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传记
- 台湾文献清史列传选
台湾文献清史列传选
七年,孙可望纠滇、黔贼众肆扰,效忠遣参将马如松击败之于托口,擒伪总兵李应元等。八年,可望等陷沅州,效忠遣守备吴进功等堵剿;复亲率兵进克黎平,屯四卫所。可望窥我兵少,突来犯;效忠力战,马蹶,被执;不屈,遂遇害。事闻,诏赠都书同知。
雍正七年,命入祀昭忠祠。子尔德,袭世职。
--见原书卷七十八「贰臣传」(甲)。
邓长春
邓长春,辽阳人。明前屯卫副将,守大凌河。本朝天聪五年,随总兵祖大寿来降;赐金币、鞍马。崇德元年,授三等男。三年,授户部承政。寻裁承政汉员,改本部右参政。七年,分汉军为八旗;长春隶镶黄旗,给人户,为世管佐领。八年,郑亲王济尔哈朗征明宁远,长春任参领,攻克前屯卫、中后所。叙功,晋二等男。
顺治元年,更定官制,名参政曰侍郎;长春仍在户部。奏请给京员俸薪,得旨:『俸薪为养廉重典,自不可缓』。命会同兵部详列规制以进,裁定施行。是年十月,坐覆免泰安州钱粮不白本部尚书,用印信;革侍郎,专任参领,降世职为一等轻车都尉。
二年,随豫亲王多铎破流贼李自成于潼关,定河南,平江南;进取杭州,遇嘉兴敌兵乘势来犯,长春奋击,败之。我兵先后取扬州、江阴、昆山、常熟等城,长春皆督兵炮击有功。议叙,加一云骑尉。
八年,从征浙江,与副都统吴汝玠等为前部,击败舟山「海贼」。三遇恩诏,累晋一等男。
十年,以老病休致。康熙十五年,卒;子志琳,袭爵。
--见原书卷七十八「贰臣传」(甲)。
张天禄(弟天福)
张天禄,陕西榆林人。明末,与弟天福以义勇从军,积功至总兵官。福王时,大学士史可法督师,为瓜洲前锋,驻瓜洲。
本朝顺治二年五月,豫亲王多铎下江南,福王就擒;天禄及天福率所部三千余人随忻伯赵之龙迎降,豫亲王令以原官随征,后隶汉军正黄旗。时明佥都御史金声家居休宁,受唐王朱聿键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职,纠乡勇十余万据徽州;贝勒博洛遣都统叶臣往剿,天禄从。十月,偕总兵卜从善、李仲兴、刘泽泳等由旌德县进,连破十余寨。至绩溪县,生擒声及中军吴国祯、副将陈有功、守备万全等,谕降不从,斩于军;徽州平。十二月,明唐王大学士黄道周率兵犯徽州;天禄击斩其将程嗣圣等十余人,擒总兵李筦先等。三年正月,大败道周兵于婺源,擒道周;谕降不从,斩之。分兵从祁门、江湾、街口、黄源四路追剿余党,至浙江开化县,降其城。二月,加都督同知,授徽宁池太总兵官。五月,赐一品冠服。初,天禄之定徽州也,营于城外两山,禁将卒毋入城滋扰。至次年,霖雨连月,城中父老敦请天禄入;天禄曰:『三军方在泥途,何忍独安』!终不下山;徽民至为感泣。巡抚刘应宾奏其事,得旨嘉奖。十二月,明嵩安王朱常淇拥众数干扰婺源之小坑,天禄率副将许汉鼎等剿之;抵严坑,擒常淇及监军江于东等。四年四月,授江南提督。五年三月,叙投诚功,授三等轻车都尉。八年五月,晋三等子爵。
九年十月,「海贼」围漳州,天禄奉命赴闽援剿,沿途搜剿土贼甚众。抵延平,擒贼首黄云纪、陈天铎等,歼其众;下部议叙。会都统金砺已解漳州围,天禄留驻延平,剿各山贼。
