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鸡峰普济方
鸡峰普济方
卷第九 中丹法
安炉法
每用灰不以多少用醋拌过干湿得所以筛子筛过将药炉子先用浓瓦衬炉子以醋灰为老君冢炉子樱桃大一日空心一丸熟水下
卷第九 中丹法
治冷令热方
上内盛茱萸于牛胆中令满阴干百日每服二七枚绵裹之齿嚼令碎纳阴中良久热如火
卷第九 中丹法
合光丹
治真阳亏少脏腑疼痛辰砂五两打如绿豆大匀用乳香半两天南星末一两先将朱砂用蜜浴过上用金箔五片度过用天南定糊研细
卷第九 中丹法
治心腹胀满短气
草豆蔻(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半钱煎木瓜生姜汤调下
卷第九 中丹法
治阴冷
渐渐冷气入腹囊肿满痛不得眠生椒(不以多少拣净)
上以绵裹着囊令浓半寸须臾热气大通日二次
卷第九 中丹法
治腹胀满等二方
膨曰腹胀之状上下膨亨或鼓之有声喘息不便由上者不降下者不升气痞于中无所归息三焦浑乱其脉
卷第九 中丹法
调中汤
浓朴(四两) 枳实(三两) 桂(一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
卷第九 中丹法
宽中丸
黄橘皮(四两) 白术(二两)
上为细末酒糊和丸如桐子大煎木香汤下三十丸食前
卷第九 中丹法
鸡矢醴三棱丸
若心腹满旦食暮不能食此由脾元虚弱不能克制于水水气上行浸渍于土土湿则不能运化水谷食其脉沉实而滑病名谷胀宜鸡矢醴三棱丸
卷第九 中丹法
鸡矢醴
鸡矢白(半升)
上以好酒一斗渍七日温服一盏温酒调漱尽净为佳
卷第九 中丹法
三棱丸
京三棱 蓬莪术 青橘皮 陈橘皮(各等分)
上为细末白面糊和丸梧桐子大姜汤下二十丸未知加三十丸
卷第九 中丹法
附子枳实丸
若腹胀时发时止发则肠间漉漉有声痛引胁下或时目眩头痛大便秘涩心胸痞闷欲呕者喜渴此由后宜此附子(半两) 枳实(一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百下丸梧桐子大饮下三十丸食前若腹胀如鼓腹脉起甚苍黄以指弹之壳壳然坚按之不陷此由脾肾久虚气结不散气道闭塞水气横小者难治脐凸者难治大便利者为逆亦有身肿大者本起于水丹大小便涩宜商陆丸
卷第九 中丹法
商陆丸
商陆 木香 丁香 橘皮 附子 槟榔(各半两)
上为细末白面糊和丸如桐子大椒仁汤下三十丸大小便涩烦躁者去附子加瞿麦木通各半两
卷第九 中丹法
硫朱丹
炼熟硫黄(一两) 银朱(一分)
上以水浸蒸饼和丸如桐子大饮下三十丸食前服
卷第九 中丹法
桃仁丸
病患觉腹内胀外视如常大便黑小便赤此由风冷客搏于血血蓄而不行其脉沉涩多生于女人桃仁(二十个) 虻虫 水蛭(各五十个) 当归(三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豌豆大米饮下二十丸以知为度
卷第九 中丹法
木香橘皮丸
治一切心腹满疰懑蛊气干蝎(一两) 胡椒 木香 青橘皮(各二分) 萝卜子(半两)
上为细末饮米和丸如绿豆大每服五七丸至十丸用姜橘汤任下温酒亦得不以时
卷第九 中丹法
赤小豆丸
治腹胀赤小豆 好硫黄(各一两) 附子(半两生)
上为细末水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醋汤下
卷第九 中丹法
橘皮煎丸
治脾胃不和腹胀食少陈橘皮 桂 干姜 当归 附子(炮去皮脐) 京三棱 萆 神曲(各六两) 乌头木香上用无灰酒四升先煎上四味如人行十里更下次三味又如人行十里次入下六味又添酒两碗煎成妙无候硬
卷第九 中丹法
迅补丹
一名太一赤丸治陈寒痼冷钟乳粉 石( 三昼夜) 硫黄( ) 阳起石( 一昼夜各一两研如粉) 大川乌头上五味合研匀水煮面糊和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十丸至二十粒空心温米饮下
卷第九 中丹法
洞阳丹
补真气去风冷通血脉附子 天雄 乌头(各一两)
上三味同为末入钟乳粉一两同研匀酒糊和丸如桐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一两丸空心温酒下
卷第十
泻痢(呕吐附)疟
钟乳丸
治虚劳泄痢肠胃虚冷冻饮料食不消腹内雷鸣 刺疼痛钟乳粉 赤石脂 石斛 肉豆蔻 干姜 附子 当归 人参 白茯苓 龙骨 川椒(各一两) 桂 诃子皮(各二两) 神曲末(半两)
上为细末酒煮曲末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米饮下
藿香饮子
治脓血痢藿香 白芍药 米囊皮 黄 甘草 当归 白茯苓 泽兰 白头翁 附子 干姜 川芎蒿豉饼子上等分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艾七叶同煎至七分放温去滓服
浓朴荜茇丸
治久痢不止食不消化荜茇 陈橘皮 胡椒 白石脂 龙骨(各一两) 干姜 诃子皮 缩砂仁 白术(各三分)
