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八笺


  隐囊

  榻上置二墩,以布青白斗花为之,高一尺许,内以棉花装实,缝完,旁系二带以作提手。榻上睡起,以两肘倚墩小坐,似觉安逸,古之制也。

  靠背

  以杂木为框,中穿细藤如镜架然,高可二尺,阔一尺八寸,下作机局,以准高低。置之榻上,坐起靠背,偃仰适情,甚可人意。

  靠几

  以水磨为之,高六寸,长二尺,阔一尺有多。置之榻上,侧坐靠肘,或置熏炉、香盒、书卷,最便三物。吴中之式雅甚,又且适中。

  芦花被

  深秋采芦花装入布被中,以玉色或蓝花布为之。仍以蝴蝶画被覆盖,当与庄生同梦。且八九月初寒覆之,不甚伤暖。北方无用,不过取其轻耳。

  纸帐

  用藤皮茧纸缠于木上,以索缠紧,勒作皱纹,不用糊,以线折缝缝之。顶不用纸,以稀布为顶,取其透气。或画以梅花,或画以蝴蝶,自是分外清致。

  倚床

  高尺二寸,长六尺五寸,用藤竹编之,勿用板,轻则童子易抬。上置倚圈靠背如镜架,后有撑放活动,以适高低。如醉卧、偃仰观书并花下卧赏俱妙。

  短榻

  高九寸,方圆四尺六寸,三面靠背,后背少高。如傍置之佛堂、书斋闲处,可以坐禅习静,共僧道谈玄,甚便斜倚,又曰弥勒榻。

  藤墩

  蒲墩止宜于冬月,三时当置藤墩,如画上者,甚有雅趣。否则近日吴兴所制板面竹凳,坚实可坐。又如八角水磨小凳,三角凳,俱入清斋。吴中漆嵌花(虫甸)圆凳,当置之金屋,为阿娇持觞介主之用。

  书枕

  臞仙制,用纸三大卷,状如碗,品字相迭,束缚成枕,头枕上卷,每卷缀以朱签牙牌,下垂,一曰太清天箓,一曰南极寿书,一曰蓬莱仙籍。用以枕于书窗之下,便作一梦清雅。

  袖炉

  焚香携炉,当制有盖透香,如倭人所制漏空罩盖漆鼓熏炉,似便清斋焚香,炙手熏衣,作烹茶对客常谈之具。今有新铸紫铜有罩盖方圆炉,式甚佳,以之为袖炉,雅称清赏。

  蒲石盆

  书斋蒲石之供,夜则可收灯烟,晓取垂露润眼,此为至清具也。须择美石上种蒲草,得有旧石,种蒲年远,青葱郁然者妙绝。盛以官哥均州定窑方圆盆中,养以河水。天落水时,令出见天日,夜受风露,则草石长青。若置之书斋,尘积蒲叶山石,则憔悴弊矣,须常念之。

  仙椅

  臞仙云:默坐凝神运用,须要坐椅宽舒,可以盘足后靠。椅制:后高扣坐身作荷叶状者为靠脑,前作伏手,上作托颏,亦状莲叶。坐久思倦,前向则以手伏伏手之上,颏托托颏之中,向后则以脑枕靠脑,使筋骨舒畅,血气流行。

  隐几

  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带之半者为之,有横生三丫作足为奇,否则装足作几,置之榻上,倚手顿颡可卧。《书》云“隐几而卧”者,此也。余见友人吴破瓢一几,树形皱皮,花细屈曲奇怪,三足天然,摩弄莹滑,宛若黄玉。此老携以遨游,珍惜若宝,此诚稀有物也。今以美木取曲为之,水摩光莹,亦可据隐。此式知者甚少,庙中三清圣像,环身有若围带,即此几也,似得古制。近日塑像,去其半矣。

  梅花纸帐

  即榻床外立四柱,各柱挂以铜瓶,插梅数枝。后设木板约二尺,自地及顶,欲靠以清坐。左右设横木,可以挂衣。角安斑竹书贮一,藏画三四,挂白尘拂尘一。上作一顶,用白楮作帐罩之,前安踏床,左设小香几,置香鼎燃紫藤香。榻用布衾,菊枕,蒲褥,乃相称“道人还了鸳鸯债,纸帐梅花醉梦间”之意。古云:“千朝服药,不如一夜独宿。”倘未能了雨云业,能不愧此铁石心。当亟移去寒枝,毋令冷眼偷笑。

  滚凳

  涌泉二穴,人之精气所生之地,养生家时常欲令人摩擦。今置木凳,长二尺,阔六寸,高如常,四桯镶成。中分一档,内二空,中车圆木二根,两头留轴转动,凳中凿窍活装。以脚踹轴滚动,往来脚底,令涌泉穴受擦,无烦童子,终日为之便甚。

  蒲墩

  以蒲草为之,高一尺二寸,四面编束细密,且甚坚实。内用木车坐板,以柱托顶,久坐不坏。蒲团大经三尺者,席地快甚。吴中置者,精妙可用。

  如意

  古人以铁为之,防不测也,时或用以指画向往,后有雕竹为之。近得天生树枝,摩作如意,精巧入神。复得竹鞭树枝,屈结如意,肖生而柄亦天成,不事琢磨,无一毫斧凿痕,执之光莹如玉,其坚比铁,惜不多得。

