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遵生八笺
遵生八笺
唐宫中花开时,以重顶帐蒙蔽栏槛上,以闭其香,谓之括香。
吞花卧酒
《春录》曰:“握月担风,且留后日;吞花卧酒,不可过时。”
红餤双
春游之家,以油脂米粉作红餤,竿上成双挂挑,杂于马前。
酿梨花
杭州俗,酿趁梨花时熟,号曰梨花春。
锦带羹
花有锦带名者,初生,叶柔脆可食,采以作羹,杜诗云:“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怜草色望杏花
《长庆集》云:“谁开湖寺西南路,草绿裙腰一带斜。”《劝农诏》曰:“望杏敦耕,瞻蒲劝穑。”
占草验岁
师旷曰:“荠先生,岁甘;葶苈先生,岁苦;藕先生,岁雨;蒺藜先生,岁旱;蓬草先生,岁欲流;水藻先生,岁欲恶;艾叶先生,岁欲病。”皆以正月占之。
占雨雾
正月朔雨,春旱,人食一升,二日雨,人食二升,以渐而升。五日雨,大熟;五日有雾,伤谷伤民;元日雾,岁必饥。
折松索苇
岁首祝椒酒而饮之,又折松枝,男七女二,亦同此义。悬苇索于户上,插符其旁,百鬼畏之。
登山眺远
正月人日,当登山眺远,李充诗曰:“命驾升西山,寓目眺原畴。”
泛粥祠膏
张成见一妇人立宅东南,谓成曰:“正月十五,君宜作白粥,泛膏干上以祀我,当令君蚕宜百倍。”后果然。
花盖叶幄
夏侯湛曰:“春可乐兮,缀杂花以为盖。”谢万赋云:“幂丰叶而为幄。”
花褥草裀
花落为褥,翠草成裀,醉眠春日,其乐不浅。
浴沂褉洛
春服既成,童子冠者,浴乎沂,风乎舞雩。蔡伯喈禊文:“洋洋暮春,厥月除已。尊卑烟鹜,惟女与士。自求百福,在洛之涘。”
三月社会
《武林旧事》:“三月三日,佑圣观;三月二十八日,东岳行宫,二圣生辰,都人游冶之盛,百戏竞集,士女骈阗,观者如堵。其社会名色,如
绯绿社 【杂剧】 齐云社 【蹴球】 遏云社 【唱赚】
同文社 【耍词】 角抵社 【相扑】 清音社 【清乐】
锦标社 【射弩】 锦体社 【花绣】 英略社 【拳棒】
雄辩社 【小说】 翠锦社 【行院】 绘革社 【影戏】
凈发社 【剃梳】 律华社 【吟叫】 云机社 【撮弄】
所陈金玉、珍宝、珠翠,璀璨夺目,天骥龙媒,绒鞯宝辔。行厨果局,穷极肴核之珍。一盘珠翠花朵之饰,至值数万。珍禽如红鹦、白雀,水族则玉蟹、金龟,高丽华山之奇松,交广海峤之异卉,不可缕记,无非动心骇目之观。二会皆然。”
临水观鱼
古吴茂苑,孔里园中,有世居隐士,号曰潇洒张郎。其园中有竹万竿,乔木盖屋,西有绕翠堂,东有芦轩。轩前有一大池,绿杨垂压,桃李间枝,池内有朱鱼数万,名为锦鳞池。至春日晴明,鱼游戏水,五色斑烂,名鱼万状。潇洒张郎题之曰:“锦鳞伴碧草,水面做文章。”(此条据弦雪居本补入。)
高子春时幽赏〔十二条〕
高子曰:山人癖好四时幽赏,境趣颇真。即在武林,可举数事,录与同调共之。但幽赏真境,遍寰宇间不可穷尽,奈好之者不真,故每人负幽赏,非真境负人。我辈能以高朗襟期,旷达意兴,超尘脱俗,迥具天眼,揽景会心,便得妙观真趣。况幽赏事事,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举足可得,终日可观,梦想神游,吾将永矢勿谖矣。果何乐可能胜哉?未尽种种,当以类见。
孤山月下看梅花
孤山旧址,逋老种梅三百六十,已废;继种者,今又寥寥尽矣。孙中贵公补植原数,春初玉树参差,冰花错落,琼台倚望,恍坐玄圃罗浮。若非黄昏月下,携尊吟赏,则暗香浮动,疏影横斜之趣,何能真见实际!
