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别史
- 古今纪要
古今纪要
恭帝【侑 炀帝长子元徳太子之子】义兵入长安立之以唐公爲大丞相封王明年逊位
杨素【炀帝之立皆其力 详见文帝】
张衡【防有骨鲠风 扣马諌周武居忧出猎 太学为同軰所推 炀帝夺宗之计多其所为 帝幸其宅留宴三日 骄贵 諌广汾阳宫出守榆林 帝幸汾阳怒其不瘦损】
郭衍【劝隋文杀周宗室禅代 晋王腹心 夺宗之谋欣然为之 劝帝取乐 然有抚御才】王韶【与元岩同以刚直称 晋王镇并蜀王镇益妙选重望为僚佐故佐晋王镇并 王甚惮之每事谘询 自鎻諌王穿池起山 克金陵留镇 求退】
荣毗【杨素荐为华州长史防素左右无所寛贷】
许善心【陈人聘隋隋留之至陈亡始悲泣而臣之言宇文述私役宿卫之罪 化及弑逆独不谒朝堂 母死不哭曰能死国难我有儿矣 续父成梁书 神雀颂】
房彦谦【孝 齐州主簿州境肃然 齐主之奔欲匡救不果齐亡归家 隋受禅无仕心韦艺强仕之 书谕贼贼惭惧 勉髙颎考课 长葛令称慈父为天下长吏第一去之日百姓号哭 薛道衡深交 责张衡不正救 弃官隐居 置司官起彦谦为之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荐举皆表式弹射无怨 隋政渐乱靡不变节独直道守常介然孤立 谓子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为官贫遗子孙在清白 尺牍为人所寳】
髙构【前后典选莫及 牛典选擢用必询 道衡作文必呈草 举荐房杜等 滑稽辨给】衞【资州山僚觧兵归附者十余万去之日攀恋数百里不絶 征辽与代王侑留守感围东都率歩骑七万授之卒与宇文述破之其后抚关中不能救百姓而货赂公行】
杨汪【少防疎善敺击 长折节勤学 王逹欲求良田荐爲左丞汪奏之 为大理一夜究二百余囚曲尽事情 祭酒百寮就学天下通儒皆萃焉 梁郡屡挫李宻 为王世充用被诛】
宇文述【从伐陈平吴防 夺宗之计皆述教之赍金寳入京见杨约通于杨素谋废立 因吐谷浑离散逐之雪山空其故地 与蘓威同参朝政容止便僻宿衞取则 有巧思 竒物异服进献宫掖 征髙丽大败三十五万五千人还者仅二千七百人 破斩杨感 子化及】
云定兴【女为太子勇妃以竒巧媚述】
虞世基【初以雅淡文华著名其后专事逢君贪黩陈主校猎作讲武赋 佣书养亲 炀帝重其才使典机宻 与宇文述等号五贵 承旨为勅日且百纸无所遗谬 帝鴈门被围乞重赏格及停征辽既而不行由是称诈 见帝不可諌由是唯务取容 谓鼠窃虽多不足 虑杨义臣破贼乞散其兵 滛侈纳贿 弟世南清贫未尝赡之 化及杀之】
裴蕴【逄君之恶 为太常益滛声异技至三万人为户部以貌阅人无得免丁赋 承防戮感之党万余家 譛杀道衡譛杀蘓威 作乱被诛】
裴矩【撰西域图记迎帝意 诱西域朝贡 劝大陈中国之盛夸夷狄 帝谓大识朕心 以髙丽遣使于突厥始建征辽之防 议分始毕可汗之众召鴈门之围 召江都妇女配骁果以安其心迎拜化及 为建徳制朝仪 居常亦廉勤】
桞【晋王引文学之士百余人充学士为冠 爲文必令润色 帝为文初效庾信及见文体遂变 顾问应答如响言杂俳谐弥见亲爱帝退朝常终日言宴讽诵至于同榻共席】
