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医藏
- 药性切用
药性切用
獭肝
甘咸性平,益肝止嗽,杀虫治劳。獭肉:味甘咸寒,治骨蒸劳热,血脉不行,多食能阳气。
卷之六上 兽部
腽肭脐
一名海狗肾。性味咸热,助阳暖精;治阴痿精寒,鬼交尸疰。酒浸,微炒用。
卷之六上 兽部
鼠矢
味甘微寒,治伤寒劳复发热,男子阴易腹痛。鼠胆:明目。汁滴耳中治老聋。鼠肉儿疳鼠 ,及蛇骨刺入。
卷之六上 兽部
皮
俗名刺 。性味苦平,烧灰,治反胃吐逆,五痔泻血肠风。 肉:甘平,理胃气;治胃,均烧灰用。 脂:滴耳治聋。猥胆:点痘后风眼。但禽兽之属,需治所必不得已。至食品,家畜者甚多,野生者与人无争,宜切戒之。
卷之六中
虫部
(化生 卵生 湿生)
卷之六中 虫部
桑虫
古名桑蠹虫,又名桑蝎。甘温有毒,祛风除障翳,痘疹湿热毒盛,可暂用以发痘灌虫矢:功用略同,而力稍逊,宜烧存性,研细酒调。脾虚、血气弱者,均大忌。
卷之六中 虫部
蝉蜕
即蝉衣。性味甘寒,轻扬善祛风热。发痘疹,下胞胎,出声音。蚱蝉:治小儿惊痫夜杀疳去热。俱去翅、足用。
卷之六中 虫部
蝼蛄
性味咸寒,通经逐水,利大小便。去翅、足用。性急下趋,虚人忌之。
卷之六中 虫部
虻虫
一名蜚虫。性味苦寒,善攻积血,遍行经络;力能堕胎,虚人忌之。
卷之六中 虫部
蜂蜜
性味甘凉,生用则性凉而泻热解毒;熟则性温而润燥补中。肠滑均忌。蜜煎导法,通肠虚闭。黄蜡:甘淡微温,涩肠止利,并能解毒护心。
卷之六中 虫部
露蜂房
甘辛有毒,解毒消肿,洗疮杀虫。微炙用。
卷之六中 虫部
虫白蜡
性味甘温,生肌止血,定痛益虚,为外科专药。
卷之六中 虫部
五倍子
酸涩咸寒,涩肠敛汗,止嗽化痰。百药煎:功近五倍,但经酿造,尤能化热解毒,顽痰,为久嗽痰结劫药。
卷之六中 虫部
桑螵蛸
甘咸性平,入肝、肾、命门,涩精固肾,治遗浊带下,止小儿夜尿。炙熟用。
卷之六中 虫部
白僵蚕
即僵蚕。咸辛性平,入肺、肝、胃而祛风化痰,散结行经。为中风失音、痧疹不透炒去丝用。
卷之六中 虫部
蚕蛹
即蚕豆。炒食杀虫,亦治疳瘦。蚕茧:甘温,泻火止渴。
卷之六中 虫部
晚蚕沙
辛甘性温,祛风胜湿,理痹治痧,微炒用。
卷之六中 虫部
斑蝥
即斑蝥。辛寒有毒,直入精溺之窍。内服破石淋,下 犬毒;外治蚀死肌,敷恶癣疮去头足,糯米粉炒熟用。孕妇大忌。
卷之六中 虫部
全蝎
甘辛有毒,攻毒祛风。治惊痫搐搦,口眼 斜,去足焙用。尾:名蝎梢,其力尤紧。
卷之六中 虫部
水蛭
即蚂蟥。咸平苦毒,破血攻积。极难制化,炒枯黄,再炒灰尽,细研入水,不转黄色方可用。生蟥入腹,咂血腹痛,令人黄瘦;急以田泥调水,饮之必下。
卷之六中 虫部
五谷虫
即粪蛆。苦寒泻热,消疳积腹大,翳膜遮睛。喂虾蟆一七日,漂净,炒研用。
卷之六中 虫部
蟾蜍
一名癞虾蟆。性味辛凉,泻热解毒,治疳积杀虫。蟾酥:即眉间白汁,辛温有毒,攻拔疔。