八卦田看菜花
宋之籍田,以八卦爻画沟塍,圜布成象,迄今犹然。春时,菜花丛开,自天真高岭遥望,黄金作埒,碧玉为畴,江波摇动,恍自《河洛图》中,分布阴阳爻象。海天空阔,极目了然,更多象外意念。
虎跑泉试新茶
西湖之泉,以虎跑为最;两山之茶,以龙井为佳。谷雨前采茶旋焙,时激虎跑泉烹享,香清味冽,凉沁诗脾。每春当高卧山中,沉酣新茗一月。
保俶塔看晓山
山翠绕湖,容态百逞,独春朝最佳。或雾截山腰,或霞横树梢,或淡烟隐隐,摇荡晴晖;或峦气浮浮,掩映曙色。峰含旭日,明媚高张;风散溪云,林皋爽朗。更见遥岑迥抹柔蓝,远岫忽生湿翠,变幻天呈,顷刻万状。奈此景时值酣梦,恐市门未易知也。
西溪楼啖煨笋
西溪竹林最多,笋产极盛。但笋味之美,少得其真。每于春中笋抽正肥,就彼竹下扫叶煨笋,至熟,刀截剥食,竹林清味,鲜美莫比。人世俗肠,岂容知此真味。
登东城望桑麦
桑麦之盛,惟东郊外最阔,田畴万顷,一望无际。春时,桑林麦陇,高下竞秀,风摇碧浪层层,雨过绿云绕绕。雉雊春阳,鸠呼朝雨。竹篱茅舍,间以红桃白李,燕紫莺黄,寓目色相,自多村家闲逸之想,令人便忘艳俗。
三塔基看春草
湖中三塔寺基,去湖面浅尺。春时草长平湖,茸茸翠色,浮动波心,浴鹭狎鸥,飞舞惟适。望中深惬素心,兀对更快青眼。因思古诗“草长平湖白鹭飞”之句,其幽赏自得不浅。
初阳台望春树
西湖三面绕山,东为城市,春来树色新丰,登台四眺,浅深青碧,色态间呈,高下参差,面面回出。或冉冉浮烟,或依依带雨,或丛簇山村,或掩映楼阁,或就日向荣,或临水漾碧。幽然会心,自多胸中生意;极目撩人,更驰江云春树之想。
山满楼观柳
苏堤跨虹桥下东数步,为余小筑数椽,当湖南面,颜曰“山满楼”。余每出游,巢居于上,倚栏玩堤,若与檐接。堤上柳色,自正月上旬,柔弄鹅黄,二月,娇拖鸭绿,依依一望,色最撩人,故诗有“忽见陌头杨柳”之想。又若截雾横烟,隐约万树;欹风障雨,潇洒长堤。爱其分绿影红,终为牵愁惹恨。风流意态,尽入楼中;春色萧骚,授我衣袂间矣。三眠舞足,雪滚花飞,上下随风,若絮浮万顷,缭绕歌楼,飘扑僧舍,点点共酒旆悠扬,阵阵追燕莺飞舞。沾泥逐水,岂特可入诗料,要知色身幻影,即是风里杨花。故余墅额题曰“浮生燕垒”。
苏堤看桃花
六桥桃花,人争艳赏,其幽趣数种,赏或未尽得也。若桃花妙观,其趣有六:其一,在晓烟初破,霞彩影红,微露轻匀,风姿潇洒,若美人初起,娇怯新妆。其二,明月浮花,影笼香雾,色态嫣然,夜容芳润,若美人步月,风致幽闲。其三,夕阳在山,红影花艳,酣春力倦,妩媚不胜,若美人微醉,风度羞涩。其四,细雨湿花,粉容红腻,鲜洁华滋,色更烟润,若美人浴罢,暖艳融酥。其五,高烧庭燎,把酒看花,瓣影红绡,争妍弄色,若美人晚妆,容冶波俏。其六,花事将阑,残红零落,辞条未脱,半落半留。兼之封家姨无情,高下陡作,使万点残红,纷纷飘泊,或扑面撩人,或浮樽沾席,意恍萧骚,若美人病怯,铅华销减。六者惟真赏者得之。又若芳草留春,翠裀堆锦,我当醉眠席地,放歌咏怀,使花片历乱满衣,残香隐隐扑鼻,梦与花神携手巫阳,思逐彩云飞动,幽欢流畅,此乐何极。
西泠桥玩落花
