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针灸逢源
针灸逢源
安有余力生木哉。若能生木。则能胜火矣。泻火补水。使金得平木正所谓能治其虚不补土。
不补金乃泻火补水。使金自平。此法之巧而妙者。苟不能晓此法。而不能治此虚。则不须问其他。必是无能之人矣。
卷三 群书汇粹
奇经八脉总论
(本草刚目)人身有经脉络脉直行曰经。旁行曰络。经凡十二手之三阴三阳足之三阴三阳是也。络凡十五。乃十二经各有一别络。而脾又有一大络。并任督二络为十五络也。其二十七气。相随上下。如泉之流。如日月之行。不得休息。阴脉营于五脏。阳脉营于六腑。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其流溢之气入于奇经。转相灌溉。内温脏腑。外濡腠理。奇经凡八脉。不拘制于十二正经。
无表里配合。故谓之奇。盖正经犹沟渠。奇经犹河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故秦越人比之天雨降下。沟渠溢满。滂沛妄行。流于河泽。此灵素未发之旨也。
(八脉)阳维起于诸阳之会。由外踝而上行于卫分。阴维起于诸阴之交。由内踝而上行于营分。所以为一身之纲维也。阳跷起于跟中。循外踝上行于身之左右。阴跷起于跟中。循内踝上行于身之左右。所以使机关之跷捷也。督脉起于会阴。循背而行于身之后。为阳脉之总督故曰阳脉之海。任脉起于会阴。循腹而行于身之前。为阴脉之承任。故曰阴脉之海。冲脉起于会阴。夹脐而行。直冲于上。为诸脉之冲要故曰十二经脉之海。带脉则横围于腰。状如束带。所以总约诸脉者也。是故阳维主一身之表。阴维主一身之里。以乾坤言也。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以东西言也。督主身后之阳。任冲主身前之阴。以南北言也。带脉横束诸脉。以六合言也。故医而知此八脉。则十二经十五络之大旨得矣。
卷三 群书汇粹
络脉论
(医门法律)经有十二。络亦有十二。络者兜络之义。即十二经之外城也。复有胃之大络。脾之大络。及奇经之大络。则又外城之通界皇华出入之总途也。故又曰络有十五焉。十二经生十二络。十二络生一百八十系络。系络生一百八十缠络。缠络生三万四千孙络。自内而生出者。愈多则愈小。稍大者在俞穴肌肉间。营气所主外廓。徭是出诸皮毛方为小络。方为卫气所主。故外邪从卫而入。不遽入于营。亦以络脉缠绊之也。至络中邪盛则入于营矣。故曰络盛则入于经。以营行经脉之中故也。然风寒六淫外邪无形易入。络脉不能禁止。而盛则入于经矣。若营气自内所生诸病。为血为气。为痰饮。为积聚。种种有情势不能出于络外。故经盛入络。络盛返经。留连不已。是以有取于砭射以决出其络中之邪难经以阳跷阴跷脾之大络。共为十五络。遂为后世定名。昌谓阳跷阴跷二络之名原误。
当是共指奇经为一大络也。盖十二经各有一络。共十二络矣。此外有胃之一大络。由胃下直贯膈肓统络诸络脉于上复有脾之一大络。徭脾外横贯胁腹。统络诸络脉于中。复有奇经之一大络。徭奇经环贯诸经之络于周身上下。盖十二络以络其经。三大络以络其络也。尝推奇经之义督脉督诸阳而行于背。任脉任诸阴而行于前。不相络也。冲脉直冲于胸中。带脉横束于腰际。不相络也。阳跷阴跷同起于足跟。一循外踝。一循内踝。并行而斗其捷。全无相络之意。
