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订通俗伤寒论



  重订通俗伤寒论 清 俞根撰,近代徐荣斋重订。

  后序

  前哲徐洄溪曰。医者之学问。全在明伤寒之理。则万病皆通。故仲景之书有二。《伤寒论》治时病之法也。《金匮要略》治杂症之法也。而《金匮》之方。则又半从《伤寒论》中来。则伤寒乃病中之第一症。而学医者之第一功夫也。俞东扶曰。伤寒为大病。治法为最繁。必熟读仲景书。再遍读后贤诸书。临症方有把握。仲景书为叔和编次。或有差误。而聊摄注解。殊觉稳当。续注者。张卿子王三阳唐不岩沈亮宸张兼善张隐 林北海诸人。总不越其范围。程扶生《经注》尤为明白易晓。然亦不敢直指原文之错误。自方程喻三家。各以已意布置。而仲景原文。从此遂无定局。至柯氏来苏集始放胆删改。而以方名编次。又是一局。徐灵胎《伤寒类方》实宗其式。然予细绎柯氏删改处。万不及《医宗金 伤寒论》之精当。先刊仲景原文。另立正误存疑二篇。应改者注小字于旁。可删者摘诸条于后。是非判然。智愚皆晓。他如江西舒诏《伤寒集注》大半斥为伪撰。并取数方。痛加诋毁。别拟方以换之。以视汪琥将阴阳二候。分为二编。各补后贤之方。其意均欲使初学人不泥古方以害人。而汪犹拘谨。舒则放纵矣。惟吴绶蕴要节 《六书》王宇泰《伤寒准绳张路玉伤寒绪论》俱有裨于后人。即有功于仲景。

  合二家之说观之。仲景《伤寒论》为千古用方之祖。且其阐明医理。尤为中国至精之本。惜其书难免错简。必参观后贤诸书。核对互勘。始有头绪。阅周 之读伤寒论法。颇有见地。爰节述其说曰。《伤寒》非奇症也。《伤寒论》非奇书也。仲景据其所见。笔之于书。非既有此书。而天下之人。根据书而病也。读者须每读一段。即设一病者于此。以揣其病机治法。而后借证于书。不得专在文本上安排。总之读《伤寒论》只当涵泳白文。注家虽有数十。以予所见二十余种。皆不免穿鉴附会。言似新奇。莫能见之行事。鄙见只当分作四会。曰伤寒初起本证治法。曰伤寒初起兼证治法。曰伤寒日久化寒。并误治化寒证治。曰伤寒日久化热。并误治化热证治。其霍乱、风湿、食复、劳复。以杂症附之。再参之陶节 书。及各家论温热书。互相考证。庶于读书有条理。而临证亦可有径途矣。盖经脉部位。与夫形层表里浅深之事。固不可不讲。而究不可过执也。着力乃在气化上推求。不得专在部位上拘泥。此书在唐以前。已非一本。其章节离合。本无深意。论中叙证。有极简者。有极繁者。有方证不合者。有上下文义不贯者。经设身处境。实在难以遵行。安知非错简说简耶。读者只应各就本文思量。不必牵扯上下文。积久自能融会贯通。此真善读伤寒论之活法也。

  前清《俞根初》先生。在干嘉之间。盛行四五十年。着《通俗伤寒论》十二卷。第一编第一章、勘伤寒要诀。第二章、六经方药。第二编病理诊断。第三章、表里寒热。第四章、气血虚实。第五章、伤寒诊法。第六章、伤寒脉舌。第三编证治各论。第七章、伤寒本症。第八章、伤寒兼证。第九章、伤寒夹证。第十章、伤寒坏症。第十一章、伤寒复证。第四编调理诸法。第十二章、瘥后调理法。其辨析诸症。颇为明晰。其条列治法。温寒互用。补泻兼施。亦无偏主一格之弊。方方切用。法法通灵。其定方宗旨。谓古方不能尽中后人之病。后人不得尽泥古人之法。全在一片灵机。对症发药。庶病伤寒者真有豸乎。善夫俞惺齐先生有言曰。读书与治病。时合时离。古法与今方。有因有革。善读书斯善治病。非读死书之谓也。用古法须用今方。非执板方之谓也。专读仲景书。不读后贤书。譬之井田对建。周礼周官。不可以治汉唐之天下也。仅读后贤书。不读仲景书。譬之五言七律。 体宫词。不可以代三百之雅颂也。俞氏此着。劝求古训。博采众法。加以临证多年。经验丰富。故能别开生面。独树一帜。多发前人所未发。一洗阴阳五行之繁文。真苦海之慈航。昏衢之巨烛也。学人诚能从此书切实研求。广为探索。则历代伤寒名家。皆堪尚友矣。兼臣研究之余。略附臆说于后。阅者谅之。

