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鸡峰普济方
鸡峰普济方
母丁香膏
治吐逆不止五灵脂(一两) 丁香(十四个) 母丁香(七个)
上为细末以犬胆和丸如豌豆大捏褊阴干每服一饼子倒流水下
樗根散
治水泻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樗根皮(一两) 枳壳(半两) 甘草(一分)
上食前米饮调下二钱乃愈。
神曲散
治中寒下痢脓血及妇人漏下附子(一个) 神曲 干姜(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下温酒尤佳
乳香散
治白痢里急后重日夜无度好大甘草(四指握文武火炮坑出火毒) 米斗子皮(三个生) 乳香(一皂大)
上不犯铁器捣为细末每服水一碗 罐中煎至半碗温服不以时分二服
乌梅三物散
治赤痢胡黄连 乌梅肉 灶下土上等分为细末空心腊茶调下或血痢取盐梅一个合腊茶加醋汤沃服
真阿胶丸
治赤白痢真阿胶(一片) 肉枣(一个) 胡椒(七粒)
上三味以坩埚子烧存性蜡丸麻粒大每服二三丸白痢干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赤白痢甘草干姜汤
吴茱萸丸
治脾胃受湿气泄痢不止米谷不化肠鸣腹痛或下痢脓血如髓脑或如烂肉汁腹满呕哕倦吴茱萸 黄连 白芍药(并锉如豆同炒紫色)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小阿胶丸
治冷热不调下痢脓血腹中 痛只干欲饮小便不利调中安和脏气黄连 阿胶(各一两) 茯苓(二两)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前米饮下
隐居温中汤
治腹痛止痢白芍药 桂(各半两) 吴茱萸(一百五十个)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空心温服
玉粉丹
若下痢清水其色赤黄但欲饮冷时时呕逆小便不利得热则极心胸烦躁脉虚大而数此由乘虚热入于胃渗下三焦津液不分并于大肠谓之挟热(方在前)
蛤粉 硫黄上件等分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米饮下五十丸不以时
杏仁丸
治泻兼治吐杏仁 巴豆(去油等分)
上合和匀面糊为丸如麻子大米饮下一丸不以时
黑霜丸
治吐泻霍乱巴豆(一个去油) 百草霜(三钱匕)
上同研令匀汤浸蒸饼为丸芥子大水泻冷水一丸霍乱吐泻不定者同蝉壳一个为末冷水调下一丸
朴附丸
治脾胃气弱及下冷不思食泄泻浓朴(二两) 附子(一两各锉如皂子)
上以生姜六两取汁于银石器内贮之重汤熬尽姜汁取出焙干为细末用神曲法酒煮面糊和丸如梧
香姜散
治久患脾泻生姜(四两) 黄连(一两各锉如豆大)
上同炒姜干脆深赤去姜取黄连为末每服二钱腊茶调下空心
丁香散
治痢附子(一两炮去皮脐切如麻子大) 丁香(半两) 生姜(二两去皮切如麻子大)
上二味慢火煎干微黄色入丁香半两三味同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米饮调下
橡实散
治久赤白痢日夜不止橡实 干姜(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不以时
橘皮茯苓汤
治下痢烦呕陈皮 白茯苓(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白汤点服
桃花丸
治痢下冷脐下绞痛赤石脂 干姜(各一两炮)
上二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豌豆大每服十丸日三加至二十丸食前米饮下
霍香散
治疟高良姜 藿香(各半两)
上为末均分为四服每服以水一碗煎至一盏温服未定再服
艾馄饨
治脾虚有寒干姜末 熟艾上等分以白面作馄饨如酸枣大每服四五十个煮熟空心服腹胀者炒浓朴煮汁熟即煮馄饨食之
金液丹
治吐泻好硫黄(一斤)
上用一斗三升瓷瓶子内盛以瓦子盖口先用赤石脂固缝通用盐泥纸筋固济阴干砖砌一大炉子可水罐子上四子上约令三在下不用柳
冰壶散
治霍乱吐泻不止高良姜(生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中盏煎至一半去滓于水内沉极冷频服立定
胜金丸
治吐不止胡椒十粒上一味以新水吞下
豆蔻散
治脾湿肠泄暴泻不止肉豆蔻(一个)
上以生姜汁和面裹豆蔻火炮候面熟去面将豆蔻为末分作两服米汤调下
诃黎勒煎
治水痢心腹胀满呕逆及上气咳嗽胸膈气痞诃黎勒(以面裹煨黄去面)
上末之粟米饮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紫粉丸
治吐上以针沙醋浸一宿辟去醋便带醋炒候黄色无烟乃止细研水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米饮下四十丸
酒磨丸
治吐逆粥药不下者上以五灵脂用狗胆汁和丸如鸡头大煎热生姜酒磨化再汤令热粥一升顿服乘药热送下
治泻痢久不瘥
