蠢子医


  少妇、寡妇经滞宜细治

  少妇寡妇弱可怜,经脉一滞百病缠。皆因胃弱饭食少,不能鼓动使斡旋。

  药力亦借饭力补,药气亦待真气传。

  如此之人虚弱甚,饭力何自得?真气何自宣?

  破血破气宜带用,清补温散是真诠。小儿小女痞疾亦如此,总要彼此细细参。

  崩漏脱血宜大用党参黄芪以治之

  凡是崩漏大脱血,无如参芪为妙诀。

  参芪多用补而通,(非多用不可,少者塞滞。白术亦然),加上肉(肉桂)附(附子)回阳绝(回阳生阴)。

  止住崩漏去肉桂,恐怕热胜能动血。有说椿根地榆好,不过小小作陪客。

  诸如大吐与大衄,亦可视此为圭臬。但是吐衄多纯阳,不可崩漏一样说。

  (崩漏亦从火起,既已脱血,不得复论火矣。)

  初时有用三黄汤(十中一二),继后虽补亦清热。若果卒然暴脱血,舍了参芪无妙诀。

  按:血崩不止,妇人之大症也。若一时昏晕,气不接而死者有矣。

  此病多起于贪欲过度。如治之不得法,日用止涩之味,凉药清热,未有不轻变重,重至死者。

  余治此症,尝用口芪一两三钹,潞党一两,白术五钱,全当归五钱,霜桑叶七片,

  田三七二钱五分,为未冲服,一剂即止。

  盖血崩之后,惟气仅存,不补气而补血,非正法也。

  只固其元气,气固而血自止矣。

  孙镇川谨识。

  诊小儿脉与大人同

  吾之脉理遵节庵,斩钉截铁数语含。不肯额外生枝节,有力无力尽其传。

  我诊小儿亦如此,有力无力在两关。(小儿只有两关脉,无尺寸二部。)

  有力便作实火治,无力便作虚寒看。(左关属血,右关属气。)

  虚寒黯淡声寂寂,实火啼叫面色鲜。但是小儿虚寒甚是少,多半滞热在左关。

  (亦有在右关者,但甚少耳。)

  手心手背亦当家,内伤外感便分端。内伤每每手心热,外感手背热不堪。

  如果真是风火症,鼻子恒觉动而干。纵然不动申必黑,睡时胆颤醒时欢。

  角弓天吊时一见,再将筋纹细细观。筋纹如墨定不治,时候久了过三关。

  (风、气、命三关。过此者难治。)

  人说青惊紫热红伤寒,我说脉症面色皆可观。如果两说尽兼了,便是平地小神仙。

  治婴童诊脉下药歌

  人言治病婴童难,无言无语妙难传。吾言治病婴童易,无大虚痨无大寒。

  不是痰实便风火(小儿病实火,十尝八九,虚寒仅一二,大虚大寒亦少),只要牛黄与金丹。

  (牛黄散、紫金丹,皆吾之家藏,与寻常不同。)

  热在气分牛黄散,热在血分紫金丹。伸手蹴住婴儿手,不在左关在右关。

  (小儿脉三部,只一部病。在左关恒多,在右关恒少。)

  况有手心手背之可凭(左手心热,病在血分。右手心热,病在气分。

  要之,手心热病在里,手背热病在表),不妨与脉参一参。

  那边实大那边急,牛黄金丹便分端。

  热重三黄(大黄、黄连、枝子引二药而下)轻勾丁(勾丁、薄荷、二花引一药而下。

  若有风寒,即用全蝎四五个作引亦可),引下二药稳如山。

  若只寻常虚寒症,参(党参)术(白木)苓(茯苓)草(炙草)可带餐。

  牛黄金丹多风药,风药就能治风寒。(小小寒症最易痊。)

  不似大人病难治,十二经中细细观。

  牛黄散方

  热在气分牛黄(一钱)散,青黛朱硃礞石选。

  半夏南星白附子,灵脂僵蚕蝎子面。

  大黄寒石共为末,惟有巴豆须精炼。(以上各一两,共为未。)

  (惟巴豆为最难制,非千锤百炼如细面,然断乎不可用。)

  紫金丹方

  热在血分紫金丹(赤金一百张),蜈蚣(十条)蝎子(以下各一两)郁金全。

  三棱(醋炒)莪术(醋炒)穿山甲(土炒),巴豆为霜(霜字须要着眼,非真细白如霜,断乎不可用)明雄研。

  用金丹以埋伏为妙着牛黄散以此为例。

  金丹之药管最宽,斩将搴旗它为先。有时不得直用它,必须埋伏阵里边。

  有人与它性不协(有吃三钱无碍者,有吃一分不能受。非病症不对,乃天性不相协耳。百中或有一二,)一若见面便心翻。

  我于此中想个埋伏法,使它不得妄生端。黄蜡之性甚是滑,把它藏在内里丸成丸。

  不吃药时先用它,转眼之时到下边。凡是翻症在胃口,一到下边便安然。

  即用煎药如吃茶,再不一齐涌向前。武侯用兵多埋伏,吾于此中得一斑。

  锦囊必须临时发,免使竖子生祸端。

  小儿凤症最多

  小儿之病风最多,未从看病将鼻摸。若是鼻子动而干(似有扇动之意),以此为风定不错。

  但用牛黄散一撮(牛蟾散宜细吃,吃得紧了便不受用),勾丁二花与薄荷。

  再看两关脉孰急,酒军醋军分清楚。

  调血调气治不同,不得一齐胡乱搓。筋纹如墨定不治,角弓天吊有蔫瘥。(重病也。)

