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证治准绳女科
证治准绳女科
《集验方》疗女人交接,阳道违理,及他物所伤犯,血流漓不止方。
取釜底墨、断葫芦涂药纳之。
又疗女童交接,阳道违理,血出不止方。
烧发并青布末为粉涂之。
又方 割鸡冠血涂之。
《补遗》以赤石脂末掺之。又方,五倍子末掺亦良。
〔伤丈夫头痛〕〔薛〕当用补中益气、六味地黄以滋化源为主。
《集验方》 疗女人伤丈夫,四体沉重,嘘吸头痛方。
生地黄(八两) 芍药(五两) 香豉(一升) 葱白(一斤) 生姜(四两) 甘草(二两)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不得重作,忌房事。
《千金翼》疗诸妇人伤丈夫,苦头痛欲呕、闷。桑白皮汤。
桑白皮(半两) 干姜(一 ) 桂心(五寸) 大枣(二十枚)
上四味切,以酒一斗,煮三四沸,去滓分温服。衣适浓薄,毋令汗出。
《补遗》局方来复丹 治妇人与男子交接相伤,因而四肢沉重,头痛昏晕,米饮吞下五十丸。
卷之三 杂证门下
与鬼交通
〔大〕夫人禀五行秀气而生,承五脏神气而养。若阴阳调和,脏腑强盛,邪魅安得而干之。若摄理失节,血气虚衰,则鬼邪干其正,隐蔽而不欲见人,时独言笑,忽时悲泣,是其候也。脉息迟伏,或如鸟啄,或绵绵而来,不知度数,而面色不改,亦其候也。
〔薛〕前证多由七情亏损心血,神无所护而然,宜用安神定志等药,则正气复而神自安。若脉来乍大乍小,乍短乍长,亦是鬼祟,宜灸鬼哭穴。以患人两手拇指相并,用线紧扎,当合缝处半肉半甲间,灼灸七壮,若果是邪祟病者,即乞求免灸,云我自去矣。
茯神散 (《大全》,下同)治妇人风虚,与鬼交通,妄有所见,言语杂乱。
茯神(一两半,亦作茯苓) 人参 石菖蒲(各一两) 赤小豆(半两)
上 咀,每服三大钱,水一盏,煎六分,去滓食前温服。一方加茯苓一两。
桃仁丸 治妇人与鬼魅交通。
辰砂 槟榔 当归 桃仁(各七钱半) 水银(二钱半,枣肉研令星尽) 麝香阿魏(面裹煨) 沉香(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空心桃仁汤吞下十丸。
辟瘟丹 治证同前。
虎头骨(半两) 朱砂 雄黄 雌黄 鬼臼 皂荚 芜荑仁 鬼箭 藜芦(各一两)
上件生为末,炼蜜丸如弹子大,囊盛一丸,男左女右,系臂上。及用一丸,当病患户前烧之,一切邪鬼不敢近。太乙神精丹、(方见杂病谵妄。) 苏合香丸(方见杂病卒中。)皆可用也。
妙香散 治心气不足,精神恍惚,夜梦颠倒,与鬼交通,语言错乱,先宜服此补气养血镇心安神,然后以前后方治之。(方见杂病心痛。)
杀鬼雄黄散 治妇人与鬼交通。
雄黄 丹砂 雌黄(各一两,俱细研) 羚羊角屑 芜荑 虎头骨 石菖蒲 鬼臼鬼箭 白头翁 石长生 苍术 马悬蹄 猪粪(各半两)
上为细末,以羊脂、蜜蜡和捣为丸,如弹子大。每用一丸,当患人前烧之。
别离散 治妇人风虚,与鬼交通,悲思喜怒,心神不定。
杨柳树上寄生 白术(各一两) 桂心 茵芋 天雄(炮,去皮脐) 蓟根 菖蒲(九节者)
细辛 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炮,各半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前温酒调下。
朱砂散 治妇人风虚,与鬼交通,悲笑无恒,言语错乱,心神恍惚,睡卧不安。
朱砂(细研,水飞过) 铁粉(各一两) 雄黄 龙骨(各半两) 蛇蜕(一尺,烧) 虎睛(一封,炙)
牛黄 麝香(各二钱半)
上同研极细,每服一钱,以桃符汤调下,不计时候。
治女人与邪物交通,独言笑悲思恍惚者。
用雄黄末一两,以松脂二两,熔和虎爪,搅令如弹丸,夜内火笼中烧之,令女人踞坐其上,以被自蒙,唯出头目。未瘥再作,不过三剂自断也。
又方 以安息香和臭黄合为丸,烧熏丹穴,永断。
又方雄黄 人参 防风(各一两) 五味子(一合)
上捣筛,清旦以井华水服方寸匕,三服瘥。
治妇人梦与鬼交。
鹿角为末三指撮,和清酒服,即出鬼精。兼治漏下不断。妇人为妖所魅,迷惑不肯言状,以水服鹿角屑方寸匕,即言实也。
桃枭,一名桃奴,是过年树上不落干桃子,味苦微温,主杀百鬼精物,疗中恶腹痛,杀精魅五毒不祥。正月采之。
卷之四 胎前门
求子