十一年,明鲁王定西侯张名振由浙江犯崇明,天禄驰还松江,调将出洋扑剿。正月,夺稗沙老营,追至高家嘴,名振遁入浙。寻乘潮突犯吴淞■〈氵采〉淘港,伤兵焚船;天禄坐是降三级,戴罪剿贼。十二年,江南总督马明佩以■〈氵采〉淘港告警时,多失炮械及舟师三百余,天禄匿不报;疏劾之。而闽浙总督佟泰亦奏:自洋逃回兵称天禄与名振通书。诏并下刑部。讯通书无据,以隐匿罪革提督,降子爵为三等轻车都尉。
十六年,卒。子其龙袭;卒,无嗣,停袭。
天福,初为明总兵;顺治二年,与兄同降,以原官随征。昆山、嘉定民不薙发,据县叛;天福同总兵李成栋平之。五年四月,授陕西汉羌总兵官。八月,叙投诚各功,授一等男爵。明山阴王朱鼎济聚兵据毛坝关,以覃一涵为元帅。六年二月,天福自汉中入山攻之,擒鼎济及监军王守基、参将张文秀、游击单昌祉、李之运等八十五人,斩馘殆尽,一涵投崖死;得旨察叙。三月,延安参将王永祥叛,陷延安、榆林及同官、临漳等县;花马池军民闻风噪变。天福同平西王吴三桂、都统李国翰从间道击之,大俘获。五月,同提督李思忠破蒲城,斩贼将二、伪官三,歼贼众五千,复延安。三桂将分兵追剿绥德、榆林,以延鄜为扼要地,留天福镇守。七月,贼犯延安塞,天福遣将击败之,斩首三百余,招降叛将蓝基等。九年三月,北山贼党刘宏才因我兵四出,乘间犯同官,围陈炉镇。天福先遣官兵由快捷方式疾趋富平,旋亲驰至流渠镇;贼闻风南遁,追及之。贼八干列营拒,天福分两路冲杀,大败之,斩千余,生擒贼将魏加隆、张敖等二百七十人;下部议叙。寻以病回旗,授散秩大臣;子其烈,袭世职。十七年五月,复授本旗都统。康熙六年四月,卒;赐祭葬如例
--见原书卷七十八「贰臣传」(甲)。
吴汝玠
吴汝玠,辽阳人;明锦州游击。本朝崇德七年三月,大军取明锦州,汝玠来归;授佐领,隶镶红旗汉军。十一月,随贝勒阿巴泰等征明,由黄崖口长城入;越京师、趋山东,败明总兵张登科、和应荐等。八年,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取明前屯卫、中后所二城,有功;寻授参领。
顺治元年,随都统叶臣等征山西。流贼李自成已遁入西安,贼党陈永福据太原抗我师;汝玠攻克其城。复随英亲王阿济格征陕西,进剿流贼;至湖广,败贼将马进忠于武昌。二年,擢镶红旗汉军副都统。三年,叙功,予云骑尉世职;复随肃亲王豪格败叛镇贺珍、武大定等于秦、阶二州。五年,改授礼部侍郎。
六年,命以副都统驻防杭州。时明鲁王朱以海及其臣阮进、张名振等踞舟山;八年八月,汝玠同总督陈锦、都统刘之源、提督田雄等分兵进剿,由定关出海。汝玠同前队舟师扬帆先发,遇于横洋,奋勇邀击;官军并进,败之,擒阮进。乘胜抵舟山,汝玠率众先登岸,大兵继之。薄城玠,凿地道,垣堞摧陷海中;名振势蹙,纵火自焚,遂拥鲁王遁。
九年,海上郑成功遣其党犯漳州。汝玠奉诏率师至福建,敌闻风,毁桥列阵拒战;汝玠与平南将军金砺击败之,复遣步兵追击,斩获三千于海岸,漳州围解。成功复驱众数万结营海澄县东,汝玠同砺分兵进剿,三战三捷,斩获无算;成功遁走。
十三年,宁海大将军伊尔德统师赴浙江剿舟山余孽,令汝玠及总兵张杰分兵自温、台出海会剿;过黎阳口,遇敌舰三百余,力战,大败之。又击之于崇门洋,获战船四,生擒其将丁宏业。论功并遇恩诏,晋世职为二等轻车都尉。
十四年十二月,以老病致仕。康熙十一年,卒;赐祭葬如例。子国鼎,先卒;以其孙洪袭世职,官至甘肃提督。