  治出鼻子往下流(鼻如烟煤不治),吾为此人诵弥陀。

  更有慢脾风露头,虽名为风甚是弱。

  此症原出大泻后,三生引子(方见首卷)助补药。(党参、黄芪、当归、熟地。)

  肉(肉桂)附(附子)吴萸仍多加,返还元阳是正著。

  小儿风症有不可治者

  尝见儿风已数天,二目天吊往上翻。身子硬直难曲折,鼻无涕流燥而干。

  纵然能饮亦能食,石光电火在眼前。

  小儿风火症以牛黄散为主药

  小儿风症用牛黄(牛黄散),此是千古不易方。

  纵或肝经火旺甚(不用金丹,以金丹不能化痰也),多加醋军妙非常。

  若是胃中有大火,酒炒大黄甚是良。以治大人风痰火,无不以此为神方。

  不论在表与在里,风药驾驭立安康。治风治痰兼治火,并无他药可酌量。

  惟有慢脾风露头,大热大补方为良。吾尝著有小儿科,其中辨别甚端详。

  小儿月内风皆不治

  小儿撮口与脐风,原皆先天毒内攻。若是此风从后起,何至手青嘴亦青?

  不惟四(四日)六(六日)风不治,即在月内皆成凶。

  如果出了一月再见症,气血二字要分清。酒军醋军叠代用,金丹牛黄皆有功。

  (风症用牛黄散者,十尝八九,以其多化痰药也。纵在血分加上醋军,无有不可。)

  除了筋纹如抹墨,皆可起死与回生。

  附录治撮口风方此方甚佳,吾初未见此方

  一钱朱砂一分雪轻粉一分,七个僵蚕三个蝎蝎子。

  不论急风与慢风,引用他母身上血月水也。

  治小儿羊羔风并大人痰厥

  羊羔风症治甚难,只因孩儿受风寒。凉茶凉水不时哈,尿臊被子未曾干。

  初得此症容易治,生姜炒糖便能痊。(生姜炒米糖时时食之,不久自愈。)

  时候久了用马前,琥珀(白者宜真)牛黄石决(石决明)连。

  丁香(白丁香,即雄雀粪)礞石共为未,丸成丸子向晚餐。

  不时饮口皂矾(皂角、白矾)水,使他常常吐腻粘。

  一月之后再行痰,方可运转大周天。(行痰风黄散最佳。)

  较之寻常治法为得当,骤吐骤泻皆不安。

  小儿一切风火症皆以平肝为先

  风木摇动总由天,纵是婴童一样看。每到夏秋时,惊风痰火一齐翻。

  不是胀满妨饮食,便是风火不能眠。不是湿热流黄水,便是惊骇涌痰涎。

  俱由肝木暗为贼,克制脾土不得安。我尝治此症,只用牛黄与金丹。

  全在气血先分明,看该那药急上前。风黄金丹多风药,以之平肝甚不难。

  或用生军与熟军(用酒用醋,各有所宜),或用酒芩与酒连。

  或用连翘与枝子,或用石膏与石莲(石莲子。)

  如若小儿甚是小,加入滑石细细研。和些红糖白糖便能哈,再用梨水瓜水(西瓜)以压干。

  风火一下便能愈,脾土从此得安然。可知一切治病理,失了平木便不占。

  故将小儿再讲讲,以见治病有真传。

  童子肝肾受寒

  童子诊脉脉受寒,忽而腰硬两腿瘫。重用乌(乌头)附(附子)带金丹,补气和血暖命元。

  外加炒豆痛出汗(置于腰腿之间),其人惊喜遇神仙。

  小儿肝经受寒多泻绿水

  小儿绿粪肝受寒,不加温暖(宜用姜枣山查汤)多风颠。(慢惊风皆起于此。)

  口舌生疮常流水,皆因湿热上下传。(有用吴萸炒黄连者。)

  治宜除风兼利湿,不可清利败脾元。

  小儿剥肠泻大宜通利

  小儿剥肠泻不安,不大通利不过关。我用滑石和金丹,连三赶四五六餐。

  到晚始能见稠粪,又哕粘腻三两番。浑身干烧始少退,毛窍亦觉透真寒。(内有金丹故也)

