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


  四十八、症痞候

  症痞者,由冷热不调,饮食不节,积在腹内,或肠胃之间,与脏相结搏。其牢强,推之不移,名曰症,言其病形征可验也;气壅塞为痞,言其气痞涩不宣畅也。皆得冷则发动刺痛。症痞之病,其形冷结,若冷气入于子脏,则使无子;若冷气入于胞络,搏于血气,血得冷则涩,令月水不通也。

  卷之三十八 妇人杂病诸候二(凡一十九论)

  四十九、八瘕候

  八瘕者,皆胞胎生产,月水往来,血脉精气不调之所生也。肾为阴,主开闭,左为胞门,右为子户,主定月水,生子之道。胞门、子户,主子精,神气所出入,合于中黄门、玉门四边,主持关元,禁闭子精。脐下三寸,名曰关元,主藏魂魄,妇人之胞,三焦之腑,常所从止。然妇人经脉俞络合调,则月水以时来至,故能生子而无病。妇人荣卫经络断绝不通,邪气便得往入,合于子脏;若经血未尽,而合阴阳,即令妇人血脉挛急,小腹重急、支满,胸胁腰背相引,四肢酸痛,饮食不调,结牢。恶血不除,月水不时,或月前月后,因生积聚,如怀胎状。邪气甚盛者,令人恍惚多梦,寒热,四肢不欲动,阴中生气,肿内生风,甚者害小便涩,涩而痛,淋沥,面黄黑,成病,则不复生子。

  其八瘕者,黄瘕、青瘕、燥瘕、血瘕、脂瘕、狐瘕、蛇瘕、鳖瘕也。

  黄瘕者,妇人月水始下,若新伤堕,血气未止,卧寤未定,五脏六腑虚羸,精神不治,因以当向大风便利,阴阳开,关节四边中于风湿,气从下上入阴里,稽留不去,名为阴阳虚,则生黄瘕之聚,令人苦四肢寒热,身重淋露,不欲食,左胁下有血气结牢,不可得而抑,苦腰背相引痛,月水不利,令人不产。小腹急,下引阴中如刀刺,不得小便,时苦寒热,下赤黄汁,病苦如此,令人无子。

  青瘕者,妇人新产,未满十日起行,以汤浣洗太早,阴阳虚,玉门四边皆解散,子户未安,骨肉皆痛,手臂不举,饮食未复,五内吸吸。又当风卧,不自隐蔽,若居湿席,令人苦寒,洒洒入腹,烦闷沉淖。恶血不除,结热,不得前后,便化生青瘕。瘕聚左右胁,藏于背膂,上与膊,髀腰下挛,两足肿,面目黄,大小便难。其后月水为之不通利,或不复禁,状如崩中。此自其过所致,令人少子。

  燥瘕者,妇人月水下,恶血未尽,其人虚惫,而已夏月热行疾走,若举重移轻,汗出交流,气力未平,而卒以恚怒,致猥咽不泄,经脉挛急,内结不舒,烦满少气,上达胸膈背膂,小腹为急,月水与气俱不通,而反以饮清水快心,月水横流,衍入他脏不去,有热,因生燥瘕之聚。大如半杯,上下腹中苦痛,还两胁下,上引心而烦,害饮食,欲吐,胸及腹中不得大息,腰背重,喜卧盗汗,足酸疼痛,久立而痛,小便失时,居然自出若失精,月水闭塞,大便难。病如此者,其人少子。

  血瘕病,妇人月水新下,未满日数而中止,饮食过度,五谷气盛,溢入他脏;若大饥寒,汲汲不足,呼吸未调,而自劳动,血下未定,左右走肠胃之间,留络不去,内有寒热,与月水合会,为血瘕之聚。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横骨下有积气,牢如石,小腹里急苦痛,背膂疼,深达腰腹下挛,阴里若生风冷,子门擗,月水不时,乍来乍不来,此病令人无子。

  脂瘕者,妇人月水新来,若生未满三十日,其人未复,以合阴阳,络脉分,胞门伤,子户失禁,关节散,五脏六腑,津液流行,阴道 动,百脉关枢四解,外不见其形。子精与血气相遇,犯禁,子精化,不足成子,则为脂瘕之聚。令人支满,里急痛痹,引小腹重,腰背如刺状,四肢不举,饮食不甘,卧不安席,左右走,腹中切痛,时瘥时甚,或时少气头眩,身体解堕,苦寒恶风,膀胱胀,月水乍来乍去,不如常度,大小便血不止。如此者,令人无子。

