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传记
- 清耆献类征选编
清耆献类征选编
十四年,同固山额真图公赖复闽安镇,躬冒矢石,斩获最多;赐蟒袍、玉带、貂裘、鞍马、雕弓。
十五年,统标员副将施公琅等大破贼于云霄港,枭其伪伯张进、陈璋等,贼大创。复捐造战船一百艘,益募习水军,屡出奇败贼。
十七年,诏与大将军达公素攻厦门;破浪前进,擒斩伪闽安侯周瑞。贼有骁将蔡禄、郭义,据铜山为闽、粤边害;公遣使示以威信,禄、义率二万人卷土归附,贼势愈蹙。事闻,晋太子太保,锡赉有加。
康熙二年,公令谍者招降伪伯黄廷、陈辉、周全斌、伪统领林顺、陈升、许贞、何政、李思忠、颜立勳、黄昌、陈蟒、林明等五万余人,收其楼船战舰五百余号;有旨选精锐七千人分隶麾下五标,余悉移驻江西、河南等省安插归农。遂疏请大蒐三岛,圣祖仁皇帝命同闽浙总督李公牵泰、固山额真郎公赛率所部前进,连破厦门、金门等岛,余孽远遁。时疮痍未复,输饷不易;公令部曲分屯,兵不弛而食裕,军费以纾。诸岛悉平,策勳第一,晋一等公,世袭十二次;时康熙六年十一月也。公由是开府漳州,益简卒伍,谨烽堠。间有伏莽未靖,遣标员分捕,破茶仔畲贼,擒其魁余角、杨古姐等;或剿、或抚,纾朝廷南顾忧。十余年间,寇赖以弭,屹然海邦锁钥焉。
康熙十三年,会滇、黔叛,闽耿精忠阴蓄异志;公时患痈,疾甚,策其必反,呼公长子芳度泣曰:『吾病殆不可为,恨不能捐躯报国!脱叵测,精忠必通海寇,则漳危矣!亟宜密疏朝廷,预筹其变』。亡何,精忠果据闽叛,传伪檄至漳;公闻变大怒,投袂起,痈迸裂。急召芳度曰:『守城拒贼,以死继之;孺子勉矣』!言讫,痈溃,遂薨;军中皆感泣。及贼平,上特诏优恤;遣官谕祭二坛,赐金营葬;加赠太保,諡「忠恪」。
公治兵严而有恩,与士卒同甘苦;人乐为用,故所向有功。善任使,属将如施公琅、许公贞皆为世名臣。性孝友,母吴太夫人年逾耄,朝夕视膳惟谨;下堂扶掖必躬亲,不假侍婢。痛赠公早背,每祭呜咽不已。待二兄,怡怡和敬;分俸赐以赡族子,三党藉以举火者数百家。公之曾祖、祖、父,俱赠如公爵;妣皆一品夫人。元配邓夫人、继配王夫人、赵夫人,俱封一品夫人。赵夫人,康熙十四年城破,殉节;赐同公祭葬。子三:长芳度,嗣爵;守城殉节,追封忠勇王。次芳声,廕授员外郎;殉节,赠太常寺少卿。三芳佑,幼殉节。初,公七世祖应元公始居新安里,隐不仕。葬之日,舁至狮山半岭,会大风雨,众奔避;既霁视之,沙壅成坟,则石狮铃处也,形家目为「玉钩金锁」。至公而大显,故至今传黄氏发祥狮铃云。
——右「家传」,翁方纲撰。
——以上录自「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二百七十(「将帅)十)
吴万福
吴万福,奉天辽阳人。初,仕明为守备。崇德七年,大军围松山,万福随副将夏承德来归,隶镶红旗汉军。顺治元年,从征流贼李自成。叙功,授骑都尉世职。三遇恩诏,加二等轻车都尉。
十五年,加都督佥事,充新设之福建福宁总兵。康熙元年六月,「海贼」伪总兵王士鳌、伪副将李礼泊船沙埕青屿山,万福遣使招抚,士鳌、礼悔误投诚,为伪水师都督阮述、陈文达围阻,不得达;万福亲督兵夜驰,踰岭杀贼众千余,援士鳌、礼突围出。
