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二十、疥候
疥者,有数种:有大疥,有马疥,有水疥,有干疥,有湿疥。多生手足,乃至遍体。大疥者,作疮,有脓汁, 赤痒痛是也。马疥者,皮肉隐嶙起,作根 ,搔之不知痛。
此二者则重。水疥者, 瘰如小瘭浆,摘破有水出。此一种小轻。干疥者,但痒,搔之皮起,作干痂。湿疥者,小疮,皮薄,常有汁出。并皆有虫,人往往以针头挑得,状如水内 虫。此悉由皮肤受风邪热气所致也。
按九虫论云:蛲虫多所,变化多端,或作 、疥、痔、 ,无所不为。其汤熨针石,别有正方,补养宣导,今附于后。
《养生方·导引法》云:龙行气,低头下视,不息十二通。愈风疥、恶疮、热不能入咽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二十一、干疥候
干疥但痒,搔之皮起,作干痂。此风热气深,在肌肉间故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二十二、湿疥候
湿疥起小疮,皮薄,常有水汁出,此风热气浅,在皮肤间故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二十三、热疮候
诸阳气在表,阳气盛则表热,因运动劳役,腠理则虚而开,为风邪所客,风热相搏,留于皮肤则生疮。初作瘭浆,黄汁出;风多则痒,热多则痛;血气乘之,则多脓血,故名热疮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二十四、冷疮候
凡身体发疮,皆是风热所为。然血虚者,亦伤于邪,若重触风寒,则冷气入于疮,令血涩不行,其疮则顽,令不知痛痒,亦经久难瘥,名为冷疮。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二十五、疽疮候
此疽疮,是 之类也,非痈疽之疽。世云 疽,即是此也。多发于指节脚胫间,相对生,币币作细孔,如针头,其里有虫,痒痛,搔之黄汁出,随瘥随发。皆是风邪客于皮肤,血气之所变生。亦有因诸浅疮经久不瘥,痒痛抓搔之,或衣揩拂之,其疮则经久不瘥,而变作疽疮者。里皆有细虫。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二十六、甲疽候
甲疽之状,疮皮浓,甲错剥起是也。其疮亦痒痛,常欲抓搔之,汁出。其初皆是风邪折于血气所生,而疮里亦有虫。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二十七、查疽候
查疽之状,隐胗赤起,如今查树子形是也。亦是风邪客于皮肤,血气之所变生也。其疮内有虫,亦痒痛,时 肿汁出。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二十八、顽疽候
此由风湿客于皮肤,血气所变,隐胗生疮,痒而不痛,故名顽疽。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二十九、枨疽候
枨疽,是诸杂疮带风湿,苦痒,数以手抓搔枨触,便侵食,阔,久不瘥,乃变生虫,故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三十、月食疮候
月食疮,生于两耳及鼻面间,并下部诸孔窍侧,侵食乃至筋骨。月初则疮盛,月末则疮衰,以其随月生死,因名之为月食疮也。
又,小儿耳下生疮,亦名月食。世云:小儿见月,以手指指之,则令病此疮也。其生诸孔窍,有虫,久不瘥,则变成 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三十一、天上病候
天上病者,人神采昏塞,身体沉重,下部生疮,上食五脏,甚者至死。世人隐避其名,故云天上病也。此是腑脏虚,肠胃之间虫动,侵食人五脏故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三十二、甜疮候
甜疮生面上,不痒不痛,常有肥汁出,汁所溜处,随即成疮;亦生身上。小儿多患之。
亦是风湿搏于血气所生。以其不痒不痛,故名甜疮。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三十三、浸淫疮候
浸淫疮,是心家有风热,发于肌肤。初生甚小,先痒后痛而成疮,汁出,侵溃肌肉;浸淫渐阔,乃遍体。其疮若从口出,流散四肢者,则轻;若从四肢生,然后入口者,则重。以其渐渐增长,因名浸淫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三十四、反花疮候
反花疮者,由风毒相搏所为。初生如饭粒,其头破则血出,便生恶肉,渐大有根,脓汁出。肉反散如花状,因名反花疮。凡诸恶疮,久不瘥者,亦恶肉反出,如反花形。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三十五、疮建候