  狐瘕者,妇人月水当月数来,而反悲哀忧恐,以远行逢暴风疾雨,雷电惊恐,衣被沉湿,疲倦少气,心中 未定,四肢懈惰,振寒,脉气绝,精神游亡,邪气入于阴里不去,生狐瘕之聚。食人脏,令人月水闭不通,小腹瘀滞,胸胁腰背痛,阴中肿,小便难,胞门子户不受男精。五脏气盛,令嗜食,欲呕,喜唾,多所思,如有娠状,四肢不举。有此病者,终身无子。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杀人也;未成者可治。

  蛇瘕者,妇人月水已下新止,适闭未复,胞门子户劳伤,阴阳未平复,荣卫分行,若其中风,暴病羸劣,饮食未调;若已起,当风行,及度泥涂,用清寒太早;若坐湿地,名阴阳乱。腹中虚,且未饮食,若远道之余,饮污井之水,不洁之食,吞蛇鼠之精,留络不去,因生蛇瘕之聚,上食心肝,长大,其形若漆,在脐上下,还疠左右胁,不得吐气,两股胫间苦疼,小腹疾,小便赤黄,膀胱引阴中挛急,腰背痛,难以动作,苦寒热,之后月水有多有少。有此病者,不复生子。其瘕手足成形者,杀人;未成者可治。

  鳖瘕者,妇人月水新至,其人剧吐疲劳,衣服沉湿,不以时去;若当风睡,两足践湿地,恍惚觉悟, 立未安,颜色未平,复见所好,心为开荡,魂魄感动,五内脱消;若以入水浣洗沐浴,不以时出,神不守,水精与邪气俱入,至三焦之中募,玉门先闭,津液妄行,留络不去,因生鳖瘕之聚。大如小盘,令人小腹切痛,恶气走上下,腹中苦痛,若存若亡,持之跃手,下引阴里,腰背亦痛,不可以息,月水喜败不通,面目黄黑,脱声少气。有此病者,令人绝子。其瘕有手足成形者杀人,未成者可治。

  卷之三十八 妇人杂病诸候二(凡一十九论)

  五十、带下三十六候

  诸方说三十六疾者,是十二症、九痛、七害、五伤、三固,谓之三十六疾也。

  十二症者,是所下之物,一者如膏,二者如青血,三者如紫汁,四者如赤皮,五者如脓痂,六者如豆汁,七者如葵羹,八者如凝血,九者如清血,血似水,十者如米汁,十一者如月浣,十二者经度不应期也。

  九痛者,一者阴中痛伤,二者阴中淋痛,三者小便即痛,四者寒冷痛,五者月水来腹痛,六者气满并痛,七者汁出,阴中如虫啮痛,八者胁下皮痛,九者腰痛。

  七害者,一者害食,二者害气,三者害冷,四者害劳,五者害房,六者害妊,七者害睡五伤者,一者穷孔痛,二者中寒热痛,三者小腹急牢痛,四者脏不仁,五者子门不正,引背痛。

  三固者,一者月水闭塞不通,其余二固者,文阙不载。而张仲景所说三十六种疾,皆由子脏冷热劳损,而挟带下,起于阴内。条目混漫,与诸方不同,但仲景义最玄深,非愚浅能解,恐其文虽异,其义理实同也。

  卷之三十八 妇人杂病诸候二(凡一十九论)

  五十一、无子候

  妇人无子者,其事有三也。一者坟墓不祀,二者夫妇年命相克,三者夫病妇疹,皆使无子。其若是坟墓不祀,年命相克,此二者,非药能益。若夫病妇疹,须将药饵,故得有效也。然妇人挟疾无子,皆由劳伤血气,冷热不调,而受风寒,客于子宫,致使胞内生病,或月经涩闭,或崩血带下,致阴阳之气不和,经血之行乖候,故无子也。

  诊其右手关后尺脉,浮则为阳,阳脉绝,无子也。又,脉微涩,中年得此,为绝产也。

  少阴脉如浮紧,则绝产。恶寒,脉尺寸俱微弱,则绝嗣不产也。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益吐纳,今附于后。

  《养生方》云:吸月精,凡月初出时、月中时、月入时,向月正立,不息八通。仰头吸月光精,八咽之,令人阴气长。妇人吸之,阴气益盛,子道通。阴气长,益精髓脑。少小者妇人,至四十九以上,还生子。断绪者,即有子。久行不已,即成仙矣。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五十二、月水不利无子候

  月水不利而无子者,由风寒邪气客于经血,则令月水痞涩,血结子脏,阴阳之气不能施化,所以无子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五十三、月水不通无子候