卷之六中 虫部
田鸡
小者名青蛙。性味甘寒,泻热解毒,利水消肿。生捣绞汁,治虾蟆瘟。
卷之六中 虫部
蜈蚣
即百足虫。辛温有毒,性走善散,入厥阴肝经;治脐风撮口,惊痫蛇症。去头足,炙用。被咬,捕蜘蛛吸毒,入水蛛即活。
卷之六中 虫部
白头蚯蚓
性味咸寒,清热利水,解毒制狂。炙灰用。蚯蚓泥:即蚯蚓屎,性味甘寒,泻热治赤白久痢。
卷之六中
鱼部
(有鳞 无鳞)
卷之六中 鱼部
鲤鱼
性味甘平,下水气,利小便;治水肿、黄胆,妊妇宜之。脑髓:治耳聋。骨灰:疗骨齿:治石淋。胆:治目赤。鳞:治产妇滞血。烧灰,治吐血、崩中。
卷之六中 鱼部
鲢鱼
一名 鱼,性味甘温,调中益气。多食,令人热中发病。
卷之六中 鱼部
草青鱼
一名鲩鱼。性味甘温,和中暖胃。多食发疮。
卷之六中 鱼部
乌青鱼胆
性味苦寒,泻热明目,点赤肿障翳,吐喉痹痰涎。肉:甘平益气,除香港脚烦闷。
卷之六中 鱼部
勒鱼
性味甘平,调中开胃,作鲞尤良。
卷之六中 鱼部
四鳃鱼
一名鲈鱼。性味甘平,补益利水。作 尤良。中其毒者,芦根汁解之。
卷之六中 鱼部
白鱼
一名 鱼。性味甘平,开胃利水,令人肥健。多食动气发病。
卷之六中 鱼部
鳜鱼
性味甘平,补劳益胃,去瘀杀虫。
卷之六中 鱼部
鱼
一名鳏鱼,一名 鱼。性味甘平,调中益胃,食之已呕。
卷之六中 鱼部
嘉鱼
一名 鱼,一名丙穴鱼。性味甘温,治肾虚消渴,积损劳瘦。
卷之六中 鱼部
鲻鱼
甘平开胃,多食健人。但味浓性泥,病新愈者忌。
卷之六中 鱼部
石首鱼
又名江鱼、黄花鱼。性味甘平,开胃益气。白鲞:无脂不腻,有消宿食,理肠胃之鳔胶:益精种子。
卷之六中 鱼部
鲥鱼
性味甘平,补益宜人,虚劳可啖之。
卷之六中 鱼部
鲳鱼
性味甘平,益气壮力,令人肥健。鲳鱼子:有毒,食之令人利下。
卷之六中 鱼部
鲫鱼
属土,性味甘温,健脾和胃,行水利肠。泻痢忌之。鲫鱼子:调中,益肝气,去障翳尤善滑肠。
卷之六中 鱼部
鱼
一名鲂鱼。性味甘温,调胃利肠。疳、痢人并忌。
卷之六中 鱼部
纸鱼
一名 鱼。性味甘平,宽中开胃,令人进食。
卷之六中 鱼部
金鱼
甘咸性平,调胃治痢。
卷之六中 鱼部
鳢鱼
俗名黑鱼,即七星鱼。性味甘寒,利肠下水;疗痔祛风,消妊娠水肿。鳢鱼胆:味苦甘,点喉痹良。
卷之六中 鱼部
鳗鲡
性味甘平,除风杀虫,治虚劳骨蒸。骨烧烟辟蚊。海鳗鲡:功相近,而性稍发,病新忌。痘疮入目生翳,以血点之即落,尾血尤胜。
卷之六中 鱼部
鳝鱼
性味甘温,益血补虚,温中除风湿。尾血:涂口眼 斜;滴耳中治老聋;滴鼻中治衄点目去痘后障翳。鳝鱼头:治百虫入耳。
卷之六中 鱼部
鳅鱼
俗名粉鳅。性味甘平,调中益气,煮食收痔。
卷之六中 鱼部
海螵蛸
一名乌 骨,即墨鱼骨。性味咸温,入肝、肾、血分;除湿止血,治崩漏肠风。肉平益气,通利月经。
卷之六中 鱼部
海蛇
性味咸平,泻湿热,消血积。醋煮,痢下人宜食。陈久者良。