  公元一九一六年丙辰四月望

  何廉臣印岩识于绍城卧龙山麓之宣化坊

  前序

  吾绍伤寒有专科。名曰绍派。先任 波而负盛名者。曰俞根初。行三。凡男妇老少就诊者。统称俞三先生。日诊百数十人。一时大名鼎鼎。妇孺咸知。其学识折衷仲景。参用朱氏南阳方氏中行陶氏节 吴氏又可张氏景岳。其立方。不出辛散、透发、和解、凉泻、温补等五法。其断病。若者七日愈。若者十四日愈。若者二十一日愈。

  十有九验。就诊者奉之如神明。内子胡患伤寒。延聘者三。次诊病即有转机。三诊热退神清。能饮稀粥。自用调养法而痊。从此成为知己。赴安镇诊病毕。即来晤谈。对余曰。勘伤寒证。全凭胆识。望形察色。辨舌诊脉。在乎识。选药制方。定量减味。在乎胆。必先有定识于平时。乃能有定见于俄顷。然临证断病。必须眼到手到心到。三者俱到。

  活泼泼地。而治病始能无误。熟能生巧。非笨伯所能模仿也。余啧啧赞叹之不已。一日。出《通俗伤寒论》视余。

  一一浏览。其学术手法。皆从病患实地练习熟验而得。不拘拘于方书也。一在于其经验耳。其著作体裁。一曰勘伤寒要诀。二曰伤寒本证。三曰伤寒兼证。四曰伤寒夹证。五曰伤寒坏证。六曰伤寒复证。七曰瘥后调理法。直捷了当。简明朴实。

  余遂珍藏箧中矣。嗣晤任君 波询及俞君方法。据云。有根初之胆识则可。无根初之胆识。则动辄得咎矣。有根初之盛名则可。无根初之盛名。则所如辄阻矣。旨哉言乎。虽然。俞氏经验多。阅历深。确有见地。岂容藐视。爰为之随选随录。随录随按。务使俞氏一生辨证用药之卓识雄心。昭昭若发蒙。而余心始慊。若听其尘封蠹蚀。湮没不传。他年旧雨重逢。能毋诮让我乎。余之私意。盖欲以良朋实验之专书。为吾绍留一传派。亦医林之风土记也。夫岂好博一表彰同道之虚名哉。毋亦以经验学派。有不可尽废者欤。是为序。

  乾隆四十一年乙未三月望 何秀山识于安昌镇之碧山书屋

  第一章·伤寒要义

  伤寒。外感百病之总名也。有小证。有大证。有新感证。有伏气证。有兼证。有夹证。有坏证。有复证。

  传变不测。死生反掌。非杂病比。奈扁鹊难经但言伤寒有五。一曰中风。二曰伤寒。三曰湿温。四曰热病。

  五曰温病。仅载脉候之异同。并无证治之陈列。语焉不详。后学何所根据。惟中风自是中风。伤寒自是伤寒。

  湿温自是湿温。温热自是温热。已可概见。然皆列入伤寒门中者。因后汉张仲景。着《伤寒杂病论》。当时不传于世。

  至晋王叔和。以断简残编。补方造论。混名曰《伤寒论》。而不名曰四时感证论。从此一切感证。通称伤寒。从古亦从俗也。予亦从俗。名曰《通俗伤寒论》。

  人皆谓百病莫难于伤寒。予谓治伤寒何难。治伤寒兼证稍难。治伤寒夹证较难。治伤寒复证更难。治伤寒坏证最难。盖其间寒热杂感。湿燥互见。虚实混淆。阴阳疑似。非富于经验。而手敏心灵。随机应变者。决不足当此重任。日与伤寒证战。谚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非谓临证多者不必读书也。亦谓临证多者乃为读书耳。国初喻嘉言尝云、读书无眼。病患无命。旨哉言乎。予业伤寒专科。四十余年矣。姑以心得者。历言其要。

  第一章·伤寒要义

  第一节·六经形层

  太阳经主皮毛。阳明经主肌肉。少阳经主腠理。太阴经主肢末。少阴经主血脉。厥阴经主筋膜。

  【荣斋按】“六经形层”这个名词,是根据周学海“与友条论读伤寒论法”第五、九、十一条而产生的。

  “六经”在伤寒论学说上,是一个根深蒂固的道统术语。本节把六经假定作机体方面的六个层次,虽然说不出充分理由,但在病理上的某一分野里用它暂作“代号”,是应该的。恽铁樵先生曾这样说:“六经者,就人体所着之病状为之界说者也。”日人鹤冲元逸在“医断”里也说:“伤寒六经,非谓病在六经也,假以为纪也已;及其施治也,皆从证而不拘焉。”藤本廉更明确地说:“三阴三阳之目,何为而设焉?凡病有六等之差,而地位脉证不同也,概述诸说,皆以六经为病位之假称,而不取于经络之义。”总的来说,伤寒六经,不过就病变上分作六个阶段;但人体机能之亢盛衰减,中间的动态尚多,不是这样可以肯定划分的。第三节六经病证中,所以详列了错综复杂的证候群。

