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炮制药性解


  卷六 虫鱼部

  虾蟆

  味甘,性寒无毒,入脾经。主除邪气,破坚血,解结热,疗儿疳,贴痈肿,疗大伤。

  凡使去皮及肠并爪,阴干,涂牛酥炙用。眉酥,主蛀牙恶疮疔肿,瘰 痔漏,助阳,其肋涂按:虾蟆归脾,甘之故也,形状与蟾蜍相似,《本经》未尝分析。自陈藏器极口分殊。

  以为虾蟆背有黑点,身小能跳接百虫,在陂泽间,举动极急。蟾蜍身大嘴黑,点多痱磊,不能跳,不解作声,行动迟缓,腹下有丹书八字者。然意其功用,无甚差别,想有牝牡之分,而种类之异也。

  雷公云:有多般勿误用,有黑虎,有 黄,有黄蛤,有蝼蝈,有蟾,其形各别。其虾蟆皮上腹下有斑点,脚短不鸣叫者是也。黑虎身小黑嘴,脚小,斑 黄斑色,前脚大,后腿有小尾子一条。黄蛤遍身黄色,腹下有脐带长五七分以来,所住处带下有自然汁出。蝼蝈即夜鸣,腰细口大,皮苍黑色。蟾即黄斑,头有肉角。凡使虾蟆先去皮并肠及爪子,阴干,然后涂酥炙,令干。每修事一个,用牛酥一分,炙尽为度。若使黑虎即和头尾皮,并阴干,酒浸三日,漉出焙干用之。

  卷六 虫鱼部

  蝎

  味甘辛,性平有毒,入肝经。主小儿风痫,手足抽掣,大人中风,口眼 斜,风痰耳聋,风毒瘾疹,出青州紧小者良。去盐土炙黄用。

  按:蝎之主疗,莫非风症,肝为巽风,宜独入之。喜螫人,甚者令人死,雄者螫人,痛在一处,取井泥敷之,稍温则易。雌者螫人,痛牵诸处。用瓦屋沟下流敷之,或不值天雨,可汲新水调用,如螫手足,竟以冷水浸之微暖即易。若余处不可用水浸者,则以冷水浸布贴之,小暖则易,观其喜寒若此则为大热之剂无疑。今诸书不载其性,惟日华子称其平。故姑录之,此即方书所称 螂者是也。

  卷六 虫鱼部

  五灵脂

  味甘,性温无毒,入心肝二经。主心腹冷气疼痛,肠风产后血晕,小儿疳疣。去目翳,辟疫气,解蛇毒。酒研飞炼,令去研石为佳,生者行血,炒者止血。

  按:五灵脂专主血症,心主血,肝藏血,故两入之,行气血最捷,勿宜过用以伤脏腑。

  卷六 虫鱼部

  蜈蚣

  味辛,性温有毒,不载经络。主小儿口噤,鬼疰蛊毒诸蛇毒,杀精物温疟,去三虫,心腹寒热结聚,去瘀血,堕胎。去头足慢火炙黄用,畏蛞蝓、蜒蚰、大蒜、鸡屎。

  按:蜈蚣最似百足虫。第百足虫足较细密,死而不僵,头上有白肉,面及尖嘴,其毒更甚,勿宜轻用。

  雷公云:凡使勿用千足虫,真似,只是头上有角肉,面并嘴尖。若误用者,腥臭气,入顶致死。凡使用蜈蚣,用柳木末放于器中,炒木末焦黑后,去木末,用竹刀刮去足用。

  卷六 虫鱼部

  蜗牛

  味咸性寒,有小毒,不载经络。主贼风口眼 斜,惊风筋脉拘挛,收大肠脱肛痔痛,消渴累疳。火炒过用。

  按:蜗牛之名,以头有角似牛也。夏月往往升高,涎尽即枯死,必用火炒者,诚欲去其寒醒酒渴,点痔疮。类分数种,功约相同,兹不多赘。

  卷六 虫鱼部

  白僵蚕

  味咸辛,性微温,有小毒,入心肝脾肺四经。主风温口噤失音,疔毒风痰结滞,皮肤风动如虫行,小儿惊痫夜啼,女子崩中赤白,止阴痒,去三虫,灭黑点。米泔水浸去涎,炒去丝用。恶茯苓、茯神、萆 、桑螵蛸、桔梗、雄蚕蛾,性热,主固精强阳,交接不倦。

