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遵生八笺
遵生八笺
制七魄法
其日夕卧,向上伸足,两手掌掩两耳, 【当使指端接交颈中。】 瞑目,闭气七过,叩齿七通。 【上下叩数遍为一通。】 存鼻中,端有白气如小豆,须臾渐大,冠身九重,忽又各变成天兽。 【两青龙在两目中,两白虎在两鼻孔中,头皆向外。朱雀在心上,向人口。苍龟在左足下,灵蛇在右足下,头亦向上。玉女着玄锦衣,两手各把火光当耳门。】 如此良久,咽液七遍,叩齿七通。呼尸狗、伏矢、雀阴、吞贼、非毒、除秽、臭肺。又微祝曰: 【尸狗以下七神名也。】 “素气九回,制魄却奸。天兽守门,娇女执关。炼魄和柔,与我相安,不得妄动,看察形源。若汝饥渴,听饮月黄日丹。”
斋见不祥之物
凡进斋入室见不祥之物者,常念北帝咒,南向叩齿三下。咒曰:“二象回倾,玄一之精,七灵护命,上诣三清。双皇驱除,赫奕罗兵,三十万人,侍卫神营,巨兽百万,威摄千精,挥剑逐邪,馘落魔灵。神伯所咒,千妖灭形。”毕,又叩齿三十六通。
治急病法
凡受三五法,在存识三天贞名、三司贞名,有急灾困病,大唤三天名,密呼三师名,即灾病皆消。
上清微天贞名 【防中】
中禹余天贞名 【元】
下大赤天贞名 【德丘】
(上三天贞名也。)
左天上贞名 【■([天天天]。这是三个天字的组合,如“品”字结构,这不是一个字,应作一个表意符号处理。),即天字也。】
右玄老贞名 【众(“众”字,不能当繁写作“众”。文中的意义也说得很清楚,它是一个表意符,不是“众”字的简体写法,古字还没有“众”这个字,即使有也,也不可能是今天的简体众音义。),即人字也。】
中央太上贞名 【■([地地地],结构同上。),即地字也。】
(上三师名。)
反舌塞喉法
凡守一者,身神常安。若体中不宁,当反舌塞喉,漱汩醴泉满口,咽之,讫。又如前咽液无数,觉宁乃止。止而未宁,重复为之。须臾之间,不宁之痾,即应廓散,自然除也。当时有效。
制三尸日
凡甲寅、庚申之日,是三尸鬼竞精神之日也,不可与夫妻同室寝食,可慎之。甲寅日可割指甲,甲午日可割脚甲,此是三尸游处,故以割除,以制尸魄也。
寝室卧时祝法
凡人卧,床常令高,则地气不及,鬼吹不干。鬼气侵人,常因地气而逆上耳。人卧室宇,当令洁盛,盛则受灵气,不洁则受故气。故气之乱人室宇者,所为不成,所依不立。一身亦尔,当数沐浴洁凈。
《黄素四十四方经》云:“夜寝欲合眼时,以手抚心三过,闭目微咒曰:‘太灵九宫,太乙守房,百神参位,魂魄和同,长生不死,塞灭邪凶。’咒毕而寝。此名九宫隐祝寝魂之法。常能行之,使人魂魄安宁,永获贞吉。”
耳鸣咒
耳神娇女云耳鸣,外使入也,如钟声以闻九宫。鸣者常掩耳而咒曰:“赤子在宫,九真在房,清听神命,亦察不祥。太乙流火,以灭万凶。”
合气治病真符诀法
斗印:喔吸吽。斗讳:魑(鬼旨)(鬼火)(鬼尊)(鬼胜)。吸南方气入笔,病在外,自中出;病在内,自外入。吸病人气搁笔放吹去。
(见图)
身中三宝精气神,子能炼之可长生。九窍固兮神归腹,元神一举升昆仑。要识归根复合处,下手之初须定意。以我之气合彼气,我病去兮彼病去。
服日月光芒法
凡存心中有日象,大如钱,在心中,赤色有光芒,从心中上出喉,至齿间即不出,却回还胃中。如此良久,临目存见心中胃中分明,乃吐气,讫,咽液三十九过,止。一日三为之,日出时,食时,日中时行之。一年除疾,五年身有光彩,十八年得道,日中行无影,辟百邪千灾之气。常存日在心,月在泥丸中,昼服日,夜服月。
服月法:存月光芒白色,从脑中下入喉,芒亦至齿而咽入胃。一云,常存月,一日至十五日以前服,十五日以后不服。月减光芒,损天气,故即止也。
恶梦吉梦祝
太素真人教始学者辟恶梦法,若数遇恶梦者,一曰魄妖,二曰心试,三曰尸贼,此乃厌消之方也。若梦觉以左手捻人中二七过,叩齿二七通,微祝曰:“大洞真玄,长炼三魂,第一魂速守七魄,第二魂速守泥丸,第三魂受心节度,速启太素三元君。向遇不祥之梦,是七魄游尸来协邪源。急召桃康护命,上告帝君,五老九真各守体门黄阙,神师紫户将军把钺握铃,消灭恶精。返凶成吉,生死无缘。”毕,若又卧,必获吉应,而造为恶梦之气,则受闭于三关之下也。
明耳目诀