卷之六中 鱼部
河虾
性味甘温,祛风托痘,下乳,吐痰。多食动风。
卷之六中 鱼部
海虾
味甘咸平,功近河虾,而性更发,疮疥人忌之。
卷之六中 鱼部
海马
性味甘温,壮阳暖肾,易产催生。
卷之六中 鱼部
海河豚
甘冷大毒。江河豚:味淡,毒亦次之。力能疗痔杀虫,失饪伤人。子、肝、脊血尤
卷之六中 鱼部
带鱼
性味甘温,益五脏;祛风杀虫,作鲞尤良。
卷之六中 鱼部
鲨鱼翅
一名鲛鱼戟。性味甘平,益肝滋脏;味甚甘美,食品珍之。
卷之六中 鱼部
鲟鱼
一名王鲔。性味甘平,补虚益气,令人肥健。多食,动风发疮。
卷之六中 鱼部
鲟黄鱼
一名 鱼。性味甘平,利五脏,肥美人。多食,动风发疮。
卷之六中 鱼部
海参
甘咸性平,滋阴补肾,润燥添精。虚损挟热人宜煮食之。
卷之六中 鱼部
鲍鱼
辛臭性温,入肝散血。煮汁,送四乌 骨一芦茹丸,治女子血枯经闭,内有干血,其除垢腻之功可知。又以其质韧肉松,故能调肝益肾,今古食品共珍之。
卷之六中
鳞部
(龙 蛇)
卷之六中 鳞部
龙骨
甘涩咸平,入手足少阴、手阳明、足厥阴。涩精敛汗,收脱安神。龙非蜕骨,不能升龙齿:性味涩平,镇心安魂;治惊痫癫疾,俱 研用。龙角:辟邪治心病,亦可生用者
卷之六中 鳞部
穿山甲
一名鲮鲤甲,即川甲片。咸寒有毒,性窜善走,入足厥阴、阳明,通经下乳,消肿为行经散结专药。尾甲尤胜。醋炙、酒炙任用。
卷之六中 鳞部
蛤蚧
性味咸温,补肺滋肾,止嗽定喘。虚乏久病宜之。外邪初起勿服。
卷之六中 鳞部
蛇蜕
气味甘咸,性灵善窜,祛风杀虫,治顽癣恶疮,产难目翳。酒炙、醋炙任用。
卷之六中 鳞部
蚺蛇胆
苦寒微甘,入厥阴、太阴而凉血明目,疗疳杀虫。肉:肥美,主治略同。
卷之六中 鳞部
白花蛇
甘咸性温,搜风透骨,定搐截惊。治瘫痪、疥癞。去尽皮、骨、头、尾,酒炙,非有毒不可轻用。头:治瘢风毒癞。
卷之六中 鳞部
乌梢蛇
功同白花蛇,而无毒力缓。去皮、骨与头,酒炙用。
卷之六中
介部
(龟 鳖 蛤蚌)
卷之六中 介部
败龟板
性味咸寒,入肾而益阴壮水,退热除蒸,盐水炙。阴虚无热,大便不实者均忌。煎胶,其益阴退热之功更胜。龟肉:滋阴,除内热劳瘦。龟尿:透窍,治聋哑、染须。
卷之六中 介部
鳖甲
性味咸寒,色青入肝,益阴散结。治温疟、疟母,痨热骨蒸。鳖肉:益阴凉血。鳖血养血益阴。鳖头:治脱肛、阴挺。
卷之六中 介部
河蟹
酸寒散结,破血通经。味最鲜洁,多食伤中、动风。生捣可涂漆疮。蟹爪:堕胎。海味浊性重,动风、伤胃尤甚,孕妇均当禁忌。
卷之六中 介部
生牡蛎
性味咸寒,入肝肾而涩精敛汗,潜热益阴,为虚热上浮专药。又能软坚消瘿,随所施。潜热生研,涩脱火 。
卷之六中 介部
生蛤粉
性味咸寒,化痰利水,潜热益阴,火 亦能软坚收湿。蛤蜊肉:咸冷,止渴解酒。
卷之六中 介部
蚌粉
性味咸寒,清热利湿,明目疗疳。蚌肉:甘冷,清热明目,多食寒中。蚬粉、蚬肉,蚌同功。
卷之六中 介部