阳维阴维。一起于诸阳之会。一起于诸阴之交。名虽曰维。乃是阳自维其阳。阴自维其阴。
非交相维络也。设阳跷阴跷可言二络。则阳维阴维更可言二络矣。督任冲带俱可共言八络矣。难经云奇经之脉。如沟渠满溢。流于深湖。故圣人不能图。是则奇经明等之络夫岂有江河大经之水。拟诸沟渠者哉。又云人脉隆盛。入于八脉而不环周。故十二经亦不能拘之溢蓄不能环流灌溉诸经者也。全是经盛入络。故溢蓄止在于络。不能环溉诸经也。然则奇经共为一大络。夫复何疑。
卷三 群书汇粹
周身经络部位歌
(类经)脉络周身十四经。六经表里督和任。阴阳手足经皆六督总诸阳任总阴。诸阳行外阴行里。四肢腹背皆如此。督由脊骨过龈交。脐腹中行任脉是。足太阳经小指藏从跟入 会尻旁。上行夹脊行分四前系。睛明脉最长。少阳四指端前起。外踝阳关环跳里。从胁贯肩行曲 。耳前耳后连 尾。大指次指足阳明。三里天枢贯乳行。腹第三行通上齿。环唇侠鼻目颧迎。足有三阴内联廉。厥中少后太交前。肾出足心从内踝。侠任胸腹上廉泉。太厥两阴皆足拇。内侧外侧非相联。太阴内侧冲门去腹四行兮挨次编。厥阴毛际循阴器。斜络期门乳肋间。手外三阳谁在上。阳明食指肩 向。颊中钻入下牙床。相逢鼻外迎香旁。三焦名指阳明后。贴耳周回眉竹凑。太阳小指行下低。肩后盘旋耳颧遘。还有三阴行臂内。太阴大指肩前配厥从中指腋连胸。极泉小内心经位。手足三阳俱上头。三阴穴止乳胸游。唯有厥阴由颡后。上巅会督下任流。经脉从来皆直行络从本部络他经。经凡十四络十六请君切记须分明。
经脉篇止十五络。平人气象论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是共十六络也。
卷三 群书汇粹
手太阴肺经穴分寸歌
(从胸至手。左右二十二穴)肺起中府三肋间上行寸六抵云门腋(下)三(寸)动脉求天府。侠白肘端五寸论尺泽肘中约纹是。孔最腕上七寸取。列缺去腕一寸半。经渠寸口陷中主。太渊掌后横纹头。鱼际节后散脉里。少商大指内侧端。相离爪甲如非耳。
卷三 群书汇粹
手阳明大肠经穴分寸歌
(从手至头。左右四十穴)商阳食指内侧边。二间来寻本节前三间节后陷中取。合谷虎口岐骨联。阳 腕中上侧是偏历曲池曲肘纹头尽。肘 大骨外廉中肘上三寸寻五里。臂 下一寸空。肩 肩端两骨罅。巨骨肩尖义骨中。天鼎颈中缺盆上。扶空颊下一寸详。禾 水沟旁五分。鼻孔半寸号迎香。
卷三 群书汇粹
足阳明胃经穴分寸歌
(从头至足。左右九十穴)胃之经兮足阳明。承泣目下七分寻承下三分名四白。巨 鼻孔旁八分。地仓挟吻四分近。大寸半真。水突筋前直迎下。气舍喉下一寸乘缺盆舍下横骨陷。气户璇玑四寸旁库房屋翳及膺窗。乳中(乳)根穴寸六量。(自库房至乳根左右十穴。各去一寸六分)不容巨阙旁二寸。再下寸五承满屯。(承)满下一寸梁门起。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须认脐旁是。枢下一寸取外陵。
下至大巨水道穴。归来气街一寸凭(自梁门以下至气街左右二十穴。各去一寸)髀关膝上尺有二。伏兔膝上六寸登。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离膝二寸称。犊鼻膝膑寻陷中。膝下三寸三里兴。里下三寸上廉穴。再下二寸条口应。下廉条下一寸是。踝上八寸觅丰隆。解 足腕陷中的。 下寸半冲阳通。陷谷庭后还二寸。内庭次指外陷中。厉兑大次指端上。去爪如韭井
