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证类本草
证类本草
图经文具石钟乳条下。
卷第四
理石
味辛、甘,寒、大寒,无毒。主身热,利胃,解烦,益精,明目,破积聚,去三虫,除荣卫中去来大热,结热,解烦毒,止消渴及中风痿痹。一名立制石,一名肌石,如石膏,顺理而细。生汉中山谷及卢山。采无时。(滑石为之使,恶麻黄。)
陶隐居云:汉中属梁州,卢山属青州,今出宁州。俗用亦稀,《仙经》时须,亦呼为长理石。石胆一名立制,今此又名立制,疑必相乱类。唐本注云:此石夹两石间如石脉,打用之。
或在土中重叠而生。皮黄赤,肉白,作针理纹,全不似石膏。汉中人取酒渍服之,疗癖,令人肥悦。市人或刮削去皮,以代寒水石,并以当 石,并是假伪。今卢山亦无此物,见出襄州西汛水侧也。
图经文具长石条下。
丹房镜源:长理石,可食。
衍义曰:理石如长石,但理石如石膏,顺理而细,其非顺理而细者为长石,治疗亦不相辽。
卷第四
珊瑚
珊瑚 味甘,平,无毒。主宿血,去目中翳,鼻衄。末吹鼻中。生南海。
唐本注云:似玉红润,中多有孔,亦有无孔者。又从波斯国及师子国来。(唐本先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镇心止惊,明目。
图经曰:珊瑚,生南海,注云:又从波斯国及师子国来。今广州亦有,云生海底,作枝柯状,明润如红玉,中多有孔,亦有无孔者,枝柯多者更难得。采无时。谨按《海中经》曰:取珊瑚,先作铁网沉水底,珊瑚贯中而生,岁高三、二尺,有枝无叶,因绞网出之,皆摧折在网中,故难得完好者。不知今之取者果尔否?汉·积翠池中有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四百六十三条,云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夜有光景。晋·石崇家有珊瑚,高六、七尺,今并不闻有此高硕者。
陈藏器云:珊瑚,生石岩下,剌刻之汁流如血。以金投之为丸,名金浆;以玉投之,为玉髓。久服长生。海药按《晋列传》云:石崇金谷园,珊瑚树皮如花生蕊,味甘,平,无毒。
主宿血,风痫等疾,按:其主治与金相似也。钱相公箧中方:治七、八岁小儿眼有肤翳,未坚,不可妄敷药。宜点珊瑚散,细研如粉,每日少少点之,三日立愈。异物志云:出波斯国,为人间至贵之宝也。
衍义曰:珊瑚,治翳目,今人用为点眼箸。有一等红油色,有细纵纹可爱;又一种如铅丹色无纵纹为下。入药用红油色者。尝一见一本高尺许,两枝直上,分十余歧,将至其颠,则交合连理,仍红润有纵纹,亦一异也。波斯国海中,有珊瑚洲。海人乘大舶,堕铁网水底,珊瑚初生盘石上,白如菌,一岁而黄,三岁赤,枝干交错,高三、四尺。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失时不取即腐。
卷第四
石蟹
石蟹 味咸,寒,无毒。主青盲、目淫、肤翳及丁翳,漆疮。生南海。又云:是寻常蟹尔,年月深久,水沫相着,因化成石,每遇海潮即飘出。又一般入洞穴,年深者亦然。皆细研水飞过,入诸药相佐用之,点目良。(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石蟹,凉。解一切药毒并蛊毒,催生,落胎,疗血晕,消痈,治天行热疾等。并熟水磨服也。又云浮石,平,无毒。止渴,治淋,杀野兽毒。
图经曰:石蟹,出南海,今岭南近海州郡皆有之。体质石也,而都与蟹相似。或云:是海蟹多年水沫相着,化而为石,每海潮风飘出,为人所得。又一种入洞穴,年深者亦然。醋磨敷痈肿,亦解金石毒。采无时。
衍义曰:石蟹,直是今之生蟹,更无异处,但有泥与粗石相着。凡用,须去其泥并粗石,只用蟹,磨合他药,点目中,须水飞。又云:浮石水飞,治目中翳。今皮作家用之,磨皮上垢,无出此石。石蟹条中云:浮石,平,无毒。止渴,治淋,杀野兽毒,合于此条收入。
卷第四
长石
长石 味辛、苦,寒,无毒。主身热,胃中结气,四肢寒厥,利小便,通血脉,明目,去翳眇,下三虫,杀蛊毒,止消渴,下气,除胁肋肺间邪气。久服不饥。一名方石,一名土石,一名直石,理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生长子山谷及太山、临淄。采无时。
陶隐居云:长子县属上党郡,临淄县属青州。俗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唐本注云:此石同石膏而浓大,纵理而长,纹似马齿,今均州辽 山有之,土人以为理石者,是长石也。
图经曰:长石,生长子山谷及泰山、临淄,今唯潞州有之。纹如马齿,方而润泽,玉色。
此颇似石膏,但浓大,纵理而长,为别耳。采无时。谨按《本经》理石、长石,二物二条,其味与攻效亦别。又云理石如石膏,顺理而细。陶隐居云:理石亦呼为长理石。苏恭云:理石皮黄赤,肉白,作斜理,不似石膏,市人刮去皮,以代寒水石,并当 石。今灵宝丹用长、理石为一物。医家相承用者,乃似石膏,与今潞州所出长石无异,而诸郡无复出理石,医方亦不见单用,往往呼长石为长理石。又市中所货寒水石,亦有带黄赤皮者,不知果是理石否?
