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证治准绳疡医
证治准绳疡医
速服补药,恐黑上臂不治。彼不信,另服败毒药,手竟黑,遂不救。
卷之三 手部(八)
天蛇头
手中指头结毒, 赤肿痛,(或不拘何指。)名天蛇头。若有脓裂开,有口唇如蛇头状,是以名焉。属手厥阴心包络积热所致。宜服活命饮加柴胡、羌活、桔梗。黄连消毒饮、紫金丹、乌金散选用。虽黑色顽麻,溃烂脱指者,亦不死。
丹溪云:蒲公英草,清明时节如荠菜状,中开一朵花,如菊花者,取干与苍耳草二味,等分为末,以好醋浓煎,浸洗即愈。
蒲公英忍冬酒,治天蛇头极效,累验。(见乳痈。)
〔世〕 治天蛇头,蒲公英捣细,水和调,去渣,服之。又捣渣盒患处,累效。
治天蛇头用 野落苏(即兼丝子) 金银花藤 天荞麦上细切,用好米醋浓煎,先熏后洗。
又方 用人粪杂黄泥捣之,裹在患处,即愈。
拔毒散 治毒疮生于手指,赤肿坚硬,俗呼为发指。彻骨疼痛,不可忍者。
乳香(少许,研) 泥蜂窠(壁间,采研)
上为末。用酽醋调涂,干则以醋润之,痛立止。
治恶指,谚云天蛇头。
蜈蚣(一条,火上烧)
上以烟熏病指,一二次,即安。
治蛇消肿散 治蛇咬及蛇节疔、蛇腹疔、蛇头疔、蛇背疔等症。
蛇头抓 天瓠藤 木虱药 仙人薯 土木香 紫金藤 大小青上擂酒温服,以渣敷之。
除瘴消痛散 治蛇头子,及一切蝮蛇瘴。
紫金藤(又名开心草)
上擂酒服之,以渣敷患处,大效。
又方 金脑香叶,擂酒服,以渣敷之。
又方 蛇头抓草,又名赤田 、又名一麻、二麻。有一个根,即一麻;有二个根,名二麻。
上砍烂,酒炒缚之。
又方 紫金钟 六月雪二味砍烂 糟炒缚之。
又方 溪汝子叶 过路蜈蚣砍烂,糟炒缚之,如痛不止,用雄黄末烧烟熏之,不拘已成未成,即克取效。或加蜈蚣等分,亦妙。
又方 紫金钟 到金钟 野芋子 香附子上砍烂,糟炒缚之。
又方 井边羊苋子砍烂,糟炒缚之。
又方 山布瓜根,磨醋刷;以赤梗蜈蚣、过路蜈蚣、穿山蜈蚣、飞天蜈蚣煎水熏洗,亦效。
又方 独龙须根(即大叶白槲根)
砍烂,糟炒敷之。
地 蓄散 治病蛇头子。
耳环尻(又名琉璃草,又名花管草,又名地 蓄)
上擂酒服,又以砍烂,酒炒缚之。
敷毒方 治蛇头子,一切蝮蛇瘴。
地 蓄 金脑香 紫河车 飞天蜈蚣 紫蜈蚣 金凤尾 金鸡舌上砍烂,酒炒缚之。
又方 地蜈蚣叶 溪汝村叶 砍烂,酒缚之。
又方 飞天蜈蚣叶 砍烂,冷缚之。
又方 金脑香叶(又名社茶) 砍烂,冷缚之。
又方 鸡卵一枚,开窍倾出,以指时数浸之。
又方 软骨草 赤麻 金盏草 耳环尻上砍烂,盐、酒炒缚之。
又方 山蓼叶 山麻 地 蓄 田螺上捣烂,盐、酒炒缚之。
又方 山布瓜根 金脑香叶上捣烂,酒炒缚之。
浸毒散 治前证,并效。
毛藤子 石楠藤 铁凌角 穿山蜈蚣 背子蜈蚣 赤麻 金脑香 梭婆子根 飞天蜈蚣 赤梗过路蜈蚣上煎水,入些醋,和暖浸洗。
治蛇头疮 其形生时在手足上,疮傍一块开如蛇口之状,痛而流血不止者,此药治之。
雄黄 蜈蚣 全蝎(各一钱)
上为细末。看疮湿劈开,入药擦在疮上,却以小油抹,裁帛拴住。如干,小油调搽。
