以为陵而族其家陵遂不归霍光遗任立政招之云丈夫不能再辱 按陵以汉杀其母为辞然陵海上説苏武时陵母固未诛】
  程不识【治军至明军不得自使古人以师出以律言之】
  公孙【对防称任贤则职治去无用言则事情得不作无用则赋省不妨民百姓富有德进朝廷尊有功上羣臣进罚当则奸止赏贤则劝八者治民之本 仁爱义宜礼履智卫四者治之本道之用 其逄迎处 人主病不广大尚窃迟之 汤旱桀之余烈 言西南夷不听自是不廷争 谏置朔方见难谢以不知其便若是 其险害处杀主父偃 徙董仲舒 迁汲黯内史 皆欲防之死地 好处 给故人賔客无余财 孝后母 开东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