卷第四
马衔
无毒。主难产,小儿痫。产妇临产时手持之,亦煮汁服一盏,此马勒口铁也。《本经》马条注中,已略言之。(今附)
臣禹锡等谨按本经难产通用药云:马衔,平。日华子云:古旧铤者好,或作医士针也。
今据《本经》马条注中都无说马衔之事,不知此《经》所言何谓?今姑存云。
图经文具铁条下。
圣惠方:治马喉痹,喉中深肿连颊,壮热吐气数者。用马衔一具,水三大盏,煎取一盏半,
卷第四
砺石
无毒。主破宿血,下石淋,除症结,伏鬼物恶气。一名磨石。烧赤热投酒中,饮之。
即今磨刀石,取 ,敷蠼 溺疮,有效。又不欲人蹋之,令人患带下,未知所由。又有越砥石,极细,磨汁滴目,除障暗,烧赤投酒中,破血瘕痛。功状极同,名又相近,应是砺矣。
《禹贡》注云:砥细于砺,皆磨石也。(新补 见陈藏器。)
卷第四
石花
味甘,温,无毒。酒渍服。主腰脚风冷,与殷孽同。一名乳花。
唐本注云:三月、九月采之。乳水滴水上,散如霜雪者,出乳穴堂中。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石花,治腰膝及壮筋骨,助阳。此即洞中石乳滴下凝结者。
图经文具石钟乳条下。
衍义曰:石花,白色,圆如覆大马杓,上有百十枝,每枝各槎牙,分歧如鹿角。上有细纹起,以指撩之,铮铮然有声。此石花也,多生海中石上,世亦难得,家中有一本,后又于大相国宫中见一本,其体甚脆,不禁触击。本条所注皆非。
卷第四
桃花石
桃花石 味甘,温,无毒。主大肠中冷,脓血痢。久服令人肌热,能食。
唐本注云:出申州钟山县,似赤石脂,但舐之不着舌者为真。(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蜀本云:令人肥悦能食。南海药谱云:其状亦似紫石英,若桃花,其润且光而重,目之可爱是也。
图经曰:桃花石,《本经》不载所出州土。注云:出申州钟山县。今信州亦有之。形块似赤石脂、紫石英辈。其色似桃花,光润而体重,以舐之不着舌者为佳。采无时。陶隐居解赤石脂云:用义阳者,状如豚脑,色鲜红可爱。苏恭以为非是,即桃花石也。久服肥人,土人亦以疗痢,然则功用亦不相远矣。
衍义曰:桃花石,有赤、白两等。有赤地淡白点,如桃花片者,有淡白地、有淡赤点,如桃花片者。人往往镌磨为器用,今人亦罕服食。
卷第四
光明盐
味咸,甘,平,无毒。主头面诸风,目赤痛,多眵泪。生盐州五原盐池下,凿取之,大者如升,皆正方光彻。一名石盐。(唐本先附)
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亦呼为圣石。
图经文具食盐条下。
卷第四
石床
味甘,温,无毒。酒渍服,与殷孽同一名乳床,一名逆石。唐本注云:陶谓孔公孽即乳床,非也。二孽在上,床、花在下,性体虽同,上下有别。钟乳水下凝积,生如笋状,渐长,久与上乳相接为柱也。出钟乳堂中。采无时。(唐本先附)臣禹锡等谨按日华子云:石笋即是石乳下凝滴长者,与石花功同,一名石床。
图经文具石钟乳条下。
卷第四
肤青
味辛、咸,平,无毒。主蛊毒及蛇、菜、肉诸毒,恶疮。不可久服,令人瘦。一名推青,一名推石。生益州川谷。
陶隐居云:俗方及《仙经》并无用此者,亦相与不复识。
卷第四
玛瑙
味辛,寒,无毒。主辟恶,熨目赤烂,红色似玛瑙,亦美石之类,重宝也。生西国玉石间,来中国者皆以为器,亦云玛瑙珠。是马口中吐出,多是胡人谬言,以贵之耳。(新补见陈藏器。)
陈藏器:玛瑙出日本国,用砑木不热为上,砑木热非真也。
衍义曰:玛瑙,非石、非玉,自是一类。有红、白、黑色三种,亦有其纹如缠丝者,出西裔佳。彼土人小者碾为好玩之物,大者碾为器。今古方入药,绝可用。此物,西方甚重,故佛经多言之。其马口吐出,既知谬言,不合编入。
卷第四
