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鸡峰普济方
鸡峰普济方
产后食物次叙
七日后进少醇酒半月之后渐食猪羊肉极烂软一月之后方食少面
或患乳痈者灸药法
灸乳根二穴在乳下一寸六分三壮或五壮服小犀角丸已成疮者贴云母膏
治虚人常有之疾
大便秘吃乌蛇黄 丸脾胃下过吃浓朴丸藿香散气寒不过吃三建丸气秘吃荜澄茄丸腰膝无力行履不得无如吃牛膝丸兼亦治风乌蛇黄 丸须大便不秘服之尤佳妇人妊娠一月两月血脉行涩勿食腥辛之物居必静处三月四月形像渐成勿食姜兔等物五月六月
逐月安产方位
正月丙地安产 壬地藏衣二月庚地安产 甲地藏衣三月壬地安产 丙地藏衣四月甲地安产 庚地藏衣五月壬地安产 丙地藏衣六月甲地安产 庚地藏衣七月壬地安产 丙地藏衣八月庚地安产 甲地藏衣九月丙地安产 壬地藏衣十月甲地安产 庚地藏衣十一月壬地安产 丙地藏衣十二月庚地安产 甲地藏衣产 图
泽兰汤
治产后余疾寒下冻脓里急胸胁满痛咳嗽呕血寒热小便赤黄大便不利泽兰(二十四铢) 石膏(一两) 当归(十铢) 远志(三十铢) 甘草 浓朴(各十八铢)
本子仁上二十一味 咀以水一斗五升先纳桑白皮煮取七升半去之纳诸药煮取三升五合去滓分三服
保生丸
治妇人产前产后一切风冷血气产后血风头旋身颤金钗石斛 秦艽 桂 熟干地黄 贝母 防风 糯米 干姜 甘草 细辛(各二钱) 当归上为细末炼蜜和作一百四十四丸每服一丸月信不通当归酒下产前产后赤白带下温酒下催生当血不身不风血不能
庆云散
主丈夫阳气不足不能施化无成方覆盆子 五味子(各一升) 天雄(一两) 石斛 白术(各三两) 桑寄生(四两) 天门冬(九上为细末酒服方寸匕先食日三素不耐冷者去寄生加细辛四两阳气不少而无子者去石斛加槟榔
卷第十三
妇人
芍药丸
治肠胁胀满脐下块硬如石疼痛不止白芍药 当归 白术 鳖甲(各八分) 诃子 干姜 人参(各分) 雄雀屎(二七个)
肉豆蔻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食前米饮下
白术丸
治产后虚损伤于风冷乘虚入于脏腑虚则泄故令痢泻腹痛干姜 白术 浓朴 赤芍药 艾叶 当归 黄连 肉豆蔻上八味等分为细末枣肉和丸梧桐子大不以时粥饮下三十丸日三服
羊肉当归汤
治产后腹中心下切痛不能食当归 黄 芎 防风 人参(各半钱) 白芍药(三字) 生姜(一钱)
上锉豆大以羊肉清汁两盏半煮取一盏半去滓分为两服
白术散
治妊娠胎频动微微腹痛人参 白术 吴茱萸 阿胶 熟艾 桑寄生 茯苓 当归(各等分)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一盏枣三枚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空心食前日进二服
熟干地黄丹
治妇人血脏虚冷妊娠时复漏下宜服温暖血脏安养胎气熟干地黄 白芍药 川芎 当归 艾叶 阿胶 干姜 白术(各一两) 甘草(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爆干每服三十丸米饮空心服
桑寄生散
治妊娠胎气冲上攻肩项拘急头目不清快间或呵欠服此安胎清上气真桑寄生 白茯苓 大芎 干地黄(各半两) 吴白术(十八铢) 黄 甘草(各六铢)
上为细末非时枣汤调下一钱匕服
艾叶散
治胎动不安腹内 痛艾叶(四钱) 阿胶 当归(各半两) 芎 干姜 桑寄生(各四钱) 甘草(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微温服
百合散
治妇人肺胃不顺气逆呕血不止咽嗌不利兼治嗽疾百合 人参 贝母 白茯苓 杏仁 甘草 干山芋(各一两) 鹿角胶(二两)
上为细末入杏仁研匀每服二钱水一中盏黄蜡一皂大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内补芎 汤
治妇人血气羸弱或崩伤过多少气伤绝腹中拘急四肢烦热面目无色及唾血吐血芎 熟干地黄(各四两) 白芍药(五两) 桂心(二两) 甘草 干姜(各三两)
大枣(四十上锉匀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八分去滓温服不以时有寒加附子三两
赤芍药散
治枕痛赤芍药(二两) 术 当归 芎 黄橘皮(各一两) 干姜(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或不饮酒以水一盏同煎至七分温服不以时
白芍药丸
治妇人冲任久虚内挟风冷或怀孕不牢或妊娠久不能产饮食进退肢体倦怠头眩项强血虚弱风冷客滞于内白芍药 川芎 白术 阿胶 当归(各一两) 干姜 人参(各三分)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紫石英柏子仁丸
治女子遇冬天时行温风至春夏病热热毒风虚百脉沉重下痢赤白不思饮食而恍惚不能起居紫石英 柏子仁(各三两) 乌头 桂心 当归 山茱萸 泽泻 芎 石斛 远志 桑寄生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二十丸渐加至三十丸日三服一方用牡蛎一两