  月水不通而无子者,由风寒邪气客于经血。夫血得温则宣流,得寒则凝结,故月水不通。冷热血结,搏子脏而成病,致阴阳之气不调和,月水不通而无子也。

  月水久不通,非止令无子,血结聚不消,则变为血瘕;经久盘结成块,亦作血症。血水相并,津液壅涩,脾胃衰弱者,水气流溢,变为水肿。如此难可复治,多致毙人。

  《养生方》云:少时,若新产后,急带举重,子阴挺出或倾邪,月水不泻,阴中激痛,下塞,令人无子。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五十四、子脏冷无子候

  子脏冷无子者,由将摄失宜,饮食不节,乘风取冷,或劳伤过度,致风冷之气乘其经血,结于子脏,子脏则冷,故无子。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五十五、带下无子候

  带下无子者,由劳伤于经血,经血受风邪则成带下。带下之病,白沃与血相兼带而下也。病在子脏,胞内受邪,故令无子也。

  诊其右手关后尺中脉,浮为阳,阳绝者,无子户脉也。苦足逆冷,带下故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五十六、结积无子候

  五脏之气积,名曰积。脏积之生,皆因饮食不节,当风取冷过度。其子脏劳伤者,积气结搏于子脏,致阴阳血气不调和,故病结积而无子。

  《养生方》云:月水未绝,以合阴阳,精气入内,令月水不节,内生积聚,令绝子,不复产乳。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五十七、数失子候

  妇人数失子者,或由乖阴阳之理,或由触犯禁忌,既产之后,而数失儿,乃非腑脏生病,故可以方术防断之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五十八、腹满少气候

  腹满少气者,由脏虚而触风冷,风冷搏于血气,故腹满。腹满则气壅在内,而呼吸不足,常如少气之状,故云少气腹满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五十九、胸胁胀满候

  胸胁胀满者,由劳伤体虚,而风冷之气乘之,客于脏腑肠胃之间,搏于血气,血气壅之不宣。气得冷则逆,与血饮相搏,上抢胸胁,所以令胸胁胀满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六十、客热候

  人血气有阴阳,脏腑有虚实。实则生热,虚则受寒,互相乘加,此人身内阴阳冷热自相乘也。此云客热者,是体虚而将温过度,外热加之,非腑脏自生,故云客热也。其状,上焦胸膈之间虚热,口燥,或手足烦热,肠胃之内无实热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六十一、烦满候

  烦满者,由体虚受邪,使气血相搏而气逆,上乘于心胸,气痞不宣,故令烦满。烦满者,心烦、胸间气满急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六十二、身体卒痛候

  身体卒痛者,由劳动血气而体虚,受于风冷,客其经络。邪气与正气交击于肌肉之间,故身体卒痛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六十三、左胁痛如刀刺候

  左胁偏痛者,由经络偏虚,受风邪故也。人之经络,循环于身,左右表里皆周遍。若气血调和,不生虚实,邪不能伤;偏虚者,偏受风邪。今此左胁痛者,左边偏受病也。但风邪在于经络,与血气相乘,交争冲击,故痛发如刀刺。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六十四、痰候

  痰者,由水饮停积在胸膈所成。人皆有痰,少者不能为害,多则成患。但胸膈饮渍于五脏,则变令眼痛,亦令目眩头痛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六十五、嗽候

  嗽者,肺伤微寒故也。寒之伤人,先伤肺者,肺主气,候皮毛,故寒客皮毛,先伤肺也。其或寒微者,则咳嗽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六十六、咽中如炙肉脔候

  咽中如炙肉脔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六十七、喉痛候

  喉痛者,风热毒客于其间故也。十二经脉,有循颊喉者;五脏在内,而经脉循于外。脏气虚,则经络受邪;邪气搏于脏气,则生热;热乘其脉,热搏咽喉,故令喉痛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六十八、瘿候

  瘿病者,是气结所成。其状,颈下及皮宽 然,忧恚思虑,动于肾气,肾气逆,结宕所生。又,诸山州县人,饮沙水多者,沙搏于气,结颈下,亦成瘿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六十九、吐血候

  吐血者,皆由伤损腑脏所为。夫血外行经络,内荣腑脏。若伤损经络,脏腑则虚,血行失其常理,气逆者,吐血。又,怒则气逆,甚则呕血。然忧思惊怒,内伤腑脏,气逆上者,皆吐血也。

  卷之三十九 妇人杂病诸候三(凡四十论)

  七十、口舌出血候

  口舌出血者,心脾伤损故也。脾气通于口,心气通于舌,而心主血脉,血荣于脏腑,通于经络。若劳损脏腑,伤动经脉,随其所伤之经虚者,血则妄行。然口舌出血,心脾二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