三月桃花,苏堤落瓣,因风荡漾,逐水周流,飘泊孤,多在西泠桥畔堆栈。粉销玉碎,香冷红残,片片似对骚人泣别,豪举离樽,当为高唱渭城朝雨。
天然阁上看雨
灵雨霏霏,乍起乍歇;山头烟合,忽掩青螺;树杪云蒸,顷迷翠黛,丝丝飞舞遥空,濯濯飘摇无际。少焉霞红照水,淡日西斜,峰峦吞吐断烟,林树零瀼宿雨。残云飞鸟,一望迷茫,水色山光,四照萧爽,长啸倚楼,腾歌浮白。信知变幻不常,阴晴难料,世态春雨,翻覆弄人哉!过眼尽是镜华,当着天眼看破。
四时调摄笺 夏卷
夏三月调摄总类
《礼记》曰:“南方曰夏,夏之为言假也,养之长之,假之仁也。”《太元经》曰:“夏者,物之修长也。”董仲舒曰:“阳长居大夏,以生育万物。”《淮南子》曰:“夏为衡,衡以平物,使之均也。”《汉律志》曰:“南者,任也,阳气于时任养万物,故君子当因时节宣调摄,以卫其生。”
立夏,火相;夏至,火旺;立秋,火休;秋分,火废;立冬,火囚;冬至,火死;立春,火殁;春分,火胎,言火孕于木之中矣。
臞仙月占主疾
四月立夏曰,忌北风,主疾。
五月夏至,忌东风,主病。行秋令,主多疫。
六月行秋令,主多女疾。
夏月气数主属图
(见图)
心神图
(见图)
心脏夏旺论
心属南方火,为赤帝神,形如朱雀,像如倒悬莲蕊。心者,纤也,所纳纤微,无不贯注,变水为血也。重十二两,居肺下肝上,对鸠尾下一寸。 【注曰:胸中心口掩下鸠尾也。】 色如缟映绛,中有七孔、三毛。上智之人,心孔通明;中智之人,五孔,心穴通气;下智无孔,气明不通,无智,狡诈。心为肝子,为脾母。舌为之宫阙,窍通耳。左耳为丙,右耳为丁。液为汗,肾邪入心则汗溢,其味苦。小肠为心之腑,与心合。《黄庭经》曰:“心部之宅莲含花,下有童子丹元家,主适寒热荣卫和,丹锦绯囊披玉罗。”其声征,其臭焦,故人有不畅事,心即焦躁。心气通则知五味,心病则舌焦卷而短,不知五味也。其性礼,其情乐。人年六十,心气衰弱,言多错忘。心脉出于中冲,生之本,神之处也,主明运用。心合于脉,其荣色也,血脉虚少,不能于脏腑者,心先死也。心合辰之己午,外应南岳,上通荧惑之精。故心风者,舌缩不能言也。血壅者,心惊也;舌无味者,心虚也;善忘者,心神离也;重语者,心乱也;多悲者,心伤也;好食苦者,心不足也;面青黑者,心气冷也;容色鲜好,红活有光,心无病也。肺邪入心则多言。心通微,心有疾,当用呵,呵者,出心之邪气也。故夏三月,欲安其神者,则含忠履孝,辅义安仁,定息火炽,澄和心神,外绝声色,内薄滋味,可以居高朗,远眺望,早卧早起,无厌于日,顺于正阳,以消暑气。逆之则肾心相争,水火相克,火病由此而作矣。
相心脏病法
心热者,色赤而脉溢,口中生疮,腐烂作臭,胸、膈肩、背、两胁、两臂皆痛。心虚则心腹相引而痛,或梦刀杖火焰、赤衣红色之物,炉冶之事,以恍怖人。心病欲濡,急食咸以濡之,用苦以补之,甘以泻之。禁湿衣热食,心恶热及水。心病,当脐上有动脉,按之牢若痛,更苦烦煎,手足心热,口干舌强,咽喉痛,咽不下,忘前失后,宜服五参丸。
秦艽七钱 人参七钱 丹参七钱 玄参一两 干姜三钱 沙参四钱 酸枣仁七钱
上为末,蜜丸,空心,人参汤服三四十丸,日再服。
修养心脏法
