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新编


  又方:铅粉和盐炒焦,敷之亦效。

  肚腹胀大亮如水晶

  柚子皮烧灰冲服,神效。柚子,两广最多,他省颇少,以橘红代之亦可。

  又方:取癞虾蟆六只,将四足扎住,以虾蟆肚皮在人肚腹光亮之处,轻轻摩擦几次,再取一癞虾蟆照前磨擦,用至六只即愈。但虾蟆眉内有蟾酥,须防其迸出射人伤眼,宜用绸帕遮住病患两眼。虾蟆用过之后,即放水中,使吐毒瓦斯,以救其命,至要至要。

  脐眼出脓

  此症先流臭水,久则出脓,不肿不痛,多年不愈。用韭菜叶、扁柏叶二味,共槌,取汁一酒杯,加童便一茶杯,蒸热服。外用炉甘石(要能浮水者),用好醋泡一昼夜,瓦上焙干,研末敷。如不见效,当请名医治之,不可忽也。

  脐中出水

  龙骨醋泡焙枯,研敷。或用赤石脂研末敷,均效。或照上脐中出脓方治之,更妙。

  脐眼出血

  方见诸血门。

  肚腹坚硬脐眼出虫

  方见痞疾门。

  肚腹左右生痈

  即肠痈也。须照肠痈方治之。

  肚脐生痈

  肚脐肿大如瓜,脐眼高突者是。红赤者,照痈毒各方治之,不红不热者,照痈毒各方治之。

  小腹疽

  生脐下一寸五分气海穴,或生二寸关元穴,或生三寸丹田穴,皆由七情火郁而生也。分别红白阴阳治之。

  小肠疽

  生小腹内,按之如掌,坚硬而热、微痛,小便多,出汗畏寒,皮色如常,或现微肿,脉紧实而有力者是也,服犀黄丸(见阴疽门)即愈。此林屋山人秘法也。

  脐下二三寸关元丹田二穴冷结膀胱小腹有形满痛手足厥冷此厥阴伤寒重症,宜用仲景当归四逆汤治之。桂枝、当归各二钱,芍药三钱,细辛三分通草一钱五分,甘草八分,大枣二枚,水煎服,神效。其人有久寒者,加吴萸四分,生姜钱,酒一小杯兑服。

  肠胃中痒不可忍

  此火郁结不散所致。用柴胡、栀子(炒)、花粉各三钱,白芍一两,甘草二钱,煎服,即

  治疝古方

  薏苡仁一两,用东方壁土炒黄色,入水煮烂,放砂盆内研成膏,每用无灰酒调服二钱,即消。

  痞积

  凡腹内瘀血凝结,疼痛时发时止,谓之痞积。又有形者为症,无形者为瘕。又久疟不愈亦成痞积,方见疟疾门。

  治痞诸方

  消痞膏:治积年恶痞,至重贴至两张即消。屡试神验。密陀僧六两,阿魏五钱,羌活、水红花子各一两,穿山甲三钱,香油一斤八两,火候照常熬膏法,膏成时,下麝香一钱,用布照痞大小摊贴。凡患痞癖处肌肤定无毫毛,须看准以笔圈记,用膏贴之。内用水红花子研末三钱,烧酒二斤泡之,时饮一杯,痞消乃止。水红花子,即红蓼花子,以自取为真,药店多假,用之不效。

  又方:苋菜(不拘红白均可)十斤,洗去泥,不必去根,以河水煎汤两大钵;用活甲鱼一用麻油八两熬至滴水成珠,下甲鱼膏末四两(如甲鱼膏不足,以铅粉添配),搅匀成膏,收之又方:臭椿树皮(在上、中者佳,要一大束)去粗皮,只用白皮二斤,切碎,入锅内水熬块于一又方:雄黄、白矾各一两,为末,面糊调膏摊布上贴之,俟大便胀满而极多者,即愈。

