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验方


  茯苓 白术(各四两) 旋复花(二两) 杏仁(去皮尖) 黄芩(各三两)

  上五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二服饮之。忌桃李、雀肉、酢物等。(《外台》卷三十三)

  治妊娠腹大,胎间有水气,生鱼汤方。

  生鲤鱼(二斤) 生姜(五两) 白术(三两) 芍药 当归(各三两) 茯苓(四两)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二升,煮鱼熟,澄清,取八升,内药取三升,分三服。忌桃李、雀肉、酢物等。(《外台》卷三十三)

  治孕妇腹疼方。

  赤小豆,东向户中,吞二七枚良。(《医心方》卷二十二)

  治妊娠注下,利不止,或水,或脓血方。

  熟艾(二两) 石榴皮 阿胶(炙各三两)

  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三服。(《医心方》卷二十二)

  卷第十

  治妊娠伤寒及疟疾方

  治妊娠伤寒,头痛壮热,肢节烦疼方。

  前胡 知母(各三两) 石膏(五两) 大青 黄芩 栀子(各一两) 葱白(切一升)

  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三合,绞去滓,分三服,服别相去如人行七、八里,再服不利,忌热面、羊肉。(《外台》卷三十三)

  治妊娠患疟汤方。

  常山(二两) 甘草(一两炙) 黄芩(三两) 乌梅(十四枚擘) 石膏(八两)

  上五味,切,以水一升半,合渍药一宿,煮三、四沸,去滓,初服六合,次服四合,后服两合,凡三服。忌海藻、菘菜、生葱。(《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常山 竹叶(各三两) 石膏(八两碎) 糯米(一百粒)

  上四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第一服未发前一食久服之,第二服取临欲发,余一服用涂头额及胸前五心,药滓置头边,当日勿进水及进食,发过后乃进饮粥。

  忌

  卷第十

  治妊娠漏胞及胎堕下血方

  妊娠血下不止,名曰漏胞,血尽子死方。

  鸡子十四枚取黄,以好酒二升煮,使如饧,一服之。(《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生地黄汁一升,酒四合,合煮三、四沸,顿服之,不止频服。(《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干地黄捣末,以三指撮,酒服,不过再三服。(《医心方》卷二十二)

  又方生地黄半斤, 咀,以清酒二升煮三沸,绞去滓,服之无时,能多服佳。又加黄雌鸡一头,治妊娠漏胞方。

  干地黄(四两) 干姜(二两)

  上二味,捣筛,酒服方寸匕,日再服。(《外台》卷三十三)

  治妊娠胎堕下血不止方。

  丹参(十二两)

  上一味,切,以酒五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外台》卷三十三)

  卷第十

  产难死生候及治产难方

  产难死生候:若母面赤舌青者,儿死母活。唇口青,口两边沫出者,子母俱死。面赤舌青沫出者,母死儿活。(《医心方》卷二十三)

  治产难方。

  令夫从外含水,着妇口中二七过,立出。(《医心方》卷二十三)

  治难产,二、三日不出方。

  槐子十四枚,蒲黄一合,内酒中温服,须臾不生,更服之。(《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吞生鸡子黄三枚,并少苦酒。(《外台》卷三十三)

  治产难日久气乏方。

  用赤小豆一升,以水九升,煮取汁,入炙过黄明胶一两,同煎少时,一服五合,不过三、四服,即产。(《本草纲目》卷二十四)

  若日月未至而欲产者方。

  末知母,蜜和兔屎大,服一丸,痛不止,更一丸。(《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取夫衣带五寸烧作灰,酒服立下。(《外台》卷三十三)

  治产难,或半生,或胎不下,或子死腹中,或着脊及在草数日不产,血气上荡心,女面无色,气欲绝方。

  煎成猪膏(一升) 白蜜(一升) 淳酒(二升)

  上三味,合煎,取三升,分五服,极验。(《医心方》卷二十三)

  卷第十

  治横产方

  治横生方。

  取梁上尘三指撮,酒服之。(《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菟丝子,酒若米汁服方寸匕,即出。(《医心方》卷二十三)

  又方车前子服之如上法。(《医心方》卷二十三)

  治横产及侧或手足先出方。

  可持粗针刺儿手足,入二分许,儿得痛,惊转即缩,自当回顺。(《外台》卷三十三)