  按:丹溪云:白僵蚕属火而有土与金水,心肝脾肺之所由入也。凡使须头番者力倍,蚕蛾亦然。

  雷公云:凡使先须以糯米泔浸一日,待蚕桑涎出如蜗牛涎浮水面上,然后漉出微火焙干,以

  卷六 虫鱼部

  蝉蜕

  味咸甘,性寒无毒,不载经络,主催生下胎衣,通乳汁,止夜啼惊痫,逐邪热,杀疳蛊,亦能止渴。

  按:蝉有五种,陈藏器辨之悉,今以形极大而声极高,一鸣而无所停断者,入药最良。

  西川有一种蝉花,乃蝉在壳中不出,而化为花,自顶中生出,功用略同。故不另载。

  卷六 虫鱼部

  刺皮

  味苦甘,性平有小毒,不载经络,主五痔肠风泻血,翻胃鼻衄,腹痛,积疝阴肿痛。酒煮熬用,畏桔梗、门冬。

  按: 亦有数种,惟苍白色脚似猪蹄者佳,此外并不宜用,其骨切忌入口,令人消瘦。

  卷六 虫鱼部

  土鳖虫

  味咸,性寒有毒,入心肝脾三经。主留血壅瘀,心腹寒热洗洗,祛坚积症瘕、下乳通经。

  一名 虫,畏屋游,皂角、菖蒲。

  按:土鳖专主血症,心主血,肝藏血,脾裹血,故三入之。今跌打损伤者,往往主此,或不效则加而用之。殊不知有瘀血作疼者,诚为要药;倘无瘀血,而其伤在筋骨脏腑之间,法当和补。愚者不察,久服弗已,其流祸可胜数耶。

  卷六 虫鱼部

  蜣螂

  味咸酸,性寒有小毒,不载经络。主小儿惊风螈 ,大人癫狂疰忤,破血堕胎,通肠治胀。又主疔恶诸疮,出箭头入肉。去足翅火炙,勿置水中,令人吐,畏羊肉、羊角。

  按:《庄子》云:蜣螂之智,在于转丸,宜其皮血通肠之功矣。惊狂皆属炎,亦赖之以泄其

  卷六 虫鱼部

  斑蝥

  味辛咸,性寒有大毒,不载经络。主寒热鬼疰,虫毒鼠漏,疥癣恶疮,疽蚀死肌,破石癃血积,利水道堕胎。凡使去足翅,拌糯米炒,米黄为度,马刀为使,畏巴豆、丹参、空青,恶曾青,豆花。

  按:斑蝥入腹,有开山凿岭之势,最称猛烈,故辄致腹痛不可忍。余见里中一壮年患痞疾,服斑蝥数剂,初则大泻不止,烦闷欲绝,断则二便来红,三日而死。自非百药不效之病,不

  卷六 虫鱼部

  穿山甲

  味甘咸,性微寒有毒,不载经络。主五邪惊悸,妇人鬼魅悲伤,山岚瘴疟,恶疮疥癣,蚁漏痔漏,亦能去风,炙黄用。

  按:穿山甲形似鲤鱼,有四足,能陆能水,山岸间开鳞甲如死,令蚁入中,闭而入水,开甲蚁浮水面,于是食之,故主蚁漏,其性喜穿山。是以名之。故其用亦主溃痈疽,通血脉,及治吹乳疼痛。