胡氏(孝)曰:男女交 ,其所以凝结而成胎者,虽不离乎精血,犹为后天滓质之物,而一点先天真一之灵气,萌于情欲之感者,妙合于其间,朱子所谓禀于有生之初,《悟真篇》所谓生身受气初者是也。医之上工,因人无子,语男则主于精,语女则主于血。着论立方,男以补肾为要,女以调经为先,而又参之以补气行气之说。察其脉络,究其亏盈,审而治之,夫然后一举可孕。天下之男无不父,女无不母矣。
〔诊脉〕陈楚良曰:人身气血,各有虚实寒热之异,惟察脉可知,舍脉而独言药者妄也。脉有十二经,应十二时,一日一周,与天同运,循环无端。其至也即不宜太过而数,数则热矣。又不宜不及而迟,迟则寒矣;不宜太有力而实,实非正气能自实也,正气虚而火邪来乘以实之也。治法先当散郁以伐其邪,邪去而后正可补也。不宜太无力而虚,虚乃正气正血虚也,治法惟当补其气血耳。亦有男妇上热下寒,表实里虚而未得子者,法当临睡时服凉膈之药以清其上,每晨食未入口时,服补药以温其下,暂进升散之药以达其表,久服浓味之药以实其里。又有女人气多血少,寒热不调,月水违期,或后或先,白带频下而无子者,皆当诊脉而以活法治之,务欲使其夫妇之脉皆和平有力,不热不寒,交合有期,不妄用精,必能生子,子不殇妖。故欲得子者,必须对脉立方,因病用药。
〔仲〕男子脉浮弱而涩,为无子,精气清冷。
〔脉〕妇人少腹冷恶寒久,年少者得之,此为无子,年大者得之绝产。脉微弱而涩,年少得此为无子,中年得此为绝产。肥人脉细,胞有寒,故令少子。其色黄者,胸上有寒。少阴脉浮而紧,紧则疝瘕,腹中痛,半产而堕伤;浮则亡血,绝产恶寒。
〔调经〕〔娄〕胎前之道,始于求子。求子之法,莫先调经。每见妇人之无子者,其经必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将行作痛,或行后作痛,或紫或黑或淡,或凝而不调,不调则血气乖争,不能成孕矣,详夫不调之由,其或前或后,及行后作痛者虚也。其少而淡者血虚也,多者气虚也。其将行作痛及凝块不散者,滞也。紫黑色者,滞而挟热也。治法:血虚者四物,气虚者四物加参、 。滞者香附、缩砂、木香、槟榔、桃仁、玄胡。滞久而沉痼者,吐之下之。脉证热者,四物加芩、连。脉证寒者,四物加桂、附及紫石英之类是也。直至积去、滞行、虚回,然后血气和平,能孕子也。予每治经不调者,只一味香附末,醋为丸服之,亦百发百中也。《素问》云:督脉生病,女子不孕。
妇人经事不调,即非受孕光景,纵使受之,亦不全美,宜服加味六味地黄丸。
熟地黄(四两) 山茱萸肉 山药(各二两) 牡丹皮白茯苓(各一两五钱) 泽泻香附米(童便浸三次,炒,各一两) 蕲艾叶(去筋醋煮,五钱)
上为末,炼蜜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白沸汤送下。随后证作汤使,或另作煎剂服。
经水过期者,乃血虚也,宜四物汤加参、 ,陈皮、白术服之。若肥白人是痰多,宜二陈加南星、苍术、滑石、芎、归、香附之类。经水不及期者,血热也,四物加芩、连。
肥人亦兼痰治,色紫黑者同血热论。经将行而作疼者,气滞也,用归身、尾、香附米及桃仁、红花、黄连以行之,或加四物、莪术、玄胡索、木香。热加黄芩、柴胡。经行后作疼者,血气虚也,八物汤。
〔丹〕妇人肥盛者多不能孕育,以身中有脂膜闭塞子宫,以致经事不行。瘦弱妇人不能孕育,以子宫无血,精气不聚故也。肥人无子,宜先用调理药。
当归(一两,酒洗) 茯苓(二两) 川芎(七钱半) 白芍药 白术 半夏(汤洗) 香附米陈皮 甘草(各一两)
作十帖,每帖姜三片,水煎吞后丸子。
白术(二两) 半夏曲 川芎 香附米(各一两) 神曲(炒) 茯苓(各半两) 橘红(四钱)
甘草(二钱,以上并为末)
粥丸,每服八十丸。如热多者加黄连、枳实(各一两)服前药讫,却服后螽斯丸。
附子 茯苓(各六钱) 浓朴 杜仲 桂心 秦艽 白薇 半夏 干姜 牛膝 沙参(各二钱)
人参(四钱) 细辛(五钱)
上为末,炼蜜和丸小豆大。每服五丸,空心酒下,加至十丸不妨。觉有娠,三月后不可更服。忌食牛马肉。则难产当出月。
按:此方即秦桂丸也。丹溪忌服之者,盖忌于瘦人无血者,若肥人湿多者,又兼前调理药,而所服丸数十减其九,只服五分无妨也。上三方得之于丹溪之子朱懋诚者,累试有效。
抑气散 治妇人气盛于血,所以无子。寻常头眩晕,膈满体疼怔忡,皆可服。
香附子(炒净,二两) 陈皮(焙,二两) 茯神 甘草(炙,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不拘时,白汤调下。