--见原书卷七十八「贰臣传」(甲)。
金砺
金砺,辽东人。明武进士,任镇武堡都司。本朝太祖高皇帝天命七年,大兵征明,克广宁城;砺率属来降,授参领,予三等男爵。太宗文皇帝天聪五年,始设六部,以砺为兵部承政。六年,上幸演武场阅兵,砺与参领石国柱、金玉和、高鸿中等并以「训练有方」,赐鞍马。寻调户部承政。八年,考绩,晋爵二等男。崇德二年,随武英郡王阿济格征明皮岛。参领巴雅尔图等统兵先入敌阵,砺与副将高鸿中所部水师停泊观望,至前队失利;下法司议罪。应褫职、论死籍没;上以砺与鸿中并有归顺功,命免死。四年,分汉军四旗,以砺属镶红旗汉军,复任参领。五年,授吏部参政。六年,擢都统。七年,大兵克松山,与都统巴颜等奉敕收藏所获枪炮、火药以备用。旋克塔山,随郑亲王济尔哈朗等驻守其地。八年,随郑亲王攻前屯卫、中后所二城;指挥士卒,发红衣炮攻克之。论功,予三等轻车都尉世职。
世祖章皇帝顺治元年五月,偕副都统李率泰安抚天津乱民。六月,同都统叶臣招抚山西。时流贼李自成遁入陕西,贼党陈永福窃踞太原;砺与叶臣潜往审视攻围处所,城内步兵突出,砺击败之,复督本旗兵以红衣炮攻克其城。凯旋,赐银四百两,晋世职一等轻车都尉。
二年,随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征湖广。伪总兵马进忠降而复叛,砺同都统刘之源击败之武昌,夺其战舰六十余。寻奉诏与副都统佟岱分率左、右翼兵同恭顺王孔有德等征湖南。伪伯黄朝宣等附明桂王朱由榔,聚众十余万屯湖南;四年,砺与有德等水陆并进,击破贼兵,追斩朝宣于衡州。复与怀顺王耿仲明、副都统卓洛等进兵长沙,伪总兵杨国栋聚马步贼众七千迎战;砺率兵奋击,贼败窜,斩国栋于牛皮滩。五年十月,凯旋,赐金二十两、银四百两。六年正月,叙功,晋世职一等轻军都尉。七月,授平南将军,镇守浙江。七年,遇恩诏,加一云骑尉。
八年,明鲁王朱以海及其臣阮进、张名振踞舟山,砺与副都统吴汝玠等率兵由宁波出定海,会总督陈锦兵剿进于横水洋,生擒之;遂抵舟山,掘陷其城,名振拥以海遁。
九年,海敌郑森犯漳州,砺奉命统兵赴福建议剿。师至泉州,敌闻风退屯江东桥。砺由长泰进营漳州城北,分兵万松关以牵制敌营;敌纠众来攻,我兵迎击,七战皆捷,斩获无算;漳州围解,海澄、南靖、漳浦诸县悉平。叙功并两遇恩诏,晋爵至一等男,加一云骑尉。
十一年,授陕西四川总督。十二年,奏请以遵义、永宁二镇兵分屯顺庆府、潼川州,川北龙安之兵亦令各择旷土屯种;即有寇警,不劳运粮而兵食自足。又以陕西神道岭地当险要,宜于潼关各营拨兵五百分驻附近诸处,以资援剿。俱下部议行。
十三年三月,引年乞休;上念其宣力多年、勤谨夙着,命加太子太保,以原官致仕。
康熙元年七月,卒;赐祭葬如例,以其弟俊袭爵。
--见原书卷五「大臣画一传档正编」(二)。
王永吉
王永吉,江南高邮人。明天启进士,官至蓟辽总督。本朝顺治二年,以顺天巡抚宋权荐,授大理寺卿。四年,奏请遣官往直省恤刑。寻擢工部右侍郎;永吉疏辞,上以永吉实非恬退而徒尚虚名,特允所请,并谕永不录用,以惩陋习。