真珠
甘咸性寒,水精所结;入心经而镇心清热,安神定惊。人乳磨汁,点目去翳。
卷之六中 介部
石决明
性味咸凉,平肝清热,明目去翳。生研用。肉亦同功。
卷之六中 介部
蛏肉
甘咸性寒,益阴清热,煮食治痢。
卷之六中 介部
瓦楞子
一名魁蛤壳,俗名蚶子。甘咸性平,消老痰、血块。醋淬 ,研用。瓦楞肉:甘平
卷之六中 介部
淡菜
即贡干。甘咸性凉,益阴除热,为虚劳退热专药。多食久食,令人阳痿。
卷之六中 介部
田螺
味甘大寒,清热止渴,利水消肿。捣烂入麝涂脐,能通小便。
卷之六中 介部
螺蛳
一名蜗蠃。性味甘寒,泻热明目,利水消肿。螺蛳壳:化痰消积,治胃脘作痛, 研
卷之六中 介部
海蛳
性味咸寒,泻热散结;舒郁消瘿,盐水煮用。
卷之六中 介部
吐铁
一名麦螺,一名梅螺。甘酸咸寒,泻热益阴,聪耳明目,盐水煮。
卷之六中 介部
江珧柱
甘咸微温,调中消食,令人易饥,盐水煮。
卷之六中 介部
西施舌
甘咸性平,益阴润燥,止渴除烦,盐水煮。
卷之六中 介部
蜊壳片
味咸大寒。煎汤,洗鹤膝风症。 粉,涂湿烂疮疡。
卷之六下 人部
血余
即头发。性味苦平,入足少阴、厥阴;生新去瘀,止血定崩。 灰用。胎发尤良。
卷之六下 人部
人牙
咸热有毒,起痘疮倒KT 。 退火毒,研细水飞用。
卷之六下 人部
人中黄
甘咸性寒,入胃而缓中泻热;解毒辟温,治天行狂热,温毒发狂。甘草入竹筒,浸而成。
卷之六下 人部
金汁
性味苦寒,大解热毒;治温热时行,昏热势剧者,用以灌之。即粪清埋土化水,年久佳。
卷之六下 人部
人中白
又名溺白 。性味咸凉,入肝、肾、膀胱。降火散瘀,使热从小便出。 过水飞,生用者。须童子溺桶中刮取为佳。
卷之六下 人部
童便
性味咸寒,降火散瘀,清肺滋阴,乘热饮之。冷则真气不全,第存咸寒之性耳。
卷之六下 人部
秋石
性味咸平,滋水益肾,退热除蒸,为滋阴降火专药。秋月取童子小便,阴炼而应秋石入秋露升炼为秋水。降火宜生、宜淡;滋阴宜热、宜咸。
卷之六下 人部
人乳
性味甘咸,滋阴养血,润燥补虚;能开血枯噎膈,阳实阴虚为宜。肠滑胃弱当忌。
卷之六下 人部
红铅
即月水。咸热有毒,解毒箭,女劳复。须闺女初经为良。月经之衣:热熨金疮血涌。
镞入腹,虎野狼所伤,俱烧灰酒服。
卷之六下 人部
口津唾
甘咸性平,辟邪消毒,明目,悦肌好颜色。
卷之六下 人部
人气
元神所属,力能温暖下元,渐除虚冷。日令童男、童女呼气接之。
卷之六下 人部
初生脐带
止疟疾,解胎毒,烧灰饮服。炙末掺之,能愈脐疮。
卷之六下 人部
紫河车
即人胞,一名混沌衣。甘咸性温,本血气结成,能大补气血,治一切虚劳积损,乏崩。炙末或蒸捣入药。然必不得已而后用之,如他药可代,何忍以人食人。
卷之六下 人部
人骨
主骨病,接骨。火葬之乡取焚弃者入药。胎骨:有胎毒损人。然圣王之世,掩暴骨为德,每获阴报。而方技心存利欲,敢取人骨为药饵,仁术固如是乎?姑存卷末,以俟仁者之自裁。