  此秘方也。

  又方:香附、皂矾各一两,二味拌匀,分三分,各用纸包,外用黄泥裹成团,阴干。若有破裂,再以泥补之,候干,以大炭火 之,自早至晚,过夜冷透,取中间不焦者,去矾,只用香附为细末,以枣肉为丸如绿豆大。每早开水下一丸,不忌口,轻不过三五服,重不过七服,即愈。病自大便而下, 时忌一切人见,并不可闻鸡犬声,犯则伤人,恐致火灾,切记。

  腹中陡然坚如铁石痛如刀割昼夜呼号

  牛膝三两,用好烧酒十两泡之,紧紧封好,熬至二两饮之,吐出恶物,神效。

  腹中坚如铁石脐内出水

  变作虫行之状绕身作咬痛痒难忍扫拨不尽 

  苍朮煎浓汤洗之,并用苍朮二钱,麝香二厘,滚水调服。

  妇人血蛊

  马鞭草及刘寄奴草煎汤服,或为末服。此治血蛊神药也。

  发症

  好饮清油者是。喉中如有虫上下亦是。白马尿,饮一二碗即化。或以雄黄末服之即吐出也。

  又方:有人腰痛牵心,发则气绝,一明医视之云:是发症。以油灌之,吐出一虫,挂壁上,滴尽血水,乃一发也。又一妇人,胸膈胀闷,口流涎沫,自言心下有声如雷。后用胆矾一分为末,温酒送下,吐出一虫,剪断视之,乃一发也。又一人患此,服胆矾不效,后服雄黄五钱,清油半碗,吐出一虫而愈。

  米症

  好食生米者是。鸡粪(粪要白色者佳)、白米各三钱,同炒焦为末,煎水服。吐出米汁,即愈。

  肉症

  常喜食肉者是。白马尿,饮二三碗,当吐肉出,不吐难治。

  虱症

  人好啮虱,致成虱症。用旧梳、旧篦一件,各破作二分,以一分烧研为末,以一分煮水调末服,即下出。此孙真人《千金方》也。

  蛇症

  一人隔噎,饮食不下。华佗见之云:是蛇症。用醋泡大蒜汁(陈者佳),饮二、三碗,并又方:蜈蚣一条,瓦上焙枯,研末,酒服,甚效。

  又方:如因食蛇肉不消者,但揣心腹有蛇形,用大黄、芒硝,合而服之,微泄即愈。

  又方:白颈蚯蚓,捣汁服之。

  龟鳖症

  腹中如有龟鳖,疼痛坚硬,或动或不动者,用僵蚕末一钱,白马尿一二碗调服。并敷痛处,神效。

  又方:锻石窑中流结土渣(色红而轻者佳),菜子油调敷,数日即消。

  又方:铅粉四分,用黍米煮汤调服,大效。

  又方:生硫黄末,冲酒服,时服之。

  又方:白母鸡一只,先饿一日,用猪油炒饭与食,取其粪焙干为末,水调服一钱,日服三次,数日必愈。

  又方:生虾煮食,一日二次,数日断根。

  蛟龙症

  春、秋二时,蛟龙、虺蛇、蜥蜴之类遗精入芹菜中,人偶食之得病,发则似痫,面色青黄,肚腹胀满,痛不可忍。用糯米糖时时服之,服至数斤后,吐出小虫即愈。若吐蛔虫勿服又方:明雄、朴硝各五钱,滚水调服,泄泻即愈。

  又方:糯米、香梗米、杏仁、乳饼,煮粥食,日食三次,吐蛟龙有两头可验。

  腹胀面黄

  有人腹胀面黄,百药不效。遇一明医云:是石蛔,极难医治。取死人棺中枕煮水与服,吐出蛔虫,坚如石者数升而愈。

  虫积

  寸白虫积

  此症面色黄瘦,饮食少进,发时腹痛,口吐清水。用尖槟榔一两,广木香五钱,研极细末。大人每服五钱,小人每服三钱,开水调下,其虫即随大便而出。先用煎炒香味令病患闻之,然后服药,无不神验。服药须在月初乃效。病重者二三服即愈。