当归 桂(各半两) 浓朴(一两半)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不以时
胜金黄连丸
治脏寒下痢脐腹撮痛肠鸣胀满后重里急不思饮食久而不愈日渐羸瘦黄连(五两) 龙骨(四两) 草豆蔻 赤芍药 当归 干姜 地榆 橡实(各二两) 干桑叶木香(各二两) 赤石脂 代赭石(各四两)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二十五丸空心食前煎艾醋汤下米饮亦得
香连丸
治脏气虚止便泄下痢日夜无数怠惰力少米谷不化脓血相杂脐腹 痛气虚痞满肠鸣里黄连 地榆 赤石脂(各二两) 龙骨 阿胶 木香 艾叶 黄芩(各一两) 肉豆蔻(一两半)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乌梅米饮下不以时
荜茇散
治冷痢腹痛不食四肢羸瘦荜茇 诃黎勒皮 干姜(各三分) 赤石脂 甘草 吴茱萸 当归(各半两) 草豆蔻 附子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不以时
龙脂丸
治男子妇人脾胃虚弱或伤冷结聚变成脓血脐腹疼痛肠滑不止饮食不进皆可服之诃子 肉豆蔻(各一两半) 草豆蔻(半两面裹烧去皮) 龙骨 当归 赤石脂 缩砂仁木香上为细末粟米饭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空心米饮下忌油腻鸡鱼猪肉等物
正元丹
治脾胃虚冷寒湿久滞心腹胀满胁肋牵疼吞酸气逆呕吐清涎风寒入腹拘挛不得俯仰聚上下奔冲泻滑肠里急后重手足厥冷口中气寒腹内虚鸣腹胀泄注及膈间停水胁下饮癖眩心饮食不下一方(添赤石脂诃子川椒各一两去桂)
附子 干姜 良姜 乌头(各四两) 胡椒 荜澄茄 人参 红豆蔻 白术 桂(各一两)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食前米饮下
赤石脂丸
治水泻心腹 痛四肢逆冷不纳饮食一方有当归无吴茱萸赤石脂 龙骨(各二两) 艾叶 肉豆蔻 良姜 附子 缩砂 干姜 浓朴(各一两) 吴茱萸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不以时
缠金丹
治久积泻痢硝石 腻粉 砂 粉霜 砒(各一分) 硫黄(二分) 巴豆霜 龙脑(各一分) 辰砂蜡(上九味同研匀细熔蜡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丸临卧米饮下
大桃花汤
主冷白滞痢腹痛(如脓加浓朴三两呕加橘皮二两)
赤石脂(八分) 干姜 当归 龙骨 牡蛎(各三两) 附子(三两半) 甘草(一两半) 术一升上为细末以水一斗二升煮术取九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作三服(重校定此方分两甚多而云煮分
缩砂蜜丸
治久痢颜色相杂腹中常冷水谷不化肠鸣里急后重疼痛或下如赤豆汁或如鱼脑者浓朴 附子 干姜 艾叶(各三两四味为粗末生姜四两拌匀焙干) 肉豆蔻 诃子皮(各一两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饮下
乌梅肉丸
治久痢不瘥神曲(一升) 附子(二两) 大麦 (一升) 当归 桂(各三两) 吴茱萸 乌梅肉干姜黄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丸空心米饮服
艾叶散
治久痢痼冷食不消化四肢不和心腹多痛少思饮食附子 艾叶 白石榴 当归 吴茱萸 龙骨(各一两) 干姜 阿胶 白术(各三分) 浓朴(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不以时
大丁沉丸
治呕吐不止丁香 白茯苓 人参 不灰木 半夏(为末生姜汁和作饼子爆令干以上各一两) 阳起石礞豆(五个上为细末白蒸饼浸漉出控干和丸鸡头大每服二丸生姜二片水七分煎至四分温服小儿减服不以
补脾丸
若久痢不止体重羸瘦腹中胀急饮食不化遇寒则极脉弦而迟此脾胃素弱为风冷则谷不水胜久久不止成虚劳宜服此浓朴(去皮一两生姜一两同杵令烂焙干) 白术 石脂 肉豆蔻(各一两) 麦 (半两)
荜茇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饮下三十丸未知加至五十丸
吴茱萸丸
治久痢不止腹痛不能消食吴茱萸 干姜 附子 浓朴(各一两) 甘草 桂心 黄连 木香 青橘皮(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不以时
当归白术丸
治痢后四肢羸困不能饮食附子 白术(各二两) 人参 神曲 肉豆蔻仁 干姜 当归 木香 桂心(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饮下不以时
浓朴散
治白痢四肢及腹内 痛赤石脂 禹余粮 浓朴(各二两) 当归 干姜 黄连 地榆(各一两) 赤芍药 吴茱萸(各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不以时