二年十二月,「海贼」阮春雷以船二十余窃据东蚶、长腰外岛,窥福宁;「浙寇」张煌言率五十余船入闽,与春雷合。适伪镇林国梁统三十余船来归机泄,二逆合众围之;国梁斩煌言之弟嘉言,复以炮碎贼船,乞援于万福。万福以福宁向无舟师,议因国梁之船攻贼,遣游击季应先、刘成海等水陆夹剿,擒斩数百级,夺船械,毁东蚶、长腰贼巢,春雷、煌言俱远遁。事闻,得旨嘉奖,加都督同知。三年三月,春雷、煌言复集百余艘泊三都、青山等岛,万福约水师总兵李长荣夹剿。长荣趋东冲口,万福统国梁船直抵官井洋,箭炮齐发,斩贼二百余级,焚其船五。贼窘,退出东冲口;长荣师适至,复进击,贼北溃。遂合兵追至大洋,阵斩及溺死者甚众,获甲胄、旗枪无数。复穷搜三都、青山各澳,毁其巢;春雷赴泉州降。总督李率泰疏请录叙,部议长荣加二级、万福加一级;上谕:『总兵李长荣、吴万福进剿一处贼寇,攻战无甚悬殊;再加核议』。寻议:各加一级;得旨:『李长荣加署都督佥事,吴万福加右都督』。
十三年四月,逆藩耿精忠叛,万福婴城固守;城破,死之,全家被害。十九年,诏褎恤殉难诸臣,赠万福左都督、太子少保,赐祭葬,諡「忠愍」;除所得轻车都尉袭替外,复廕子弟一人守备。三十五年,福建巡抚卞永誉请建祠于闽,春秋致祭;得旨俞允。雍正二年,入祀昭忠祠。
曾孙瑞麟,袭轻车都尉。十一年,与都统赵宏济会饮,革职;销去轻车都尉,仍留骑都尉世袭罔替。瑞麟子锟、盐、盐子国澍,递袭——国澎,今任广西庆远副将。万福次曾孙祥麟,袭难廕守备。
——右「国史馆本传」。
--录自「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三百三十八(「忠义」八)。
宜里布
宜里布,满洲正白旗人,他塔喇氏;三等伯阿济格尼堪长子也。崇德三年,任兵部副理事官。顺治八年,袭父爵,兼管佐领。两遇恩诏,晋一等伯。十七年,任刑部侍郎。十八年,调吏部。
是时,「海贼」郑成功踞台湾,四出劫掠,有言濒海居民宜移之内地者;宜里布奉命同尚书苏纳海赴江南、浙江、福建会勘疆界定议。还京,擢正白旗蒙古都统。康熙二年,命赴广东会同总督卢崇峻察勘海疆新移人户,俾安辑得所。七年,调本旗满洲都统;旋列议政大臣。
十二年冬,逆藩吴三桂反;十三年,命顺承郡王勒尔谨统帅进讨,以宜理布参赞军务。既至荆州,三桂踞常德、陷松滋,襄阳总兵杨来嘉、副将洪福叛附三桂于榖城、郧阳间,据山结寨,窥伺郡邑;诏宜里布守宜昌。十四年,来嘉等犯南漳,顺承郡王承制授宜里布「讨逆将军」印,偕副都统根特往援,贼遁。旋犯均州,营于武当山下;宜里布麾兵速战,阵斩伪参将、副将及贼兵千余,贼溃走。而三桂于松滋北山屯聚贼数千,沿江日增战舰,将合水陆来犯;命宜里布同都统范达礼防守襄阳、均州、南漳诸处。贼将张以诚、王会联结来嘉等复寇南漳,宜里布同总督蔡毓荣分率劲旅夹击,大破之;斩三千余级,获伪劄、器械无算。十六年,奉诏率荆州防兵同征南将军穆占由岳州进长沙,恢复茶陵。贼遁入攸县,宜里布率兵追剿,贼据河岸拒战;我兵奋进,斩四千余级,生擒百余人,克复攸县城。十七年四月,穆占统兵复郴州、永兴、桂阳、兴宁,遂自驻郴州,以宜里布守永兴。六月,三桂遣贼将马宝、胡国柱等偪永兴,犯我河外营;宜里布率兵御击,殁于阵。
十八年,丧还;遣内大臣奠茶酒,复遣侍卫传谕其母曰:『宜里布时侍朕前,深悉其人。出师时着有劳绩,方谓功成之后,即可凯旋相见;忽闻阵殁,不觉凄怆痛悼!兹闻尔家费用不给,特予白金六百两为治丧资』。赐祭葬如「典礼」,諡「武壮」,立碑墓道。子阿什坦,袭爵。
