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本四种

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会。会生士燮。左氏文十三年。 文叔燮生宣叔。生献子鞅。鞅生吉射。惠氏左传补注。 士弟佗为司功。以官为氏。广韵。
孙伯黡生司空颉。颉生南里叔子。子生叔正官伯。伯生司徒公。公生曲沃正少襄。襄生司空大伯。伯生侯季子。子生籍游。游生谈。谈生秦。昭十五年。
桓叔生子万。子万生求伯。求伯生子舆。子舆生献子厥。宣十二年。
却豹生冀芮。芮生缺。缺生克。成二年又十一年。 豹生义。义生步扬。扬生蒲城鹊居。居生至。又 步扬生州。成十一年。
公明生公孟及夙。惠栋左氏补注。 成十年。作公明生赵夙。 赵夙为衰祖。穿为夙之曾孙。宣二年。
晋大夫下门聪。广韵。
叔向兄弟有季夙。昭五年。
晋大夫逝敖生桓伯林父。左氏补注。 程郑。荀氏别族。成十八年。

  齐
太公望生丁公伋。伋生乙公得。得生酉公慈母。慈母生哀公不臣。檀弓下。
庄仲山产敬仲夷吾。夷吾产武子鸣。鸣产庄子启方。启方产成子孺。孺产庄子卢。卢产悼子其夷。其夷产
襄子武。武产景子耐涉。耐涉产微。凡十代。世谱同。史记管晏列传索隐。
灵公名环。庄公名光。景公名杵臼。史记。管晏列传索隐。
顷公生子夏胜。胜生子石青。左氏昭二十年。
高敬仲生庄子。庄子生倾子。倾子生宣子。宣子生厚。厚生止。左氏襄二十九年。
倾子之孙。武子偃。左氏襄二十九年。 又昭十二年。引曰倾子之孙酀。
陈僖子乞产成子常。左氏疏。作僖子生昭子庄。简子齿。宣子其夷。穆子安。廪邱子尚医左氏疏。作凿兹。兹、子芒盈。左氏疏。作芒子盈。惠子得。惠栋。左氏补注。左氏哀十四年。 成子当。疑作常。谓陈恒也。 生襄子班。班生庄子伯。檀弓上。
懿伯生贞孟。贞孟生成伯高父。国氏。檀弓上。
齐大夫长孙修食邑于唐。其孙仕晋。后号唐孙氏。广韵。 齐大夫渊湫。又 齐临淄大夫车遽氏。又九麻。 二十三魂引临
淄大夫车门遽。


  
戴公申。闵二年。。Œ康伯名 声相近。Œ宋衷曰。即王孙牟也。事周康王为大夫。司马贞曰。牟
献公生成子当。当生文子拔。拔生朱。为公叔氏。檀弓上二见。
灵公生昭子郢。郢生文子木及惠叔兰。兰生虎。为司寇氏。檀弓上。
将军文氏。文子生简子瑕。瑕生檀弓上。
懿子兼生昭子举。举生赵阳。兼、即黡也。定十四年。
武公。至林父八世。孙氏出于成十四年。
公孟彄灵公之子。字公孟、名彄。隐八年。
孔庄叔达生得闾叔谷。谷生成叔烝鉏。鉏生顷叔罗。罗生昭叔起。起生文叔圉。圉生悝。祭统。
召穆公。康公之十六世孙。诗江汉。

  吴
夷昧及僚。夷昧生光。昭廿七年。

  楚
穆王生王子扬。扬生尹。尹生令尹。昭十七年。 蒍艾猎是叔敖之兄。冯是艾猎之子。襄十五年。 屈荡。屈建之祖父。襄二十五年杜注。
楚大夫涉其帑。广韵。 楚平王孙有田公它成。荀子非十二子篇杨倞注。

  郑
子游。子瑕。并公孙夏之子。驷氏。昭十九年。 郑伯费。是郑悼公。谷梁成六年。
郑有子师仆。殷时掌乐。有大师挚。少师阳。广韵。

  陈
宣公生子夏。夏生御叔。叔生征舒。舒生惠子晋。晋生御寇。寇生悼子啮。昭廿三年。 厉公跃。桓十二年。 针宜咎。陈针子八世孙。襄二十四年。 陈遂舜后。宋忠曰。虞思之后。箕伯直柄中衰。殷汤封遂于陈以为舜后。 史记陈世家索隐。