人身上患诸疮,热气盛者,肿 痛,附畔别结聚,状如瘰 者,名为疮建,亦名疮根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三十六、王烂疮候
王烂疮者,由腑脏实热,皮肤虚,而受风湿,与热相搏,故初起作瘭浆,渐渐王烂,汁流浸溃烂,故名王烂疮也。亦名王灼疮,其初作 浆,如汤火所灼也。又名洪烛疮,初生如沸汤洒,作瘭浆,赤烂如火烛,故名洪烛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三十七、白头疮候
白头疮者,由体虚带风热,遍身生疮,疮似大疥,痒,渐白头而有脓,四边赤,疼痛是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三十八、无名疮候
此疮非痈非疽,非癣非疥,状如恶疮,或瘥或剧,人不能名,故名无名疮也。此亦是风热搏于血气所生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三十九、猪灰疮候
猪灰疮者,坐处生疮,赤黑有窍,深如大豆许,四边青,中央坼作臼陷,而不甚痛,状如猪灰,因以为名。此亦是风热搏于血气所生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四十、不痛疮候
诸疮久不瘥,触风冷,有恶肉,则搔、针、灸不觉痛,因以不痛为名。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四十一、雁疮候
雁疮者,其状生于体上,如湿癣、 疡,多着四肢,乃遍身。其疮大而热,疼痛。得此疮者,常在春秋二月、八月。雁来时则发,雁去时便瘥,故以为名。亦云:雁过荆汉之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四十二、蜂窠疮候
其疮如疽、 之类,有小孔,象于蜂窠,因以为名。此亦风湿搏于血气之所生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四十三、断咽疮候
此疮绕颈而生,皮伤赤,若匝颈,则害人。此亦是风湿搏于血气之所生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四十四、毒疮候
此由风气相搏,变成热毒,而生疮于指节或指头。初似疥,甚痒,经宿乃紫黑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四十五、瓠毒疮候
俗云:人有用瓠花上露水以洗水,遇毒即作疮,因以名之。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四十六、晦疮候
其疮生,皆两两相对,头戴白脓。俗云:人有误小便故灶处,即生此疮。小儿多患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四十七、集疮候
此疮十数个集生一处,因以为名。亦是皮肤偏有虚处,风湿搏于血气变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四十八、屋食疮候
方云:犯屋示所为,未详其形状。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四十九、乌啄疮候
乌啄疮,四畔起,中央空是也。此亦是风湿搏于血气之所变生。以其如乌鸟所啄。因以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五十、摄领疮候
摄领疮,如癣之类,生于颈上,痒痛,衣领拂着即剧。云是衣领揩所作,故名摄领疮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五十一、鸡督疮候
鸡督疮,生胁旁。此疮亦是风湿搏于血气之所变生。以其形似鸡屎,因以为名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五十二、断耳疮候
断耳疮,生于耳边,久不瘥,耳乃取断。此亦月食之类,但不随月生长为异。
此疮亦是风湿搏血气所生。以其断耳,因以为名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五十三、新妇疮候
此疮状绕腰生,如蠼 尿,但不痛为异耳。此疮亦是风湿搏血气所生,而世人呼之为新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五十四、土风疮候
土风疮,状如风胗而头破,乍发乍瘥。此由肌腠虚疏,风尘入于皮肤故也。俗呼之为土风疮。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五十五、逸风疮候