——右「国史馆本传」(按宜里布公一作伊里布)。
--录自「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三百四十三(「忠义」十三)。
王之鼎
王之鼎,汉军正红旗人;都统王世选子也。世祖章皇帝顺治七年,袭父二等子爵。九年,遇恩诏,晋一等。十年,署参领。随宁远大将军贝勒屯齐征湖南,击走伪秦王孙可望等。十三年十月,授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十五年十二月,随安南将军明安达里驻防贵州。十七年,还京。
十八年,圣祖仁皇帝御极,授福建中路总兵。康熙二年八月,会兵进取厦门;「海贼」郑锦以兵万余来犯,之鼎督兵数十载,斩杀甚多,遂克厦门、金门及古浪诸岛。三年三月,同提督王进功败贼帅黄盛、林茂、裴德等,拔同山贼巢。叙功,晋爵三等伯。八年十一月,仍授本旗副都统。
十年,授江南提督。十二年,擢镇海将军,驻防京口。是年冬,吴三桂反;明年二月,耿精忠亦叛,「海贼」乘机煽乱。上以安庆为江南上游要地,命之鼎遣副都统一员领兵千名防守安庆,而以安南将军华善等率八旗官兵同之鼎于京口驻防。五月,之鼎以贼船往来无定,请调江阴、瓜洲战舰集天宁洲,令右路总兵侯袭爵督率训练,以备战守。七月,疏言:『黄浦水汛外通大海、内达苏松;更有沿海马道,下抵杭州、上接京口。请拨崇明沙船七十,令八旗及绿旗官兵驻黄浦操防。设遇贼船飘突,水则舟师整备,以扼要隘;陆则马道飞驰,共图朴剿:亦防御之一法也』。疏俱得旨允行。九月,敕简亲王喇布为扬威大将军,率兵驻江宁;之鼎参赞军务。十七年十一月,谕兵部曰:『王之鼎才略素优,镇守京口,克称厥职。着调补福建水师提督,加定海将军』。之鼎闻命,疏言:『京口兵有愿移福建效力者,请以一千名支给银粮随征』。下部议,从之。
十八年五月,改授四川提督。十九年四月,疏言:『蜀省幅员数千里,川南各路接壤云、贵,密迩逆巢;川西一路隘口,直接西番,时虞窥伺。臣既膺提督之责,宜整练标兵,相机应援。今以原带京口官兵一千名改设中营;而左、右二营有官无兵,请准召募精锐充伍,以资战守。又,蜀江初复,非承平无事可比;一遇有警,非马不能疾驰。请以步七、马三为额』。部议:『提标二营缺额之数,见有随征总兵何承德等官兵二千余名,可暂充补;而四川提标经制原系马二、步八,又未令进剿云、贵,应无庸添设』。寝其奏。是月,贼将尤廷玉等犯永宁。之鼎统师进剿,先遣总兵刘魁率精锐驰赴永宁;值贼兵已踞城南山箐列寨,刘魁同总兵李芳述分路进剿,冒矢石奋勇冲击,阵斩伪总兵毛友贵等,大败贼众,获器械无算。六月,勇略将军赵良栋以大兵将进剿云、贵,调李芳述等往叙州,而留之鼎驻防永宁。八月,贼将胡国柱以逆书付陷贼来归之厮卒,煽诱我军;之鼎具状以闻。时贼既陷泸州,复犯永宁。之鼎拒守月余,外援阻绝;九月九日,贼穴城,城陷。总兵贾雅达、刘魁、何承德、游击陈先凤等,并为贼困;之鼎解印付家人陈善曰:『吾义与此城存亡,尔可间道走成都,归印朝廷』。分遣毕,遂大呼,率官兵巷战,手刃数贼;群贼蜂至,左腋被创,为贼所执,遂至贵阳。逆孽吴世璠遣人说之鼎降,之鼎骂贼不屈;贼以刃加项,之鼎神色不变,瞋目大骂曰:『鼠辈!何不速杀我!天兵不日尽诛汝等耳』。遂遇害。