五指头生疽,名为敦疽。系脏腑积热,治不可缓。宜内疏黄连汤、紫金丹、乌金散,及一粒金丹下之。
卷之三 手部(八)
手指节发
手指节结毒, 赤肿痛,又名病茧,又名蛇节疔,又名钉节天蛇,又名病蛇节。治法与天蛇头,大同小异。
金鸡舌散 治病茧金鸡舌根,磨酒服。或磨半泔、半醋,暖涂之。
又方 落鸦枪根,擂酒暖服,以渣敷患处。
卷之三 手部(八)
代指
代指者,先肿 热痛,色不黯,缘爪甲边结脓,剧者爪皆脱落,但得一物冷药汁,渍之佳。爪者筋之余,筋赖血养,血热甚注于指端,故指肿热结聚成脓,甚则爪甲脱落。
此病类于指疽,然无蕴毒,故色不黯黑,虽久亦不杀人。内服方《圣济总录》有漏芦汤、蓝花汤中用漏芦、蓝花、升麻、大黄、黄芩、玄参、朴硝。既无蕴毒,何为用硝黄下药?轻病重治,能无过乎!故今不取。
升麻汤升麻 甘草(各半两)
上细锉。水二升,煎至一升,去滓,下芒硝末半两,搅匀。温浸指上数十遍,冷即再暖,以瘥为度。一方,用栀子仁、甘草各一两。一方,单用甘草。一方,单用芒硝。一方,单用麻黄。并如上法煎浸。
《千金》治指痛欲脱,用猪脂和盐煮令消,热内指中一食久住。《千金翼》和干姜。一方,用酱汁。一方,酱合蜜煎沸,稍热敷,日五七上。
〔丹〕 治手指忽肿痛,名为代指。以乌梅入醋研,浸患处立瘥。
治手指肿,酸浆水入少盐,热浸之,冷即易。
卷之三 胸部(九)
井疽
《灵枢》云:发于胸,名曰井疽。其状如大豆,三四日起,不早治,下入腹不治,七日死矣。 或问:心窝生疽何如?曰:此证初起如黄痘,肉色不变,名曰井疽,又名穿心冷 。若冷气攻心,精神恍惚,呕吐冷痰,恶闻食臭,毒瓦斯内陷,腹胀满者,不治。若心躁如焚,肌热如火,不时盗汗,唇焦舌干黄色,渴饮冷水者,是正候也。急服活命饮加黄连、桔梗。胜金丹、夺命丹汗之。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恶证多,治稍迟,多致颠危,宜服犀角解毒丸。
卷之三 胸部(九)
甘疽
《灵枢》云:发于膺,(膺胸两旁高处,亦谓之臆。)名曰甘疽。色青,其状如谷实栝蒌,常苦寒热,急治之,去其寒热,不急治,十日死,死后出脓。
卷之三 胸部(九)
膻中疽
或问:心窝上两乳间,生疽何如?曰:此膻中发疽也。盖膻中为气之海,气所居焉,能分布阴阳。若脏腑阴阳不和,七情不平,则发此证。宜活命饮加紫苏、薄荷叶汗之。夺命丹、胜金丹、紫金丹选用。稍迟则溃烂,恶症多者难治。
卷之三 胸部(九)
脾发疽
或问:心窝下旁,生疽何如?曰:此名脾发疽。毒由多食煎爆,醉饱入房,以致毒聚脾经而作,活命饮加桔梗、升麻。紫金丹、胜金丹汗之。壮实者,八阵散下之。老弱者,十全大补汤。稍迟则溃伤脾膜,脓如蟹沫者死。服药而呕,饮食不进者死。
或问:一人年三十,胸前肋上,坚硬如石者尺许,寒热大作,饮食不进,遍身疼痛,烦躁不宁,胸膈填胀何如?曰:凡在胸及胸之侧,或者肩前下延及胁,形长如蛤,皆为马刀疮。属手少阳三焦经、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络,郁火怒气积痰所致。宜灸、宜汗,攻补兼施则消,宜服胜金丹、乌金散。壮实者,一粒金丹下之。活命饮加柴胡。过时则溃烂彻骨,久而不敛者死,未溃而谵语神昏,泄利呕吐者不治。