逸风疮,生则遍体,状如癣疥而痒。此由风气散逸于皮肤,因名逸风疮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五十六、甑带疮候
甑带疮者,绕腰生。此亦风湿搏血气所生,状如甑带,因以为名。又云:此疮绕腰匝,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五十七、兔啮疮候
凡疽发于胫,名曰兔啮疮。一名血实疮。又随月生死。盖月食之类,非胫疮也。寻此疮,亦风湿搏于血气,血气实热所生,故一名血实。又名兔啮者,亦当以其形状似于兔啮,因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五十八、血疮候
血疮者,云诸患风湿搏血气而生疮。其热气发逸,疮但出血者,名为血疮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五十九、疮中风寒水候
凡诸疮生之初,因风湿搏血气,发于皮肤,故生也。若久不瘥,多中风、冷、水气。若中风,则噤痉;中冷,则难瘥;中水,则肿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六十、露败疮候
凡患诸疮及恶疮,初虽因风湿搏血气,蕴结生热,蒸发皮肉成疮。若触水露气,动经,十数年不瘥,其疮瘀黑作痂,如被霜瓠皮,疮内肉似断,故名露败疮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六十一、疮恶肉候
诸疮及痈疽,皆是风湿搏血气,血气蕴结生热,而发肌肉成疮,久不瘥者,多生恶肉,四边突起,而好肉不生。此由毒热未尽,经络尚壅,血气不到故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六十二、疮瘥复发候
诸恶疮,皆因风湿毒所生也。当时虽瘥,其风毒瓦斯犹在经络者,后小劳热,或食毒物,则复更发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六十三、漆疮候
漆有毒,人有禀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喜面痒,然后胸、臂、 、皆悉瘙痒,面为起肿,绕眼微赤。诸所痒处,以手搔之,随手辇展,起赤 瘰; 瘰消已,生细粟疮甚微。有中毒轻者,证候如此。其有重者,遍身作疮,小者如麻豆,大者如枣、杏,脓 疼痛,摘破小定,有小瘥,随次更生。若火烧漆,其毒瓦斯则厉,着人急重。亦有性自耐者,终日烧煮,竟不为害也。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六十四、冻烂肿疮候
严冬之夜,触冒风雪,寒毒之气,伤于肌肤,血气壅涩,因即瘃冻, 赤疼肿,便成冻疮,乃至皮肉烂溃,重者支节堕落。
卷之三十五 疮病诸候(凡六十五论)
六十五、夏日沸烂疮候
盛夏之月,人肤腠开,易伤风热,风热毒瓦斯,搏于皮肤,则生沸疮。其状如汤之沸。轻者,币币如粟粒;重者,热汗浸渍成疮,因以为名。世呼为沸子也。
卷之三十五 伤疮病诸候(凡四论)
一、汤火疮候
凡被汤火烧者,初慎勿以冷物,及井下泥、尿泥及蜜淋拓之,其热气得冷即却,深搏至骨,烂人筋也。所以人中汤火后,喜挛缩者,良由此也。
卷之三十五 伤疮病诸候(凡四论)
二、灸疮急肿痛候
夫灸疮,脓溃以后,更 肿急痛者,此中风冷故也。
卷之三十五 伤疮病诸候(凡四论)
三、灸疮久不瘥候
夫灸之法,中病则止,病已则疮瘥。若病热未除,或中风冷,故久不瘥也。
卷之三十五 伤疮病诸候(凡四论)
四、针灸疮发洪候
夫针灸,皆是节、穴、俞、募之处。若病甚,则风气冲击于疮。凡血与气,相随而行,故风乘于气而动于血,血从灸疮处出,气盛则血不止,名为发洪。
卷之三十六 兽毒病诸候(凡四论)
一、马啮踏人候
凡人被马啮踏,及马骨所伤刺,并马缰、 、勒所伤,皆为毒疮。若肿痛致烦闷,是毒入腹,亦毙人。
卷之三十六 兽毒病诸候(凡四论)
二、马毒入疮候
凡人先有疮而乘马,马汗并马毛垢,及马屎尿,及坐马皮鞯,并能有毒,毒瓦斯入疮,致肿疼痛,烦热,毒入腹,亦毙人。
卷之三十六 兽毒病诸候(凡四论)
三、狗啮候
凡 狗啮人,七日辄一发,过三七日不发,则无苦也。要过百日,方大免耳。当终身禁食犬肉及蚕蛹,食此,发则死不可救矣。疮未愈之间,禁食生鱼、猪、鸡、腻。过一年禁之乃佳。但于饭下蒸鱼,及于肥器中食便发。若人曾食落葵得犬啮者,自难治。若疮瘥十数年后,食落葵便发。
卷之三十六 兽毒病诸候(凡四论)
四、狗啮重发候
凡被狗啮,疮,忌食落葵及狗肉。云:虽瘥,经一二年,但食此者必重发。重发者,与初被啮不殊。其 狗啮疮重发,则令人狂乱,如 狗之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