事闻,得旨:『王之鼎兵力单弱,坚守孤城,众寡不敌,遂遭贼陷;乃志不屈贼,尽忠殉难,深可悯恻!下部议恤』。赠太子少保,廕一子四品官;赐祭葬如「典礼」,諡「忠毅」。榇至京,遣内大臣往奠。子毓秀,袭三等伯。三十四年,祀江南「名宦」。三十六年,子毓贤官贵州布政使,贵州巡抚阎兴邦以「士民吁建之鼎祠于贵阳,毓贤自任其费,请赐嗣扁」入奏;御书「忠节垂芳」赐之。四十六年,上南巡,幸松江府;御书「纯忠遗爱」赐其祠。世宗宪皇帝雍正七年,入祀昭忠祠。
——右「国史馆本传」。
--录自「国朝耆献类征初编」卷三百四十四(「忠义」十四)。
黄栻
黄栻,字君球;番禺人。自大父以上,廕八世指挥;明洪武初,从下江南,破张士诚功也。
栻生崇祯末年,习于世务。唐、桂二王窜窃闽、粤间,竖儒小生片言投隙,不次擢用;栻视之蔑如也。尝为其幼孙朝相言:『顺治三年丙戌十二月十五日,官军自东门入城,擒唐王;率土兵黎遂球、率水师陈子壮及东莞张家玉起。提督李成栋——故明总兵,因吴六奇定粤,有爱妾自杀激之,通款南宁桂王;死于赣州,人马立水中,三日不仆。七年庚寅二月初六日,耿、尚军北郊,挫于乡兵。七月十五夜,熸龙眼洞。十一月初二日,城破由西北角;恨攻围久,杀人如乱麻;初八午时封刀。十一午时,尚藩婿被逃民刺,又开刀。我被斫,左膊创,不知人;一老兵救我。延十数日,携家过河,走石头,过三山;凭石壁奔沙头,始定居佛山。八年辛丑二月,耿藩移福建。尚藩放青苗钱,家五十缗,月息三分;贫民始乐而终敝,延累亲戚。癸丑,「海贼」乱,征夫钱。明年,吴三桂反,民心惶惶;传尚之信截发致云南,既追斩使人,又复封去。十三年丙辰,谢厥扶叛,擒之高州;其族子鹫削发入大通寺,即前日作诗僧也』。其他言甚悉。卷半蠹,不可读。
栻以时之多故,寇之充斥、民之弗康也。乃喟然而叹「粤再反侧,则民无孑遗」!于是毅然诣平南府,上书曰:『仆闻与善同,事莫不昌;与恶同,志莫不亡。盛衰得失,彰明较着。有百害而无一利者,此中人以上所弗由;而况故家旧德,俨然为民上者乎!夫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事蹟久远,或习于见闻而不加察;则请以近事言之。夫福王非不正、唐王非不顺,即鲁王、绍武之立非不可;然皆不旋踵而灭。诚以政治既荒、用人既失、粮饷既缺、地势既偏,即使内无荧蛊、外无强敌,犹且不支;兹则天戈且临,人心久蠹,不俟智者而知其败矣。独桂王辗转,少稽年月,孱与昔同;固因时会,然以瞿式耜、何腾蛟之忠勤而不兴,以金声桓、李成栋之强附而不振。总之,监国者无不擒、督师者无不死,盖天命所属,人力不得而争;民心所归,兵威不得而劫也。古权谲之士,谓为天下者不顾家,而创业肇基,其本必出于忠孝。千古王侯将相,原非有种;要必具忠孝恳挚,一副血诚厝之至险至厄无可奈何之地,陷胸决脰而百折不回。岂有遗弃君亲、眷怀妖冶二三其德、殉利忘义之徒而可倚之,以求富贵者乎?且左右欲求富贵,亦既分茅裂土,南面而称孤矣。舍见在而图未然,妇人稚子所不为。隳父兄已成之业、蹈臣子无将之诛,戕东南既集之民、伤天地好生之德,百世之后,等为至愚;圣主寒心,中材不齿。一从祸首,即为罪魁。仆窃为左右不取也』!尚览书不竟,剑击案如挝,杀侍者;勒兵促缚之。其母曰:『此人言是,但过于悻直耳』。会报资寺僧某驰救,得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