  又方:连须老葱头捣汁,麻油调服。或炒葱头食,能化虫为水。

  又方:榧子七个,日服二次,服至七日,虫化为水。

  又方:鸭蛋一个,破一小孔,入使君子绞肉一钱,槟榔末一钱,用纸封口,蒸熟食之,虫随大便而出。

  又方:小儿科杂治门内,羊尿脬方治疳疾最效,并治大人虫疾。

  蛔虫上退场门鼻

  川椒(闭口者不用)研末,冲水服即愈。并用川椒含口中更妙。

  鼓胀

  附浮肿。

  鼓胀辨证

  凡患鼓胀,隔食,愈后必戒杀放生,方免复发,至要至要。

  手指按之下陷不起者,水鼓也。随手即起者,气鼓也。周身老黑色,皮内有紫黑斑点者,血鼓也。身大热如火者难治。身发寒热如疟者难治。四肢发黑者难治。肠胀、脉大命绝者,难治。唇口黑暗脾绝者,难治。缺盆平心绝者,难治。手足心平肾绝者,难治。肚脐翻突肺绝者,难治。背平肝绝者,难治。泻后身有青筋起者,难治。大便滑泄者,难治。周身有破皮者,难治。先起于四肢,后散于腹者,难治。先起于腹,后散于四肢者,易治。

  治水鼓法

  手按之下陷不起者是。雄猪肚一个(去净内秽),老丝瓜筋半条,土狗子(又名蝼蛄)

  十个水,赤茯芫花次或三百二十

  水鼓小便不通

  小便通者亦可治。大田螺四个去壳,大蒜五个去皮,车前子二钱,研末,共为饼,贴脐中,以带缚定,水从小便出,渐消,终身戒食田螺。

  又方:商陆根,葱白,捣填脐中,小便利,肿自消。

  又方:甘遂末,水调,涂肚腹周遭。另煎生甘草汤服之,其肿自消。

  日满开盐法

  鲫鱼二斤,食盐三斤,共享黄泥包固,白炭火 一周时去泥,将鱼同盐研细,用此盐用完再食生盐,方保周身经络坚固,永不复发。

  治气鼓法

  按之随手即起者是。雄猪肚一个,(去秽。)内装大癞虾蟆一个,大砂仁一两(研),老丝水,汤中芫花(数滚,原汁服时拌肚内亦照前方又方:鸡内金一副,沉香、砂仁各一钱,陈香橼五钱去核,共为末,每服一钱五分,姜汤下,神效。

  又方:大癞虾蟆一个,砂仁不拘多少,为末,将砂仁装蟆内令满,缝口,黄泥封固,炭火红,取出候冷,将蟆研末,作三服,陈皮汤送下。以放屁多为效,二三服全愈。

  又方:萝卜子二两研末,再以生萝卜捣烂,和子绞取汁,将砂仁二两,浸汁内一宿,捞起晒干,再浸再晒,七次为度。每服一钱为末,米饭调下,神效。

  又方:姜汁炒远志五钱,水煎服下,气通即愈。

  治血鼓法

  周身老黑色,皮内有紫黑斑点者是。雄猪肚一个(去秽腻),茜草一两,雄鸡矢四两(炒焦),紫背浮萍一两,老丝瓜筋半条,各药共装肚内,用麻线缝好,照前水鼓煮法,煮好去药,将肚切片,仍入原汤。再加蚂蝗(烧枯存性),干漆三钱( 令烟尽)炒虻虫(查药物备要戟(面包后以大便下此治血鼓第毒门。