上以细锻石一钱 猪胆一个先用灰炒干出气入猪胆同炒黄色用净纸铺在地上摊出火毒日晒一
软疰丹
疗 癖攻冲心腹及小肠气膀胱气痛不可忍内如刀剌九种心痛并妇人血 血癖血冷血赤白带下应丈夫妇人一切气痛不可禁者下咽立效。
舶上硫黄 白矾(枯) 砂(精白者各别研细) 干蝎 茴香 桂 木香 川楝子(麸炒去皮)
上十二味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以朱砂为衣每服一粒烧绵灰酒化下温服入口愈空心服如急
玉锁丹
治男子肾脏小肠等疾及饮酒过多大便滑泻青沫遍数频并宜服之破故纸 葫芦巴 吴茱萸上各四两并炒香熟捣罗为细末分一半用羊白肠盛药末酒煮香熟去白肠取药末一处同分下药末
辛术散
治风湿寒湿身疼自汗苍术(五两) 陈橘皮 细辛 浓朴 缩砂仁 附子 桂 肉豆蔻 干姜(各二两) 丁香甘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神圣散
治泻痢黄橘皮(三分) 白矾(一两) 甘草(二分) 川芎(半两) 黄丹 朱砂(各半分)
木香(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用熟水一盏倒流七次临卧调服服了次用蒜一块子生姜三片川芎一皂子大
水解散
治水谷并果子所伤下泻不止并变痢疾米斗皮(四两) 陈皮(二两半) 甘草(二两) 丁香皮 桂 缩砂仁 白豆蔻仁 白茯苓(各上为细末每服二钱如路上行即冷水调下赤痢加乌梅一个地榆煎服白痢加干姜赤白痢加干姜乌
感应膏
治饮食不消肢体倦怠木香 丁香 肉豆蔻 干姜(各三分) 杏仁 巴豆(各三十个) 百草霜(一分)
砂(三分上合和匀用黄腊一两入麻油少许炼熟下蜡熔了放温入前药一处搅和成剂丸如黍米大每服三五
米囊皮散
治泻痢后胃气不和兼治赤白痢米囊皮(旧年者去穣蜜涂炙熟) 辟臭蔓(亦名香蔓) 浓朴(去皮姜汁制) 甘草 陈橘皮羌活上件六味各一两细锉焙干捣为粗末每剂一大匙头以水一盏炼取七分服余滓重煎服如白痢加阿
白丹法
治泻痢不止上等阳起石十两火 通赤一宿成白色如粉次用钟乳粉三两内秤半两别取白矾末半两研细用每服二三粒空心
钟乳粥
治久泻诸药不效者钟乳粉上一味以粥调半两乘热服之日二其效如神
诃子煮散
治下泻下痢腹痛日夜不止已致困笃者并治之米皮(四两炒黄色) 缩砂仁(一两) 五灵脂(半两) 诃子(七个去核) 赤石脂(半两)
甘草上为细末每服一大钱空心米饮调下日三服小儿半钱忌如常法
茱萸断下丸
治脾胃气虚弱脏腑不调下泻不止日夜无度全不饮食内积久虚腹中疼痛羸瘦气弱吴茱萸(二两半汤洗炒) 诃子(一分去核) 赤石脂(一分) 缩砂仁 肉豆蔻 干姜(炮)
龙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饮下日进三服
藿香饮子
治赤白痢久不效变成休息痢里急后重心腹疼痛形困气乏主脏气虚弱藿香 白芍药 干姜 泽兰叶 当归 芎 白头翁 蒿豉饼 附子 黄 茯苓 甘草(各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不以时热服
龙脂丸
治脾胃虚弱或停冷结聚变成脓血痢诃子 肉豆蔻 黄连 龙骨 当归 赤石脂 缩砂 木香(各一两) 草豆蔻 白矾 干姜(上为细末粟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忌油腻鸡肉猪肉等
阿胶散
治热毒血痢成片脐下 痛阿胶 熟干地黄 地榆 黄连 栀子仁 当归 刺蓟(各一两) 川升麻 犀角屑(各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入葱白七寸豉百粒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茜根散
治蛊毒下血如鸡肝腹中搅痛茜根 升麻 犀角(各三钱) 桔梗 黄柏 黄芩(各二钱) 地榆 白 荷(各四钱)
上为粗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八分去滓稍热服
黄连散
治热毒下黑血五内绞切痛日夜百行气绝欲死者黄连(一升) 龙骨 白术(各二两) 阿胶 干姜 当归 赤石脂(各三两) 附子(一两)
上八味 咀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分五服孙真人云余以正观三年七月十二日忽得此热毒痢至十五
香藤散
治下痢赤白不止香藤 甘草 陈皮 羌活 浓朴 当归(各半两) 米罂皮(四两)
上为细末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一盏取清汁温服不以时
当归散
治久血痢不止肠中 痛面黄羸瘦当归 樗树白皮 艾叶 黄连 地榆(各一两) 酸石榴(烧灰) 阿胶(各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不以时
赤石脂丸
治气虚冷热不调脐腹疼痛下痢脓血日夜频滑四肢少力里急后重不进饮食赤石脂 白龙骨 白矾灰(各二两) 胡粉(一两) 密陀僧(半两) 阿胶 乌贼鱼骨(各一两)