  竹钵

  钵盂持以饮食,道家方物。旧有瘿木为瓢,内则灰漆。近制取深山巨竹,车旋为钵,光洁照人。上刻铭字,填以大青,真物外高品。

  禅椅

  禅椅较之长椅,高大过半,惟水摩者为佳。斑竹亦可。其制惟背上枕首横木阔厚,始有受用。

  禅衣

  琐哈喇绒为之,外红里黄,其形似胡羊毛片,缕缕下垂,用布织为体。其用耐久,来自西域,价亦甚高,惟都中有之,似不易得。今以红褐为外,黄紬为里,中絮茧绵,坐以围身,亦甚温暖不俗。

  佛堂

  内供释伽三身,或一佛二菩萨像,或供观音乌思藏鏒金之佛。价虽高大,其金鏒甚厚,且慈容端整,结束得真,印结趺跏,妙相具足,宛如现身。人能供理,亦增善念。案头以旧磁凈瓶献花,凈碗酌水,列此清供。昼爇印香,夜燃石灯,稽首焚修,当得无量庄严功德。

  禅灯

  高丽石者为佳,角者绝不可用。有日月二石,惟月灯在在有之,日灯百无一二。月灯灼以油火,其光白莹,真如初月出海。其日灯得火内照,一室皆红,晓日东升,不是过也。有小者尤更可爱,价亦倍高。

  钟磬

  得古铜汉钟,声清韵远,旧灵壁石磬,色黑性坚者各一,悬之佛堂,焚香敲击,以清俗耳。故诗有云:“数声钟磬是非外,一个闲人天地间。”是真有得于闲者,老人身闲,当以此声为快心悦耳。

  念珠

  以菩提子为上。近有检匀细子,琢磨如玉,持念轻便,甚可人意。有玉制者,有龙充造者,云是龙鼻骨磨成,色黑,嗅之微有腥香。有以檀香车入菩提子中孔,着眼引绳,谓之灌香子。世庙初,惟京师一人能之,价定一分一子为格,余曾得之,果绝技也。又见宋人以玉碾骷髅,钻通六窍,贯线作记。有红色玛瑙者,亦如此制。又见西方细腻红者,内作铜管,外作佛字,管外用朱砂调塑为珠,绳引铜心,往来若珊瑚然。又西番硝子烧珠,质青,每粒四面白菊黄心花朵,其精巧独擅。取天然者,有大金刚子,小金刚子,小者贵甚。草子用久如漆,玛瑙、琥珀、金珀、水晶、人顶骨,以傍宗眼血实色红者为佳,枯黑为下,珊瑚恶甚。车琚椰子珠,作扁样,紫檀乌木棕竹车者,亦雅。珠上记念,有宋做玉降魔杵五供养,天生小葫芦一寸长者为奇。鹅眼钱,海巴五台灵光石,白定窑烧豆大葫芦,玉制界刀斧子,鳌鱼转轮子,皆挂吊珠上,作记念千万数也。宣德成化时,有番僧入贡,进献小轮子如榧状,外塑花巧,色具红黄,中藏小经一卷制成,用作念珠记总,此最相宜。先年极多,今不可得矣。又见番僧携至佩经,或皮袋、或漆匣上,有番篆花样文字,四方三寸,厚寸许,匣外两旁为耳,系绳佩服。余曾开匣视之,经文朱书,其细密精巧,中华不及。此真梵王物也,当佩服持珠,作人间有发僧,坐卧西风黄叶中,捧念西方大圣,较之奔逐利名,哀哀寒暑者,自觉我辈闲静。

  圣腊烛方

  槐角子二斤,八月收 白胶香一斤 硫黄四两 先将角子捣烂,将胶香化开,入角子一同熬烂。次下硫黄,用槐条搅,用小指大竹筒,长七八寸,将三物灌入,阴干,去其竹筒,每条可点一二十日。

  圣灯方

  浮萍六月收 瓦松六月收 远志 黄丹 蛤粉各一两 为细末,每油一两,入药一钱,点灯可照一月。

  印香供佛方〔并图〕

  斋室中烧香,不可一日无者。其法另具。若印香供佛,其为印模,有焚一日者,有焚六时者,其香料随造,但料重则香。余所制方如左,亦内府旧方,少损益耳。

  梦觉庵妙高香方 【共二十四味,按二十四气,用以供佛。】

  沉速四两 黄檀四两 降香四两 木香四两 丁香六两 乳香四两 检芸香六两 官桂八两 甘松八两 三奈八两 姜黄六两 玄参六两 丹皮六两 丁皮六两 辛夷花六两 大黄八两 槁本八两 独活八两 藿香八两 茅香八两 白芷六两 荔枝壳八两 马蹄香八两 铁面马牙香一斤 淮产末香一斤 入炒硝一钱 有此二物引火,且焚无断灭之患。大小香印四具,图附如后。