《真诰》曰:“求道要先令目明耳聪,为事主也。且耳目是寻真之梯级,综灵之门户,得失系之,而立存亡之辨也。”今抄经相示,可施运用之道。日常以手按两眉后小穴中三九过,又以手心及指摩两目颧上,以手旋耳,行三十过,唯令数无时节也。毕,辄以手逆乘额三九过,从眉中始,以入发际中,仍须咽液,多少无数。如此常行,耳目清明,二年可夜书。眉后小穴为上元六合之腑,化生眼晖,和莹精光,长映彻瞳,保炼目神,是真人坐起之上道也。
存日月诀
青牛道士口诀:“暮卧存日在额上,月在脐下,上辟千鬼万邪,致玉童玉女来降,万祸伏走。”甚秘验也。
服食灵药忌
女仙程伟妻曰:“服食灵药,勿食血物,使三尸不得去。干肉可耳。”《凤纲诀》曰:“道士有疾内视心,使生火烧身及疾处,存之要精如彷佛,疾即愈。凡痛处加其火,必验也。” 【以意火攻之。】
思三台厌恶法
上台 【虚精】 中台 【六淳。又作六停】 下台 【曲生】
上三台内讳,知者众恶悉除,诸善备至。
凡于静房端坐,思三台覆头,次思两肾气从胸中出与三台相连。久久思毕,二七叩齿,二鼻微微内气,闭口,满便咽之。咽毕乃咒曰:“节荣节荣,愿乞长生,太玄三台,常覆我形。出入行来,万神携营,步之五年,仙骨自成;步之七年,令药皆精;步之十年,上升天庭。”
步台日
正月三日 二月二日 五月五日 九月九日 十月二十六日
厌恶梦咒
若人梦寤不真,魄协百气以校其心,欲伺我神之间伏也。每遇梦恶,但北向启太上大道君,具言其状,不过四五则自消绝也。
《青童君口诀》曰:“夜遇恶梦非好,觉当即返枕而咒曰:‘太灵玉女,侍真卫魂,六宫金童,来守玉门。化恶返善,上书三元,使我长生,乘景驾云。’毕,咽液七过,叩齿七通而更卧。如此四五,亦自都绝也。”此咒亦返恶梦而更吉祥也。
行路畏恐法
凡行来畏恐,常鸣天钟于左齿三十六通,先闭气左嘘之,叱叱五通。常行之,辟精邪恶物不祥之气。常夜寝临欲眠时,以手抚心,叩齿三通,闭目微咒曰:“太灵九宫,太一守房,百神参位,魂魄和同。长生不死,塞灭邪凶。”咒毕而寝。此名为九宫隐咒寝魂之法,常能行之,使人魂魄安宁,常保吉祥。
守庚申捷法
存头中有太上老君泥丸真人,着远游冠子,服玄袍,坐于冥光帐中,下视口目耳鼻,清涤气,渭之上一,拘上部之魂。心中有太上帝绛宫真人,着九阳冠,服丹南逸景之袍,坐于朱陵帐中,下视四体情状,肝脾胆肾皆令清洁如五色玉,谓之中一,拘四肢之邪精。存脐内有太黄老君黄真人,二人戴十灵之冠,服黄罗之袍,坐于黄绵帐中,下视脾肠之孔窍,皆令分明如素,谓之下一,拘肠胃,制骸魄。于是三尸无从得动也。
太上真人除三尸七魄要诀
以春乙卯日,夏丙午日,秋庚申日,冬壬子日,冥目卧时,先捣朱砂、雄黄、雌黄三分等,细罗之,绵裹如枣大,以塞鼻中。此谓消三尸炼七魄之道,秘法勿令有知者。明日日中时,以东流水浴毕,更整饰床席,三尸服新衣,洗除鼻中绵裹,及扫洒寝席床下,通令所止一室洁凈,便安枕卧,闭气握固良久,微咒曰:“天道有常,改故易新。上帝吉日,沐浴为真。三气消尸,朱黄合魂,宝炼七魄,元与我亲。”咒毕,此道是消炼尸秽之上法,改真新形之要诀,四时唯各取一日为吉。
赵先生曰:“欲除三尸九虫之法,常以月建之日夜半子时,密出庭中,正东向,平体正气,叩齿三十六通讫,举头小仰,即复下头小俯,因咽液二七过,又双前却两手二七遍,首后却,授手为之,窃咒曰:‘南昌君五人,官将百二十人,为某除三尸伏尸,将某周游天下,过度灾厄。’语讫,徐徐左回还卧。行之三尸消灭。若月中有重建者,为修之法,欲得斋戒独住,不欲人杂错,务令寂静,勿使人知之,及六畜鸟兽并无声为妙。此法易行,无恍惚之患。”
老君去尸虫方
贯众五分,杀伏虫 白雀庐十二分,杀蛔虫 蜀漆三分,杀白虫 芜荑五分,杀肉虫 雷丸五分,杀赤虫 僵蚕四分,杀鬲虫 厚朴五分,杀肺虫 狼牙子四分,杀胃虫 石蚕五分,杀蜣虫
上九件,炒微香为末,蜜丸桐子大。轻粉一分,调浆服五丸,日三服。已后,淡白汤加至十丸,三十日见效,百日病愈,众虫俱尽灭,须至诚服之,无不效也。甲子日为之。
左洞真经按摩导引诀