太阴玄精
太阴玄精 味咸,温,无毒。主除风冷,邪气湿痹,益精气,妇人痼冷、漏下,心腹积聚冷气,止头疼,解肌。其色青白、龟背者良,出解县。(今附)
图经曰:太阴玄精,出解县,今解池及通、泰州积盐仓中亦有之。其色青白、龟背者佳。
采无时。解池又有盐精,味更咸苦,青黑色,大者三、二寸,形似铁铧嘴,三月、四月采。亦主除风冷,无毒。又名泥精,盖玄精之类也。古方不见用者,近世补药及治伤寒多用之。其着者,治伤寒三日,头痛,壮热,四肢不利。正阳丹:太阴玄精、硝石、硫黄各二两, 砂一两,四物都细研,入瓷瓶子中,固济以火半斤,于瓶子周一寸, 之,约近半日,候药青紫色,住火。待冷取出,用腊月雪水拌令匀湿,入瓷罐子中,屋后北阴下阴干。又入地埋二七日,取出细研,以面糊和为丸,如鸡头实大。先用热水浴后,以艾汤研下一丸。以衣盖,汗出为瘥。
唐本余:近地亦有,色赤、青白,片大不佳。沈存中云:大卤之地,即生阴精石。
衍义曰:太阴玄精石,合他药,涂大风疾,别有法。阴证伤寒,指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疾,心下胀满、结硬、燥渴,虚汗不止,或时狂言,四肢逆冷,咽喉不利,腹疼,亦须佐他药兼之。《图经本草》已有法,唯出解州者良。
卷第四
车辖
无毒。主喉痹及喉中热塞。烧令赤投酒中,及热饮之。(今附)
图经文具铁条下。
圣惠方:治妊娠咳嗽。以车 一枚,烧令赤,投酒中,候冷冻饮料之。外台秘要,治小儿大便失血。车 一枚,烧令赤,纳水中,服之。
卷第四
南恩洲石蛇
南恩洲石蛇 图经曰:石蛇,出南海水旁山石间,其形盘屈如蛇也,无首尾,内空,红紫色,又似车螺,不知何物所化?大抵与石蟹同类,功用亦相近。尤能解金石毒,以左盘者良。采无时。味咸,性平,无毒。
衍义曰:石蛇,《本经》不收,始自《开宝本草》添附。其色如古墙上土,盘结如楂梨大,中空,两头巨细一等,无盖,不与石蟹同类。蟹则真蟹也,蛇非真蛇也。今人用之绝少。
卷第四
兖州黑羊石
兖州黑羊石 图经曰:黑羊石,生兖州宫山之西。味淡,性热,解药毒。春中掘地采之,以黑色有墙壁光莹者为上。
卷第四
兖州白羊石
图经曰:白羊石,生兖州白羊山。味淡,其性:熟用即大热,生用即凉。解众药毒。春中掘一种唐本余
卷第四
银膏
味辛,大寒,主热风,心虚惊痫,恍惚,狂走,膈上热,头面热风冲心上下,安神定,镇心明目,利水道,治人心风、健忘。其法以白锡和银箔及水银合成之。亦堪补牙齿缺落,又当凝硬如银,合炼有法。
四十种陈藏器余
卷第四
天子田三推犁下土
无毒。主惊悸癫邪,安神定魄,强志。入官不惧,利见大官,宜婚市。王者所封五色土亦其次焉。以前主病正尔,水服,余皆藏宝。
卷第四
社坛四角土
牧宰临官,自取以涂门户,主盗不入境,今郡县皆有社坛也。
卷第四
土地
主敛万物毒。人患发背者,掘地为孔,一头旁通取风,以穴大小可肿处,仰卧穴上,令痈入穴孔中吸之,作三、五个,觉热即易,仍以物藉他处。又人卒患急黄,热盛欲死者,于沙土中掘坎,斜埋患人,令头出土上,灌之,久乃出,曾试有效,当是土能收摄热也。
又人患丹石发肿,以肿处于湿地上卧熨之,地热易之。
卷第四
市门土
无毒。主妇人易产,取土临月带之。又临月产时,取一钱匕末,酒服之。又捻为丸,小儿于苦瓠中作白龙乞儿。此法,崔知悌方,文多不录。
卷第四
自然灰
主白癜风、 疡,重淋取汁,和醋。先以布揩白癜风破敷之,当为创勿怪。能软琉璃玉石如泥,至易雕刻,及浣衣令白。洗恶疮疥癣验于诸灰。生海中,如黄土。《南中异物志》云:自然灰生南海畔,可浣衣,石得此灰即烂,可为器。今玛瑙等形质异者,先以此灰埋之令软,然后雕刻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