来护儿【防读诗击鼓而慨然灭贼取功名 斩世父仇陶武子 大破髙智慧于浙江穷其余党帝图其像以进 瀛州善政帝谓国歩未康卿为名将天下无事又为良二千石 从幸江都赐】
【牛酒谒墓宴父老 征辽斩髙丽王弟建乗胜追至平壤城下 再征辽闻感反因亟回师与宇述斩平之 三征辽髙元请降三次皆出海道 请幸江都】
周罗防【仕陈从吴明彻伐齐跃马突进莫不披靡独全众而归 豫章内史狱讼廷决不关吏手吴世兴讃之或劝其反拒絶之 执笔制诗还如上马入阵不在人后 陈亡降隋 陈主卒衰】
【绖送 平晋王谅余党中流矢卒以冦未平柩不肯行 灵坐弓剑自动是日绛州防】
樊子盖【帝问其清曰臣安敢清止小心不敢纳贿耳朝江都赐米麦使谒墓谒故老 征辽守东都御感 平绛贼尽焚村坞百姓大骇归首者皆坑之 死见断头前后重沓】
杨义臣【破突厥逹头 破汉王谅将李景 平向海公破髙士逹斩张全称帝恶其威名召之贼由是复盛】
麦铁杖【日行五百里 爲盗没官执御伞每夜至南徐州爲盗 多从杨素每战先登 征髙丽先登死之 子孟子江都之难慨然复雠化及杀之】
沈光【戏马爲天下防 贫 侠 升十丈竿透空而下号肉飞仙 征辽升十五丈竿坠地遇组复上 帝遇害与孟才钱杰复雠麾下数百人皆闘死无一降者】
万俱罗【言声闻数百歩 大呼防阵出入如飞】
周法尚【败陈将樊猛 平桂州盗 平遂州獠帝幸榆林请行宫为方阵四面外拒】史祥【伐陈出九江道 帝东宫遗书甚念之 破汉王谅于黎阳】
宇文恺【有巧思营仁夀宫 营东都皆极侈丽 北廵作千人大帐 观风行殿推移如神 无非长君之恶明堂图议】
阎毗【性巧 善书画 増修辇辂 论属车大驾 辽东城下谕贼弓弩乱发辞气自若】何稠【识旧物 性巧 为卤簿仪仗 辽水造桥二日而成中夜作八里城迟明而毕】王劭【博学 专以诡怪符防阿媚 言河清 瑞石龟文 符命 皇隋灵感志 乞改汉王谅姓】
袁充【亦劭之流 言隋日景长 言上命与隂阳律吕合者六十条 萃天变上事为破突厥之祥】杨感【少时人谓其痴 郢州莫敢隐欺 征辽督运黎阳诈称讨来护儿发兵反 至东都宇文述等败之】
【诚节】刘【泉州御髙智慧至剥树皮为食】
皇甫诞【谋杨谅反 与豆卢毓闭城拒谅而死】
防元【正色拒感】
冯慈明【李宻获而诱之答曰直道事人有死而已不义之言非所敢对 贼帅翟譲诮之勃然曰天子正使除汝辈不幸见获岂从汝活遂死】
张须陁【赈饥先开仓而后上状 破王薄 号名将帝令人图形 破裴长才 破秦君破左孝友与李宻战死】
杨善防【破斩张金称 时山东能抗贼者唯善防七百余战未尝败负 骂窦建徳死】独狐盛【化及兵入宿卫皆走盛独骂之而死】
尧君素【守河东不从屈突通之招 木鹅浮表逹东都 唐使其妻至城下招之射杀其妻】张季珣【父祥杨谅兵烧城下拜乞骤雨季珣拒李宻力竭为所得不屈死】
【孝义】薛濬【母老赐舆服几杖四时珍味 隆冬五百余里跣护归 不胜防而死帝遣文祭之】王颁【父生辩为陈武帝所杀 伐陈请行因发武帝冡而焚之】
【循吏】樊叔略【相州攻为天下第一 司农种植皆出人意表 朝廷疑滞輙为评理 无学术与理暗
合 豪侈食必方丈】
赵轨【拾桑甚还邻家 父老酌水奉饯夀州复芍陂 马践禾酬禾主直】
辛公义【舆役病者自疗之遂变岷州之俗 狱事未终不还閤】
魏徳深【贵芗舘陶争其为令所去悲哭所至鼔舞】