通圣丸
治脾胃虚寒白痢不止脐腹疼痛肉豆蔻 仁桂 茱萸 大附子 缩砂仁 诃子皮(各一分) 干姜 硫黄 白矾(各二分)
上除研外同为细末却将研药拌匀水煮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前煎醋艾汤送下
诃子散
治痢泻等赤石脂(四两) 龙骨 干姜 当归 浓朴 甘草 白术 陈橘皮(各二两) 诃子皮(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空心米饮调下
小枇杷叶散
治冒暑伏热引饮过多脾胃伤冷冻饮料食不化胸膈痞闷呕哕恶心头目昏眩口干烦渴肢不思食或阴阳不和致成霍乱吐痢转筋烦燥引饮枇杷叶 丁香 陈橘皮(各半两) 香薷(三分) 麦门冬 干木瓜 白茅根 甘草(各一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二片煎至七分去滓温服如烦燥新汲水调不以时小儿三岁以上可
正气活命散
治下虚中满真气上逆霍乱吐泻不下饮食大附子 藿香叶 半夏 丁香 枇杷叶 人参 浓朴(各一两) 桂(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盏入生姜一分煎至六分去滓稍热服不以时
龙骨丸
治久痢赤白不止腹痛不食龙骨 没石子 当归 赤石脂 浓朴 艾叶(各三分) 川芎 橡实(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
黄连散
治热毒下痢脓血脏腑 痛日夜无度气息欲绝黄连 地榆 赤芍药 当归 黄芩(各一两) 阿胶 龙骨(各二两) 栀子仁(半两)
上为粗末每服四钱水一中盏煎至六分去滓温服食前
水煮木香丸
治泻变赤白痢及脾虚冷热不调风邪湿冷之气进袭肠胃之间使谷不化米囊(半斤去茎蜜炙) 当归 陈皮(各三两) 甘草 浓朴 诃子皮(各二两) 地榆木香(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水一盏生姜三片枣一个擘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露珠丸
治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谷不化泄泻注下腹胁虚滞肠胃湿毒下如豆汁或下瘀血日夜无服此白术 肉豆蔻 吴茱萸 赤石脂 干姜 附子 硫黄(各一两) 人参(一两半) 钟乳胡粉上醋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
乌樗散
治赤白痢久不止腹中 痛结疼及脱肛下血乌梅肉 樗根皮 赤石脂 当归 地榆(各半两) 黄连 干姜(各三分) 甘草(一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温米饮调下食前
小诃子散
治风虚肠滑便痢不禁神效诃子(三分) 干姜 桂(各一分) 龙骨(一两) 附子 肉豆蔻(各四两) 当归 定粉(各一上为细末每服一钱空心米饮调下
干姜白术散
治久赤白痢不止肠中疼痛白术 干姜 附子 地榆 黄连(各一两) 阿胶 龙骨(各二两) 赤石脂(三两)
上为粗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
保安丹
治脾元虚弱固冷陈寒脐腹坚疼泄利无度或气腹膨痞饮食减少肌体羸瘠渐就困笃附子 当归 陈皮 面姜(各一两) 南椒 浓朴 吴茱萸(各半两) 硫黄(一分)
上为细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米饮下
朱砂丸
治大人小儿一切泻痢无问冷热赤白连绵不瘥愈而复发腹中疼痛者宜服砒霜(一两六分研入 合子以赤石脂固缝盐泥固济烧令赤候冷取出) 杏仁 巴豆(各七十个)
(六分半)
上合研匀熔蜡和丸如黄米大每分作一百二十丸每服一丸小儿半丸水泻新汲水赤痢甘草汤下白痢干姜汤赤白痢甘草干姜汤并放冷临卧服忌热物一二时
沉香水煮散
治下痢五色后重里急米 子皮(一个蜜炙) 当归 诃子皮(各五两) 陈皮(六两) 青皮 木香 芍药 地榆(上冷人加浓朴干姜各三钱下血去姜加羌活黄 各半两为细末每服一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二个
浓朴七枣汤
治脾胃虚弱内变寒气泄泻注下水谷不分腹胁胀满脐腹疼痛腹中虚鸣呕吐恶心胸倦少力不思饮食浓朴(一斤) 川乌头 茴香 益智 缩砂(各半斤) 干姜(四两) 甘草(六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二盏枣七个煎取一盏去滓稍热服空心食前
香藤散 治下痢赤白脓血不止
香藤 甘草 陈皮 羌活 浓朴 当归(各半两) 木罂皮(四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