  
桓公。成公之弟。襄六年。

  滕
齐景公亡滕。隐七年左正义。又云。隐公之后。仍有六世为君。同上。错叔绣。文王子。地理志注。 考公麋。元公弘。即定公、文公也。赵注孟子、困学纪闻卷八。
  燕
幽州郡北燕。宋衷曰。有南燕。故曰北。御览一百六十二。
孙冯翼集「世本」校勘记行数指正文。夹注两行作一行计。
页数行数原文校注
六一注御览八百二十三「三」原本误作「四」据御览改。
六三注又御览二百二十五案御览此卷未引此文。其六一八、七四七、七四九各卷引苍颉作书。然非引自世本。疑作者误引。
六四及注仪狄始作酒醪……注云夏禹之臣原本作「帝女仪狄作酒醪」据太平御览(以下简称「御览」)删补。又案酒诰正义引世本文。「夏禹之臣」四字非注。
六四少康作秫酒初学记作「少康」御览作「杜康」。
六倒二注下句见三百四十九「九」原本误作「八」据御览改。
六倒一尧使禹作宫室案初学记引世本无「尧使」二字。御览引世本无「室」字。
六倒一雍父作春案本条见御览八二九。又见广韵三钟。孙氏漏注。
六倒一黄帝作旃案本条见御览三百四十。孙氏漏注。
七一 
七一蚩尤以金作兵器案此句见广韵十二庾。御览作「蚩尤作兵」无「以金」「器」三字。
七三注昭二十五年疏「五」原本误作「四」脱「疏」字。据左传增改。
-36-
七五伯余作衣裳此条失注出处。案见路史后纪五注。又见淮南子汜论训。「作」作「制」皆无宋衷注。
七倒三伯益作井「益」原本作「夷」作者注称。初学记作「伯益」案御览亦作「益」据改。
七倒二黄帝作旃冕……应劭曰周始垂旒也案御览三四。引世本作「黄帝作旃」无「冕」字。又「应邵曰」以下。似非世本文。
八三暴辛公所造……有暴国岂其时人也……围五寸半「辛」宋本御览五八一作「新」而下文引乐书云云。又作「辛」文选长笛赋注亦作「辛」似以作「辛」为是。原本「暴国」下有「之君」两字。「乎」作「也」「寸」下无「半」字。均据御览删改增补。
八四六孔……暴辛国平王诸侯原本「孔」作「寸」「公国」两字倒置。「王」下有「时」字。均据御览删改。
八四暴辛公烧土为之案御览此语引自乐书。非世本文。
八四于则作履屝原本脱「屝」字。据御览补。
八五草曰屝……纣为玉。床「屝」原本误作「履」「玉」误作「王」均据御览改。
八倒二鱼盐之利……故为。宿沙为」作「故以为」据御览增改。」字。「故原本「沙」下脱「
九二注祝融颛瑞臣为高辛氏火正原本误作「祝融作市」据初学记补正。
九三居其职矣「居」原本作「是」据初学记改。
-37-
一0二魏武子居魏「魏」原作误作「犨」据史记改。
一一三封仲子红于鄂原本脱「于」字。据陈其荣本补。
一一四至倒二「懿王居犬邱」至「故号曰五都」衍之字改为小字旁列。校补之字加括号。以别之。=脱‧兹据宋本御览校正。其=一一至一二页三段。均引自御览一五五。而多有
一二  衍之字改为小字旁列。校补之字加括号。以别之。=据宋本御览校正。其
一三二注左氏隐十一年「一」原本误作「四」据左传改。
一四三舒鲍原本脱「舒鲍」两字。据左传补。
一五二与秦同祖……大公叔颖「秦」原本作「嬴氏」「叔颖」原本作「颍叔」均据广韵改。
一五三廪君案御览三七「廪」作「禀」而同书七六九、九四四皆作「廪」「廪」、「禀」通。故仍之。陈其荣本改作「禀」
一五七至八注御览三百七十一「御览」原本作「又」案本条为御览三七一引世本文。而上条乃引自寰琮记。故改。
一五倒二通志氏族略原注作「又」字。案此条不见御览。乃通志氏族略引世本文。原注似与下条「舒蓼氏」注颠倒。今改正。
一七三季平子支孙「孙」原本作「子」据氏族略改。
一七五公子子工之后原本脱「工」字氏箷略作「子共」案春秋氏族谱。齐倾公字有「子工」无「子共」据补。
一七九陈僖子「子」原本作「公」据姓纂、春秋氏族谱改。
一七倒一参胡后原本脱「后」字。据氏族略补。
-38-
一八四季夙氏「氏」原本作「公」据氏族略改。
一八五晋大夫大狐伯原本脱「大」字。据氏族略补。
一八六晋公子大戊之后原本脱「大戊之后」四字。据氏族略补。
一八七所以别族「所」原本作「取」据氏族略改。
一八八强梁氏……会生强原本会下脱「生」字「强」均作「疆」据氏族略增改。
一九一方叔氏原本作「鼓方氏」据氏族略改。
一九二韩余氏韩宣子余子之后原本「氏」作「子」「宣」下脱「子」字。据氏族略增改。
二0一强‘原本此条「强」均作「疆」据氏族略改。
二0倒一子姓原本脱此两字。据姓氏急就篇补。
二0四荚氏原本此条「荚」均作「菱」据姓氏急就篇改。
二0八岂同族乎案姓氏急就篇。此句非世本文。
二二七、八林生庄王佗。佗生僖王胡齐齐生……郑生顷王巨巨生……瑜生……夷生……心生……贯生……原本「林」作「桓王」。「佗」作「庄王」。「齐生」上衍「胡」字「郑」作「襄王」。「巨」作「顷王」「瑜」作「定王」。「夷」作「简王」。「心」作「灵王」。「贵」作「景王」。均据左传昭二十六年正义校正。
二二倒一卜其四……上……而生后稷原本「四」下衍「四」两字。「上」作「元」「而」作「是」据诗生民正义删改。
二三一注曰陈丰原本「丰」作「」「」下衍「是」字。据御览改
二三四颛顼……产老童 老童……产重及黎案此两条引自山海经大荒西经。原本漏注出处。
-39-
二三四、五黄帝娶于西陵氏……累祖……颛顼母浊山氏之子案此两条引自山海经海内经。原本漏注出处。原本「陵」下脱「氏」字。「累」作「累」「。浊」作「独」「之」下脱「子」字。均据海内经补正。
二三倒三是也昆吾者又案此语见史记集解。为「陆终六子」之注。独引此句未知何义。帝注「又」字。亦莫知所指。陈其荣本删之。是。
二四倒三胜坟氏「坟」原本作「濆」据御览改。
二四倒二尧取散宜氏子谓之女皇宋衷曰是生丹朱帝系原本「氏」下有「子」字。「子」下无「谓之」两字。「生」作「本」。「帝」作「尧」。均据御览校正。
二四倒一鲧娶有莘氏曰女志原本「有莘氏」误作「华氏」「氏」下脱「曰」字。据御览增改。
二五二熙生微公弗原本脱「微公」两字。据礼记明堂位正义补。
二五三穆公不衍原本脱「不」字。据礼记檀弓正义改。
二五三、四隐公之后仍有六世为君隐七年案左传正义。此滕之隐公。非鲁隐公。滕谱亦引此语。又注「七」字。原本误作「六」。
二八二注成十五年案本条见左传成十五年正义。原本漏注。今补。
二八倒一州即雠也案左传、国语、史记。魏武子名「犨」或作「犨」无出「雠」或「」者。
二九三注庄子索隐中「索隐中」三字不可解。疑衍。
二九四而无哀王本条两引「而无哀王」案史记此系集解、索隐解世本之语。非世本文也。
-40-
二九六士蒍生士伯缺缺生士会会生士燮原本作「士蒍生城伯城伯生武子士会武子士会生文叔士燮」据左传正义引世本文删正。
二九六宣叔「」原本误作「」据左传改。下同。
二九倒二子生叔正官伯原本「子」上衍「叔」字。据左传删。
二九倒一子生籍游原本「子」上衍「季」字。据左传删。
三0一注宣十二年原本漏注出处。今补。
三0倒一鸣产庄子启方案王刻史记作「庄」殿本作「桓」
三一四左氏襄二十九年原本漏注出处。今补。
三一倒四陈僖子乞产成子常案本条见史记齐世家索隐。原本漏注。又「陈」原本误作「东」据史记改。
三二六注檀弓上原本漏注出处。今补。
三二倒二武公孙氏出于原本作「出子武公」据左传改。
三三二「召穆公」条案此条应置于燕谱。
三三倒三荀子非十二子篇原本误作「蒍子非相篇」今改。
三四四陈遂舜后原本无「遂」字。案「陈舜后」三字非世本文。而路史后纪注引世本有「陈遂舜后」一语。据补「遂」字。
三四四注史记陈世家索隐「宋忠曰」以下。为史记索隐引宋忠注文。原本漏注。今补。
三四八仍有六世为君原本作「六世孙」据左传改。
三四倒一「幽州郡北燕」条案此条宜置居篇。而「幽州郡北燕」一语非世本文。