紫石英天门冬丸
主风冷在子宫有子常堕落或始为妇便患心腹仍成此疾月水都未曾来服之肥紫石英 天门冬(各三两) 芜荑 乌头 苁蓉 桂心 甘草 五味子 柏子仁 石斛人参归乌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服二十丸日二服加至四十丸
牡蒙丸
亦名紫盖丸治妇人产后十二 病带下无子皆是冷风寒气或产后未满百日胞胎恶血未利于悬圊上及久坐湿寒入胞里结住小腹牵痛为之积聚小如鸡子大者如拳按之跳手隐隐然虫啮或针刺气时抢心两胁支满不能食饮食不消化上下通流或守胃脘痛连玉门背膊疼痛呕气汗出小腹苦寒胞中刺刻引阴痛小便自出子门不正令人无子腰胯疼痛四肢沉重摇跃一身乍来乍去大便不利小便淋沥或月经不通或下如腐肉青黄赤白黑等如豆汁梦想不祥牡蒙(十八铢) 大黄(二两) 附子(一两六铢) 当归(半两) 浓朴 硝石 前胡干姜八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万下丸如梧桐子大空心酒服三丸日三不知加之至五丸下赤白青黄物如鱼子
云母芎 散
卫公治五崩身瘦咳逆烦满少气心下痛面生疮腰痛不可俯仰阴中肿如有疮状如与子脏相通小便不利常拘急头眩颈项急痛手足热气逆冲急心烦不得卧腹中急痛食苦上下肠鸣漏下赤白青黄黑汁大臭如胶污衣状皆是内伤所致中寒即下白热即下赤多食即下黄多药即下青或喜或怒心中常恐或忧劳便发动大恶风寒云母 芎 代赭 东门边木(各半两) 白僵蚕 白垩 乌贼骨(各六铢) 鳖甲 桂心生上十二味为细末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又方有龙骨干姜(重校定鲤鱼头 皮当烧存性用)
大慎火草散
治崩中漏下赤白青黑腐臭不可近令人面黑无颜色皮骨相连月经失度往来无常小苦绞痛上至于心两胁肿胀食不生肌肤令人偏枯气息乏少腰背痛连胁不能久立嗜卧慎火草 白石脂 鳖甲 干姜 细辛 当归 芎 石斛 白芍药 禹余粮 牡蛎(各二两)
上十六味为细末空心酒服方寸匕日三稍加至二匕若寒多者加附子椒热多者加知母黄芩各一两
四石汤
治产后卒中风发疾口噤螈 闷满不知人并缓急诸风毒痹身体痉强及挟胎中风妇人百紫石英 白石英 石膏 赤石脂(各三两) 独活 生姜(各六两) 葛根(四两) 桂心芎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大远志丸
治产后心虚不足心下虚悸志意不安恍恍惚惚腹中拘急疼痛夜卧不安胸中吸吸少气伤损益安定心神远志 甘草 茯苓 麦门冬 人参 当归 白术 泽泻 独活 菖蒲 桂心(各三两)
薯蓣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大豆大未食温酒服二十丸日三不效稍增至五十丸若大虚身体冷少津液加
牡丹煎丸
治妇人血刺血弦上抢血块走疰心胸疼痛血海虚冷脐下膨胀小腹满闷腿膝无力腰肿多血少背膊闷倦血风皴裂手足麻木身体振掉腰脊伛偻月经不调或清或浊赤白带下血山色萎黄身生瘾疹肠内虚鸣面生黑 手足热疼或生麻痹并筋挛骨疼两肋攀急起坐托壁腰舒展不得者牡丹皮 黑附子 本 牛膝 五味子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官桂 当归 续断 赤芍药姜山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温酒下醋汤亦得空心临卧各一服不嚼并无所
白薇丸
补益胎气治久而无子祛风逐冷或妊娠数堕白薇 牡蒙 本(各五两) 芎 人参 柏子仁 石斛 桂心 附子 五味子 防风吴秦椒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五七百下杵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温酒下二三十丸日再服忌生葱生菜热面荞麦猪肉葵菜芜荑菘菜海藻粘食陈秽物
伏龙肝散
治妇人崩中五色或赤白不定或如豉汁久不止令人黄瘦口干虚烦不食伏龙肝 赤石脂(各一两) 甘草 桂心(各半两) 芎 当归 干姜(各三分) 熟干地黄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服
熟干地黄散
治妇人风虚劳冷头目昏重四肢烦疼吃食减少渐加羸瘦熟干地黄 人参 白术 桂心 白茯苓(各一两) 芎 防风 当归 丹参 细辛本(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生姜四片枣三枚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紫石英丸
治妇人气血虚损风邪客滞经络肌体羸瘦遍身疼痛筋脉拘挛及疗腹中风冷胸胁膨胀痰腰腹刺痛不欲饮食嗜卧少力便滑泄泻又治血海久虚经脉不调带漏时下久绝子嗣常服则益血润泽肌肤去面 除头风紫石英(二两) 天门冬 紫葳 甘草 桂心 牡蒙 川乌头 熟干地黄 辛夷仁 石斛卷生牡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五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温酒下米饮亦得空心晚食前