当以四月五月弦朔清旦,面南端坐,叩齿九通,漱玉泉三次,静思注想,吸离宫赤气入口,三吞之,闭气三十息,以补呵气之损。
六气治心法
治心脏用呵,以鼻渐长引气,以口呵之,皆调气如上,勿令自耳闻之。若心有病,大呵三遍。呵时,以手交叉,乘起顶上为之。去心家劳热,一切烦闷。疾愈即止,过度即损,亦须以呼字吸旺气以补之。
黄帝制夏季所服奇方
黄帝曰:“夏三月服何药?”歧伯曰:“以补肾茯苓丸,能治男子内虚,不能饮食,健忘,悲忧不乐,喜怒无常,四肢浮肿,小便赤黄,精浊淋漓,绞痛,膀胱冷痛,阴囊湿痒,口渴饮水腹胀,皆犯五劳七伤,宜服此方。”
茯苓五钱,食不消加一钱 杜仲五钱,腰痛加一钱 山茱萸四钱,湿痒加五分 附子二钱,有风加五分 牡丹皮四钱,腹中游风加一钱 泽泻三钱,水气加五分 桂三钱,颜色不荣加五分 山药五钱,头风加一钱 地黄四钱,秋冬加一钱 细辛二钱,目昏加一钱 石斛四钱,阴湿加一钱 苁蓉三钱,痿黄加五分 生姜二钱
上一十三味,共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七丸,日再服。忌房事,生冷、猪鱼等食。
心脏导引法
可正坐,两手作拳,用力左右互筑,各五六度。又以一手向上拓空,如擎石米之重,左右更手行之。又以两手交叉,以脚踏手中,各五六度,闭气为之。去心胸风邪诸疾,行之良久,闭目,三咽津,叩齿三通而止。
夏季摄生消息论
夏三月属火,主于长养。心气火旺,味属苦。火能克金,金属肺,肺主辛,当夏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心气当呵以疏之,嘘以顺之。三伏内,腹中常冷,特忌下利,恐泄阴气,故不宜针灸,惟宜发汗。夏至后,夜半一阴生,宜服热物,兼服补肾汤药。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不宜吃冷淘冰雪蜜水、凉粉、冷粥,饱腹受寒,必起霍乱。莫食瓜茄生菜,原腹中方受阴气,食此凝滞之物,多为症块。若患冷气痰火之人,切宜忌之,老人尤当慎护。平居檐下、过廊、巷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惟宜虚堂凈室,水亭木阴,洁凈空敞之处,自然清凉。更宜调息凈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每日宜进温补平顺丸散。饮食温暖,不令大饱,常常进之。宜桂汤、豆蔻熟水,其于肥腻当戒。不得于星月下露卧兼便,睡着使人扇风取凉,一时虽快,风入腠里,其患最深。贪凉兼汗身当风而卧,多风痹,手足不仁,语言蹇涩,四肢瘫痪。虽不人人如此,亦有当时中者,亦有不便中者,其说何也?逢年岁方壮,遇月之满,得时之和,即幸而免,至后还发。若遇年力衰迈,值月之空,失时之和,无不中者。头为诸阳之总,尤不可风,卧处宜密防小隙微孔,以伤其脑户。夏三月,每日梳头一二百下,不得梳着头皮,当在无风处梳之,自然去风明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