一夫人,性刚多怒,胸前作痛,肉色不变,脉数恶寒。经曰:洪数脉,应发热,反恶寒,疮疽也。今脉洪数,则脓已成。但体丰浓,故色不变,似乎无脓,以痛极始肯针,入数寸脓数碗,以清肝消毒药,治之而愈。设泥其色而不用针,无可救之理。 一人年逾四十,胸患疮成漏,日出脓碗许,喜饮食如常,用十全大补汤加远志、贝母、白蔹、续断,灸以附子饼,脓渐少,调护岁余而愈。一少妇,胸膺间溃一窍,脓血与口中所咳,相应而出。以参、 、当、归,加退热、排脓等药而愈。或曰:此因肺痿所致。 一人胸肿一块,半载不消,令灸百壮方溃,服大补药不敛,灸附子饼而愈。 一百户,胸患毒,肿高 赤发热,脉数,大小便涩,饮食如常。齐氏曰:肿起色赤,寒热疼痛,皮肤壮热,头目昏重,气血实也。又曰:大小便涩,饮食如故,肠满膨胀,胸膈痞闷,肢节疼痛。身热脉大,精神昏塞,脏腑实也。进黄连内疏汤二剂,诸证悉退,更以荆防败毒散加黄芩、山栀,四剂稍愈,再以四物加芩、连、白芷、桔梗、甘草、金银花,数剂而消。(机按:此项治治,虽因脉证皆实而用泄法,然泄法又有先后次序,先攻里后发表,最后又用和解,前贤治病不肯猛浪和此;学人可不以此为法哉。)
卷之三 胸部(九)
乳痈乳岩
〔丹溪〕 乳房阳明所经;乳头厥阴所属。乳子之母,不知调养,怒忿所逆,郁闷所遏,浓味所酿,以致厥阴之气不行,故窍不通而汁不得出,阳明之血沸腾,故热甚而化脓。亦有所乳之子,膈有滞痰,口气 热,含乳而睡,热气所吹,遂生结核。于初起时,便须忍痛揉令稍软,吮令汁透,自可消散。失此不治,必成痈疖。治法:疏厥阴之滞以青皮,清阳明之热细研石膏,行污浊之血以生甘草节,消肿导毒以栝蒌实,或加没药、青橘叶、皂角针、金银花、当归头。或汤、或散加减,随意消息,然须以少酒佐之。若加以艾火两三壮于肿处,其效尤捷。彼村工喜于自炫,便妄用针刀,引惹拙病,良可哀怜。若夫不得于夫,不得于舅姑,忧怒郁遏,时日累积,脾气消沮,肝气横逆,遂成隐核如鳖棋子,不痛不痒。十数年后,方为疮陷,名曰奶岩。以其疮形嵌凹似岩穴也,不可治矣。若于始生之际,便能消释病根,使心清神安,然后施之治法,亦有可安之理。予族侄妇,年十八岁时曾得此,察其形脉稍实,但性躁急,伉俪自谐,所难者后姑耳。遂以单方青皮汤,间以加减四物汤行经络之剂,两月而安。此病多因浓味,湿热之痰停蓄膈间,与滞乳相搏而成。又有滞乳,因儿口气吹嘘而成。又有拗怒气,激滞而生者, 石膏、烧桦皮、栝蒌实、甘草节、青皮,皆神效药也。妇人此病,若早治之,便可立消。有月经时悉是轻病,五六十后无月经时不可轻易看也。
〔薛〕 男子房劳恚怒,伤于肝肾,妇人胎产忧郁,损于肝脾。若 痛寒热,当发散表邪。肿 痛甚,当清肝消毒,并宜隔蒜灸。不作脓或脓成不溃,托里散为主。不收敛或脓清稀,补脾胃为主。若脓出反痛,或作寒热,气血虚也,十全大补汤。体倦口干,中气虚也,补中益气汤。晡热内热,阴血虚也,八珍汤加五味子。欲呕作呕,胃气虚也,香砂六君子汤。食少作呕,胃气虚寒也,前汤加藿香。食少泄泻,脾气虚寒也,前汤加炮黑干姜。若劳碌肿痛,气血未复也,八珍汤倍用参、苓,归、术。若怒气肿痛。肝火伤血也,八珍加柴胡、山栀。若肝火血虚而结核者,四物汤加参、术、柴胡、升麻。若肝脾气血虚而结核者,四君子加芎、归、柴胡、升麻。郁结伤脾而结核者,归脾汤兼栝蒌散。若郁怒伤肝脾而结核,不痒不痛者,名曰乳岩,最难治疗。苟能戒七情,远浓味,解郁结,养气血,亦可保全。