卷三 群书汇粹
足太阴脾经穴分寸歌
(从足至腹。左右四十二穴)大指内侧脾隐白。节后陷中求大都。太白内侧核骨下。节后一寸公孙呼。商丘内踝微前陷。
踝上三寸三阴交。再上三寸漏谷是。膝下五寸地机朝。膝下内侧阴陵泉。血海膝膑上内廉。
箕门穴在鱼腹上。动脉应手越筋间冲门横骨两端动。府舍再上七分看。腹结府舍上三寸。(腹结穴在冲门上三寸七分。大横下一寸三分)大横脐旁三寸半。腹哀巨阙旁六寸。食窦乳边寸半算。天 胸乡周荣贯相去一寸六分同(自食窦至周荣左右八穴。各去一寸六分开中六寸)大包腋下有六寸。季胁中间大络通。
卷三 群书汇粹
手少阴心经穴分寸歌
(从胸至手。左右十八穴)少阴心起极泉穴。腋下筋间动引胸青灵肘上三寸取。少海屈肘五分供。灵道掌后一寸半。
通里腕后一寸踪。阴 腕后方半寸。神门掌后锐骨隆。少府小指本节末。小指内侧取少冲。
卷三 群书汇粹
手太阳小肠经穴分寸歌
(从手至头。左右三十八穴)小指端外为少泽。前谷节前看外侧。节后横纹取后 。腕骨腕前骨陷侧。阳谷锐骨下陷处。
腕上一寸名养老支正腕后量五寸。小海肘端五分好。肩贞肩端后陷中。 大骨下陷考。天宗肩大骨下陷。秉风肩上举有空。曲垣肩中曲胛里。外 胛上一寸从。(肩)中 大椎旁二寸。天窗颊下动脉详。天容耳下曲颊后。颧 面 锐骨量。听宫耳内如珠子。俱属小肠手太阳。
卷三 群书汇粹
足太阳膀胱经穴分寸歌
(从头至足。灵枢经脉篇马氏注止有一百二十六穴。今较正得左右一百三十四穴)足太阳兮膀胱经。目 内角始睛明。眉头陷中取攒竹。额下眉冲动脉轻。曲差神庭旁寸半。
五处挨排列上星(上星旁一寸半)承(光)通(天)络却玉枕穴。后循一寸五分行。天柱项后发际内。大筋外廉之陷中。自此脊中开二寸。第一大杼二风门。三椎肺 厥阴四心五督六膈七论。肝九胆十脾十一胃 十二椎下扪。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 在十五究。大肠 当十六椎。关元穴十七记。十八椎下小肠 。十九椎边号膀胱。中膂内 二十椎。白环二十一椎当。上次与中下 腰 骨下八空昭(十六椎至十八椎处侠脊高起之骨名腰 骨)会阳阴尾尻骨旁。
背部二行诸穴了。又开脊中三寸半。第二椎下为附分。三椎魄户四膏肓。五椎之下神堂欣。
噫嘻六椎膈关七。魂门第九阳纲十。十一意舍脾相应。十二胃仓穴推循。十三肓门正坐取十四志室不须论。十九胞肓 秩边。背部三行诸穴匀。承扶臀下阴纹处。下行六寸是殷门。浮斜上殷一寸。委阳还下并殷门。委中膝。 约纹里。 下三寸寻合阳。承筋脚跟上七寸。
穴在 肠之中央。承山腿肚分肉间。外踝七寸上飞扬。跗阳外踝上三寸。昆仑外跟陷中详。
跟下仆参拱足取。阳跷(即申脉)踝下五分张。金门申脉下一寸。京骨外侧大骨当。束骨本节后陷中。通谷节前陷中量。至阴井出小指端。外侧爪甲角之旁。
卷三 群书汇粹
足少阴肾经穴分寸歌
(从足至腹。左右五十四穴)足掌心中是涌泉。然谷内踝一寸前。太 踝后跟骨上。大钟跟后踵中边。水泉太 下一寸。