张澍稡集补注本辑世本序(一)
    赐进士出身翰林院庶吉士知贵州玉屏县事武威张 澍稡集补注
周礼瞽蒙掌讽诵诗。世奠系。郑注云。奠或为帝。杜子春云。帝读为定。其字为奠。书亦或为奠。世奠系。谓帝系诸侯卿大夫世本之属。又小史定世系。辨昭穆。注谓帝系世本之属。天子曰帝系。诸侯曰世本。杜子春谓小史主次序先王之世。昭穆之系。述其德行也。楚语庄王使士亹傅太子葴。申叔时曰。教之世而为之昭明德而废幽焉。以休惧其动。注。世。先王之世系也。为之陈有德者世显而暗乱者世废也。后郑云。世之而定其系。谓书于世本。以世与系为一事解之。贾公彦云。王谓之帝系。诸侯卿大夫谓之世本。又分言之。其实散则通称矣。汉太史公司马迁修史记。因周谱。明世家。多采世本。然春秋正义云。今之世本。与司马迁言不同。刘向云。世本。古史官明于古事者所记。录黄帝以来至春秋时王侯诸国世卿大夫系谥名号。与左氏合也。唐史柳冲传载柳芳言亦然。颜之推据皇甫谧帝王世纪说。为左丘明所篹。刘知几史通云。楚汉之际。有好事者。录自古帝王公侯卿大夫之世。终乎秦末。号曰世本。又曰。世本辩姓。着自周室。刘恕通鉴外纪。以为世本经秦汉儒者改易。孔颖达尚书正义。以世本经暴秦。为儒者所乱。是此诸本已。晋杜预采世本以为春秋世族谱。然亦旁引传记。不尽依世本也。要之。系秦汉以前书。中垒孟坚以为出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