  卷六 虫鱼部

  鲫鱼

  味甘,性温无毒,入脾胃二经。主温胃健脾进饮食,补虚羸,疗肠 ,水谷不调,肠风血瘀,烧灰可敷诸疮。其子,调中益肝气,恶猪肉,雉、沙糖。

  按:鲫鱼甘温之品,且是土所化成,其入脾胃宜矣。《集要杂录》云:诸鱼属火,惟鲫鱼属土,而有调胃入肠之功,然多食亦能动火。

  卷六 虫鱼部

  鲤鱼

  味甘,性平无毒,入脾肺肝三经。主咳逆气喘上气,水肿脚满,黄胆烦渴,安胎,妊娠身肿,冷气 癖,气块横关伏梁。胆,点眼去翳,滴耳除聋,涂小儿热肿。血涂小儿丹毒及疮。脂,主小儿痫疾惊悸。鳞,烧灰酒服,破产妇滞血。肠,主小儿肌疮瘰 ,取虫。骨,主阴蚀,赤白带下,齿,主癃闭石淋。皮,主瘾疹恶疮,忌猪肝、天麦门。

  按:鲤鱼之甘,本入脾家,土能生金,金能制木,故亦入肺肝二经。《衍义》曰:鲤鱼至阴之物也。故其鳞三十六,阴极则阳复,所以有鱼热中之故。叔和曰:热即生风,故食之多发风热。诸家并不论及,惟日华子云:鲤鱼凉恐无是理,万一风症,更使食鱼,则是贻祸无穷矣!烟熏者损目,天行病后食之,再发必死。

  卷六 虫鱼部

  乌贼骨

  味咸,性微温,有小毒,入肾经。主崩漏赤白带下,经闭阴蚀肿痛,除目翳止泪,理金疮止血,治惊气入腹,腹痛环脐,阴茎因寒肿,疮多脓汁,寒热症瘕。久服令人有子,恶白蔹,白芨、附子。

  按:乌贼之咸,宜归水脏,治病有殊效。今用之者鲜,夫亦未达其功欤。

  雷公云:凡使勿用沙鱼骨,缘真相似,只是上纹横,不入药中用。凡使要上纹顺,以血沾作水浸,并煮一伏时了,漉出于屋下掘一地穴,可盛得前拌为贼鱼骨多少,先烧坑子去炭灰,盛药一宿,至明取出,用之其效倍多。

  卷六 虫鱼部

  鳗鲡鱼

  味甘性平,有微毒,不载经络。主虚劳不足,阳事衰微,传尸鬼疰,蛊毒诸虫,妇人阴疮虫痒带下,皮肤恶疮,疳 痔漏,腰背间风寒湿痹,诸般草石药毒,香港脚 疡风,白剥风。

  肉烧室内,可辟蚊虫,骨置厢中,能除衣蠹。

  按:鳗鲡虽有小毒,而功甚溥,或言是蛟蜃之类,未可尽信。今据稽神录载主疗传尸甚奇,信亦非常物也。五色全者,其功最胜,然罕能得尔。

  卷六 虫鱼部

  鳝鱼

  味甘,性大温无毒,入脾经。主产后淋沥,血气不调,腹中冷气肠鸣,及湿痹气,又主补脾益气。血堪涂癣。

  按:鳝鱼甘温之品,脾所快也,宜专入之。生于泥窟,其性善蛰,过夏方出,则为阴类可知雷公云:凡鱼头有白色如连珠及腹中无胆者,头中无腮者,并杀人。注不可合鸬 肉食之,鲫鱼不可合鹿雉肉食之,鳅鳝不可合白犬血食之,鲤鱼子不可合猪肝食之,鲫鱼亦尔,青鱼 不可生胡荽及生葵并麦酱食之。虾无须及腹中通黑及煮之反白者,皆不可食。生虾不可合鸡肉食之,亦损人。

  卷六 虫鱼部

  蟹

  味咸性寒,有微毒,不载经络。主散血破结,益气养筋,除胸热烦闷,捣涂漆疮。爪,专主破血堕胎,恶柿子。

  按:蟹者解也,故其用主散不主敛。过食令人伤脾吐泻,风疾食之再发,孕妇食之横生,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