  卷第十

  治逆产方

  治逆产方。

  烧钱令赤,内酒中饮之。(《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夫阴毛二七枚烧,以猪膏和丸如大豆,吞,儿手持丸出,神验。(《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生不出,手足先见,烧蛇脱皮末,服刀圭,亦云三指撮,面向东酒服,即顺。(《外台》卷又方弹丸二枚,捣末三指撮,温酒服。(《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以手中指取釜底黑煤,交画儿足下,顺出。(《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取车肚中膏,画腋下及掌心。(《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朱书左足下作千字,右足下作黑字。(《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真丹刀圭涂儿腋下。(《外台》卷三十三)

  逆生、横生不出,手足先见方。

  其父名书儿足下,即顺。(《医心方》卷二十三)

  又方以盐涂儿足底,又可急搔爪之。(《医心方》卷二十三)

  卷第十

  治胎死欲令出方

  治子死腹中方。

  真珠二两,酒服尽,立出。(《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取灶下黄土三指撮,酒服之立出。当着儿头上。(《外台》卷三十三)

  治胎死在腹方。

  取三家鸡卵各一枚,三家盐各一撮,三家水各一升,合煮,令产妇面东饮之,立出。(《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取瞿麦一斤,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再服,不出更服。(《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葵子一升,阿胶五两,水五升,煮取二升,顿服出。间日又服。(《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服水银三两,立出。(《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取夫尿二升,煮令沸,饮之。(《外台》卷三十三)

  治子死母中不出方。

  榆皮(切一两) 珍珠(一两)

  上二味,以苦酒三升,煮取一升顿服,死儿立出。(《外台》卷三十三)

  治子胎在腹内已死方。

  甘草(一尺炙) 蒲黄(一合) 筒桂(四寸) 香豉(二升) 鸡子(一枚)

  上五味,切,以水六升,煮取一升顿服,胎胞秽恶尽去,大良。(《外台》卷三十三)

  治子死腹中,又妊两儿,一儿活,一儿死,令腹中死者出,生者安。此方神验,万不失一。

  蟹爪(一升) 甘草(二尺炙切) 阿胶(三两炙)

  上三味,以东流水一斗,先煮二味,取三升,去滓,内胶令烊,顿服。不能顿服,分再服。若人困, 口下药,入即活。煎药宜东向灶,以茅苇薪煮之。(《外台》卷三十三)

  卷第十

  治胞衣不下方

  治胞衣不出方。

  取苦酒服赤米一两。(《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鸡子一枚,苦酒一合,和饮之,即出。(《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男吞小豆七枚,女吞十四枚。(《医心方》卷十四)

  又方末灶突中土三指撮,以水服之。(《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取炊箪当户前烧服之。(《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取夫单衣盖井上,立出。(《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牛膝半斤、葵子三升,切,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医心方》卷二十三)

  治胞衣不出,令胞烂牛膝汤方。

  牛膝(四两) 滑石(八两) 当归(三两) 通草(六两) 葵子(一升) 瞿麦(四两)

  上六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忌牛、狗肉。(《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服蒲黄如枣大,良。(《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泽兰叶(三两) 滑石(五两屑) 生麻油(二合)

  上三味,以水一升半煮泽兰,取七合,去滓,内滑石,生麻油,顿服之。(《外台》卷三十三)

  又方生地黄汁一升,苦酒三合,暖服之,不能顿服,再服之。(《外台》卷三十三)

  治胞衣不出,并儿横倒死腹中,母气欲绝方。

  半夏(二两洗) 白蔹(二两)

  上二味,捣筛,服方寸匕。小难一服,横生二服,倒生三服,儿死四服。亦可加代赭、瞿麦各二两。(《外台》卷三十三)

  卷第十一

  治产后烦闷及渴方

  治产后血气烦闷方。

  取生地黄汁一升,酒三合相和,微温顿服之。(《外台》卷三十四)

  治产后心闷,眼不得开方。

  即当头顶上取发如两指大,强人牵之,眼即开。(《医心方》卷二十三)

  治产后渴,栝蒌汤方。

  栝蒌(四两) 麦门冬(去心) 人参(各三两) 干地黄(三两) 甘草(二两炙) 干枣(二十枚)

  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良。(《外台》卷三十四)

  卷第十一

  治产后咳嗽、中风及心腹痛方

  治产后风,伤寒咳嗽,多疾唾粘。

  甘草 桔梗(各六分) 款冬花(四分) 生麦门冬 生地黄(各十二分) 葱白(一握) 豉(二上水二升,煎取八合,食后良久,两服。(《产宝》卷下)