  太阳内部主胸中。少阳内部主膈中。阳明内部主脘中。太阴内部主大腹。少阴内部主小腹。厥阴内部主少腹。

  【秀按】此即六经分主三焦之部分也。《内经》云。上焦心肺主之。中焦脾胃主之。下焦肝肾主之。乃略言三焦五内之部分。合而观之。六经为感证传变之路径。三焦为感证传变之归宿也。尝读张仲景《伤寒论》。一则曰胸中。再则曰心中。又次曰心下。曰胸胁下。曰胃中。曰腹中。曰少腹。虽未明言三焦。较讲三焦者尤为详明。

  【廉勘】张长沙治伤寒法。虽分六经。亦不外三焦。言六经者。明邪所从入之门。经行之径。病之所由起所由传也。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饮瘀血渣滓。为邪所搏结。病之所由成所由变也。窃谓病在躯壳。当分六经形层。病入五内。当辨三焦部分。详审其所夹何邪。分际清析。庶免颟顸之弊。其分析法。首辨三焦部分。

  膈膜以上。清气主之。肺与心也。膈膜以下。浊气主之。脾胃二肠内肾膀胱也。界乎清浊之间者为膈膜。乃肝胆部分也。从膈下而上。上至胸。旁至胁。皆清气与津液往来之所。其病不外痰涎水饮。为邪所击搏。与气互结。由胃中脘。及腹中。下抵少腹。乃有渣滓瘀浊之物。邪气得以根据附之而成下证。此上中下三焦之大要也。

  第一章·伤寒要义

  第二节·六经病理

  (添加)

  陈逊斋说。伤寒六经者。阴、阳、寒、热、虚、实、表、里之代名词也。太阳、阳明、少阳、皆为阳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阴病。太阳、阳明、少阳、皆为热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寒病。太阳、阳明、少阳、皆为实病。太阴、少阴、厥阴、皆为虚病。阴阳寒热虚实之中。又有在表在里。与在半表半里之不同。太阳为表。少阴亦为表。

  太阳之表为热为实。少阴之表为寒为虚。阳明为里。太阴亦为里。阳明之里。为热为实。太阴之里。为寒为虚。

  少阳为半表半里。厥阴亦为半表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为热为实。厥阴之半表半里。为寒为虚。

  太阳少阴。皆为表。太阳之表。为发热恶寒。少阴之表。为无热恶寒。阳明太阴皆为里。阳明之里为胃实。太阴之里为自利。少阳厥阴皆为半表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为寒热往来。厥阴之半表半里。为厥热进退。太阳少阴皆为表。太阳之表可汗。少阴之表不可汗。阳明太阴皆为里。阳明之里可下。太阴之里不可下。少阳厥阴皆为半表半里。少阳之半表半里可清解。厥阴之半表半里。不可清解。

  得病之初。身体之正气。起而反抗。发热恶寒。即正邪交争之表示也。头痛、项强、体痛。即正邪交争时所发生之充血作用也。此时因皮肤开合。汗腺通塞之故。又发生有汗为中风。无汗为伤寒之两大症候。伤寒为散温机能衰弱。故以麻黄汤发其表。中风为散温机能亢进。故以桂枝汤解其肌。凡此伤寒中风。可由发汗解肌而愈者。皆称为表病。又称为太阳病。

  正气抵抗邪气。在太阳病期内。无法战胜。因而妨碍三焦水道之流行。由此而引起寒热往来、胸胁满呕、口苦咽干各症。概称为少阳病。《内经》谓三焦为决渎之官。生理学则不称三焦。而称淋巴。其理由相同。三焦在脏腑之外。

  皮肤之内。故谓之半表半里。小柴胡一方。为本病之主剂。

  正邪交争愈久。水分愈加蒸散。内部粘膜。愈加干燥。及在太阳少阳期内。发汗利尿过多。则肠胃间之水津。乃愈涸竭。由是发生烦渴谵语。不大便。但恶热不恶寒之阳明里实症。轻则用白虎汤。重则用承气汤。

  若肠胃之抵抗力不足。失去消化水谷之能力。则为太阴病。水谷不化。则水分过剩。因而上吐下利。此与阳明病正成反比。阳明热而太阴寒。阳明实而太阴虚也。理中汤温中去湿。故为太阴病之专剂。

  若造温机能衰减。体温为之降低者。则为少阴病。中医谓为阳虚。因心脏衰弱。故少阴病之脉必微细也。因神经不振。故少阴病之症但欲寐也。因体温不能分布。故少阴病之四肢必厥逆也。此与太阳病正成反比。太阳必发热而恶寒。少阴必恶寒而不发热。四逆汤强心生温。实为少阴病之主剂。

  若夫厥阴病者。实抵抗力消长进退之重要关头也。其病状为厥热互为来复。热多于厥。则抵抗力有恢复之希望。故主病退。厥多于热。则抵抗力愈趋愈下。故主病进。若但厥无热。则抵抗力完全失败。病主不治。

  此与少阳病正成反比。少阳之寒热往来。不过三焦不和。血管伸缩之作用。可以和解了事。厥阴之厥热来复。

  则出生入死。关系重大。厥阴之主剂。亦不离四逆辈。盖非生温无以退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