  各种鼓胀

  轻粉二钱,巴豆四钱(去油),生硫磺一钱,共研成饼,先以新绵一片敷脐上,次以药饼患又方:凡水鼓、气鼓、多食野水鸭,最妙。

  又方:取盖屋稻草煎汤,倾入盆内,先坐盆上熏之,待汤温方洗其腹,小便随下黄水。

  熏洗数次,永不再发。

  又方:黄牛粪(男用雄粪,女用雌粪,四五月取净者)阴干,微火焙黄为末。每用一两,酒三碗煎一碗,沥去粪渣,止饮酒,三服全愈。

  又方:公鸡一只,用大麦连喂四五日,取下鸡粪一升,炒黄色,好酒一瓶,浸鸡粪,煮作一碗,沥去渣,令病患吃一碗。少时,腹中气大转舒作鸣,从大便而出,其肿渐消。如利未尽,再服一二次,必然尽消。如泄利不止,用田螺四个,酒淬煮吃,即以温粥食之。如肿消尽,再用肾气丸、六君子汤和平之药调理可也。鸡矢善能逐水,而又通土性,无微不入,将所蓄之水,尽归大肠而泄,此夺造化之奇,诚万金不传之方也。此治水鼓极效,别种鼓胀,其功稍迟。

  又方:独头蒜(一岁一个,去皮),入顶好甜酒六七成,对烧酒二三成,以酒盖过蒜为度一服除根,不忌盐、酱,真仙方也。

  又方:西瓜一个,切去顶,若是满穰,挖去穰三成,以蒜瓣填满,将原顶盖上,放新砂锅内,再用新砂锅合上蒸熟,瓜蒜与汤作二三次食尽,全消。不忌盐、酱。

  又方:雄猪肚一个,入大蒜四两,煮烂,淡食五六个,忌盐、酱、醋百日自消,奇效。

  时起子时止,取出去纸灰骨,只用净鱼、皂矾,研末收贮。每服三钱,老米汤下。此药行而不泄,最妙。

  又方:萝卜一枚,周遭钻七孔,入巴豆七粒,入土种之,待其结子,取子又种,待萝卜成,仍钻七孔,入巴豆七粒再种,如此三次,至第四次将开花时,连根拔起,阴干,收净瓷器内,遇鼓胀时,取一枚捶碎,煎汤服之。重者二枚立愈。有心人宜预种之。

  食物积滞腹胀如鼓

  方见解毒诸毒门食犬马肉腹胀方内。

  肚腹胀满饮食如常乃湿热生虫之象

  照虫疾各方治之。

  十种水肿

  (一)清水,先从左右肋肿起,根在肝,大戟为君。(二)赤水,先从舌根肿起,根在心,起,根在肿起,根在石水,从肾肿起皮)为君。(十)气水种病根,除将君药加倍吞三丸,不拘时,每日三芎、桔梗各等分,为末,每又方:七星鱼(又名柴鱼)加葱与冬瓜皮,煮食,立消。

  又方:青头雄鸡,煮汤饮之,或煮粥饮之,浓盖被睡卧取汗(上肿者方宜汗)即愈。

  通身浮肿

  取活癞虾蟆一只,以巴豆七粒,用纸包好,纳入口中,用绳吊在有风无日之处,阴干,剖开,去纸,将头足分为五起,肝肠亦分为五起配匀,收入瓷瓶,勿使泄气。临用取出,焙枯研末,冲酒服。从头吃起,病从头消。从前两足吃起,病从两手消。从两后足吃起,病从两足消。或不必分开亦可。轻者一二日消尽,重者五日全消。终身忌食虾蟆。此治浮肿秘传第一神方也,珍之宝之,忌盐、酱一百二十日。各种鼓胀亦可治。

  又方:活鲤鱼一条(重七、八两,去鳞,将肚剖开去肠净),入好绿矾五分,松罗茶三钱,男子用蒜八瓣,妇人用蒜七瓣,共入鱼腹内,放瓷器中蒸熟,令病患吃鱼,连茶、蒜食更妙。从头吃起,病从头上消,从尾上吃起,即从脚上消。其效无比。

  又方:一童子,年十一,手足臂腿及指头面遍身浮肿,数日后,渐至沉重,气喘不眠。

  用黄皮柑子一个,同甜酒酿二斤,煮至将干,去柑内核,取柑连酒食之,二次全愈。此林屋山人经验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