  治产后中风,眼反折,四肢搐搦,下药可立待,应效如圣散。

  荆芥穗子为末,酒服二钱,必效。(《证类本草》卷二十八)

  大岩蜜汤,治产后心痛方。

  干地黄 当归 独活 甘草 芍药 桂心 小草 细辛(各一两) 吴茱萸(一升) 干姜(三上十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三服,良。(《外台》卷三十四)

  治产后腹痛方。

  当归一斤切,酒一斗,煮取七升,以大豆四升熬,酒洗热豆,去滓,随多少服,日二。

  (《医心方》卷二十三)

  卷第十一

  治产后二便不通及失禁方

  治产后津液竭燥,大小便不通方。

  芍药 大黄 枳壳 麻仁(研各二两)

  上为末,炼蜜和丸,梧桐子大,空心熟水下二十丸,渐加之,以利为度。(《产宝》卷下)

  治产后秘塞,大小便不通方。

  用桃花、葵子 滑石 槟榔等分,为末,每空心葱白汤服二钱,即利。(《本草纲目》卷二十九)

  治产后遗粪,不知出时方。

  白蔹 芍药(各二分)

  上二味,捣为散,以酒服方寸匕。(《外台》卷三十四)

  治产后遗粪方。

  取矾石烧,牡蛎熬,各等下筛,酒服方寸,日三。亦治男子。(《外台》卷三十四)

  治妇人遗尿方。

  矾石二两烧令沸汗尽,牡蛎肉二两,下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医心方》卷二十一)

  卷第十一

  治产后患淋及小便数方

  治产后卒患淋,石苇汤方。

  榆白皮(五两) 石苇(去毛) 黄芩 通草(各三两) 大枣(三十枚) 葵子(一升) 白术(一两上七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为三、四服。(《外台》卷三十四)

  治产后患淋,小便痛方。

  石苇(炙去毛) 黄芩(各二两) 通草 芍药 甘草 冬葵子(各三两) 榆白皮(五合)

  上水二升,煎取一升,空心温温服。(《产宝》卷中)

  治产后淋沥不通方。

  用葵子一合,朴硝八分,水二升,煎八合,下硝服之。(《本草纲目》卷十六)

  治产后小便数兼渴,栝蒌汤方。

  桑螵蛸(炙二两) 甘草(炙二两) 黄连(二两) 生姜(二两) 栝蒌(三两) 人参(三两) 干上七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外台》卷三十四)

  卷第十一

  治产后无乳及阴道不闭方

  治乳无汁方。

  取栝蒌根切一升,酒四升,煮三沸,去滓,服半升,日三。(《医心方》卷二十三)

  下乳汁方。

  栝蒌子淘洗控干,炒令香熟,瓦上 令白色,为末,酒调下一匕,合面卧少时。(《证类本治妇人产后冷,玉门开不闭,硫黄洗方。

  石硫黄(研) 蛇床子(各四分) 菟丝子(五分) 吴茱萸(六分)

  上四味,捣散,以汤一升,投方寸匕,以洗玉门,瘥止。(《外台》卷三十四)

  卷第十一

  治妇人带下、漏下及症瘕方

  治妇人带下赤白色方。

  益母草花开时采,捣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汤调下。(《证类本草》卷六)

  治妇人女子忽暴崩中,血不断,或如鹅鸭肝者方。

  小蓟根(六两) 阿胶(炙) 当归 芎 续断 青竹茹(各三两) 灶中黄土 地榆根(各四两上十味,切,以水八升,合马通汁,煮取二升半,分为三服。未全止,服三、四剂后,服此丸方。

  续断 甘草(炙) 鹿茸(炙) 小蓟根 丹参(各五分) 干地黄(十分) 芎 阿胶(炙) 赤石脂 当归(各六分) 地榆(六分) 柏叶(四分熬) 秦牛角 (炙黄) 龟甲(各十二分炙令黑上十四味,捣筛,蜜丸如桐子,以酒服十丸,日再,加至三十丸。(《外台》卷三十四)

  治妇人漏下不止散方。

  鹿茸(三两) 当归(二两) 蒲黄(一两) 阿胶(三两) 乌贼骨(二两去甲)

  上五味,下筛为散,酒服方寸匕,日三夜再。(《医心方》卷二十一)

  治妇人漏下病不断,积年困笃方。

  取鹊重巢柴合烧末,服方寸匕,日三。鹊重巢者,去年在巢中产,今岁更在其上复作巢是也。(《医心方》卷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