内托升麻汤 治妇人两乳间,出黑头疮,顶陷下作黑眼,并乳痈初起者亦治。
升麻 葛根 连翘 当归身 黄柏(各一钱) 黄 (三钱) 牛蒡子 甘草(炙,各一钱) 肉桂(五分)
上作一服。水一盅,酒半盅,煎至一盅,食后服。
又方 治妇人乳中结核。
升麻 连翘 甘草节 青皮(各二钱) 栝蒌仁(三钱)
上作一服。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后细细呷之。
〔乳痈〕青皮 栝蒌 橘叶 连翘 桃仁(留尖) 皂角刺 甘草节 如破多加参 。
神效栝蒌散 治乳痈、乳岩神效。丹溪亦云妙捷。恐贫贱之家未能办集者,用后蒲公英草,尤妙。
栝蒌(一枚,去皮焙为末,用子多者有力) 生甘草 当归(酒浸、焙,各半两) 乳香(另研) 没药(另研,各二钱半)
上为末,用无灰酒三升,于银石器内,慢火熬,取一升清汁,分作三服,食后良久服。如有奶岩,便服此药,可杜绝病根。如毒瓦斯已成,能化脓为黄水;毒未成,即于大小便中通利。如疾甚,再合服,以退为度。立效散与此方间服神妙。但于栝蒌散方减去当归,加紫色皂角刺一两六钱是也。
究原五物汤 痈疽、发背、乳痈通用。
栝蒌(研,一枚) 皂角刺(半烧,带生) 没药(各半两) 乳香 甘草(各二钱半)
上粗末。以醇酒三升,煎取二升。时时饮之,痛不可忍立止。
连翘饮子 治乳痈连翘 川芎 栝蒌 皂角针 橘叶 青皮 甘草节 桃仁(各二钱)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已破者,加参 、当归;未破者,加柴胡、升麻。
清肝解郁汤 治肝经血虚风热,或肝经郁火伤血,乳内结核,或为肿溃不愈,凡肝胆经血气不和之症,皆宜用此药。
人参(去芦) 茯苓 贝母(去心) 山栀(炒) 熟地黄 芍药(各一钱,炒) 白术 当归(各一钱五分) 柴胡 川芎 陈皮(各八分) 甘草(五分) 牡丹皮上水煎服。
复元通气散 治妇人发乳、痈疽,及一切肿毒。
木香 茴香 青皮 穿山甲(酥炙) 陈皮 白芷 甘草 漏芦 贝母(去心,姜制,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三钱,好酒调下。
消毒散 治吹乳、乳痈,并便毒。如憎寒壮热,或头痛者,宜先服人参败毒散一二服,方可服此药。如无前证,即服此药二三剂。或肿不消,宜服托里药。
青皮(去白) 金银花 天花粉 柴胡 僵蚕(炒) 贝母 当归(酒拌) 白芷(各二钱)
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远服。如便毒加煨大黄一钱,空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