高子曰:人身流畅,皆一气之所周通。气流则形和,气塞则形病。故《元道经》曰:“元气难积而易散,关节易闭而难开。”人身欲得摇动,则谷气易消,血脉疏利。仙家按摩导引之术,所以行血气,利关节,辟邪外干,使恶气不得入吾身中耳。《传》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之形体,亦犹是也。故延年却病,以按摩导引为先。
夜半子候
少阳之气生于阴分,修生之士于子时修炼。古人一日行持始于子,一岁功用起于复。 【一阳之月是也,即今之十一月。】
转胁舒足
《混元经》曰:“戌亥子三时,阴气生而人寐,寐则气滞于百节。养生家睡不厌缩,觉不厌伸。故阳始生则舒伸转掣,务令荣卫周流也。”
导引按蹻
踊身令起,平身正坐,两手叉项后,仰视举首,左右招摇,使项与手争。次以手扳脚,稍闭气,取太冲之气。 【太冲穴在大指本节后二寸,骨罅间陷者。】 左挽如引弓状,右挽亦如之。令人精和血通,风气不入。久能行之,无病延年。
捏目四眦
《太上三关经》云:“常以手按目近鼻之两眦,闭气为之,气通即止。终而复始,常行之,眼能洞见。”又云:“导引毕,以手按目四眦三九遍,捏令见光明。”是检眼神之道。久为之,得见灵通也。
摩手熨目
捏目四眦毕,即用两手侧立,摩掌如火,开目熨睛数遍。
对修常居
《内景经》云:“常以两手按眉后小穴中二九,一年,可夜作细书。亦可于人中密行之,勿语其状。眉后小穴为上元六合之府,主化生眼晕,和莹精光,长珠彻瞳,保炼月精,是真人坐起之道。”紫微夫人曰:“仰和天真,俯按山源。天真是两眉之角,山源是鼻下人中也。两眉之角,是彻视之津梁;鼻下人中,是引灵之上房。”
俯按山源
紫微夫人云:“俯按山源,是鼻下人中之本侧,在鼻下小谷中也。”楚庄公时,市长宋来子洒扫一市,常歌曰:“手为天马,鼻为山源。”每经危险之路,庙貌之间,心中有疑忌之意者,乃先反舌内向,咽津一二遍毕,以左手第二第三指,捏两鼻孔下人中之本,鼻中隔孔之内际也。鼻中隔孔之际,一名山源,一名鬼井,一名神池,一名魂台。捏毕,因叩齿七遍,又以手掩鼻。手按山源,则鬼井闭门,手薄神池,则邪根分散,手临魂台,则玉真守关。鼻下山源,是一身之武津,真邪之通府。守真者,所以遏万邪,在我运摄云耳。
营治城郭
《消魂经》云:“耳欲得数按仰,左右令无数,使人听彻。所谓营治城郭,名书皇籍。”
击探天鼓
天鼓者,耳中声也。举两手心紧掩耳门,以指击其脑户,常欲其声壮盛,相续不散。一日三探,有益下丹田。或声散不续,无壮盛者,即元气不集也,宜整之。
拭摩神庭
《真诰》云:“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则面焦,脑灭则发素。”《太素丹经》云:“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使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匝,令人面色有光泽,皱斑不生。行之五年,色如少女。所谓山泽通气,勤而行之,手不离面,乃佳也。”《颍阳书》云:“发宜多栉,齿宜数叩,液宜常咽,气宜常炼,手宜在面。此五者,所谓子欲不死修昆仑也。”
上朝三元
《真诰》云:“顺手摩发,如理栉之状,使发不白。以手乘额上,谓之手朝三元,固脑坚发之道也。头四面以手乘顺就结,唯令多也。于是头血流散,风湿不凝。”
下摩生门
《黄庭经》云:“两部水王对生门。”生门者脐也。闭内气,鼓小腹令满,以手摩一周天三十六度。
栉发去风
《谷神诀》:“凡梳头勿向北,梳欲得多,多则去风。多过一千,少不下数百,仍令人数之。”《太极经》云:“理发欲向王地栉之,取多而不使痛,亦可令侍者栉也。于是血液不滞,发根常坚。”
运动水土
《真诰》云:“食勿过多,多则生病。饱慎便卧,卧则心荡。学道者当审之。”《登真秘诀》云:“食饱不可睡,睡则诸疾生。”但食毕须勉强行步,以手摩两胁上下良久,又转手摩肾堂令热,此养生家谓之运动水土。水土即脾肾也,自然饮食消化,百脉流通,五脏安和。《养生论》云:“已饥方食,才饱即止。申未之间,时饮酒一杯,止饥代食。酒能淘荡阴滓,得道之人,熟谷之液皆所不废。”酒能炼人真气,灵剑子《服气经》云:“酒后行气易通,然不可多及吐,反有所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