小白薇丸
治妇人无子或诸上热下冷百病皆主之白薇 川椒 白龙骨(各一两) 车前子 芎 当归 蛇床子 细辛 干姜(各半两)
本(一两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五七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温酒下空心及晚食前服之
石斛麦门冬散
治妇人虚劳平益宫脏退积冷除脐腹痛止白带进饮食金钗石斛 麦门冬 黄 白芷 官桂 白术 人参 当归 甘草 熟干地黄(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盐汤调下
鬼箭丸
治妇人血脉不通欲变成劳寒热不调可思饮食肌肤消瘦心腹刺痛手足沉重鬼箭羽 赤芍药 乌梅肉 牛膝 白薇 白术(各三分) 当归 桂心 甘草(各二分)
牡丹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初服十丸加至二十丸酒下先小腹中取下青泥相似大便微行血通
小琥珀散
治血热虚烦不思饮食潮躁消瘦心腹脐胁 痛宜服此琥珀 没药 肉豆蔻仁 血竭 木香(各半两) 官桂 人参 赤茯苓 当归 牡丹皮赤芍上为细末沸汤点半钱日服三服如有血劳气与前鬼箭丸次第服大效
牡丹散
治虚胀如鼓不嗜饮食破血行经止痛牡丹皮 川当归 芎 吴白芷 凌霄花 延胡索 红花 官桂 赤芍药 刘寄奴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后入酒三分重煎三两沸去生姜服之空心服后
威灵仙散
治一切蓄热骨蒸室女经脉不通劳瘦威灵仙(四两) 干漆(一两) 雄黄(一分) 真麝香(二钱)
上为细末入雄黄麝香拌匀每服一大钱水八分煎至六分空心和滓温服至午后取下臭秽恶物并是空心
桃仁散
大桃仁 赤茯苓(各一两) 赤芍药 人参 陈橘皮(各三分) 槟榔(四个) 麝香(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生姜半分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早晚食前服
犀角丸
治疗在方后马鸣蜕 甘草 石膏 当归 川椒 蝉蜕(各二两) 人参 干姜 附子 芎 本 白芜荑兰(九分)
孙氏方亦有之犀角用半两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匾捏每日空心温酒下一丸疗八风十二痹寒气乳风血瘀万疾无不立去寒出若绝
分膈丸
治血气及一切积聚败血为病兼疗产后注懑心腹痰涎腹秘不通人参(一两) 槟榔 肉豆蔻仁(各二个) 木香 茯苓(各一两) 水银(四两水煮一伏时枣肉两)
上为细末分一半别入灯上燎者巴豆杏仁各二十一个同用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治干血气积聚血半药
麒麟丸
治妇人血风劳气体热面黄血刺血块四肢少力身体困倦不思饮食兼通经脉麒麟竭(三分) 穿山甲(七片) 干漆(炒半生半熟) 砂 没药 京三棱 当归(各一两)
上件除巴豆 砂三棱末外都一处捣罗为末后入前三味同研令匀细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调京心服
大泽兰丸
疗妇人虚损及中风余病疝瘕阴中冷痛或头风入脑寒痹筋挛缓急血闷无子面上游风泪多出忽忽如醉或胃中冷呕逆不止泄利淋沥或五脏六腑寒热不调心下痞急邪气咳逆或白阴中肿痛胸胁支满或身体皮肤中涩如麻豆苦痒痰癖结气或四肢拘挛风行周身骨节疼无所见或上气恶寒洒淅如疟或喉中鼻雍风痫癫疾或月水不通魂魄不定饮食无味无所令人有子补益下元泽兰叶 赤石脂 芜荑 禹余粮 石膏(各十两) 芎 当归 五味子 熟干地黄 牛膝(草子仁(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空心及晚食前温酒下二十丸至三十丸亦得
水府丹
治妇人积虚久冷经候不行 瘕块癖腹中卒暴疼痛等经 花乳石(一两半) 砂(半两) 桂 木香 干姜(各一两) 缩砂仁(二两) 红豆(半两)
个)
生地黄上九物为细末三汁熬为膏和上末丸如鸡头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丸温酒嚼破食前服米饮亦可孕妇
瞿麦丸
治妇人经脉不利即为水水流走四肢悉肿病名曰血分其候与水相类医作水治之非也宜人参 当归 大黄(湿纸裹三斗米下蒸米熟去米纸焙) 瞿麦穗 赤芍药 桂 白茯苓(各半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米饮下十五丸空心服渐加至二十丸止于三十丸
大虻虫丸
治月经不通六七年或肿满气逆腹胀瘕痛可服虻虫(四十个) 蛴螬(一合) 干地黄 牡丹皮 干漆 芍药(各四钱) 葶苈(半合) 牛膝蛭(三十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