【酷吏】库狄士文【居官清苦 子噉官饼杖之 僮无敢出门亲旧絶迹 贾盐菜必于外境 升粟之赃无所贷哭声徧州境闻而捕之哭者弥甚 死家无余财三子朝夕不继无纳之者】
田式【盛气待下 壻登官所楼笞之 奸赃必置之死】
燕劳【流血盈前饮噉自若】
赵仲卿 崔度 元嗣
王文同【恒山诛豪滑 沙门为佛防者皆斩之 帝怒斩之仇人噉其肉咸尽】
【儒林】元善【使陈使者拜 通在何妥下以醖借音韵清朗为人所归 妥因讲春秋难之 谓髙颎可
付社稷后并得罪】
辛彦之【掌周议制 与议称为金城阳池 独贡供祭物】
何妥【折蘓威正读孝经之说 上八事 与苏威相诋 论乐与音 与苏威子论乐奏其朋党刺史箴指斥当世】
房晖逺【牛称为五经库 试经生四五百人无敢餙非】
刘焯【古今滞义穷其秘奥 论难蜂起皆不能屈考石经磨灭 诸儒妬之为飞章所谤除名然不行束脩者不教】
刘【与刘焯闭户读书十年不出 左圆右方口诵目数耳听五事同举 徧直三省不得官县责赋役自陈求试 伪造连山易鲁史记等取赏抚夷论风辽东不可伐 诸郡置学反流外给禀皆发于 论徃者州唯守丞县唯今具僚则长官自辟今 大悉由吏部 芥皆属考功牛不用 盗起教授不行自是以业不传后为恨 从贼贼破投县不纳冻饿死 名亜于焯称二刘数百年无比 河间人 焯信都人】
王孝借【通五经 助王劭修史劭不之礼 省七年课役不免奏记牛亦知而不调】
【文学】刘臻【精两汉书称汉圣】
虞绰【与族人世南等居禁中以文学待诏异鸟铭 坐与感交变姓名亡匿】
崔儦【大书门曰不读五千卷书不得入此室】
孙万夀【有不得志诗当时传诵好事者书壁而玩之】
杜正【应对如响下笔成章 杨素恃才傲物仓卒使作鹦鹉赋叹曰此真秀才 髙丽百齐亦传其文称杜家新书】
【隐逸】李士谦【尝毋吐 固辞不仕 贷粟遇歉焚其契丰而偿之不受 论报应 论治盗冝从肉刑】张文诩【通经 诸儒延为博士及州郡举皆不就事母孝 郷人化其徳 刈其麦者避而与之 邻家墙不直毁旧堵以应之贫不受赈恤时人比之闵子骞原宪】
徐则【天台辞谷 尸觧此不当入隐逸传】
崔廓【里佐屈辱感激入山读书与李士谦交善时号李崔】
【艺术】庾季才【梁灭入周赎俘 因灾异戒宇文护归政言隋当受命 观象知迁都 言袁兖日
长之谬遂得罪】
杨伯丑【前知 与何妥论易辞义皆异】
张胄【议厯三事与古不同 其一祖冲之于嵗终创分四十六年差一度至梁虞以百八十六年移一度胄折中为八十三年合尭时与汉歴 其二周马顕造景寅元歴加减章分进退蚀余乃推定日胄乃因二十四气列其盈缩日行迟则月遂日易及行速则月逐日少迟合朔加时以为损益秋分后日行百八十度春分后日行百七十六度 其三自古歴朔望交逢不问内外便蚀张賔创有外限但应蚀不蚀未明胄以月道行黄道内十二日有竒而出又行道外十三日竒而入经黄道谓之交朔望去交前后各十五度以下即当蚀若月行内道则在黄道北蚀多验行外道则在南无由掩映 又超右独异者七事系推五星行度及日月掩蚀】
许智藏【秦王俊疾召之毉梦亡妃泣明夜又梦入灵府避之智藏至曰病已入心】
万寳常【妙逹钟律 因论声调以箸叩食器宫商毕谐 论郑译所定乐亡国之音请以木尺为律以调乐噐率下译调二律 撰乐谱论旋宫之法旋宫自汉以来无通者试之应手成曲 雅淡不为时人所好 蘓威排之事竟寝闻大常乐滛厉而哀知天下将相杀 时皆习郑声惟寳常归之于雅 贫饿死焚所著书】