永吉既罢,家居数年,会有旨起用废员,复至京。八年闰二月,吏部列荐「永吉才品可任」;八月,起授户部右侍郎。九月,条奏三事:一、各卫所屯地分上、中、下三等,请拨上田给运丁,以济运费。一、各项低色银,请仍令官收官解;其本色物料,动支折价采买,如额足酌加,以苏民累。一、洲田丈量,重为民害;请以芦课并入各州县考成,五年一次丈量。皆见采择。明年七月,条奏治河事宜;略曰:『黄水自邳、宿下至清河口,淮、泗之水聚于洪泽湖亦出清河口,淮、黄交会,黄强淮弱,势有不敌。淮、泗逼而南趋四百余里,出瓜洲、仪征,方能达江一线;运河收束甚紧,即有大小闸洞宣泄,而海口不开,下流壅滞。所以河堤溃决,修筑岁费金钱;九载以来,八年昏垫。海口之当开,固不容少缓者也。第海口之在兴化、泰州、盐城境内者,辄为附近居民填塞;乞敕河、漕重臣遴委才能新往相度,开浚疏通,复其故道。淮、泗水消,则黄河势减矣』。是时直隶、河北诸省皆患水灾,江以南复旱,屡诏所司议蠲赈;而湖、川、闽、广各镇战守官兵,急需本折粮饷。永吉以来年兵马之饷、饥民冬春之苦,并当预筹;请召见廷臣各抒足饷救荒之策,以俟圣断。奉旨:『王永吉必有良策,着详具以闻』。永吉因言『各省老弱、病废、罪革、占冒之兵当清,而老病、弱毙、缺额之马亦当清;十汰其二,以百万之饷计之,岁可省二十万。即以裁省之项,酌定直省灾伤分数,诏谕蠲赈自宽;然有余则兵清而饷亦裕、赋减而民更安矣』。上嘉纳之。会畿辅奸民有借投充旗下以横行骫法者,永吉奏请敕禁诸王、大臣滥收汉人投旗,以息诸弊。
十年二月,擢兵部尚书。十一年二月,同刑部尚书觉罗巴哈纳等分赈直隶八府。三月,转都察院左都御史;奏言:『郑成功盘踞漳、泉、惠、潮之间,悖逆显著,乞谕督、抚诸臣制器练兵,不可因成功已经受抚,心生懈怠;更不可显露张皇,以致疑畏反侧』。又奏:『请以江宁总兵移驻镇江、苏州提督移驻吴淞刘河』。上皆从之。四月,授秘书院大学士;八月,罢。先是,永吉任兵部时,鞫德州褫生吕煌窝逃行贿事,审结稽迟,出入未当;至是,诸王、大臣诘问,永吉厉声争辨。寻以镌级、罚俸议上,得旨:『王永吉破格超擢,简任机密;当竭力为国,以图报称。昨诸王、大臣会议吕煌一案,诘问情由,辄张威忿怒,全无小心敬慎之意;岂非欲效陈名夏故态耶?负恩殊甚!宜加重惩,姑从宽革去大学士,降一级调用』。九月,补总督仓场户部左侍郎;奏定领运官盗买侵蚀漕粮追还未清计分科罪之例。
十二年二月,仍授国史院大学士。上以铨政重大,必清直练达,乃称厥职;特加永吉太子太保,以大学士管吏部尚书事。十四年四月,奏言:『入夏以来,亢阳不雨。皇上竭诚祈祷,恭祀圜丘,甘霖旋霈,真千载仅见之盛事。然诚敬格天,不在升中告虔之日;即钦差大臣清理刑狱一事,已通帝座而协休征矣。今直隶各省俗未还醇,讼狱繁炽。承问者怵于功令,恐蹈徇情之罚;又且急于定谳,附以深文,未必准律合情。况当耕耘力作之时,关檄勾提,恐妨农业。乞下直省督、抚、巡按,文到之日,速行清理狱囚;如有殊常冤枉,奏请上裁。其赎徒以下,保释宁家:庶洋泽宏敷,不崇朝而遍四海矣』。奉敕下所司议行。十月,以地震,具疏引罪;得旨:『朕因地震,深有惕励,兼命诸臣共加修省。王永吉身为大学士,宜实力修省;乃反虚饰认罪。似此徒博虚名,何如尽心实事耶』!五年四月,以其侄树德私通科场关节事发,降五级调用。九月,补太常寺少卿。十月,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