  (见图)

  四印如式,印旁铸有边阑提耳,随炉大小取用。先将炉灰筑实,平正光整,将印置于灰上,以香末锹入印面,随以香锹筑实空处。多余香末细细锹起,无少零落。用手提起香印,香字以落炉中,若稍欠缺,以香末补之。焚烧可以永日,小者亦一二时方灭。伴经史,供佛坐,不可少也。

  焚供天地三神香方

  昔有真人燕济,居三公山石窑中,苦毒蛇猛兽邪魔干犯,遂下山改居华阴县庵栖息。三年,忽有三道者投庵借宿,至夜,谈三公山石窑之胜。内一人云:“吾有奇香,能救世人苦难,焚之道得自然玄妙,可升天界。”真人得香,复入山中,坐烧此香,毒蛇猛兽悉皆遁默。忽一日,道者散发背琴,虚空而来,将此香方凿于石壁,乘风而去。题名三神香,能开天门地户,通灵达圣,入山可驱猛兽,可免刀兵,可免瘟疫,久旱可降甘雨,渡江可免风波。有火,焚烧;无火,口嚼从空喷于起处,龙神护助。静心修合,无不灵验。

  沉香 乳香 丁香 白檀 香附 藿香各二钱 甘松二钱 远志一钱 槁本三钱 白芷三钱 玄参二钱 零陵香 大黄 降真 木香 茅香 白芨 柏香 川芎 三奈各二钱五分

  用甲子日攒和,丙子捣末,戊子和合,庚子印饼,壬子入合收起,炼蜜为丸,或刻印作饼,寒水石为衣。出入带入葫芦为妙。

  臞仙异香方

  沉香 檀香各一两 冰片 麝香各一钱 棋楠香 罗合 榄子 滴乳香各五钱

  难消炭

  灶中烧柴,下火取出,坛闭成炭,不拘多少,捣为末。用块子石灰化开,取浓灰和炭末加水调成。以猫竹一筒,劈作两半,合脱成(金行),晒干,烧用终日不消。

  兽炭

  细骨炭十斤,铁屎块十斤,用生芙蓉叶三斤,合捣为末。糯米粥和成剂,塑作麒麟狮子之形,晒干,每燃一枚,三日不灭。如不用以灰掩之。

  留宿火法

  好胡桃一枚,烧半红埋热灰中,三五日不灭。

  香橼盘橐

  香橼出时,山斋最要一事。得官哥二窑大盘,或青东磁龙泉盘,古铜青绿旧盘,宣德暗花白盘,苏麻尼青盘,朱砂红盘,青花盘,白盘,数种以大为妙,每盘置橼廿四头,或十二三者,方足香味,满室清芳。其佛前小几上,置香橼一头之橐,旧有青东磁架,龙泉磁架最多,以之架玩,可堪清供。否则以旧人珠雕茶橐亦可,惟小样者为佳。

  插瓶花法

  插梅瓶中,置硫一钱,以热汤插之。芙蓉、牡丹、芍药、蜀葵、萱草,俱用大滚汤插之,紧塞瓶口,则不焦能开。插莲以泥塞摘断孔内,先入瓶底,后方加水养之。插栀子将剪断处敲碎,加盐些少于瓶,加水养之则开。兹录草草,后有备细条目。

  溪山逸游条

  序古名论

  陶弘景曰:“山川之美,自古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备美。晓雾将歇,猿鸟乱呜,夕日欲颓,沉鲤竞跃。实为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有语其奇者。”

  羊祜乐山水,每风景佳日,必登岘山,言咏终日。常语从事曰:“自有宇宙,便有此山,由来贤达胜士,登此远望,如我与卿者多矣,皆湮没无闻,使人悲伤。如百岁后有知,魂魄犹应登此。”

  刘歊隐居求志,尤爱山水,登危履险,必尽幽遐,人莫能及。人皆叹其有济胜之具。

  李白登华山落雁峰,曰:“此山最高,呼吸之气,想通帝座,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

  象耳山有李白留题,曰:“夜来月下卧醒,花影零乱,满人襟袖,疑如濯魄于冰壶中也。”

  柳子厚曰:“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张衡赋曰:“仲春令月,时和气清,原隰郁茂,百草滋荣。王睢鼓翼,仓庚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于焉逍遥,聊以娱情。于时曜灵俄景,继以望舒,极盘游之至乐,虽日夕以亡劬。”

  简文入华林园曰:“会心处不必在远,翳然林泉,便自有濠濮间想也。不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东坡曰:“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王摩诘夜登华子冈,辋水涟漪,与月上下,他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啸。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童仆静默。每思曩昔,携手赋诗,当待春仲,卉木蔓发,轻鯈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雉朝雊,倘能从我游乎?

  韩持国为守,每春到,常日设十客之具于西湖,事委僚吏,即造湖上,有士大夫过即邀之,坐满九客而止,即与乐饮终日。曾存之问曰:“无乃有不得已者乎?”公曰:“汝少年安知,吾老矣,未知复有几春?若待可与饮者而后从之,吾之为乐无几,而春亦不吾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