上除研药外同为细末却将研药拌匀粟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温米饮下忌油腻
固肠散
治血痢腹痛及如鱼脑浆或如豆汁木香(一作钱) 黄连(各半两一作一分) 御米壳(一两半蜜炙一作三个) 象 (一作三个藏炙黄各半两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米饮调下一使乳香汤破米饮调下一名御米散
地榆散
治血痢不定日夜频滑地榆(半两) 酸石榴皮(三分) 木苓(半两) 枳壳(三分) 赤石脂(半两) 甘草(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食前服。
黑神散
治冷热痢脓血不止乌梅 干姜 木枣(等分)
上三味同烧存性每服一钱温米饮调下空心服
当归散
治血痢御米皮 干姜 当归(等分)
上为细末食前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母丁香丸
治呕吐不已母丁香(七个) 丁香 吴茱萸(各半两) 硫黄(一分) 石胆(一钱) 麝香(一分)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丸生姜汤下呕逆盐醋少许化一丸于箸头上服
玉龙散
治吐逆不止硫黄 滑石(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糯米饮调下
玉蕊散
止吐逆滑石(二两) 硫黄(一两) 丁香 肉豆蔻(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前米饮调下
朝真丹
治吐泻不止硫黄(一两) 枯白矾(三两)
上为细末蒸饼和丸如梧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食前治 疟(痢附)
疟母煎
治久疟不愈结为 瘕寒热鳖甲(十二分) 乌梢(炮存性) 干姜 葶苈 石苇 紫葳 浓朴 瞿麦 广虫 蜣螂桃仁分) 人参(一上为细末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斗五升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冷烂如胶绵绞取汁纳诸
香甲散
治一切劳疟四肢无力浑身疼痛脾胃不和鳖甲 恒山 柴胡(各三分) 麦 神曲(各一两) 枳实 京三棱(各半两) 人参藿香叶榔(一枚)
茯苓上为粗末水煎患劳气者以童子小便酒桃李枝同煎三钱去滓热服
丹砂乌梅丸
治五疟不瘥乌梅 恒山(各十分) 知母 犀角(各六分) 丹砂(五分) 龙胆 甘草 人参 苁蓉桂(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酒下
大五补汤
治时行后变成瘴疟方桂心(三十铢) 远志 桔梗 芎 (各二两) 茯苓 芍药 人参 白术 干地黄 当归黄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大盏入生姜三片枣一枚竹叶二片同煎至六分去滓温服不以时
乌梅丸
治寒热疟久不瘥形体羸瘦痰结胸堂食饮减少或因行远久经劳役患之积年不瘥服之神乌梅肉 豆豉(各一合) 升麻 柴胡 鳖甲 恒山 地骨皮 前胡(一两) 百合 蜀漆玄上十五味为细末炼蜜和丸空心茶下三十丸日二服老少孩童量力通用无所忌
十味丸
治久疟不已已经吐下其原尚在更欲吐利又虑 羸宜服此药细辛 黄橘皮 桂 地骨皮(各四两) 鬼箭(羽折着如金色者) 蜀漆(各二两) 白术(五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煮乌梅饮下之初服十五丸再稍加至三十丸服经三五日后若觉热上
甘草乌梅丸
治一切疟甘草 乌梅肉(熬) 人参 桂 肉苁蓉 牡丹(各二两) 恒山 升麻 桃仁 乌豆皮(三两)
上捣筛为细末以炼蜜和丸苏屠臼捣一万杵丸如梧桐子大发日五更酒下三十丸平旦四十丸欲发
克效饼子
治一切疟病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作寒栗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脊俱痛寒战既已内外皆渴欲饮冷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或先热后寒或先寒后热或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或寒热相热不寒或但寒不热或一日一发或隔日一发或一日后六七日再发并能主之龙脑 麝香(半两) 朱砂(一两一分) 荷叶(五两) 绿豆末(五两) 甘草(一两) 信砒(上为细末炼蜜和丸每两作二十丸捏褊以金箔为衣每服一饼子以新汲水磨化日发者未发前服之
红英丹
治劳疟极效雄黄 朱砂 硫黄 天雄(生) 丁香 虎头骨 黄丹 赤小豆 麝香(各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