〔海〕大五补丸天门冬 麦门冬(去心) 菖蒲 茯苓 人参 益智 枸杞子 地骨皮 远志肉熟地黄(各等分)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酒下三十丸。服本方数服后,以七宣丸泄之。
增损三才丸天门冬(酒浸,去心) 熟地黄(酒蒸) 人参(去芦) 远志(去骨) 五味子茯苓(酒浸) 鹿角(酥炙)
一法加白马茎(酥炙。)一法加麦门冬,令人有力。一法加续断以续筋骨。
一法加沉香,暖下焦虚冷。
上为细末,炼蜜和杵千下,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好酒下。年老欲补,加混元衣全个入药。(混元衣者是胎衣,头生儿者方佳,用酒浸晒干,细锉为末。)
紫石门冬丸 (又名紫石英丸)
紫石英 钟乳石(鹅管通明者,二味各七日研之,得上浮即熟) 天门冬(以上各三两)
当归 芎 紫葳 卷柏 肉桂 干地黄 牡蒙 禹余粮( ,醋淬) 石斛辛夷(以上各二两) 人参 桑寄生 续断 细辛 浓朴(姜制) 干姜 食茱萸 艾叶白薇 薯蓣 乌贼骨 甘草(炙,以上各一两半) 柏子仁(一两)
上件捣罗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酒服十丸,三日渐增至三十丸,以腹中热为度。
不禁房室,夫行不在不可服,禁如药法。比来服者不至尽剂,即有娠。
此方旧用乌头、牡丹、牛膝,据药证此三物俱堕胎,求子药中用之,盖胎未着之时。
若服之已着,已着而未觉,服之未已,反为害也。今悉去之,增钟乳、艾叶、白薇,兹无疑矣。
白薇丸 治妇人无子或断绪,上热下冷,百病皆主之。
白薇 熟干地黄 川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出汗) 白龙骨(以上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焙,一两半) 本 卷柏 白芷 覆盆子 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人参 桂心 菖蒲 白茯苓 远志(去心,以上各七钱半) 车前子 当归(锉,微炒)
芎 蛇床子 细辛 干姜(炮制,各半两)
上件药杵罗为末,炼蜜为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日午以温酒下三十丸。予之故友江君雅,曾仲容俱无嗣,因以此方赠之,逾年而皆有子。后有艾君肃,黄翰公者亦然,故述之。
赵氏苁蓉菟丝子丸肉苁蓉(一两三钱) 覆盆子 蛇床子 川芎 当归 菟丝子(各一两二钱)
白芍药(一两) 牡蛎(盐泥固济 ) 乌贼鱼骨(各八钱) 五味子 防风(各六钱) 条苓(五钱)
艾叶(三钱)
此方不寒不热,助阴生子。前药俱焙干为末,炼蜜丸如桐子。每服三四十丸,清盐汤下,早晚皆可服。
加味香附丸 男服聚精丸,女服此。
香附(一斤四两,老酒浸两宿,炒,捣碎,再焙干磨为末。四两米醋浸,同上。四两童便浸,同上。四两用山栀四两,煎浓汁,去渣,入香附浸,同上。) 泽兰(净叶六两,酒洗)
海螵蛸(六两,捣稍碎,炒) 当归(四两,酒洗) 川芎(三两) 白芍药(四两,酒炒)
怀熟地(八两,捣膏焙干)
各为末,用浮小麦粉,酒醋水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日早晚服两次,忌食莱菔及牛肉、生冷。
调经丸香附(半斤,童便、酒、醋各浸一分,生一分,俱酒炒) 川杜仲(姜汁炒,半斤)
大川芎 白芍药 当归(去尾) 怀生地 广陈皮 小茴香(酒炒) 延胡索(略炒) 肉苁蓉(酒浸)
旧青皮(麸炒) 台乌药(炒) 枯黄芩(酒炒) 乌贼鱼骨(酥炙,以上各四两)
上十四味足秤,真正好料醋和面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百丸,空心好酒送下。一方无陈皮、地黄,有人参、黄 各二两。
正元丹 调经种子。
香附(一斤,同艾三两,先以醋同浸一宿,然后分开制之,酒、盐、酥、童便各制四两)
阿胶(蛤粉炒,二两) 枳壳(四两,半生用,半麸炒) 怀生地(酒洗) 熟地(酒浸)
当归身(酒洗) 川芎(炒,各四两) 白芍药(八两,半生,半酒炒) 加白茯苓、琥珀治带。
末之,醋糊丸如桐子大。空心盐汤吞五六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