古今纪要卷八
钦定四库全书
古今纪要卷九
宋 黄震 撰
唐
高祖【李渊】祖虎西魏柱国周闵帝追封唐公父昞世袭高祖又领太原留守晋阳宫监 子世民与裴寂隂以宫人侍渊胁之起兵使刘文靖诈为诏发太原西河等民兵连和突厥击西河斩高徳儒入长安立代王【时炀帝留江都】约法十二条【大业十三年明年隋逊位】降薛仁杲【武德元年】破宋金刚 走刘武周【三年】 擒窦建徳王世充【四年】责突厥负约突厥请和【七年并世民】降萧铣【孝恭孝靖右平定】
【天下事】赏孙伏伽諌李素立諌 定均田租庸调法定官制 汰寺观【右好处】 以舞胡安叱奴为散骑侍郎【李纲諌不从】建成为太子譛世民上亦猜嫌【右失处】
太宗【世民】知房杜明良相遇【元龄谒见引为谋主】 王魏用雠【徴劝建成杀太宗】马周起踈逺【周代何常陈便宜召为御史】长孙无忌不以外戚废 尉迟敬徳即使掌军 高祖欲斩李靖召置幕府【聪明能知人处 拒封徳彞用魏证最为聪明】 起太原【较起丰沛者则易比因附汉之思者难】定关中 破武周 平薛举 擒建徳降世充 破黒闼 突厥深入灭平之 四夷无不讨除略定用兵未尝少挫【右神武汉高敌最强太宗所遇与光武畧等而高光不免胜负】 请讨武周 乗胜降仁杲 霍邑不还师突厥入冦諌徙都 信尉迟 习射殿庭不纳諌者【右英果】 行师秋毫不犯 决刑奏覆 观铜人罢鞭背 因魏证言仁义不杀降【右仁恕】 毁隋宫室 不忍营一阁【右俭约 天资有余学道不足十八起兵二十四定天下未三十即大位涵养渐摩之功浅故所成就不免较两汉之君相上下】 房杜辅政 王魏諌诤英卫将帅 世南等学士 頴达等正五经 録刺史姓名于屏风一时皆循吏【用人之盛】 张蕴古进大宝箴除大理丞裴矩諌杀受赂吏【以赂试之】戴胄前后犯顔执法 孙伏伽諌骑射擢諌议 张元素諌修洛阳刘洎諌机辩 王魏马周諌尤多【右纳谏事汉髙以明逹能听文】
【帝以寛恭能听武帝以英果能听太宗兼之然豁达不及汉髙寛裕不及文帝故渐不克终 太宗误听少】 论止盗【谓轻徭薄赋自不为盗】 有上书去佞臣【请方以至诚治天下】 论周秦脩短【谓周仁义秦诈力】 谓元龄为治莫若至公卿等执法贤相 谓朕不数赦 谓法令不欲数变 论创守【元龄谓创难徴谓守难】 谓人主一心攻者甚众【右讲明治道处 王魏议论见本传】 谓侍臣上畏皇天之鉴临下惮羣臣之瞻仰 颉利入朝且喜且惧 谓治国如治病【日谨一日惟恐不终】 论炀帝颉利覆士【朕与公等勿矜强盛】 谓朕思炀之亡二喜一惧【治安则骄侈易生骄侈则危亡易至 右居安虑危处】中书诏勑有差门下当行驳正【谓王珪】 中书门下一品入閤諌官随之 徴名儒为学官増学舎千二百间 畵功臣于凌烟阁 六条廵察守令 作帝范十二篇【制度纪纲好处】 口分世业授田【近井田】 租庸调敛民役财【近什一】 府卫寓兵 常贠任官【规模好处汉所不及然亦是求详于法度不如文帝笃于躬行故致治与文帝同而安静之福不及】 颉利突厥俱来帝驰诣责之遂和 突厥入冦高陵上自出武责之斩白马盟颉利 颉利浸弱多请击无忌谓弃信劳民遂止 郑元涛请伐突厥上以新与盟不击突利入朝上谓中国乂安四夷自服非上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