  此症宜利不宜汗,大人亦必依此得安然。

  小儿湿寒作热,以尿罐上霜为上药

  小儿亦有湿寒水,隆冬时节热忽起。不是昼里神不安,便是夜里啼不止。

  但看舌上多白点,有边有堰皆是紫。浑身不见真火症,细按脉理总不起。

  一切大凉用不得,一切大热不能使。只宜细辛与天麻,只宜白附与白芷。

  只宜荆芥与防风,只宜僵蚕与牛子。只宜半夏与云苓,只宜槟榔与泽泻。

  加上尿罐霜去煎,又能发散又清里。一切湿热尽下来,胜似龙肝与凤髓。

  不用此药便不灵,过了咽喉便是死。(白点过咽喉者不治。)

  以治小儿甚得法,真是奇门丁得使。

  以尿罐上霜一撮,瓦上焙干为未,加冰片少许,以治小儿口舌诸症,无不神效。

  小儿寒热吵泻与大人同治

  小儿乳食未尝动烟火,胡为寒热哕泻一样多?不知五运六气遍宇宙,小儿一呼一吸亦该着。

  其母饮食寒热通天地,其儿一动一静与之合。此本天地大道理,不知不觉受渐磨。

  若到用药时,亦与大人有同科。但是煎药难与食,草药不如面药合。

  或用些须粘乳食,或用些须和糖哈。每到夏秋时,只要伸手摸一摸。

  或是左手血不调,或是右手气不和。我心已自有主意,便与金丹风黄与之哈。

  二药虽说有巴豆,小儿纯阳恰相合。有热便引下,有寒便能和。

  或加化石一二分,面与面儿有同科。若真有大火,加些黄连亦不多。

  但是肝为六经贼,治胃不如治肝合。我尝二药一齐备,金丹用尽牛黄多。

  可知人生虽说调胃好,人生端自平肝多。小儿虽小官骸具,每与大人有同科。

  会治大人会治儿,何用更看小儿科。

  小儿痞块难治

  小儿痞块医甚难,好似囚犯入牢间。其初皆因寒与食,继而疟痢受熬煎,

  不知不觉半肚子,纵有仙人亦难剜。再说用药去打它,徒伤胃气非妙诠。

  胃气一伤难收拾,不饮不食病愈难。我今告你正治法,其病源流皆在肝。

  略类女人症瘕症,大破肝肾是正端。(桃仁、红花、醋军、胡连、黑枝子之类。)

  止住寒热汤药止,切勿再泻败脾元。后用红糖带金丹,药只数厘风细餐。(每晚服。)

  或加八仙(八仙膏)去吃糜,或加膏药皮外宣。虽然用药不显药,不过两月把病剜。

  切忌风寒与发物,一若蹉跌起来难。

  至于软边与莲花(痞块软边者,如莲花瓣者难治。附注),原非人力所能痊。

  小儿病症此最难,故为尔等风风言。

  小儿痞积宜用吃糜药,补破并行。虽用

  药不显药,无不愈者,即是大人虚痨

  杂疾,以此治之,无有不可

  小儿痞积面青黄,只宜用面莫用汤。杂入糜中当饭食,一月两月便康强。

  一切补破宜并用,莫使郁热在膀胀。

  补用参(党参)苓(茯苓)芡(芡实)莲子,扁豆薏苡半(半夏)术(白术)良。

  破用莪(莪术)棱(三棱)青陈皮(青皮、陈皮),

  二甲(山甲、鳖甲)二丑(黑白丑)三消(麦芽、山查、神曲)详。

  西金(鸡内金)谷虫(五谷虫)并泽泻,二胡(柴胡、前胡)东查合槟榔。

  温凉补泻一齐用,临时加减再酌量。纵有大人郁滞将归阴,但用此方亦还阳。

  小儿痞块膏药方,寒热各有所宜,

  大人用此贴病,亦必以此为例

  小儿痞块膏药方,三棱莪术阿魏良。

  热盛便加二黄(大黄、黄连)与芦荟,山甲蓖麻郁金香。

  全蝎乳(乳香)没(没药)并血竭,紫草红花芎(川芎)与当(当归)。

  亦有寒症滞己久,内不发烧外不热,二乌(川乌、草乌)肉(肉桂)附(附子)吴萸姜(黑姜)。

  斑蛮蜈蚣共乌蛇,人言砒霜巴豆入麝香。香绵油熬宜斟酌,稍加陈醋浸皮囊。

  (醋能入骨。俟熬好时入醋少许。)

  纵有疮症用此药,亦必望闻知端详。

  ③蹉跌:失足跌倒。本文指病情反复。

  小儿喉症风寒最多,大人亦然,非真红

  如珊瑚,或紫或自或淡红,皆是风湿

  寒邪作热,不可认为实火以致不救

  喉痛隆冬风最多,切莫错认是实火。手按两脉全不动,不饮不食甚可愕。

  未从吃乳便外啌(非风而何?),口中湿水似槖龠。(非寒而何?)

  我用僵蚕白附与天麻,蝉蜕山甲紫苏撮。

  辛(细辛)芷(白芷)麻黄合滑石,牛黄(牛黄散)粘乳去开拓。

  连吃两付口大渴,一切湿寒尽引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