照海踝下四分真。复溜踝上计二寸交信隔筋二寸匀。筑宾内踝上 分。阴谷膝下曲膝间横骨大赫并气穴四满中注五穴连。上行相去皆一寸。肓 脐旁半寸眠商曲肓 上二寸。旧云一寸误相传。石关阴都通谷会。三穴上行一寸群。幽门再上一寸半以上开中止五分。步廊神封灵墟起。神藏 中到 府。每穴相离一寸六。(分)开中二寸挨排取。
卷三 群书汇粹
手厥阴心包络经穴分寸歌
(从胸至手。左右十八穴)心包络起天池间。乳上一寸腋下三。(寸)腋下二寸天泉穴。曲泽肘内横纹弯。 门去腕后五寸。间使腕后三寸量。内关去腕正二寸。太陵掌后横纹详。劳宫屈拳名指取中指之末中冲良。
卷三 群书汇粹
手少阳三焦经穴分寸歌
(从手至头。左右四十六穴)名指外侧起关冲。液门小次指陷中。中渚液门上一寸。阳池手表腕上空。外关腕后二寸陷。
腕后三寸开支沟。会宗腕后内三寸。三阳(络)支(沟)上一寸求四渎肘前五寸取。天井肘上一寸端。井上一寸清冷渊。消泺对腋臂外看。 会肩前三寸下。肩 上陷中安。天 缺盆起肉上。天牖耳后一寸观。翳风耳后尖骨陷。螈脉耳本青络充。颅息亦寻青络脉。角孙发际耳廓通。耳门耳缺陷中取。和 耳前动脉融。丝竹空居眉后陷。三焦经穴此为终。
卷三 群书汇粹
足少阳胆经穴分寸歌
(从头至足。左右八十八穴)足少阳起瞳子 。目外 旁五分循。耳前陷中听会穴上行一寸客主人。颔厌曲角上廉系。悬颅正在太阳端悬厘曲角下廉会。曲鬓耳上发际安。率谷耳上发寸半。天冲耳后发际量。浮白发际一寸摸。窍阴空在枕骨旁。完骨耳后发四分。本神(神)庭旁三寸现。阳白眉上方一寸。
发上五分临泣献临后寸半目窗穴。正营承灵又三寸。(各去寸半)脑空耳后枕骨下。风池哑门(任脉穴名)旁陷中。肩井肩上陷中按。渊液腋下三寸通。辄筋向前平两乳。日月期门(肝经穴)下五分。京门监骨腰间便。带脉肋下寸八分。五枢带脉下三寸。维道章下五三逢(章门下五寸三分)居 章(门)下八寸三。(分)环跳髀枢宛中容。风市垂手中指末。膝上五寸中渎供。膝上二寸阳关穴。阳陵膝下一寸从。阳交外踝上七寸。踝上六寸外丘留。踝上五寸光明别。阳辅踝上四寸收。踝上三寸悬钟会。丘墟踝前陷中酸。临泣丘墟下三寸。地五会去临五分。侠 正在岐骨陷。窍阴小次指外端。
卷三 群书汇粹
足厥阴肝经穴分寸歌
(从足至腹。左右二十八穴)大指外侧名大敦。行间两指缝中存。太冲本节后二寸踝前一寸号中封。蠡沟踝上五寸是。中都踝上七寸中。膝关犊鼻(胃经穴)下二寸。曲泉曲膝尽横纹。阴包股内有槽处。(膝上四寸)五里冲下三寸看。(五里在胃经气冲穴下三寸)阴廉气冲下二寸。急脉毛际系睾丸。章门下脘旁六寸。期门乳下二肋端。
卷三 群书汇粹
任脉穴分寸歌
(腹部中行凡二十四穴)任脉会阴两阴间。曲骨毛际陷中扪。中极脐下四寸取三寸关元二石门。气海脐下一寸半。阴交脐下一寸论。脐之中央号神阙。脐上一寸水分源。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各离一寸次第班。巨阙脐上六寸半。鸠尾蔽骨下五分。中庭膻(中)下寸六取。膻中正在两乳间。膻上一寸六分起。玉堂紫宫华盖关(自膻中至华盖四穴各去一寸六分。共得四寸八分)璇玑膻上。六寸四(分○旧云五寸八。误)玑上寸六天突是。廉泉颔下骨尖会。唇下宛中承浆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